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是什麼意思
一項固定資產原來預計使用年限是10年,也按10年計提了折舊,5年後經過改良延長了使用壽命2年,那麼這項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就變為12年,這個時點上剩餘使用年限是7年,財務上還是要按7年和改良後的固定資產價值計提折舊,這樣理解不準確。
應當是:「財務上要按7年的年限和改良支出加上原固定資產凈值,減去預留的殘值,計提折舊」。
供參考。
㈡ 銀行的資金鎖定期一般是多久
通常機構通過 網下配售 獲得的股票將鎖定3個月,鎖定期自上市日起計算。而機構 網上申購 的股票和普通散戶一樣,上市就可以賣。
股票申購分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兩種方式:
"網上申購"就是通過證券交易所網上交易系統進行的公開申購。任何持有證券交易帳號的個人或機構都可以參與此申購。
"網下申購"就是不通過證券交易所的網上交易系統進行的申購,此申購一般對大資金大機構進行。
如果機構既參與了網上申購 ,又參與了 網下申購,並且都有斬獲,那麼在新股上市首日,該機構 網上申購 中簽的股票就可以賣出。
㈢ 固定資產丟失已報案未出結果,財務做報廢處理有時間限制嗎
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70號)第五條規定:
納稅人已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發生條例第十條(一)至(三)項所列情形的,應在當月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凈值×適用稅率本通知所稱固定資產凈值,是指納稅人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計提折舊後計算的固定資產凈值。
2. 條例第十條內容如下:
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五)本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貨物的運輸費用和銷售免稅貨物的運輸費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 條例第十條第(二)項所稱非正常損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霉爛變質的損失。
4.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發生的清理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發生收益轉入營業外收入。
㈣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是誰規定的多少可以隨意修改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已經2007年11月28日國務院第19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回公布答,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 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㈤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折舊年限是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所用的年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資產經受物理磨損和自然磨損所能延續使用的時間確定的。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5)鎖定資產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㈥ 購入舊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其使用年限,
一般有四種方法:
第一、已知取得的舊固定資產在對方已使用多少年,那麼按著法定年限確定折舊年限。如:購買一台舊生產用設備,已知使用7年,這樣就可以確定以後的折舊最低為3年。
第二、不知對方使用年限,但已知這台設備是八成新,你也可按著法定年限確定折舊年限10年,確定最低不得少於8年。
第三、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成交價,你可以按同類固定資產恆量這個資產的原始價值,如:購買一台舊生產用設備,成交價50萬元,已知同類資產現價100萬元。那麼你可以按最低5年確認。
第四、購的舊固定資產對方已提足折舊,對買方來說是購買的固定資產,有支出就要形成固定資產。並且也要通過折舊收回這筆支出。這樣就需要技術人員(專家)判定還能使用幾年。最好有鑒定報告。
(6)鎖定資產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的更換與改良的會計處理方法有三種:
1、替代法(substitution method)
如果被更換的固定資產部件單獨記賬,且不單獨記賬但已知其原始成本和累計折舊,則按照新的成本重新確認新的固定資產部件或固定資產。
注銷舊部件賬戶或在固定資產賬戶中沖減舊部件成本和相應的累計折舊,並確認損益。這是一種理想的方法,但不易操作,在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的部件不單獨記賬,也無法知道其賬面成本和累計折舊。
2、沖減累計折舊法(rection of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如果固定資產更換與改良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意味著以前計提的累計折舊多提,應將更換或改良成本記入累計折舊的借方,從而達到增加固定資產凈值的目的。這一方法只適應於能夠延長固定資產壽命的更換和改良。
3、成本資本化(capitalization of new cost)
將國家資產更換或改良成本記入一個資產賬戶,這一方法有一個假定,即舊部件成本通過折舊變得極小而可以忽略不計,否則將因一個部件包含兩個成本價格而高估資產價值。
㈦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
固定回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答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車床、搖臂鑽、牛頭刨、行車屬生產設備,折舊為10年;折舊記入製造費用。貨車為4年,如果是為生產車間服務的記入製造費用,如果不是為生產車間服務的,則記入管理費用。
㈧ 這些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多久
稅法規定了最低使用年限,機器設備的最低使用年限是10年
企業可以確定機器設備回的使用年限,
不是所答有機器設備的年限是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會計核算人員為了省得每年進行納稅調整
和折舊年限不同給工作帶來的不便,把大類的固定資產(如機器設備、電子設備、房屋建築物、工具傢具、動輸設備)的使用年限統一了。
㈨ 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會計法規定的嗎
最新的會計准則沒有規定折舊年限,是稅法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有規定。企業內所得容稅法規定: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只要不小於上述折舊年限,都可計入企業成本,在所得稅計算時可以將折舊記入扣除部分。
殘值率會計准則和稅法都沒有規定殘值率,多數企業預計殘值率定位5%。
新會計准則沒有規定固定資產價值,固定資產確認條件:
(一)是用年限1年(不含)以上
(二)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三)該資產能可靠計量
㈩ 固定資產折舊有統一規定年限嗎
新所得稅法規定的固定資產最低折舊年限:
(
一
)
房屋、建築物,
為
20
年;
(
二
)
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
為
10
年
;
(
三
)
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
具、傢具等,
為
5
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
電子設備,
為
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