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子的使用期限是多少年
根據規定: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回用地40年;綜合用地或者其答他用地50年。也就是說,你所看房屋的土地性質不同,其使用年限就不同。另外,如果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通過交納土地使用費的方式重新獲得使用權。
2. 房屋使用年限
房屋使用年限分兩個概念:一個是房屋本身的使用年限,另一個是土地使用年限。
房屋是你回的私人財產,享有答永久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土地是國家的,一般說的使用年限70年就是指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這是土地出讓過程中確定的(商業用地40年、綜合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
實際上,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因為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得1-2你年,到你手裡使用年限就不到70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就更短了。我見過的幾個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分別為38,47,58!
70年後,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你的房屋進行補償。當然你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這個問題是焦點,因為現在國家正在制定新的《物權法》,其中會有關於使用年限的條款,到期後收不收土地出讓金,收多少,正在討論,尚無定論。
但是一個原則:官不與民爭!
而且大型住宅區,政府不會亂來的,不然老百姓還不造反!
3. 房子的年限一般多少年了
您好,產證期限一般分為三種,普通住宅一般為70年,也就是說70年有效期,而像科教文衛事業等用地一般為50年,商業用地則為40年
4. 房子的使用年限
70年期限,但新物權法規定房屋使用年限到期後,物權人可繼續申請延期使用(重新交納土地出讓金),如國家有正當理由拒絕物權人的延期使用申請,物權人可以要求得到國家賠償,購置老房子的這回可放心了
我國現行法律未對房屋所有權的期限作出限制性規定,但是對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作出了規定。
不同類別的房屋土地使用年限不同:
商品房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從土地出讓當年開始計算。
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土地也是70年期限,但從同一建築的第一套房屋上市交易之日起計算土地出讓年期,確定出讓土地使用權截止日,此後其它各套房屋上市時,其土地出讓年期相應縮短,以使同一宗地的出讓土地使用權保持相同的截止日。
對於二者的沖突問題,因法律無明確規定,現在也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
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土地使用權年限屆滿時如果未進一步繳納土地出讓金,房屋所有權人將喪失土地使用權,房屋的所有權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因此,為保障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建議房屋所有權人在房屋所在的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前,及時辦理續期手續並按規定繳納土地出讓金。當然,法律保護公民合法的財產權益,公民購買的房屋是不會被國家收回的。但問題的最終根本解決,還得依靠土地制度以及物權制度的完善和制定。
5. 買房子產權都有多少年期限的都有什麼區別
買房是人生大事之一,其產權都有多少年期限的?
買房是人生大事之一,其產權都有多少年期限的,商品房產權年限一般有70年、50年和40年三種說法,商品房產權年限具體是多少年是和商品房的性質密切相關的。商用的是40年的、商住兩用的是50年的、商品房居住是70年的了。
目前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四十八條: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該土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給予補償,並退還相應的出讓金。第一百四十九條: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了。
6. 買的房子一般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到期了一般房子是怎麼處理的謝謝
在我國住宅房屋的土地使用產權為70年,在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是自動續期的。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容國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一百五十條建設用地使用權消滅的,出讓人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收回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
(6)房子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