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院的舉證期是多久,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應當在什麼時候
按照法院的受理通知書上規定的時間內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專確定屬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申請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適當延長舉證期限,並通知其他當事人。延長的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第二個問題,是否判決離婚,取決於案件事實和證據,不能一概而論。
⑵ 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的期限是多久
關於抄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的期限應該是視證據種類的不同而定,一般都是應該在開庭錢提交證據、交換證據的規定期限屆滿之前七天或者是開庭前一周內,不過在庭審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新證據或當事人無能力舉證的情況下,也可以提出申請。法院對申請不予准許的,應當向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送達通知書。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書的次日起3天內向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書面申請復議一次。法院應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5天內作出答復。
至於提問者關於「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的期限是多久」這個問題,如果是問法院允許申請並開展調查的期限,這一般是計算在法院的審理期限之內。對於一審案件,普通程序的審理期限是六個月,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是三個月。如果經院長批准,還可再延長。
⑶ 行政處罰法當中行政機關調查取證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沒有規定調查取證時間,只對調查取證方式有要求,具體如下:
《中華人內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容十七條 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
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3)法院調查取證的期限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法的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⑷ 向法院提交調查取證,需多久時間取證
調查取證的時間是計算在法院的審理期限內,也就是說,普通程序不會超過6個月,簡易程序不會超過3個月。具體多久,要看實際調查取證的情況。
以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⑸ 民事案件的調查取證時間有沒有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一百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法律依據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
http://info.biz.hc360.com/2003/08/01181018957.shtml
三、下列證據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1、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並已提出調取證據的申請和該證據線索的;
2、應當由人民法院勘驗或者委託鑒定的;
3、當事人雙方提出的影響查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材料相互矛盾,經過庭審質證無法認定其效力的;
4、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自行調查收集的其他證據。
上述證據經人民法院調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
##########################
最高人民法院頒布《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證據規定》第15條對法院依職權調查取證的范圍以有限列舉的方式做出了較嚴密的規定,將「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的范圍明確限定為兩種情形:一是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訴訟外第三人利益應當依職權收集的;二是涉及程序上的規定,法院不依職權收集,訴訟無法進行的。
對法官依申請調查取證的范圍,《證據規定》第17條則做出了較有彈性的規定:一是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二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三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法官決定調查取證。即「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的范圍明確限定為兩種情形:一是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訴訟外第三人利益應當依職權收集的;二是涉及程序上的規定,法院不依職權收集,訴訟無法進行的。
如果法官沒有上述兩種情況,而決定依職權調查取證是違反程序法的相關司法解釋。
法律依據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210.htm
第十五條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一)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
(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迴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
##################################
另外法官有審限壓力,法官依職權取證也計算在當事人取證的時限之內,因此,不可能存在取證5年的問題,因此不需要過分擔心,法官應該是用嚇唬的方式逼迫當事人就範達成調解協議。
⑹ 人民法院調查令有效期
人民法院調查令的有效期限根據調查證據難易程度確定,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期限屆滿,調查令自動失效。
⑺ 公安調查取證一般多長時間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二十五條 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第一百二十六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第一百二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也就是說,根據《刑訴法》,算上所有延期羈押的情況,也只能延長到7個月(一般2個月,案情復雜上一級檢批可延長1個月,滿足126條再延2個月,十年以上的再可延2個月,
所以2+1+2+2=7),因此你的朋友肯定是被超期羈押了,但超期羈押現象在中國實在是太普遍了,這讓律師也無可奈何。
(7)法院調查取證的期限擴展閱讀:
1、國家機關的調查取證權
具有調查取證權的國家機關對於立案處理的案件,為查明案情、收集證據和查獲違法行為人而依法定程序進行的專門活動和依法採取的有關強制措施。
通常情況下,具有調查取證權的國家機關有:公安、檢察院、法院 等其他行政機關在其行政職能業務領域的調查取證權。
2、圍繞委託人主張的權利進行的原則
民事訴訟要解決的是原、被告雙方存在爭議的事實,而要解決爭議,必須靠證據證明。只有調查取證圍繞著爭議事實進行,由此取得的證據與爭議事實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才有證明力。否則,即屬於無用證據。
3、客觀、及時原則
由於案件李實是客觀存在的,因此,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也應當是客觀的。作為訴訟證據,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無論物證、書證或人證,都不能將虛構的事實和推測、假設後得出的言論寫成材料當成證據。
為此,律師在調查取證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收集、調取與爭議事實有直接因果關系或者客觀關聯的證據。
4、合法、細致原則
(1)合法,是指代理律師收集證據應當依照《律師法》、《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合法收集證據是保證證據具有證明力的前提。違法收集的證據不能作為
定案的根據。收集證據合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代理律師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取證時,應當向被調查單位或者個人出示《律師執業證》和《律師調查函》或《律師調查專用證明》,並講明來意,同時必須告訴被調查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其次,調查筆錄應當記明:被調查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聯系方式等;調查人姓名、性別、年齡、所在律師事務所;調查的年、月、日,調查的地點;調查筆錄應交被調查人核對,最後由被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再次,復制被調查單位的材料,應當交由主管人員核實並加蓋其單位公章:註明年、月、日;並附調查人(代理律師)的證明。最後,向證人調查取證,不得採用威脅、誘騙、刑訊等非法手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