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有限售條件流通股 什麼是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有限售條件流通股是指股權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來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沒有流通權的股份;無限售條件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
1、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出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戰略投資者通過定向增發投資某上市公司的時候,由於其戰略目的持股時間要超過一般投資者,而且往往定向發行價格要低於當前的市場價格,因此要求鎖定該股份於一定的期限。
另一種情況,在股權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對價後搖身變成流通股需要一個過渡期,一般禁售期為一年,一年後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這個期限內也是限售流通股。
2、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國特色的股市術語,外國的股票從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總股本就等於流通股本;而中國的股票上市,在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前,(個人或集體或國家)法人股是不允許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發行的股票可在二級市場流通,這部份就是所謂的流通股本。
05年開始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後,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過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開始在二級市場流通,但卻是有數量和時間限制,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為監管部門擔心一下子那麼多的股票上市,必然會導致資金承接不住而崩盤。
慢慢的,中國股市將實現真正的全流通,總股本也就等於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數計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權利進行場內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這樣無論是公司發起人、國有股還是戰略投資者的股份,一旦獲得流通權,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㈡ 限售股每年只能解禁25%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每年轉讓股份的數量專不得超過其持有股屬份總數的25%。所以這些限售股解禁每年只有25%的都是在上市前就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也就是總經理、副總、財務總監、董秘等)。
跟股票盤大盤小沒有關系,如果是控股股東的話,上市三年後解禁,其餘股東上市一年後解禁。此外,對上市前突擊入股的股東,也要求三年後解禁。
(2)一年限售擴展閱讀:
征稅范圍
此次納入征稅范圍的限售股包括:
(一)股改限售股,即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股票復牌日之前股東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復牌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
(二)新股限售股,即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間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轉股。
(三)其他限售股,即財政部、稅務總局、法制辦和證監會共同確定的其他限售股。
關於限售股的范圍,在具體實施時,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通過結算系統給予鎖定。
㈢ 新股上市一年解禁後什麼時候可以賣出
新股上市一年解禁後什麼時候可以賣出?
1、限售股解禁後,股票按正常的流通股票交易程序即可。也就是,當限售股解禁後,在股票交易系統中,登陸個人賬戶後,委託賣出的數量和價格,等待系統撮合成交就可以了。但解禁股有一個數量和時間的規定,具體的要根據證監會的規定而拋售股票。
2、限售股解禁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㈣ 為什麼要限售股份有時間段嗎每年這樣
以前有很多股票都只是部分股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其他比如法人股之類的,都是不能在市場上賣的。
幾年前實行股權改革,允許這些限售股在限售期限滿後,可以賣。
所以現在每年都有很多股票的限售股解禁。如果該股票全流通了,那就沒有限售股了。(當然,沒有限售股並不代表他們已賣出)
㈤ 發起人股票的禁售期是一年還是36個月
禁售,也可以稱之為限售股。一般發行的新股,大股東都有承諾,三年,也就是36個月內,不會出售公司股票。有些股東等到36個月到期後,追加承諾6個月或12月不會出售手裡的股票。這個要及時關注公司公告。
禁售期是指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東在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後一定時期內將非流通股到二級市場流通不得超過規定。其目的是為了避免非流通股集中時,瞬間擴容對市場帶來的下跌壓力。
禁售期 通俗來說就是在它限定的時間內,不能轉讓出售你手中的股權等 你只能在規定時間結束後 動用的一種說法。
㈥ 上市公司原始股東在股票上市後當了公司高管,其持有的限售一年的股票要改變限售時間嗎
A股至今為止有沒有公司明文規定:原始股不可以轉讓或不能到二級市場上上市流通?以前是規定不能二級市場流通,可以轉讓,但是股改以後就沒有這條規定了,都可以流通. 至於原始股限售多久上交所和深交所及中小板創業板都有各自的規定,大同小異.一般規定是一年後可上市流通,有些公司的原始股東在發行時有承諾鎖定時間,另外對上市公司高管持有的股份出售也有規定: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特殊情況或持股少於1000股除外);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在本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離職後半年內和其他規定情形內不得出讓;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自可能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重大事項發生之日或在決策過程中,至依法披露後2個交易日內以及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期間內不得買賣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發生變動的,應當自該事實發生之日起2個交易日內,向上市公司報告並由上市公司在證券交易所網站進行公告。
㈦ 董監高每年減持不超過25%是什麼意思
公司法142條規定,董監高每年轉讓股份數不超過在其名下股份總數的25% .
其名下股份總數」說的很明確,就是沒有區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2007年4月5日 證監公司字【2007】56號)
當年新增股票應分別兩種情況處理:
第一,因送紅股、轉增股本等形式進行權益分派導致所持股票增加的,可同比例增加當年可減持的數量。
第二,因其他原因(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股份、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因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二級市場購買、可轉債轉股、行權、協議受讓等)新增股票的,新增無限售條件股票當年可轉讓25%,新增有限售條件股票不能減持,但計入次年可轉讓股票基數。
《上交所董高監持股規范問答》舉的例子是:
某上市公司董事張先生,2008年末持有公司無限售股份10000股,2009年度理論上可減持股份數量為2500股。直至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完畢,張先生並未減持公司股份。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10送10的紅股分配方案,張先生持有的公司股份變更為20000股。此後,張先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10000股,還獲得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授予的50000股(但該部分股份需待三年後才能上市流通),張先生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變更為80000股,其中,30000股為無限售條件股,50000股為有限售條件股票。2009年度,張先生可以減持的股份數量,由2500股增加為7500股(因分紅同比例增加2500股,因二級市場購買新增無限售條件股票當年可轉讓25%即2500股),而張先生新增的有限售條件的50000股激勵股份則不能上市流通,但計入次年可轉讓股票基數。
㈧ 限售流通股限售期是多少
有2種限售流通股, 1、新股發行的時候,基金網配售的,一般限制專3個月 2、股改時候非流通屬股東為了獲得流通權支付的對價,一般限制12個月以上 。過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樣進行買賣了,這就是「解禁」。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二)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與限售相對應,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㈨ 股票的限售期是怎麼一回事
針對股權分置改革中低價拿的股票或高管員工持股一定時間內不能出售,一般在1-3年之間,這些股票不能出售的這段時間叫股票限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