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環評審批報告有效期幾年
環評審批報告有效期五年。超過五年決定項目開工建設的,應重新審核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四條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准後,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原審批部門重新審核;原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之日起十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面通知建設單位。
(1)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通過生態環境領域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措施的落實,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生態環境管理的效能大幅提升;拉動有效投資,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
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說,除跨省、跨流域建設項目,部分新建規模化石化、化工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項目由生態環境部審批外,絕大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都下放到省級生態環境部門。
生態環境部最大限度減少環評審批,大幅減少編報告書的建設項目數量,將登記表由審批改為告知性備案。2018年上半年,全國備案項目環評412864個,佔全國項目環評總數的八成。也就是說,80%的項目環評無需審批。
崔書紅表示,對需環評而沒有經過環評就開工的「未批先建」行為,法律處罰和對相關人員處分是相當嚴厲的。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意見》嚴格禁止「一刀切」,保護合法合規企業權益。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不分違法合法的『一刀切』行為。任何一起這種行為,影響都是極其惡劣的。對個別地方出現的問題,要堅決進行糾正。
㈡ 評估報告有效期限從什麼時間起算
不動產評估報告一年內有效,從評估公司出具報告之日到第二年的對應日。
㈢ 二手房評估的有效期是多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來國建設部自頒發的《房地產抵押估價指導意見》的第二十六條規定:
1、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從估價報告出具之日起計,不得超過一年;
2、房地產估價師預計估價對象的市場價格將有較大變化的,應當縮短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
3、超過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使用估價報告的,相關責任由使用者承擔;
4、在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內使用估價報告的,相關責任由出具估價報告的估價機構承擔,但使用者不當使用的除外。
二手房評估採取房產價格評估的市場比較法,通過對同一樓盤的在售房源的掛牌價格,以及同類型樓盤的近期實際成交價格進行專業處理,換算出具體某個樓盤的平均單價,然後結合待評估房屋的實際情況,包括面積、樓層、朝向、裝修狀況、其它特徵因素等等,計算出該房屋相對科學合理的市場參考價。
㈣ 資產評估報告有有效期限么
只有一年的有效期,需要從新出具新的報告,可能涉及到一些數據的調整!咨詢電話專是010-81870798。
資產評估准則-評估報告》屬規定:「通常當評估基準日與經濟行為實現日相距不超過一年時,才可以使用評估報告。」例如,資產評估基準日為2009年7月1日,通常應當在2010年6月30日前取得證監會的批准文件。
拓展資料:
資產評估,即資產價值形態的評估。是指專門的機構或專門評估人員,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標准和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貨幣作為計算權益的統一尺度,對在一定時點上的資產進行評定估算的行為。
就目前學術界和執業界的普通共識,資產評估可以表述為:資產評估是專業機構和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資產評估准則,根據特定目的,遵循評估原則,依照相關程序,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運用科學方法,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准,對資產價值進行分析評定、估算。
㈤ 評估報告有效期到期了,有沒有什麼硬性的法律法規規
1、評估報告的有效期限到期,就不具有參照價值。
2、最高人民法院規定,在第一次拍賣,確定了拍賣保留價時,評估報告未到期,但在拍賣過程中,評估報告到期,不影響其參照價值的效力。
㈥ 資產評估報告的基準日與出報告時間相差一年以上,報告有效期如何標注。請高手幫忙,謝謝!
不用表述,這里復不存在有制效期。
追溯性評估的價值結論不存在現實市場條件對其影響的問題,因此,追溯性評估報告不存在有效期限的限制。對於評估基準日與報告日相差一年以上的項目,實際是追溯性評估。
根據《資產評估准則—評估報告》第十一條規定,對於追溯性評估,評估基準日的評估結論出具時,其經濟行為即已發生。因此所謂評估報告的有效期的問題,對其沒有影響。
(6)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資產評估按照評估基準日與評估報告日之間的相互關系,可分為現時性評估、追溯性評估與預計性評估。
評估的基準日與報告日是同一時期時,是現時性評估。由於大多數價值評估都是要求對資產或財產目前的現值進行判斷,因此,對評估基準日和評估報告日之間進行區分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
在追溯性評估中,只能對評估對象的歷史狀況(如資產的使用頻率、使用記錄、歷史照片或當事人的情況介紹等)實施「調查」這一評估程序。調查的涵義可以包括勘查、檢測、鑒定、清查,檢查等等,更具包容性。
㈦ 資產評估報告書中房產評估,有效期是否可以依據報告出具日
不可以,其有效期其實是價值的有效期,報告出具時間有可能是基準日以後的一年內任何時間。
㈧ 土地估價報告的有效期
根據《城鎮土地估價規程》規定「土地估價報告的有效期為一年」,但未說明內從何時開始算容起。
有效期的設置:有效期即為報告有效期,等同於估價結果的有效期。有效期實質為報告責任期。所提供的評估報告為正式交付的產品,只有正式交給委託方後,對於委託方才是有意義的,所以一般認為報告的生效日應是提交之日。而評估基準日的那個時點,評估報告和評估結論甚至都未產生,所以根本談不上生效。
㈨ 房屋評估的有效期是多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發的《房地產抵押估價指導意見》的第二十六條規定:
1、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從估價報告出具之日起計,不得超過一年;
2、房地產估價師預計估價對象的市場價格將有較大變化的,應當縮短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
3、超過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使用估價報告的,相關責任由使用者承擔;
4、在估價報告應用有效期內使用估價報告的,相關責任由出具估價報告的估價機構承擔,但使用者不當使用的除外。
二手房評估採取房產價格評估的市場比較法,通過對同一樓盤的在售房源的掛牌價格,以及同類型樓盤的近期實際成交價格進行專業處理,換算出具體某個樓盤的平均單價,然後結合待評估房屋的實際情況,包括面積、樓層、朝向、裝修狀況、其它特徵因素等等,計算出該房屋相對科學合理的市場參考價。
(9)評估報告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評估原則
1、供需原則:商品的價格由該商品供給和需求的均衡點來決定。供小於求時,則價格上升,否則下降。房地產的價格由類是房地產的供求狀況決定。
2、替代原則:在同一市場上效用相同或相似的房地產,價格趨於一致。
3、最有效使用原則:以最佳使用所能帶來的收益評估房地產的價格。
4、貢獻原則:它是收益法和剩餘法的基礎
5、合法原則:房地產評估要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進行。測算房地產的純收益時,不能以臨時建築或違章建築的收益為測算基礎。
6、估價時點的原則 :
房地產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房地產價格有很強的時間性,它是某一時點的價格,不同的時點,同一宗房地產往往會有不同的價格,也就是說,估價實際上只是求取某一時點上的價格,所以估價一宗房地產的價格時,必須假定市場情況停止在估價時點上,同時估價對象房地產的狀況通常也是以其在該時點的狀況為准。
㈩ 國有土地上房屋的評估報告有效期是多長
對房屋評估的有效期一般情況下規定一年,但房屋徵收評估不同內於一般房屋評估,評容估時按政府《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作為評估時點,到房屋徵收結束這個時點的評估價不變。房屋徵收先搬遷的和後搬遷的房屋的價值不因時間變化而變化,同理徵收房屋用於安置的安置房價格也是徵收時點的評估價,不因安置房交付期變化而變化,體現房屋徵收的公平公正,所以說房屋徵收評估書的有效期適用於同期房屋徵收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