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執行完畢 漏罪過追訴期
如果確實過了追訴期(追訴時效),漏罪不再追究。漏罪的追訴期(追訴時效)從最後一個犯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①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②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後罪成立之日起計算。即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訴時效便中斷,其追訴時效從後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計算。
B. 審理過程中發現漏罪,辦案期限如何計算
答: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因適用延期審理的法定辦案期限不夠,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不準許撤回起訴的裁定。在法庭宣布延期審理後,人民檢察院在補充偵查的期限內沒有提請人民法院恢復法庭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人民檢察院按撤訴處理。 如果在兩次延期審理的法定辦案期限內,仍不能查清案件事實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在補充偵查的期限內先提請人民法院恢復法庭審理,只就查清的事實起訴,未查清的事實則另案處理。
C. 詐騙漏罪判後幾年又發現會不會再追
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漏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處的刑罰。
但是犯罪行為都有一定的追溯時效,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超過時效就不在追溯。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D. 刑罰執行完畢後發現 漏罪過追訴期 如何執行
請問以上的案例是否過了追訴期。
答:否
追訴期應從1999年算起?
答:應從最後一次犯罪行為時間起算
還是從2004年或刑滿釋放後算起?
答:該案中,應從犯搶劫罪的時間算起10年後不再追訴
(你是一題多問,剛之前問過吧)
E. 發現漏罪怎樣算拘留期限,刑事拘留與治安拘留能折抵嗎
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同一違法犯罪事實,開始行政拘留,然後發現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會撤銷行政拘留,改為刑事拘留,這種情況下,行政拘留的時間要算在刑期之內,但不算在刑事拘留期限;如果是行政拘留期滿後因另一犯罪事實被刑事拘留,開始的行政拘留就是一種處罰,不算在後來的刑期內。
F. 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偵查期多久
一般偵查期限為三個月左右。
對於在法院判決後,又發現罪犯有漏罪的,刑事偵查期限與其他的刑事案件的偵查期限應該是一樣的:即刑事拘留時間一般為14天之內,最多不超過37天;逮捕後的偵查期限一般為二個月,但如果案情特殊,經批准後,還可以延長偵查時間。
《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一百五十四條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五十五條 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六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第一百五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G. 漏罪起訴時效期限
09年-12年是否已過3年不在追究了?其次犯罪嫌疑人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限制,加入沒有這些情形,那麼你朋友現在涉嫌犯罪的刑期有多少,05年到12年是7年對吧,一、法定最高刑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H.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應如何處理
法律依據:《刑法》第七十七條 【緩刑的撤銷及其處理】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罪犯在服刑期間,發現了判決的時候所沒有發現的罪行,由執行機關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
在依法經過立案、偵查、起訴後,法院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條和七十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這種刑期計算方法稱為「先並後減」。
I. 發現漏罪怎樣算拘留期限,刑事拘留與治安拘留
一、發現漏罪怎樣算拘留期限
在拘留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是否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問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8條的規定,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依照本法第 124條的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對於該條的適用,要把握一點:偵查的期限以「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開始計算,而不是「對犯罪嫌疑人拘留後」開始計算。
羈押期限的計算方法如下: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從收到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決定之日起到偵查終結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止。因此,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後發現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但在拘留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不能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二、刑事拘留與治安拘留折抵
對於刑事拘留時間與治安拘留時間是否可以相互折抵問題,應當根據不同情形分別處理。
對於治安案件轉為刑事案件的情況,根據《公安部法制局關於行政案件轉為刑事案件辦理後原行政案件如何處理的電話 答復》的規定,公安機關在辦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發現同一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如果行政案件已經作出處罰決定,應當先行撤銷行政處罰,再轉為刑事案件辦理。 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61條規定的刑事拘留條件的 ,可以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拘留措施。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性質不同,治安拘留是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人採取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而刑事拘留是根據刑事 訴訟法的規定,為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繼續危害社會,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治安拘留時間不能折抵刑事拘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