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年限總和法

年限總和法

發布時間:2020-12-14 16:25:53

Ⅰ 年數總和法是怎麼計提折舊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有一台設備,原值78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4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1)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的優缺點:

優點:因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還有,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因此,加速折舊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趨於現金收支規律的一種方法。

缺點:對影響折舊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慮並體現。

年數總和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年數總和法的適用范圍:

1、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2、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Ⅱ 怎麼採用年限平均法和年數總和法算出各年的折舊額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

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回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答舊額均相等。

年數總和法的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2)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年限平均法的條件:

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計,或投資成本假定為零;

2、修理和維修費用在整個資產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

3、最後一年資產的效率與最初一年是相同的;

4、使用資產所取得的收入(或現金流量)在整個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

5、各種必要的估計(包括預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當確定的預計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年數總和法

網路——年限平均法

Ⅲ 年數總和法計算

年數總和法就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作為折舊基數,乘以一個逐年遞減專的分數計算各期屬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當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

當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5+4+3+2+1=15

第五年(200000-800)*5/15=66400

第四年 (200000-800)*4/15=53120

第三年(200000-800)*3/15=39840

第二年(200000-800)*2/15=26560

第一年(200000-800)*1/15=13280

Ⅳ 年數總和法的適用范圍

一、年數總和法的主要用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固定資產:

1、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回新答換代較快的;

2、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二、年數總和法的定義: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三、年數總和法的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 ;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Ⅳ 年數總和法是怎麼計提折舊的

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折舊基數×逐年遞減的折舊率=(原值-預計凈殘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

2007年12月,長江公司購入一台設備,當月投入使用。該設備的原值為158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8000元。

第一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5/(1+2+3+4+5)=50000(元)

第二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4/(1+2+3+4+5)=40000(元)

第三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3/(1+2+3+4+5)=30000(元)

第四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2/(1+2+3+4+5)=20000(元)

第五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1/(1+2+3+4+5)=10000(元)

(5)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

年數總和法的主要用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固定資產: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Ⅵ 年數總和法的優缺點

年數總和法的優缺點:
優點:因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還有,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因此,加速折舊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趨於現金收支規律的一種方法。
缺點:對影響折舊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慮並體現。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年數總和法的適用范圍:
1、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2、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Ⅶ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怎麼理解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1、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3、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4、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7)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原理:

1、根據固定資產的折舊原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結束時,該固定資產的價值也全部轉到產品成本中。那麼轉移的價值應為100%,簡化為1。簡單地說當某個固定資產的價值全部折舊結束時,其折舊率總和應為1,用數學式子表示為:折舊率總和=1。

2、把這個式子展開如下:

折舊率總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Ⅷ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指的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內一個以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容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Ⅸ 關於年數總和法

這道題其實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年數總和法下每年的折舊額的計算,而是按年數專總和法計算的「年屬」和按公歷年度計算的「年」不一致的情況下,怎麼按公歷年度計算年折舊額。其實不難理解,你先按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然後考慮,3月購入的,即年數總和法的第一年,是公歷年度的2002年3月-2003年2月,那麼按公歷年度2002年的折舊,就是年數總和法中2002年3月-12月這9個月的折舊,那2002年折舊就是年數總和法第一年折舊*9/12了。

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都會有折舊計算年度和公歷年度不統一的情況,按上述思路考慮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年限總和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