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約確定了承諾期限,為什麼 不可撤銷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的版順利發展,權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
『貳』 為什麼要約人承諾了要約期限的要約不能撤銷
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有兩種情形要約人不得撤銷其要約。一是
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是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二是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而要約撤回則是沒有規定不可撤回的情況。
『叄』 關於要約撤回,為什麼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後,不能撤銷要約
1.為何確定了承諾期限就不可撤銷?因為確定了承諾期限,也就是規定了要約的有效期限,即意味著要約人在要約期限內等待受要約人承諾的送達。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法律就認為要約人放棄了撤銷權。或者說,規定了承諾期限,就意味著要約人保證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要約,保持要約的形式拘束力。
2.要約確定了承諾期限,就沒有撤銷權,是基於保護受要約人信賴利益作出的規定。第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一般就說明他對行情和交易條件的變化有了比較准確的把握。要約人在設計承諾期限的時候,自然地考慮到了對自己利益的保護。如鮮活產品的現貨出售,要約人在設計承諾期限的時候,自然要考慮保鮮的問題,從而承諾期限要短;在處於賣方市場的情況下,賣方也會將承諾期限縮短;在行情劇烈變化的市場條件下,要約人也不會給對方留下太多的猶豫時間。因而,規定了承諾期限,就不允許撤銷,從宏觀上看,不會影響到要約人的利益。第二,規定了承諾期限,會使受要約人產生合理的信賴。受要約人會根據承諾期限的長短,來決定自己的相關行為。比如,某甲在1月1日以信件向某乙發出要約,以100萬元的價格出售一所房屋,承諾期限為15天,信件的往返時間為6天。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為16日。受要約人某乙,就會在預留回信時間的前提下,進行准備工作,如某乙可能四處向親友告貸。如某甲在承諾期限內突然撤銷,就會造成某乙的損失。第三,或許有人認為,若允許要約人對有承諾期限的要約進行撤銷,造成了受要約人的損失可以採取損害賠償的方法解決。若採取這種辦法,不符合《合同法》盡量保護交易關系、盡量促使社會積累財富的思想,會使市場的效率、效益的下降。須知,合同數量的增加,即交易數量的增加,交易數量增加,即社會財富的增加。
『肆』 為什麼合同法中規定"要約中規定了承諾期限不得撤消"
因為要約是締約合同的意思表示,在承諾期限內撤消合同可能對承諾者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
『伍』 為何要約不得撤銷的情形:要約人確定承諾期限就不能撤銷較難理解,能否舉個極端例子解釋一下
因為確定了承諾期限,也就是規定了要約的有效期限,即意味著回要約人在要約期限內等待答受要約人的答復。也就是說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法律推定要約人默示放棄了撤銷權。如「請按要求在三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15天內答復」、「三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
『陸』 為什麼規定「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的邀約不得撤銷」,謝謝了!
我認為訂立該條款是根據公平原則定出來的,因為你作為要約人已經確定了承諾期限,作為承若人他這就有權利在承諾期限里作出承諾或拒絕。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的要約還可以撤銷,那麼這是對承諾人的一種不公平。
『柒』 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後,為什麼不能撤銷要約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的順利發展,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
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
(7)規定了承諾期限的要約不可以撤銷擴展閱讀:
不可撤銷情形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還有一種就是要約人明示不可撤銷的要約也不得撤銷。
要約的撤回是使一個未發生法律效力的要約不發生法律效力,要約的撤銷是使一個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要約失去法律效力;要約撤回的通知只要在要約到達之前或與要約同時到達就發生效力,而要約撤銷的通知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不一定發生效力。
在法律規定的特別情形下,要約是不得撤銷的。 在要約撤銷的問題上,英美法與大陸法的理論迥異。按照英美合同法「對價」的理論,要約作為諾言在被承諾以前是無對價的,對發出要約的人沒有拘束力,因而在要約被承諾以前是可以撤銷的,即使是附承諾期限的要約也是如此。
大陸法國家則一般認為,要約一旦生效就不得撤銷。如德國民法典第145條規定,向他方要約訂立契約者,因要約而受拘束,但預先聲明不受拘束者不在此限。德國民法典規定了要約的撤回,但沒有規定要約人有權撤銷要約。
我國台灣的規定與德國一致。日本規定了有限制的撤銷:有承諾期限的要約不得撤銷,沒有承諾期限的向隔地人發出的要約,在合理的期限內不得撤銷。
『捌』 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為什麼不能撤銷<br/>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的順利發展,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
『玖』 為什麼要約確定承諾期限就不得撤銷。
因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經濟交往中,法律也會注重保護交易回的順利答發展,而不會阻礙交易的形成;如果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卻又撤銷了要約,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踐踏,也不利益經濟交往的進行;出於這些考慮,法律有此規定。
所以,確定了承諾期限,就等於要約人承諾在承諾期限內不撤銷,規定承諾期限是要約人放棄撤銷權的表示。
比如,有的要約中這樣規定:「 6 月7 日後價格及其他條件將失效」。要約中的「6月7 日 」就是承諾期限的最後一天。這種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請按要求在 3 天內將水泥送至工地」、「請在 15 日內答復」、「 3 個月內款到即發貨」等都屬於規定了承諾期限。規定了承諾期限就相當於以明示的方式放棄了撤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