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到期債權保全期限

到期債權保全期限

發布時間:2021-05-12 13:05:57

A. 【法官說法】對第三人到期債權採取訴訟保全時可否增加風險告知

案情:四川某建築公司(以下簡稱建築公司)長期賒欠四川某建築材料公司(以下簡稱材料公司)的建築材料,後經材料公司多次向建築公司催要欠款無果,材料公司於 2009 年3 月將建築公司訴上法庭,要求償還欠款36萬元。在訴訟過程中,雙方在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建築公司對材料公司的訴請、事實和理由均無異議。聲稱目前資金周轉遇到問題但四川某加工廠所欠的建築款30萬元已經到期,收到該筆欠款後立即償還材料公司欠款。同時提出公司目前效益不景氣,請求建材公司免去6萬元欠款,以後公司將一如既往的同建材公司保持業務往來。建材公司同意了建築公司的請求,免去建築公司6萬元欠款,同意建築公司支付30萬元便了結此案。在調解過程中建材公司申請對第三人到期債權進行財產保全,將建築公司享有的四川某加工廠所欠的建築款30萬元予以查封。隨後,法院做出民事調解書,建築公司在規定期限內支付材料公司欠款30萬元。鑒於建築公司沒有在調解書約定的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材料公司立即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法院向四川某加工廠下達了《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但四川某加工廠隨即提出異議,聲稱與建築公司已不存在到期債權關系。因此,法院便中止了對四川某加工廠30萬元欠款的執行。見此,建材公司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聲稱,在執行過程中如果四川某加工廠提出異議,法院便要中止對他的執行,那麼法院為什麼沒有告知我。如果法院告知了,我就不會同意免去建築公司6萬元欠款的請求,同時也不用繳納高額的保全費。執意要求法院執行四川某加工廠30萬元欠款,否者要求法院賠償建材公司6萬元損失和退還保全費。 法律無明確規定與司法實務需求的碰撞 面對此案,對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風險告知對保護申請人合法權益,減少後續紛爭提高執行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國現有法律均沒有規定法院有義務在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採取訴訟保全措施時對申請人告知其風險,因此關於法院是否增設風險告知義務在司法實務中就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分歧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當前法律及司法解釋並沒有明確規定,在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採取訴訟保全措施時對申請人告知其風險是法院應盡的義務。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5條規定:「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該《意見》第300條又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61條至69條又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加以了具體規定。因此,在訴訟中法院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保全以及裁判文書生效後的執行都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如果第三人對法院的《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提出異議,法院不得進行審查。對到期債權的執行應予中止,也就是說法院對第三人提出的異議只進行形式審查而不得進行實質性審查,第三人的權利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同時申請執行人也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代位向法院提起訴訟,對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進行確權,然後對法院確認的債權進行執行。代位權制度有力的保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法院沒有必要對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進行風險告知,他也不屬於法官向當事人釋明的法律范疇。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律和現有司法解釋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法官要對當事人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進行風險告知,但從我國的法治背景和能動司法的要求,在社會矛盾凸顯期,如何有效地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構建和諧的司法環境等考量,來至於前述個案的詮釋,法院有必要對當事人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進行風險告知,並將其作為一項義務來實施。 啟示:緩解紛爭,應增加風險告知(一)增加風險告知:源於代位權的立法理念 第三人到期債權是指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案外的第三人享有的債權,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對該第三人強制執行。第三人到期債權實際上就是代位執行的問題,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沒有代位執行方面的明確立法,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0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63條規定:「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間內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得對第三人強制執行,對提出的異議不進行審查。」第64條規定:「第三人提出自己無履行能力或其與申請執行人無直接法律關系,不屬於本規定所指的異議。」從相關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代位執行制度的設計本意是擴大被執行主體及可供執行財產的范圍,增加申請執行人受償的機會,從而緩解「執行難」的問題。同時風險告知也是對申請人權利的一種保護方式,也是增加申請人受償機會的一種司法救濟措施。(二)增加風險告知:司法實務的強烈需求 訴訟中法院對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風險告知是十分必要的,從我國的法制史可以看出我國的法制建設經歷了一個艱難而曲折的過程。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制建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公民、企業和社會團體等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還比較弱。法官在面對訴訟中當事人對抗能力嚴重失衡的情況下,應該在法律范圍內平衡當事人的訴訟對抗能力。如本案中,建材公司委託了本公司銷售經理作為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建築公司委託了專職律師作為公司的代理人出庭應訴。本案中原告方代理人是普通公民,而被告方代理人是訓練有素的專職律師,雙方的訴訟對抗能力明顯失衡。法官平衡訴訟中當事人對抗能力是法律追求公平、正義的本質要求。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經濟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社會矛盾多發,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穩定和發展成了時代的主旋律。法官應通過審判、執行活動實現案結、事了、人和,著力排除一些影響和阻礙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司法環境的因素。對保全第三人到期債權風險告知不但使法院的審判、執行工作贏得了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還有效的避免了將當事人之間的矛盾轉移到法院,影響法院正常工作的開展,也實現了法院審判和執行的有效銜接。 【作者:郫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 朱智強 郫縣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 牛果】

B. 債權的財產保全期限是多長

一,財產保全的注意事項
(一)超范圍申請財產保全,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而引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94條第1款規定,財產保全僅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第96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在實踐中,債權人超范圍申請財產保全,主要有兩種情況:
1、對債務人的財產,超范圍申請財產保全,損害了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2、對不屬於債務人的財產,錯誤申請財產保全,損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二)訴訟前採取保全措施後未在法定期間起訴,導致財產保全解除,甚至引發被申請人以申請人對其造成損失為由要求賠償的訴訟。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訴訟前的保全措施後,應當在15日內起訴,逾期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實踐中,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採取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措施,保全債務人的財產後,債務人可能以還款為由,要求債權人不起訴,在人民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措施後立即轉移財產逃債,導致債權人的債權落空;債務人也可能以願意還款為由與債權人協商,誘使債權人對其不起訴,過後反而以債權人採取訴訟前的財產保全不當對其造成損害為由,起訴債權人賠償損失。
(三)申請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不當,未能有效控制所保全的財產,致使判決後無法執行。
比如,對季節性商品,鮮活、易腐爛變質以及其他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債權人不及時要求債務人處理、保存價款,或者不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處理、變賣,保存價款。又比如,對異地被保全財產,應該採取異地扣押措施的,而僅採取就地查封措施,致使保全財產失控,被債務人非法轉移等。
(四)人民法院在實施財產保全強制措施時,相關手續不完備,致使財產保全形同虛設。
二,財產保全期限:
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訴法新司法解釋》),《民訴法新司法解釋》已於2015年2月4日起施行。該《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與《通知》、《規定》相比,《民訴法新司法解釋》對財產保全的期限作了全面修訂,表現為:
(一)保全期限均有延長,將存款凍結期限從六個月修訂為一年,將動產查封、扣押期限從一年修訂為二年,將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從二年修訂為三年,與審理期限基本相匹配。
(二)取消續行保全期限不得超過第一次保全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規定,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與續行保全期限的規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執法尺度的不統一。
(三)明確了審理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期限。《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的方法和措施,依照執行程序相關規定辦理。」該條規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這就清晰地告訴大家,審理程序中有關財產保全的期限,依《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的規定來確定。
(四)若申請人的起訴或訴訟請求被生效裁判駁回,而財產保全尚未到期的,依《民訴法新司法解釋》第一百六十六條的規定,由人民法院裁定解除保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如何對個人的到期債權訴訟的保全

法院可以裁定扣留到期債權,要求債務人向法院或者申請執行人履行到期債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一條規定: 人民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對他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作出凍結債權的裁定,並通知該他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
該他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申請執行人請求對異議部分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關系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處理。
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到期債權,該他人予以否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D. 訴訟保全到期債權如何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中明確了對到期債權的執行程序。這里所說的到期債權,沒有明確是否包括已經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但也沒有將其排除在外。

因此,只要是法院對到期債權的執行均應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執行,給第三人留出15天的異議期。若第三人針對法院的《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提出異議,法院不得進行審查,對到期債權的執行就此應予中止。

這主要是考慮到第三人對到期債權沒有訴權,如果法院繼續執行可能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但這並不是說法院需要立即解除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查封,因為這樣做可能會使被執行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鑽了法律的空子。

第三人在執行程序中提出異議,法院不得審理,如果法院立即解除對到期債權的查封,那麼第三人就可以轉移財產,這樣法院對到期債權的保全就會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起到保全作用及便於執行目的,也浪費了司法資源。

但申請執行人也不必束手無策,法院可以建議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代位向法院提起訴訟,對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進行確權,然後對確認的債權進行執行。

E. 對債務人到期債權要如何訴訟保全

訴訟保全是指法院審理案件時,在作出判決前為防止當事人(被告)轉移、隱匿、變賣財產,依職權對財產作出的保護措施,以保證將來判決生效後能得到順利執行。具體措施一般有查封、扣押、凍結。財產保全一般由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是否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對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但爭議的財產可能有毀損、滅失或其他危險的,法院可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凍結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凍結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第九十六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以上可以看出被保全的對象是當事人(被告)、利害關系人(即被告)的財產。若甲是債權人乙是債務人,乙不履行到期債務,但乙對丙有到期債權,乙沒有可供執行財產,那麼甲可否對乙對丙的到期債權進行訴訟保全?丙不是該保全的對象,所以甲不能對乙對丙的到期債權進行保全。這里甲只能對乙訴訟,判決後對乙對丙的到期債權可申請執行,只能在執行程序中對丙進行查封、凍結等措施,而不能進行訴訟保全。

F. 訴訟保全到期債權如何執行

濟南某建築公司(以下簡稱建築公司)長期賒欠濟南某建築材料公司(以下簡稱材料公司)的建築材料,後經材料公司多次向建築公司催要欠款無果,材料公司於 2009 年3 月將建築公司訴上法庭,同時申請訴訟保全,將建築公司享有的濟南某加工廠所欠的建築款30萬元予以查封,某加工廠沒有申請復議。同年5 月,法院判決建築公司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償還材料公司29萬元。在執行過程中,法院向某加工廠下達了《 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但某加工廠隨即提出異議,稱其與建築公司已不存在到期債權關系,執行合議庭在研究案件的執行時,對訴訟中保全的到期債權如何執行產生了歧義。 一種意見認為,法院在訴訟中將建築公司對某加工廠享有的到期債權進行查封,某加工廠對此沒有申請復議,應該認定到期債權的事實存在。在執行過程中,某加工廠針對同一筆債權卻提出異議,否認到期債權事實的存在,是一種規避法律責任的做法,因此應駁回某加工廠的異議。另一種意見認為,雖然訴訟中已對建築公司的到期債權進行了保全,某加工廠也沒有否定債權的存在,但這並沒有改變到期債權的性質,也就是說法院裁定查封的仍是到期債權,因此,法院在執行程序中仍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操作,對於某加工廠提出的異議不得進行審查。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一、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是指被執行人所享有的對於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5 條規定:「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可見,法院對被執行人(訴訟中被告)的到期債權採取訴訟保全的實際意義是非常明確的,即通過法院的保全,可以使第三人停止向被告支付款項,從而使原告實現權利多了一種可能性。但是,訴訟保全並沒有改變保全的到期債權的性質,案件審理結束轉入執行程序後,法院裁定保全的仍然是到期債權。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中明確了對到期債權的執行程序,這里所說的到期債權,沒有明確是否包括已經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但也沒有將其排除在外。因此,只要是法院對到期債權的執行均應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執行,給第三人留出15天的異議期。若第三人針對法院的《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提出異議,法院不得進行審查,對到期債權的執行就此應予中止。這主要是考慮到第三人對到期債權沒有訴權,如果法院繼續執行可能會損害第三人的利益。但這並不是說法院需要立即解除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查封,因為這樣做可能會使被執行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鑽了法律的空子。 三、第三人在執行程序中提出異議,法院不得審理,如果法院立即解除對到期債權的查封,那麼第三人就可以轉移財產,這樣法院對到期債權的保全就會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起到保全作用及便於執行目的,也浪費了司法資源。但申請執行人也不必束手無策,法院可以建議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代位向法院提起訴訟,對訴訟保全的到期債權進行確權,然後對確認的債權進行執行。

G. 到期債權保全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版第105規定,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權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因此,人民法院可以對第三人的債權依法保全。

H. 房產保全期限是多久

一、財產保全具體期限為:

1、銀行賬號、存款:首次六個月,續凍三個月。

2、房產、土地:首次二年,續封一年。

3、股權:首次二年,續凍一年。

4、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國家股、社會法人股、限售流通股等):首次一年,續凍六個月。

5、上市公司普通股(流通股):首次二年,續凍一年。

6、債券:首次一年,續凍六個月。

7、車輛:無期限限制(上海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不接受有期限查封)。

8、機器設備、貨物:首次一年。

二、財產保全的對象

根據法律的規定和現實情況,可以進行財產保全的對象主要是被告所有、佔有、享有的實物財產和財產權利。具體主要有:

1、被告在銀行開立的賬戶(戶名必須與被告名稱一致)及存款。

2、被告在房地產交易中心登記在案的、擁有所有權的房產,或者擁有使用權的土地。

3、被告對外投資的股權、持有的股票、債券及股息、紅利等收益。

4、被告擁有所有權的車輛。

5、被告擁有所有權的廠房、機器設備及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等貨物。

6、被告享有的對其他人的到期債權,其他人應付給被告的租金等。

7、被告享有專用權的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

8、其他各類被告擁有金錢價值和權利的財產。

財產保全的效力並不是 沒有終期的,一般都維持到判決生效後向法院申請執行之日止。不同種類的財產的保全期限也是不同的,每次採取保全措施後只能維持一定的期限;到期如果沒有採取續封或者續凍措施的,保全措施將自動失效。

因此,在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仍要繼續關注保全措施的到期時間。需要繼續採取續保措施的,最好應在期限屆滿之 日三十日前向法院提出申請,由法院及時安排續保。

(8)到期債權保全期限擴展閱讀

財產保全的程序

申請

訴前財產保全,由利害關系人在起訴之前向受訴法院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並裁定保全的,申請人在30日以內不起訴的即解除裁定保全。訴訟財產保全可以在起訴同時申請也可以在起訴以後申請。

提供財產線索

與執行不同,人民法院不會在財產保全階段為當事人查找債務人的財產,必須由申請人自己提供明確的財產線索。

以下類別的財產線索屬於明確的財產線索:

1.銀行賬戶:有明確的開戶行、戶名、賬號;

2.支付寶賬戶,微信賬戶,銀聯賬戶,網路財產;

3.房地產:有明確的地址和權利人名稱,最好有相關的權利憑證復印件;

4.有價證券:知道債券品種的記名債券,或證券賬號;

5.車輛:明確的車牌號和車主姓名;

6.股權:明確的公司名和債務人擁有的股權份額;

7.其他財產性權利:需要有相關的權利證明資料。

申請人未掌握財產線索或掌握不足夠的,可以嘗試懸賞方式。但目前以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執行懸賞舉報網為代表的公務懸賞,和以蒲公英協作網為代表的民間懸賞,均未支持在訴訟階段懸賞。申請人可以自己嘗試登報等方式進行懸賞。

擔保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請求駁回.

裁定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的,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一旦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服不得上訴,可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對裁定的執行。

解除

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至生效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如果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裁定,如財產保全的原因和條件發生變化,不需要保全的;被申請人提供相應擔保的;訴前保全的申請人在30日內未提起訴訟的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凍結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查封期限屆滿後,財產續行查封需經相關申請執行人依法提出續封的申請,才能繼續保全,否則將自動解除。

賠償

如果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有錯誤,被申請人因財產被保全而遭受損失的,申請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I. 可否對被告的到期債權進行訴訟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版意見第105規定,債務人的權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債權人的申請裁定該第三人不得對本案債務人清償。該第三人要求償付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財物或價款。因此,人民法院可以對第三人的債權依法保全。

J. 對未到期債權的保全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在債務糾紛中,債權人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是實現債權的重要手段。債權人除了可以保全債務人的財產之外,如果財產不足以清償債權的,還可以保全債務人的債權,那麼對未到期債權的保全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下面由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

一、對未到期債權的保全的法律規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51、對被執行人從有關企業中應得的已到期的股息或紅利等收益,人民法院有權裁定禁止被執行人提取和有關企業向被執行人支付,並要求有關企業直接向申請執行人支付。

對被執行人預期從有關企業中應得的股息或紅利等收益,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凍結措施,禁止到期後被執行人提取和有關企業向被執行人支付。到期後人民法院可從有關企業中提取,並出具提取收據。

二、保全債權的條件

1、債務人的財產不能滿足保全請求。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是債務人所實際佔有和支配的貨幣和物資,客觀上不能滿足或不足以滿足保全請求;二是債務人雖然有固定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這些資產雖能查封,但變賣時可能無人願買或者為了使債務人能維持正常生活或生產必需,又不宜拍賣或變賣其固定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的,均可理解為不能滿足保全請求。

2、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且沒有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是指債務人必須對第三人享有債權,而且其債權是已到清償期。對於尚未到期的債權,因處於不確定狀態,若此時便進行債權保全,依據不足,對債務人也顯示公平。所謂對待給付義務,是指雙方當事人互相有給付義務,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債權債務關系不確定,不宜對債務人債權採取保全措施。

3、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債權必須真實、合法。如債務人對第三人享有的債權不真實、不合法或者全部無效,就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4、應由債權人提出申請。如果債權人未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則不能根據債權人的申請裁定對債務人的債權進行保全。這樣,不僅能防止債務人消極地行使債權,而且能防止少數法院濫用債權保全措施,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對債務人的債權保全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產生如下法律效力:一是禁止第三人向債務人清償。如該第三人仍向債務人清償,則清償行為無效,並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2條之規定,以妨害民事訴訟論處,視情節輕重,對第三人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二是債務人不可處分債權。由於對債務人的債權只是采限保全措施而非最終執行,債務人的債權仍然存在;也正是因為這種保全措施,債務人的債權就被暫時「凍結」,處於不得行使的狀態。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上述就是小編對「對未到期債權的保全的法律規定」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最高院的相關法律規定,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保全債務人預期的債權,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凍結措施,禁止到期後被執行人提取和有關企業向被執行人支付。

閱讀全文

與到期債權保全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
相鄰權糾紛民事起訴狀 瀏覽:526
兵團心理咨詢師證書查詢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