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涉外民事訴訟期限幾年是多久
簡言之,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不存在時間的限制。
《民事訴訟法》第250條專門規定專:「人民法院屬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本法第135條、第159條的限制。」這就是說,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第一審涉外民事案件的審結時間可以超過6個月;審理涉外民事上訴案件的審結時間可以超過3個月。
⑵ 涉外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簡言之,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不存在時間的限制。
《民事訴訟法》第250條專內門規定容:「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本法第135條、第159條的限制。」這就是說,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第一審涉外民事案件的審結時間可以超過6個月;審理涉外民事上訴案件的審結時間可以超過3個月。
⑶ 公告期限是多少天
如果一個案件需要公告送達,那麼公告送達法律文書一般需要二次公告送,具體是:第一、第一次公告送達起訴狀、傳票、舉證通知書等法律文書,公告期兩個月,再加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共計三個月;第二資公告送達裁判文書,如果是判決,公告期兩個月,再加上十五天的上訴期,共計為七十五天,反之,是裁定書,上訴期為十天,那麼就是七十天,兩個公告共計五個月零十五天,
⑷ 涉外案件的審理期限不受案件審結期限的限制么
來是的。這是因為:審理自涉外民事案件,在送達訴訟文書,調查取證等方面的時間一般要比審理國內民事案件的時間長,難以依照審理國內民事案件的審限審結案件。民事訴訟法有明確規定。
民事訴訟法2013修正版
第二百七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間,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規定的限制。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如何掌握的復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如何掌握的復函》
廣東專省高級人民法屬院:
你院粵高法[2002]63號有關涉外涉港澳台行政案件審理期限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行政訴訟法》中有關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並無一般行政案件與涉外(含涉港澳台,下同)行政案件的區分,涉外行政案件的審限應當適用該法有關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
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中的有關規定,要求我國對與WTO規則有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迅速進行司法審查。如對涉外行政案件審限不加以限制,不符合上述規定的要求。
三、我國司法審查制度應當遵循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有關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如對涉外行政案件沒有審限要求,不符合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
四、在審判實踐中,涉外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比一般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需要更多的時間,但這涉及排除不計入審限事項的時間,與涉外行政案件執行有關審限的規定並不沖突。
綜上,同意你院請示中的第二種意見,即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適用《行政訴訟法》及我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行政案件審理期限的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⑹ 一般法院給被告在報紙發的公告給的期限是多少天
法院給被告在報紙發的公告送達的公告期限是60天。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⑺ 民事訴訟的公告送達是多長的期限
民事訴訟的公告送達期限為60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公告送達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或規則:
(1)法院採取公告送達,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法律對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
(2)公告送達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的,應當在公告中說明起訴或上訴的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的,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決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裁判是第一審法院作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審人民法院。
(7)法院涉外公告期限廣東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主體,也就是訴訟當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訴訟中第三人,共同訴訟人。原告是指提起訴訟的人。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的人。訴訟中第三人是指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
當事人具有下列訴訟權利和義務:
①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有權提出迴避申請,有權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②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③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④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⑤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公告送達-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國人大網
⑻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對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如何掌握的復函
發文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日期: 2002.11.20
生效日期: 2002.11.20
時效性: 現行有效
文號: 〔2002〕行立他字第2號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粵高法〔2002〕63號有關涉外涉港澳台行政案件審理期限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行政訴訟法》中有關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並無一般行政案件與涉外(含涉港澳台,下同)行政案件的區分,涉外行政案件的審限應當適用該法有關案件審理期限的規定。
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中的有關規定,要求我國對與WTO規則有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迅速進行司法審查。如對涉外行政案件審限不加以限制,不符合上述規定的要求。
三、我國司法審查制度應當遵循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有關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如對涉外行政案件沒有審限要求,不符合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
四、在審判實踐中,涉外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比一般行政案件的訴訟程序需要更多的時間,但這涉及排除不計入審限事項的時間,與涉外行政案件執行有關審限的規定並不沖突。
綜上,同意你院請示中的第二種意見,即涉外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應當適用《行政訴訟法》及我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行政案件審理期限的相關規定。
⑼ 法院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你好
正常情況下一般是兩個月。
⑽ 為什麼法院出公告有的三個月有的兩個月
國內單位、個人訴訟案件的公告期限都是兩個月。如果是涉外案件,公告期限是三個月。
法院發出的公告時間不一致,有的是三個月,是因為不僅僅公告送達的法律文書,包括舉證通知書,舉證期限是一個月,開庭傳票必須提前三天送達,這樣相加起來,公告兩個月,加舉證期限一個月,再加傳票3天,所以,有的開庭時間就是公告刊登之日起第93天。
如果是送達判決書,是75天,因為公告期限兩個月,加上上訴期限15天,所以公告刊登之日起75天之內被告不上訴,判決書就生效了。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第二百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列方式: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
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第一百三十九條
公告送達應當說明公告送達的原因;公告送達起訴狀或者上訴狀副本的,應當說明起訴或者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當說明出庭的時間和地點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當事人有權上訴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