Ⅰ ____使用加權平均數的方法計算債券的平均償還期限。(填空)
答案是久期
Ⅱ 加權存續期是什麼意思
存續期是描述現金支付流(如債券、抵押貸款)的主要時間特徵方面優於到期期限的概念。
即:現金流量的加權現值總額與現值總額之比。
Ⅲ 加權投資年限的介紹
加權投資年限是用來估算被評估資產實體性貶值的一種指標。
Ⅳ 哪位大神幫忙解答下久期是什麼啊 書上說是加權的平均到期日現在我有兩種理解,第一是: 每一期
你書上正常應該會有來公式寫出來源的吧,你應該從書上的公式理解這句加權平均到期日。實際上是接近於你第一種理解,是將每一到期期限的現金流按照當前的收益率折現成現值,再用每筆現值乘以現在距離該筆現金流發生時間點的時間年限,然後進行求和,以這個總和除以債券目前的價格得到的數值就是久期。
Ⅳ 債券平均續存期為何等於各本金償付的加權平均數
存續期,也叫久期,是一個考慮復利因素後,計算的債券距到期日的時間,是專以每期現金屬流現值占總體現值的比例為權重計算的加權平均到期日。大概原理就是認為債券每次付息時,實際上你已經收回了部分你的投資,這些是不能忽略不計的。上面提到的例子,這支債券的剩餘期限還有7年,它的存續期可能只有4-5年了,存續期的大小,是和債券多長時間付一次息,債券的票面利率是多少,市場上的同期收益率是多少都有關系的。
Ⅵ 加權投資年限問題
1.參考法定年限判斷法
例如某被評估設備2000年一次性購建,法定使用年限為10年,2005年評估時的成新率=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預計尚可使用年限)×100%=5/(5+5)×100%=50%。
2.根據歷史資料統計法
例如某被評估機組於1990年一次性購入。從報廢記錄得知,曾有8台機組使用了12年報廢,有4台機組使用了8年報廢,有7台機組使用了13年後報廢。1996年進行評估時該機組成新率的計算步驟是:
(1)19台報廢機組的平均使用壽命為:12×8/19+8×4/19+13×7/19=11.52(年)
(2)根據設備檔案,該機組已使用年限為6年,有形損耗率=6/11.52×100%=52%
(3)成新率=1-52%=48%。
3.按照工作數量分析法
例如某企業因資產重組已於2006年對2000年一次性購進的一套設備進行評估。根據廠家介紹,倘若每天運行8小時,則使用壽命為16年。但因產銷所需,該設備實際每天運行了12小時,而且由於該設備的生產技術進步很快,比廠家介紹的正常使用壽命應提前2年時間更新。這套設備在2006年進行評估時的成新率是按照不同的工作數量作如下分析後確定的:
(1)分析該設備的已使用年限:2000年購進,2006年評估,即已使用年限為6年。但由於每天按12小時運行,與每天運行8小時相比較,運行一年相當於使用了一年半的時間(12÷8),現已運行了6年,實際已使用年限應是9年(6×1.5)。
(2)預計該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如果此後該設備按每天8小時運行,那麼,該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7年(16-9);倘若仍按每天12小時運行,則尚可使用年限為4.7年(7÷1.5)。因此,按每天12小時運行,該設備的總壽命只有10.7年(6+4.7)。由於該設備運行11年就報廢,比正常使用壽命提前了5年。
(3)計算該設備的成新率:按總使用壽命16年計算的成新率為(1-9÷16)×100%=44%,或按總使用壽命10.7年計算的成新率為(1-6÷10.7)×100%=44%。
4.加權平均近似估測法
上述三種簡單年限法只適用於企業在固定資產價值是一次性購建形成且中途沒有進行過技改和更新等追加投資的情況。而對於經過大修理,尤其是經過技術改造的機器設備則應適當增加其尚可使用年限,或減少其實際已使用年限估測其成新率,這主要依靠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判斷來解決。另外還可以參考下列數學式進行近似測算:
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加權投資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其中:加權投資年限=∑(加權更新成本)÷∑(更新成本)
加權更新成本=已使用年限×更新成本5.分組抽取樣本推演算法
在實際工作中,當有大批類同的資產需要評估時,不必一一計算成新率,而採取以已提折舊年限為分組標准,以每組資產的賬面價值為權重,分組抽取評估樣本,計算出該批資產的平均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最後求得並確定同類資產的成新率。
Ⅶ 截止日期加權平均單價和期初余額加權平均有什麼區別
1、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
缺點是:第一,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
2、加權平均法又分為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1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 的實際成本 + ∑(的實際單位成本 × 進貨的數量) 單位 = 成本 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2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 的實際成本 + 的實際單位成本 單位 = 成本 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
Ⅷ 證券加權平均期限是什麼意思
加權股價平均數又稱加權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內價平均容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當加權指數跌破月線時,指數連續低於月線的時間小於10個交易日的機率最高。當加權指數跌破月線時,指數連續低於月線的時間大於20個交易日的機率約45%。
當加權指數超越月線時,指數連續高於月線的時間小於10個交易日的機率最高。當加權指數超越月線時,指數連續高於月線的時間大於20個交易日的機率約52%。
Ⅸ 貸款含不同期限的加權平均利率計算公式
貸款利率(1)貸款利率與貸款用途、貸款性質、貸款期限、貸款政策、版不同的貸款銀權行等相關。國家規定基準利率,各銀行根據各種因素確定差別貸款利率,即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或下浮。現行基準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調整並實施的,種類與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貸款六個月(含)6.10%;②六個月至一年(含)6.56%;③一至三年(含)6.65%;④三至五年(含)6.90%;⑤五年以上7.05%。(2)房貸為例:銀行貸款利率是根據貸款的信用情況等綜合評價的,根據信用情況、抵押物、國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評價良好,不同銀行執行的房貸利率有所差別,2011年由於資金緊張等原因,部分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的1.1倍或1.05倍。從2012年2月開始,多數銀行將首套房利率調整至基準利率。4月上旬,國有大銀行開始執行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部分銀行利率最大優惠可達85折。五年期限以上85折優惠後利率為7.05%*0.85=5.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