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些如何歸檔及歸檔期限
歸檔范圍是決定文件能否歸檔的依據,每一機關單位應首先根據國家檔案局制定《文件材版料歸檔和不歸權檔的范圍》,結合本單位的職能和業務流動情況的實際情況,來詳細確定歸檔文件的種類和范疇。歸檔時間的確定也很科學。歸檔過早,文件尚處於運行和辦理中,有的文件甚至還未天生,這樣勢必干擾和影響辦公、治理和業務部分的工作,這樣既得不到辦公業務部分的配合,又不利於檔案文件的齊全完整。歸檔過晚,文件就會長時間的停留在辦公及業務部分,輕易造成失密、泄密事件的發生,加上辦公治理部分缺乏檔案治理的庫房前提和檔案治理軌制,又會造成文件的丟失和損毀,極大的影響到檔案的完整和質量。因此,歸檔時間必需科學的掌握。檔案治理部分和文件產生部分應緊密親密配合、共同研究,科學的確定每種文件的歸檔時間,既保證業務工作和歸檔工作的順利進行,又保障歸檔文件的質量。
②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的法律規定
第8號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已經2006年9月19日國家檔案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長楊冬權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 第一條 為便於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以下統稱機關)正確界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准確劃分檔案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檔案既能反映機關主要職能活動情況,維護其歷史面貌,又便於保管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中的機關文件材料是指機關在其工作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門類和載體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是:
(一)反映本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機關工作、國家建設和歷史研究具有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
(二)機關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在維護國家、集體和公民權益等方面具有憑證價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需要貫徹執行的上級機關、同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下級機關報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對本機關工作具有查考價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條 機關文件材料不歸檔范圍是:
(一)上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中,普發性不需本機關辦理的文件材料,任免、獎懲非本機關工作人員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參考的抄件等;
(二)本機關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無查考利用價值的事務性、臨時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歷次修改稿、各次校對稿,無特殊保存價值的信封,不需辦理的一般性人民來信、電話記錄,機關內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機關負責人兼任外單位職務形成的與本機關無關的文件材料,有關工作參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不需辦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級機關的文件材料中,供參閱的簡報、情況反映,抄報或越級抄報的文件材料。 第七條 永久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重要的報告、總結、綜合統計報表等;
(五)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的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第八條 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一般性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一般性工作報告、總結、統計報表等;
(六)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九)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 第十條 機關對應歸檔電子文件的元數據、背景信息等要進行相應歸檔。
機關應歸檔紙質文件材料中,有文件發文稿紙、文件處理單的,應與文件正本、定稿一並歸檔。
第十一條 機關聯合召開會議、聯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辦機關歸檔,其他機關將相應的復製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歸檔。
第十二條 各機關應根據本規定,結合本機關職能和各部門工作實際,編制本機關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執行。
有垂直領導關系的中央、國家機關應依據本規定,結合本系統工作實際,編制本系統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並經國家檔案局審查同意後執行。
第十三條 在編制本機關或本系統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時,應全面分析和鑒別本機關或本系統文件材料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准確界定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③ 文書檔案十年歸檔期限需要紙質嗎
可以不用,根據情況覺得有些比較重要的可以列印出來。
④ 關於審計檔案歸檔期限
單位對會計檔案的歸檔和保管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都應專由會計機構按照屬歸檔的要求,負責整理立卷,裝訂成冊,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2)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暫由本單位會計機構保管1年。期滿之後,應由會計機構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
(3)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接收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檔案機構應當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4)對會計檔案應當科學管理,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同時,嚴格執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不得隨意堆放,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⑤ 審計底稿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後或審計報告中止日後多久
一、審計工作底稿歸檔的要求
1、歸檔期限
(1)審計報告日後60天內;
(2)或審計業務中止後內的60天內。
2、歸檔容要求
針對客戶的同一財務信息執行不同的委託業務,出具兩個或多個不同的報告,應當將其分別歸整為最終審計檔案。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
會計事務所應當自審計報告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如果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會計事務所應當自業務中止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註:組成部分保存期限起始日不早於集團項目組出具集團審計報告的日期。
⑥ 關於檔案歸檔與否和歸檔期限問題。
普發性文件作為發文單位的業務工作必須歸檔。為避免重復存檔,節約資源回,上級單位或其它單位的答普發性文件可以不歸檔,需要本單位貫徹執行或對針對本單位業務工作的按重要程度、有查考價值的可保存為15年或30年。
⑦ 公文的歸檔時間是什麼時候
歸檔工作一般應在次年的3月份完成,最遲也不能超過6月份。完成了歸檔工作,文件材料就正式轉化為檔案。
詳解:案卷的歸檔是把一年中立成的案卷移交檔案室集中保管,以保證機關檔案的完整,便於查找利用。在移交之前,所移交的案卷的質量要經過檔案部門檢查驗收。檢查驗收的內容包括歸檔文件是否齊全完整,有無重復;是否遵循文書立卷的原則進行立卷;文件和電報是否保持內容聯系,合並整理,統一立卷;絕密文件是否在卷皮上蓋有絕密字樣專用章;保管期限是否准確;永久、長期、短期保管的文件是否分開立卷等。另外,對歸檔文件的數量和移交目錄也應檢查驗收。歸檔工作一般應在次年的3月份完成,最遲也不能超過6月份。完成了歸檔工作,文件材料就正式轉化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