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非訴強制執行又沒有執行有時間限制嗎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八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 申請強制執行後的執行期限
我小姑去年騎摩托車被人撞了,現在已經傷好出院。交警大隊判對方負全責,但對方不肯給錢,我們只好告上法庭。對方找了個律師和我們打官司並把保險公司也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在8月底下來的,判保險公司陪3萬多,肇事司機陪1千多,但是保險公司和肇事司機都不肯給錢,賠償期限過後我們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法院答復強制執行期限是半年,還說查不到對方的資產狀況,撞人的車輛是肇事司機的私家車呀,怎麼會查不到財產狀況呢?3萬多對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怎樣才能快點拿到賠款?強制執行的期限怎麼會那麼長?謝謝你的解答!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即: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和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按照《民訴法》的規定,申請強制執行的時效,「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既然在判決生效後,保險公司及肇事者都不肯履行義務,你們已經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是非常必要的。對法院稱查不到對方資產狀況的說法,確實令人感到詫異。被執行人是保險公司,還需如何去查?肇事車輛是肇事者的私家車,到車管所一查便明,這種說法豈非天大的笑話?!
基層法院在執行案件中,常會受種種因素影響而無法如期執行完畢,有些案件甚至受地方和部門干擾導致執行變成一紙空文,這也是令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痼疾。
如果你的執行案件確如你所說的情況,建議你向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出提級執行(提級執行是指原本由下一級法院執行的案件,而將其提高到上一級法院來執行。)申請,請求上一級法院依照判決書判決事項,予以強制執行,以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基於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建議你在申請提級執行的同時,不妨借力媒體或信訪渠道,或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非訴行政案件超過申請執行期限是裁定不予執行還是不予受理
不予受理和不予執行是人民法院對非訴行政執行案件進行審查後或在執行中作出的兩種法律後果不同的程序處理。不予受理的裁定主要是針對行政機關的申請在形式要件上存在缺陷而作出的,該裁定作出後,行政機關在具備了各種條件後還可再次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而不予執行裁定主要是基於對非訴行政行為所確定的權利義務內容確有錯誤的情況而作出,該裁定一經作出,行政機關不得就同一執行內容再次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因此,對不予受理和不予執行的准確界定,將有利於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正確處理。根據行政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予以確定。
1、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經審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①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主體不合格。②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尚未生效。③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尚未屆滿。④除不可抗力等事由外,逾期申請的。⑤執行標的不明確。⑥不屬於受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管轄。⑦申請執行的有關材料存在缺陷。⑧其他不予受理的情形。
2、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熑嗣穹ㄔ河Φ輩枚ú揮柚蔥校孩僮罡呷嗣穹ㄔ骸豆賾謚蔥小粗謝?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解釋》)第95條規定的三種情形。②法律、法規規定行政機關有強制執行權,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③法律規定行政機關有最終裁決權,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④法律文書不具有執行內容的(即不具有給付內容或履行一定行為的內容)。⑤其他應當裁定不予執行的情形。合同解除權行使的方法,基於其形成權屬性,往往只要解除權人以通知方式已向相對方都是男在外打工,女的就在家裡帶小孩,照顧老人,若然男方在外發跡,並刻意隱瞞自身財產,而提出離婚的話表達了解除合同的變動效力。形式主義又分為物權形式主義和債權形式主義。所謂的物權形式主義,是指物權變動法律意思表示,即可發生合同解除的效果,而毋需其他特別的形式要求。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也是規定合同解除的意
4.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有效期是多久
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二年,從判決規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版《最高人民法權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1)審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請執行書及有關法律文書後,應審查該申請執行是否合法適當。(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決定對義務人強制執行時,應當先行通知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自動履行法定義務,否則將強制執行。(3)准備強制執行。 (4)實行強制執行。應當表明身份,出示執法證件和執行根據;執行結束後,應將執行情況書面通知申請執行人。
5. 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申請執專行的屬期限是2年,可以說法院強制執行二年後過期。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6. 行政法中的執行申請期限問題
1、 90天,《行訴抄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條 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後,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 日內可以申請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180天,《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八十八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 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4題 ,《行訴法》司法解釋 第八十三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十四條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中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從該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之日起計算。
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7. 如何確定申請強制執行審計決定的期限
審計決定按規范必須確定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的期限,到期沒有理由不執行,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申請強制執行審計決定的期限,也就是審計決定書中確定的,要求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的最後期限。例如:審計決定中要求90日內執行完畢,90日後被審計單位不執行審計決定,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