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資詢有關電子信息產品使用年限的規定
《中央國家機關辦公設備和辦公傢具配置標准(試行)》規定列印機最低使用年限6年,看使用頻率,一般3-5年;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電子信息類產品,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3年,電腦一般使用年限是5年,企事業單位可申請使用年限為3年。
Ⅱ 電子產品國家規定的保修期是多少
一、電子產品國家規定的保修期
《全國家用電子產品維修服務管理辦法》(1988年,機械電子工業部發布)第五條:家用電子產品的保修期:
1、收音機、收錄機(含家庭音響)整機的保修期為半年;
2、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整機的保修期為一年;
3、保修期均從銷售單位開據發票之日算起,不包括維修佔用和因暫缺零備件而待修所佔用的時間。
4、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品牌規定不一,以買賣成交時賣方承諾的保修年限為准。
二、電子產品國家規定的三包時間
1、「7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
2、「15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l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規定:「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在國家發布的第一批實施「三包」的l8種商品中,如彩電、手錶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機分別分半年至一年,主要部件為一年至三年。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消費者可憑修理記錄和證明,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或按有關規定退貨,「三包」有效期應扣除因修理佔用和無零配件待修的時間。換貨後的「三包」有效期自換貨之日起重新計算。
4、「90日」規定和「30日」規定:在「三包」有效期內,因生產者未供應零配件,自送修之日起超過90日未修好的,修理者應當在修理狀況中註明,銷售者憑此據免費為消費者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產品。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超過30日的,由其免費為消費者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產品,費用由修理者承擔。
5、30日」和「5年」的規定:修理者應保證修理後的產品能夠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後5年內繼續 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6、新三包規定從l995年8月25日起實施,凡在該日以後購買列入三包目錄的產品,消費者有權要求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承擔三包責任。對1995年8月25日以前購買的產品,只能繼續按照1986年發布的《部分國產家用電器三包規定》執行。
Ⅲ 電子產品的折舊年限
3年。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內輪船、機容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3)電子產品報廢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可靠性的工作條件:
1、由於電子產品的絕緣材料受潮氣會降低絕緣度,產生漏電流形成雜訊。因此,保管或放置電子產品的場所,一定要乾燥,要有足夠的防潮措施,要避免放在高度潮濕或混凝土牆腳處。
2、由於電子產品的靜電作用易吸取灰塵,造成電子元件絕緣度降低和溫度升高,因此對電子產品要經常進行清潔除塵。
3、電子元件金屬部分和空氣接觸會發生氧化,生銹,改變電阻,造成接觸不良,形成雜訊。怕生銹的金屬或焊接處,要塗上瓷漆來保護。另外,焊接時用的酸性焊劑,用後不清除仍然會使電子元件的金屬部分腐蝕,造成接觸不良。在有腐蝕氣體的地點要有充分防腐措施。
4、設備所處環境由於某種震盪或沖擊易形成雜訊,對設備元件安裝或布線固定等方面,要有防震和沖擊措施。使用時避免草率、粗暴操作。搬運時不要碰撞、注意輕放。
Ⅳ 家電產品類國家明文規定的使用壽命
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參考
彩電 8—10年
電熱水器 8年
電冰箱回 12—16年
電飯煲答 10年
空調器 8—10年
煤氣灶 8年
洗衣機 8年
電吹風 4年
個人電腦 6年
微波爐 10年
電風扇 10年
吸塵器 8年
Ⅳ 電子產品的壽命一般為多長
以前1990-2010年代主要為日本製造的電子產品,最長都可以用10年左右,有個別的家電用品甚至可以用30年。
現在的電子產品,只有約兩年的保養期,超過兩年已經沒有年限的保障,隨時都可能會壞。
Ⅵ 電子產品使用最大年限是多少
沒有具體的時間的,一般用個三到五年,不損壞也落伍了,其實有的硬體用10年都沒問題,我我碰到過這樣的,不過那速度就成了問題
Ⅶ 電子產品報廢標准
國家電子產品報廢年限是多久
稅法上是規定3年,至於公司設更長折舊年限,個人認為有兩種原因:
一、很多公司電子設備實際使用年限確實比較長,其實常見設為5年提折舊的比較多;
二、如果分10年的話,資產負債表上的固定資產會比較多,而利潤表中會計利潤也會因少提折舊而比較高,這樣的報表好看些.
固定資產報廢年限是幾年
一、固定資產報廢沒有固定的年限.只有固定資產由於參加生產或某種特殊原因,喪失其使用價值而發生的廢棄才要進行報廢.
二、固定資產報廢有兩種情況:
一是由於磨損或陳舊、損毀等原因,其不能繼續使用;
二是由於技術進步,由先進設備替代.
三、固定資產報廢年限沒有具體規定,計提折舊年限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固定資產報廢情況
固定資產報廢有兩種情況:一是由於磨損或陳舊,使用期滿不能繼續使用;二是由於技術進步,必須由先進設備替代.
固定資產報廢,一方面由於固定資產退出企業引起企業固定資產的減少,另一方面在清理過程中還會發生一些清理費用,同時還可能取得一定的變價收入.因此,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注銷報廢固定資產的原值和已提折舊額.按固定資產的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按已提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賬戶;按固定資產原值,貸記"固定資產"賬戶.
(2)結轉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按收回的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
(3)支付清理費用.按發生的清理費用,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貸記"銀行存款"等賬戶.
(4)結轉清理後的凈損益.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理固定資產收益"賬戶;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理固定資產損失"賬戶,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賬戶.
國家電子產品報廢年限是多久?會計實務大全網小編認為這個一般規定是三年,但是在實務中我們經常是做五年來計提折舊的,如果是資產負債表的的話我們甚至是做十年,本文就為大家講述到此,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網站更新.
Ⅷ 電子設備折舊年限是多久
會計上按可預計可使用年限,稅法上不得低於3年。
Ⅸ 電子設備折舊年限是多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電子設備內為3年。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五)電子設備,為3年。
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該固定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
(2)該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如因設備使用中發生磨損,房屋建築物受到自然侵蝕等。
(3)該固定資產的無形損耗,如因新技術的進步而使現有的資產技術水平相對陳舊、市
場需求變化使產品過時等。
(4)有關固定資產使用的法律或者類似的限制。
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式及年限規定,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
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容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Ⅹ 機關電腦用幾年允許報廢
6年,《中央國抄家機關辦公設備和辦公家襲具配置標准(試行)》規定辦公設備最低使用年限為6年,未達到最低使用年限的不得更新。
最低使用年限根據辦公設備、傢具的使用頻率和耐用程度等確定,是通用辦公設備、傢具使用的低限標准。未達到最低使用年限的,除損毀且無法修復外,原則上不得更新。已達到使用年限仍可以使用的,應當繼續使用。
(10)電子產品報廢年限規定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機關辦公設備配置數量上限根據單位機構設置、職能、編制內實有人數等確定,是不得超出的數量標准,具體數量由各單位結合實際,按照節約的原則合理配置。
價格上限根據辦公設備、傢具市場行情確定,是不得超出的價格標准,具體價格由各單位結合實際,按照節約的原則合理配置。因特殊原因確需超價格上限采購的,應按規定履行審批手續。
中央行政單位應當根據本標準的有關規定,結合內設機構職能、工作需要和預算安排情況,在不超出按本標准計算的數量總量內,統籌合理安排本單位內設機構通用辦公設備、傢具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