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車輛購買已經有20年,怎麼計算現在的價值計算的公式是
小汽車按稅法規定:折舊年限5年,殘值率5%。
即使是二手車,其折舊年限也是從購之日算起5年。
比如,皇冠車購買價值人民幣300000元,折舊年限5年,殘值率5%。
該車殘值=300000元*5%=15000元
月折舊率=(300000元-15000元)/60個月=4750元
用了三年,折舊費=4750元*36個月=171000元
相關規定:
稅法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上有規定如下(最低折舊年限):房屋、建築物為20年;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電子設備和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俱等為5年,殘值比例統一規定為原價的5%。
❷ 汽車購進161500元 車輛購置稅13803.42元 折舊年限為4年 怎麼計提折舊呢
年折舊額=(汽車購進161500元 +車輛購置稅13803.42元)*(1-5%殘值率) /折舊年限為4年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個月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擴展閱讀: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舊率=(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12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
工作量法:工作量發是根據實際的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基本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凈殘值率)/預計工作總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雙倍余額遞減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平均攤銷。系統將根據該固定資產預計使用月份和已計提折舊月份兩項的內容,自動判斷剩餘使用期間,如剩餘使用期間為12-24個月時(取決於折舊年限是否為整年,如為整年是24個月,如不為整年,會在12與24個月之間),計提折舊的金額會按照規定方法重新計算。
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的減低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數的年限總和或者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❸ 華潤萬家購物卡過期激活後的使用期限是多久
一般是一年。
購物卡都有期限。商場的期限還長一些時間,2-3年,或個別專商場的5年。通用屬購物卡一般是1年,銀聯購物卡也多是一年。不過一年後多數發卡商不是作廢用戶的卡,而是收取管理費,每月都扣除管理費,一直扣完為止。
超市購物卡如果過期,可以去客戶服務中心查詢一下,不是太久系統可以查到的,可以使用或申請延期的。
(3)一元雲購汽車使用年限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列好購物清單:如果想今天去超市,請在去超市之前列好購物清單。需要買些什麼,都一一的列出來,這樣購物的同時就不會輕易忘記要買什麼了,同時這也大大節省了購物的時間,提前做好准備,是非常有必要的。
2、准備好充足的零錢、袋子:超市很多產品標價都是幾元幾角的,同時如果有袋子,用戶就准備一個,因為購物是多次的,總不能說每次來購物都要附加買一個袋子。
3、在進超市時候,請隨手准備好購物推車,一來方便,同時在用戶選擇需要買的產品的時候方便攜帶。總不能說什麼都往手上拿著,假如一不留神掉地上了,超市的東西摔壞了,那不但沒有買到還得賠,那就得不償失了。
❹ 法律上的購車時間是怎麼回事
就買了人家的車 但是不去車管部門登記,這是違反機動車登記工作規定的。沒有登記就不受法律保護,法律上還是只承認原車主,若日後發生糾紛,造成影響,很難維權,不建議您這么做。您可以去當地車管所咨詢,外地人如在當地居住,辦理當地暫住證是否可以獲得在當地買車入戶的資格。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請加分
j
❺ 購買汽車都需要什麼東西,需要辦理什麼手續時間又要多少
買車的手續與過程,並不算復雜的,但時間可能有點長,從下單(訂合同)到把車開回家,可能需要幾天到十天左右時間。
1、在4S銷售人員帶領下確定車型、顏色、價格,然後填寫購買合同。此時,還要回到現場確認你要哪一輛車,合同中要填寫發動機號、車身編號(這個是汽車的身份代碼)。時間約需1小時。此環節最費時間的是跟銷售談價格上的優惠或售後優惠。(此環節需要個人身份證)
2、格式合同的簽訂其實很快的,你最後要做的是簽名,合同生效。然後是付款。這個環節約需30分鍾左右。
3、付款後,銷售方的汽車行駛證代理程序開始,請你網上選擇車牌號,銷售方開始向車管所網上申請行駛證及臨時車牌、正式車牌。時間約需1小時左右,此程序需要身份證。目前有些城市的汽車4S可代顧客到車管所辦理行駛證、臨時車牌、正式車牌。
4、然後,汽車保險銷售人員開始介入,你要為你的愛車購買必要的保險。簽訂交強險合同、商業險合同,然後付款。保險代理人員會告訴你,正式的合同書幾天後會送到你府上。這個環節約需要30分鍾左右。此環節完成後,你可以離開4S回家了。
5、3—7天後,行駛證與臨時車牌辦好,4S銷售人員通知你來領取。這時,你可以駕駛這輛新車離開。(此時保險合同尚未生效,也沒有正式車牌,請謹慎駕駛),你也可以將車暫時停放在4S,等正式車牌上好後再開走。
5、再過3天左右,4S已經將正式車牌拿到,銷售方會通知前往4S,如果你的車還在4S,此時正式車牌已經安裝好,你可以放心將車開回家了。通常車牌辦好後保險合同也辦好,並已經生效,保險公司會通知你。如果你覺得保險合同送到家不方便可約定交付時間地址。
6、因為各地4S、車管所工作效率不同,從下單到將開回家所用的時間當然也就不同,最快的也就三天左右,最慢的會在10天左右。取得行駛證與臨時車牌的時間是關鍵,沒有這二件東西,汽車是不可以上路的,否則,罰款不說,還可能因此被行政拘留。而正式車牌與保險合同生效,是你駕車上路的經濟保證,否則,出了事,賠死你!
❻ 公司購入二手汽車不是用來營運的,該車使用了9個月,請問要怎麼折舊 折舊年限是多久
1、車輛入賬時須憑正規的發 票。 2、可以有兩種選擇 一是按稅法規定的最低4年,長則不限專可以自主選擇,但一屬經選擇不得變更,最低殘值率為5%來計算。 二是按車輛登記證書上的載明的使用年限減已使用的年限後確定,但不足4年的仍還得按4年執行(免得稅局的人找麻煩),最低殘值率為5%來計算。 3、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❼ 我花2萬買了一塊牌照.用了1O幾年了、現在把牌照放車管所。.多少時間會過期
你好,車輛賣了後牌照可以保留1年!
如果超過1年你沒有買車(新車二手車均可),將此牌照上到你新購買的車上,那麼1年後你就失去了號牌保留權!
因此你要保留號牌:最好的方法!
買一個2000左右的二手車,把保留的牌照上到此車上,以後你買新車的時候,把這個車賣了、或者是報廢了都可以,就可以把這個牌照上到你名下任意車輛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❽ 公司購入寶馬汽車折舊年限應該為幾年凈殘值率為多少
車輛的折舊年限一般是10年,殘值率一般是10%,不過這個看你公司的實際情況和領導的意思來定,也不一定是10%。
❾ 購入地下停車位,使用年限到底是多少年
一般的地下停車位產權年限為40年。使用年限是根據不同的土地性質來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行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70年;
(二)工業用地50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車位產權辦出《房地產權證》後作為物權擁有是無期限的,但車位所在的土地使用權是有使用年限限制的,年限與車位所在土地使用權年限一致。
因此,應該查看開發商的《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其土地使用期限。但根據物權法規定住宅使用土地使用期限屆滿後自動續期,所以不用擔心該車位使用年限問題。
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
❿ 公司新購車輛如何計提折舊,分幾年計提請具體列出。謝謝!
分別按每一項固來定資產的自原始價值與折舊率相乘,單獨計算其折舊費用;分五年計提。
採用折舊率計算折舊費用時,要分別按每一項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與折舊率相乘,單獨計算其折舊費用,然後按一定類別以及全企業固定資產匯總出某一時期的折舊費用。採用個別折舊率計算,匯總的折舊費用,比較正確,但工作量大。
將企業或部門歷史上全部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總額除以相應的全部固定資產原價總額而計算求得的。計算各期折舊費用時,就以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價總額(總和)乘以綜合折舊率,求得各該期的折舊費用。
(10)一元雲購汽車使用年限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計提折舊的相關要求規定:
1、固定資產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00%;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
2、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余額和雙倍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3、不同折舊方法導致的年折舊額提取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額受沖減的程度,因而造成累進稅制下納稅額的差異及比例稅制下納稅義務承擔時間的差異。企業正是利用這些差異來比較和分析,以選擇最優的折舊方法,達到最佳稅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