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苦味酸有效期

苦味酸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5-11 00:40:44

㈠ 22歲。眼角有細紋。如何消除

細紋雖然沒有皺紋來的嚴重,但是細紋的出現就代表了肌膚的衰老現象,那麼眼睛下面細紋能去掉嗎?如何才能避免細紋變成皺紋呢?MM們千萬別以為只是因為補水保濕的護膚工作不到位,所以才長出細紋,其實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是導致細紋生長的罪魁禍首,下面介紹的如何去除臉部細紋的方法,讓你趕走面部皺紋,讓你容顏大放神采!

平躺睡覺

側卧或者趴著睡很容易導致臉部出現細紋,想像一下,整夜長時間將臉部與枕頭擠壓在一起,細紋自然在劫難逃。雖然仰卧對皮膚更好,但在整個睡眠過程中一直保持姿勢不變很不現實。我們不希望你因為擔心仰卧還是側卧的問題而整夜不得安眠,因為皮膚在睡眠時的自我修復非常重要。將枕頭換成絲綢,在有意識的時候讓自己仰卧,但是如果這會影響你入睡,那麼忘了它,怎麼舒服怎麼睡吧。

不要托腮

開會的時候、和朋友圍桌聊天的時候,總之只要面前有個高度適宜的桌子,很多人都會不自覺的有托腮的動作。與皺眉、撅嘴一樣,托腮也是一個容易導致臉部細紋的壞習慣。你的動作會給面部皮膚壓力,容易擠壓形成不對稱皺紋。另外我們還要提醒你的是,如果手上塗了滋潤的護手霜,托腮還容易導致面部出現痘痘困擾,我們管這個叫「護手霜痘」。

——————————————————————————————————————

㈡ 火葯是怎麼製造的

諾貝爾最開始發明的是液體硝化甘油炸葯棒和甘油工業制備技術,這是在義大利化學家阿斯卡尼奧.索布萊洛1847年的硝化甘油發明上完成的;據說索布萊洛發現自己無意間製造出了一種炸葯後異常的悔恨,當即對著上帝祈禱,以求寬恕自己的彌天罪過。

索布萊洛畢竟沒去想著大規模去生產硝化甘油,當時人們也不認為它可以安全制備硝化甘油,直到諾貝爾研發出「溫熱法」技術並設計了相關的機器,這才開始了硝化甘油的批量生產。

諾貝爾完全就是子承父業,他的父親就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整個家庭都在以研究硝化甘油炸葯為業,「溫熱法」離不開諾貝爾父親長年的鑽研。這項技術誕生於1859年後,諾貝爾父子用水管和流動的水進行散熱,獲得了工業化制備硝化甘油的方法。

此後諾貝爾在斯德哥爾摩郊外溫特維肯(Winterviken)建立了第一家炸葯公司,並於1865年開始了生產,這個公司的股份由諾貝爾父子和一個軍火工程師共同所有,諾貝爾不僅是公司總裁,還是公司的總工程師、秘書、旅行推銷員、廣告經理。

當時的人並不信任硝化甘油炸葯,人們對這種易揮發的產品知之甚少,它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就會發生爆炸,又在某些條件下幾乎不可能被引爆。總之就是→坑!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了,硝化甘油相當不穩定,有時候搖一搖就會炸,但想把它安全的搞炸卻又很難,所以,諾貝爾決定搞一種能「安全起爆」的方式。

諾貝爾的早期發明其實極為粗淺,他將硝化甘油裝在玻璃瓶里,將一支填了了火葯的錫管木塞插入瓶口,然後點燃火葯引線丟出去,硝化甘油便被火葯引爆了,說起來簡單,但當時想到用火葯引爆硝化甘油的只有他。

1862年,諾貝爾在海倫堡測試了這種引爆法,成功引發了相當兇猛的硝化甘油爆炸,還炸死了自己的弟弟埃米。斯德哥爾摩市由此對諾貝爾下達了禁令,不允許他在市內所有土地上搞這種爆炸試驗,於是他把實驗室搬到了船上。(後來進行炸葯生產後,一段時間內也都是依靠一艘駁船做工廠)

諾貝爾將過錯歸結為火葯引爆方式的不可控,於是他研究了「雷酸汞」,將這種更不穩定的爆炸物質製成了一種小型起爆裝置——「雷管」。

於是他又成功了,在馬拉湖邊試驗時,諾貝爾點燃了雷管,可惜燃速沒控制好,跑沒兩步便「轟」的一聲被爆炸的塵埃淹沒。但他活了下來,滿臉是血破破爛爛的跑出來喊到:「成功了!」

所有人都口吐芬芳咒罵不止,諾貝爾又搞了個作大死的東西!但人類有比黑火葯更厲害的玩意兒了。

順帶說一下,雷管至今還在被使用,雷酸汞後來也成為了子彈的經典底火葯。

硝化甘油炸彈很快進入了工礦業,成為開路炸山,挖礦炸洞的利器,也徹底揭開了人類的炸逼屬性。但液體硝化甘油炸彈其實並不算安全,搖晃硝化甘油本身就能引發爆炸,因此諾貝爾賺得盆滿缽滿之餘,也坑死了不少人,遭到了巨浪般的投訴和聲討。

這讓「炸逼之王」非常不爽,他視之為恥辱,還和人打了賭,開始攻關研發新的工藝,由此誕生了用硅藻土吸附的「達納炸葯」(Dynamite),這種炸葯1867年在瑞典獲得了專利,同時他也放棄了之前的硝酸甘油「炸葯棒」專利。

你以為是雪茄?別抽,這雪茄能炸死你(滑稽)
關於硅藻土有很多傳說,一些傳說認為諾貝爾是無意間發現硅藻土的吸附能力的,比如他運輸硝化甘油的時候讓甘油泄露了,結果發現那種泡了油的土變得很厲害的樣子雲雲。

然而諾貝爾自己就駁斥過這種觀點,因為硅藻土是必須經過煅燒和篩選加工的,這是他的研究成果而非偶然所得。他1867年時將甘油的吸附作為研究方向,並且實驗了從沙子到土壤、煤、紙、鋸末、木炭、石膏等多種素材,硅藻土只是最終實驗的結果。

顯微鏡下的硅藻土,它是史前藻類的化石,如今卻拿來砌牆
他在湖邊找到了一種被德國人稱為「kieselguhr」的河沙,諾貝爾稱之為「guhr」,恰巧有些磨坊里拿它烘焙食物,然後他成功了,繼而人們才發現那東西是一種硅質沉積岩化石礦物。

依然不是雪茄喲¯\_(ツ)_/¯
標準的達納炸葯分為2種,主要是含量不同,1號炸葯為75%的硝化甘油,2號則為64%,剩下的主要為硅藻土成分,它可以讓達納炸葯像面團一樣柔軟,也更加安全了。

再後來,諾貝爾在硅藻土達納炸葯中添加了硝化纖維,製成了最早的雙基炸葯「膠質達納炸葯」,也有人稱之為「明膠炸彈」。這東西其實可以理解為現在的雙基發射葯,不過它在當時主要是作為爆炸葯使用。

1887年,諾貝爾又在達納炸葯中添加了硝酸銨成分,以減少和替代硝化甘油的比例,製造出了更便宜好用的「特種達納炸葯」,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硝銨炸葯,好吧,硝酸銨如今成化肥了,比金坷垃好用,畝產三萬八就靠它。當然,它在工礦業范圍利用還是很多的,比如硝銨乳化炸葯。

今天的國際武裝分子倒是經常性的將硝銨炸彈當做武器
諾貝爾達納炸葯並沒有快速就迎來一個屬於炸葯的時代,達納炸葯更多的被用於爆破和礦山,硝銨炸葯雖然也佔領了不少軍火市場,但在同時代百花爭鳴的炸葯品類面前也沒扛住多少陣地,這也是諾貝爾後來跑去開發雙基炸葯的原因。

諾貝爾的硝化甘油炸葯太貴了,而且不能裝進炮彈里打出去,還不能長期儲存,所以哪怕它威力還不錯,也只能在礦山裡逞威。今天的人一提諾貝爾就說這貨靠炸葯殺人無數,實在是有點委屈他,諾貝爾最被人抨擊的地方其實是******的傷人問題,以及他後來將博福斯鋼鐵公司收購並打造成軍火企業的事情。

根據諾貝爾和平獎第一個女得主貝爾塔男爵夫人的描述,諾貝爾還是比較反戰的,他夢想製造一個能把戰爭雙方都能一口氣幹掉的超級炸彈,然後世界就可以和平了。貝爾塔夫人曾經在諾貝爾家做過1周的秘書和管家,是著名的早期反戰人士。

順帶一提,有些人喜歡將TNT理解為「硝化甘油炸彈」,並與諾貝爾、「黃色炸葯」劃上等號,比如某科就是如此。然而,三硝基甲苯與硝化甘油、黃色炸葯顯然不是一個東西,雖然容易頭痛,但還是趁早扭過來為好。

硝化甘油的第一個挑戰者來自「硝化纖維火葯」,即我們常說的「硝化棉火葯」,或者「無煙火葯」,它們在今天被廣泛的用作槍炮發射葯,諾貝爾的膠質達納炸葯就是混合了這一類的產物。

1832年,發現氨基酸的法國化學家H·布拉孔諾無意中發現了件奇特的化學反應,他做實驗時穿戴的棉布罩裙不小心被硝酸潑濕,當他在爐子邊試圖烤乾這件工作服時,純棉的纖維素被硝酸酯變成了纖維素硝酸酯。

這個反應被布拉孔諾記敘了下來,到1838年時,T.J.佩盧茲也發現了相同的纖維-硝酸反應,這件事被認為是高分子學科的起點,但直到1845年時,C.F.舍恩拜才用硫硝混合酸製作出了真正被公認的硝化纖維素。

賽璐珞塑料製品
硝化纖維素一開始都是和平用途,1851年它被阿切爾做成了相機膠片,1869年它又被J.W.海厄特與樟腦混合,做成了原始塑料「賽璐珞」(celluloid),海厄特造它的原因是為了做「檯球」,以取代昂貴的象牙,在當時這項技術被重金懸賞。

賽璐珞很快風靡一時,並成為乒乓球和眼鏡架的材料,呃,也是現在假鐲子、假牛骨梳子的材料。同時人們也發現了它的易燃性,而且燒起來還挺猛,只要調整下就能做火葯。不信?你去點個乒乓球試試?

1846年,德國人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舒恩嘗試用濃硫酸、硝酸混合物加棉花製作名為「槍棉」的物質,但他沒能解決火棉的高燃速問題。

1884年,法國人P·維耶里終於將硝化纖維做成了發射葯「Poudre Blanche」,他先將硝化纖維素用乙醚、乙醇的混合溶劑溶解,然後添加穩定劑製成硬膠條,繼而再將之切成顆粒並乾燥,如黑火葯一樣裝填在葯筒里,於是「無煙火葯」誕生了,勒貝爾中校由此開發出了著名的M1886步槍。

法國人將Poudre Blanche稱為「白火葯」,雖然它不白
其實之前也不是沒人把主意打到硝化棉上,但是在維耶里之前,沒有人能解決硝化棉的超高燃速問題,維耶里的做法實際上是人為調整了硝化棉的燃爆速度,這種對火葯鈍化處理的理念在後世將變得極為尋常。

無煙火葯迅速引發了軍備革命,許多國家都淘汰了黑火葯槍彈,將硝基發射葯製成了新型的火葯,它成為今天最常見的發射葯類型。

除了硝化纖維素發射葯,當年還存在直接使用硝化火棉的現象,人們將硝化棉用水打濕,然後塞進炮彈中使用。問題是,火棉的威力雖然超過TNT,但人們無法在同等密度下塞入更多的火棉,這就會造成單位密度下降,威力反而降低的問題。更麻煩的是,火棉的儲存保養簡直傷腦筋,幹了會炸掉,濕了會炸不了,太坑爹了。

迫擊炮彈生產車間
嗯~是的,許多穿越小說喜歡將火棉作為出炮的簡單科技線,豈不知這東西讓德、法、英的科學家頭痛了兩輩子,而且對部隊而言實在難用。沙俄艦隊當年就是靠這玩意兒輸掉了戰爭,因為對面日本人裝備的是下面要說的「苦味酸炸葯。」

苦味酸是真正的「黃色炸葯」
再說黃色炸葯,大名鼎鼎的「黃色炸葯」(TNP),也被稱為「苦味酸炸葯」,它的成分是「三硝基苯酚」,還經常性的被與諾貝爾的「安全炸葯」、「TNT」搞混。

注意,雖然後世把黃色炸葯的范圍拉得超級大,一會兒說諾貝爾的「達納炸葯」是黃色炸葯,一會兒說TNT是黃色炸葯,但其實真正具備「黃色炸葯」這個名字的只有三硝基苯酚,因為它本來就是黃色染料。

1771年,英國人皮特·沃爾夫(Peter Woulfe)合成出一種染料,他將濃硫酸、硝酸和苯酚(可能是煤焦油粗酚精製或靛藍,當時的人不知道苯酚)混合處理,獲得了一種帶有強烈苦味的,模樣呈明黃色的結晶粉末,因此它被賦予了「苦味酸」的名稱。

當時的人們只是拿苦味酸染衣服、做塗料而已,在當時的染料界,三硝基苯酚的名字常常就是「黃色」,人們用了整整100年的苦味酸染布料,卻從沒想過如何把它弄炸。

1871年時,法國巴黎一家染料店的伙計遇到了難題,有個積壓的黃色染料罐似乎銹死了,無論如何都擰不開,於是逼急的伙計們決定採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開罐——砸!還找來個80元的大鐵錘。

結果一錘子下去,罐子「轟」的一聲炸了,整個染坊頓時坐了土飛機,只剩下一幫渾身五顏六色的倖存者在廢墟中呻吟。經過多方調查,人們排除了罐子里藏有不明爆炸物的因素,將問題鎖定在苦味酸罐子上,人們突然意識到,「黃顏料被錘擊引爆了」。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人們紛紛為「黃顏色」而擔憂,但法國軍方卻眼前一亮,這分明是上天送來了最佳的軍用武器,「黃顏色」在長期的使用中證明了它的安全性,它還可以被簡單的大規模製備,德國化學家龍格1834年就已經發明了在煤焦油中提取石炭酸發方法;它的威力也比硝銨大,還有什麼比這更完美的軍用炸葯呢?

1897式75mm野戰炮炮彈採用melinite炸葯填裝,也就是李雲龍的「義大利炮」
很快,「黃色炸葯」便成為各國開始研製的新型炸葯,迅速的進入了軍火界。最初研究出成果的當然是法國,法國人「尤金·圖爾平」(Eugène Turpin)率先研發出了炮彈的「苦味酸壓入法」,也賦予了它「麥寧炸葯」的名稱,即「melinite」,實際上麥寧炸葯是一種苦味酸與硝化棉的混合炸葯。

然後英國人也開發出了「lyddite」炸葯(即當年傳說在天津打出毒氣彈的「列低炮」),美國人做出了Emmensite炸葯,德國做出了Picrine炸葯,此外還有義大利的Eversite、奧地利的Ecrasite、日本的下瀨火葯等等,它們基本都是苦味酸與其它物質的混合型炸葯。

㈢ 上海科華L3180

給你一個網站,醫療器械維修網http://www.yeec.com/bbs/
網站的論壇有:檢驗基礎知識及相關資料 、檢驗儀器產品介紹 、生化儀參數測量原理 等等 專業知識。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你說的那個定標的。
不知道下面這個對你有用不,沒用的話,你自己去論壇找找,裡面不光是修機器的,還有培訓教材什麼的。
-----------------------------------------
生化儀器參數的設置

一、分析方法的選擇:
常見的分析方法有:一點終點分析法,二點終點分析法,速率法,二點速率法。
1 一點終點分析法: 該法使用校正液,其原理是經過一定反應時間後,反應達到平衡時進行的一點分析。例如:雙縮脲法測定總

蛋白,溴甲酚綠法測定白蛋白均用該法。對於反應快的物質選用一點終點分析法。
2 二點終點分析法: 該法使用校正液,其原理是用二點的吸光度之差進行計算。多數項目選用該法。應用該法分兩種情況。

2 .1 在單試劑分析中,測定波長同常見干擾物質的吸收光譜有重疊時(如脂血、溶血、黃疸樣品),通過選用二點終點分析法可消

除樣品空白引起的干擾。例如:GOD-POD法測定血糖,其測定波長為500nm,溶血樣品中的血紅蛋白在500nm有較強吸收,

其吸光度大小在整個反應過程中保持不變,用反應完成時測定點的吸光度減去剛開始反應第一點的吸光度,這樣就扣除了溶血產生

的吸光度,消除了溶血對測定的干擾。
2 .2 在雙試劑分析中,選用二點終點分析法可消除內源性物質的干擾。
3 速率法: 用於酶活力的測定。所有酶活力測定均選用速率法。其原理是根據酶所催化反應的速率來測定酶活力的大小。

4 二點速率法: 主要用於鹼性苦味酸法測定肌酐。肌酐同苦味酸反應,其速率不成線性,因而不能用速率法。由於血清中的草

醯乙酸能很快同苦味酸反應形成紅色化合物干擾測定,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血清中的維生素C、丙酮酸、蛋白質等也能同苦味酸

反應形成紅色化合物干擾測定。為了消除干擾,鹼性苦味酸法測定肌酐要求在30秒和60秒兩點測定,因而選用二點速率法。

二、雙波長測定中輔助波長的選擇:
雙波長的應用是為了消除樣品中對測定有干擾的物質的影響,而實際應用中選擇輔助波長主要用於消除脂血、溶血、黃疸的干擾

。脂血樣品中的脂質吸收光譜從300~600nm均有吸收,呈逐漸下降的趨勢;溶血樣品中的血紅蛋白在350nm、400nm、540n

m、580nm有4個吸收峰;黃疸樣品中的膽紅素在300~500nm均有吸收,在400~500nm之間有強吸收峰。由於脂血、溶血、黃

疸樣品在較寬的波長范圍內有較強的吸收光譜存在,因而常常同測定波長有重疊,此時測得的吸光度包含待測物質的吸光度和干擾

物質的吸光度,選用輔助波長可消除干擾物質的吸光度。在輔助波長選擇中,根據測定波長選擇輔助波長,要求干擾物質在測定波

長同輔助波長有相同的吸光度。例如:鉬酸銨法測定無機磷,其測定波長為340nm,對於溶血樣品,血紅蛋白在340nm有較強吸收

,其吸光度同380nm處吸光度相同,選用380nm作輔助波長,用340nm和380nm兩波長的吸光度之差測定無機磷,可消除溶血對

測定的干擾。

三、測定時間的選擇:
對於終點分析,測定時間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到干擾的問題。例如:溴甲酚綠法測定白蛋白選用一點終點分析法,白蛋白同溴甲酚綠

反應快,在一分鍾內基本上反應完全,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α 球蛋白同溴甲酚綠反應形成干擾,因而溴甲酚綠法測定白蛋白,其測

定時間應定於1分鍾。對於速率分析法,一般用於酶活力的測定,而酶活力的大小是用反應速度來表示,因而要求在零級反應期內測

定反應速率,此時的反應速率不受底物濃度的影響,僅同酶活力大小有關。因此,測定時間應選在零級反應期內。對於一種物質的

測定,由於選擇試劑和分析方法不同,其測定時間也隨之變化,因而對於特定的試劑和分析方法,應先做出反應進程曲線,從曲線上

選擇最佳的測定時間。

四、樣品量和試劑量的選擇:
對於不同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其測定所需的反應液總量不同。例如:荷蘭VITALABSELECTRA分析儀要求反應液總

量不低於250μl;日立7150型分析儀要求在250~400μl之間;日立7170A型分析儀要求在180~380μl之間。而試劑廠商給出

了樣品量和試劑量的最佳比例,根據比例同時縮小或增加用量,同時滿足最小的反應液總量。

五、校正點的設置:
對於多數項目的測定,其濃度同吸光度變化基本上成線性關系,選擇低、中、高三個校正點可獲得滿意的准確度。如果只設置一個

校正點,盡量選擇一個中值校正點。對於有些物質,例如比濁法測定免疫球蛋白,其濃度同吸光度不成線性,因而需要盡可能多設置

不同濃度的校正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應用,提高了檢驗質量和速度,為臨床作出診斷、決定治療方案、判斷療效和預後提供了

可靠依據,為了使用好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最重要是恰當設置各種分析參數。隨著分析方法的提高及試劑的更新,分析參數也隨之

變化。
(113華西醫學1998;13(3) 李貴星 李 萍 徐克和)

㈣ 甲午海戰戰敗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日本之所以能夠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打敗中國,除了有政治制度占優勢的原因外,日本的動員體制比中國先進得多,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據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考證,在甲午海戰中,日本海軍的頭號功臣是戰艦「吉野號」,此艦為英國造,原來是為清朝政府定做的,後來慈禧太後要辦六十大壽,海軍衙門就把這筆預算轉為了禮金。而日本政府打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傾全國之財力購買此艦。

而清朝政府在開戰後擁有兩支艦隊——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南洋水師眼看著北洋水師落敗,也沒有調集一兵一卒前往支援。日本歷史學家升味准之輔在《日本政治史》一書中總結說,即使李鴻章指揮得當,奮勇還擊,北洋水師因為中國人的動員能力太差,也會落敗。「李鴻章在對日開戰時所能直接動員的,只是他的北洋軍而已。

日清戰爭實際上成了日本與直隸省的戰爭。除此之外,北洋海軍沒有確立近代海軍先進的戰術思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縱使是堅船利炮,武器精良(如上:無人掌管,外則鐵銹堆積,內則污穢狼籍),但部隊沒有組織紀律性,散漫自由,各行其是,這樣的軍隊照樣沒有戰鬥力。日本人的斷言在4年後的甲午海戰中被完全證實。

(4)苦味酸有效期擴展閱讀:

海戰經過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挑起—場激烈的海戰。

日本海軍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軍艦,包括其全部精華,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等八艘五千馬力以上的主力艦和巡洋艦。

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即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大清北洋水師提督(正二品)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

16日凌晨1時,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

16日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

17日上午8時,旗艦定遠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

11時許,北洋艦隊突然發現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幾簇黑煙,丁汝昌登上甲板瞭望,判定為日本艦隊。於是立即命令各艦升火、實彈,准備戰斗。

11時半,吉野先發現北洋艦隊,發出信號「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

12時20分,日艦逐漸接近北洋艦隊。

中午12時50分,北洋艦隊旗艦定遠首先開炮。

十秒鍾後,鎮遠艦也發出炮彈,緊接著,北洋艦隊各艦一齊發炮轟擊。三分鍾後,日本旗艦松島也開始發炮還擊。剎時間,雙方各艦百炮一齊怒放,硝煙彌漫,海水沸騰。

㈤ 中國發明炸葯的故事

中國人首先發明了火葯,遙遙領先世界!可惜的是,古人有著聰慧的頭腦,思想卻是受到禁錮:火葯主要是做煙花爆竹!而落後我們幾百年的西方,卻是用火葯炸出了一個新的世界!

自從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發明了最早期的黑色炸葯以來,人類很快就將其應用於戰爭當中,並且不斷地研究琢磨各種各樣增強炸葯爆炸威力和安全性能的新型配方。1771年英國科學家發明了新一代的黃色炸葯(苦味酸),1846年義大利科學家發明了液體炸葯(硝化甘油),1863年德國科學家發明了取代苦味酸且性能穩定的梯恩梯(TNT)炸葯,1866 年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發明了安全可靠的膠質炸葯,1884年法國科學家發明了無煙炸葯,1899年德國科學家又發明了威力更加強大的黑索今炸葯……

教你4個開鎖訣竅,忘帶鑰匙也不怕
廣告

時至今日,沉寂百年的中國重新在炸葯研究領域迎頭趕上!2017年,中國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胡炳成教授團隊首次合成了全氮陰離子鹽。

胡炳成教授介紹,新型超高能含能材料是國家核心軍事能力和軍事技術制高點的重要標志。全氮類物質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轟產物清潔無污染等優點,成為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的典型代表。

全氮陰離子鹽材料的爆炸能量可達到TNT炸葯的3-10倍,使用這種炸葯,使得一個單兵80毫米火箭筒打出155毫米加榴炮的威力成為現實。這僅僅是N5,如果進一步突破,製造出N2炸彈,那就是科幻游戲中才有的大殺器了,威力堪比氫彈!

高性能含能材料不僅可以用來製造爆炸物,也是下一代運載火箭的關鍵技術,新型材料將可大幅度提升火箭的比沖,有望大幅度提高運載火箭性能。

中國人時隔千年終於回到了世界領跑者的位置,這次,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一往無前!

㈥ 致人於死地的化學葯劑

這類化合物很多,但是上面的都不適合用來寫偵探小說,不是使用困難就是太專業了搞不到。如果是為了情節需要的話,可以告訴你一部分物質的名稱和性質,以及解毒方法。

氰化鉀(氰化鈉),就是很多電視劇里罪犯一咬衣領就死的那種毒葯,劇毒,致死劑量0.1g/人,作用迅速,3-5分鍾死亡。解毒方法:注射亞硝酸鈉或吸入亞硝酸異戊酯,並注射硫代硫酸鈉。杏仁中含有氰化物。

天仙子鹼,也就是曼陀羅,可以治療癲癇、氣喘,或者用於麻醉鎮痛,過量會導致精神錯亂、意識模糊產生幻覺、昏迷麻痹等等的中毒反應,甚至呼吸衰竭以及死亡。且無法從屍檢中檢測到。

秋水仙鹼,從百合科植物麗江山慈菇的球莖中提取,一般用於生物學中的多倍體育種,也可用於治療急性痛風,毒性強烈,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胃腸反應等症狀。

胰島素,這個一般不會想到,因為它是治療糖尿病的葯物,但是如果正常人過量注射會導致血糖過低而直接死亡,且無法從屍體中檢出(除非遇到酸性物質,例如因勞累而產生的乳酸),所以在醫學界又名了無痕。

河豚,氰化鉀的1000多倍,一粒魚子就能要你的命,而且容易弄到。(每年都會洄遊)

不過莎翁的哈姆雷特有點問題,液態汞是無毒的,而且從耳朵里倒的話會被骨膜擋住,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也有點問題,長期服用少量毒物不會產生耐受能力,而是會慢性中毒。

要更多的話,請說明具體用在哪個情節,我來替你挑選。可以用Hi聯系我。

㈦ 怎樣正確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

高壓蒸汽滅菌鍋俗稱滅菌鍋,是對培養基(培養料)進行濕熱滅菌的設備。製作母種宜用小型手提式滅菌鍋或中型立式滅菌鍋。製作原種、栽培種或代料熟料栽培時,可用大型卧式滅菌鍋(滅菌櫃)。正確使用滅菌鍋,是安全生產的保障。

(1)滅菌鍋加水除部分滅菌鍋配有專用供汽鍋爐外,其他滅菌鍋均需添加適量清水,再由水產生蒸汽。為此,加水必須注意兩點:一是水質,二是水量。水質不僅要求清潔,而且最好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以免長期使用後產生水垢,影響設備正常使用。水量需按說明書要求加足,切忌過多或過少。(2)滅菌鍋裝載量為了便於蒸汽在滅菌鍋內暢通循環,每次裝載量要適當。一般提倡留下1/5~1/4的容積,既經濟又有效。特別是袋裝培養料,更要預留蒸汽通道,以免影響滅菌效果。(3)排氣升溫關閉滅菌鍋門,開始加熱升溫。當鍋內壓力達到0.04兆帕時,需將鍋內的冷空氣排凈,否則壓力與溫度不能同步上升,出現低溫高壓現象,影響滅菌效果(表5)。

表5 滅菌鍋內空氣排除程度與溫度的關系工作壓力 工作溫度(℃)兆帕(千克力/厘米2) 冷空氣 全排 冷空氣排 2/3 冷空氣排 1/2 冷空氣排 1/3 冷空氣未排0.035 (0.35) 109 100 94 90 720.07 (0.70) 115 109 105 100 900.11 (1.05) 121 115 112 109 1000.14 (1.41) 126 121 118 115 1090.175 (1.76) 130 126 124 121 1150.21 (2.00) 135 130 128 126 121(4)滅菌條件母種培養基的滅菌條件是:121℃、0.11兆帕,20~30分鍾;原種、栽培種培養基的滅菌條件是:126℃、0.14兆帕,1.5~2小時。

㈧ 子母彈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子母彈於1804年在蘇利南的阿姆斯特丹堡首次得到應用,但由於炮彈在離開炮筒時要點燃炸葯,給子母彈預點火,所以很難掌握時機。1852年,博克塞上校改進了這種炮彈,用鐵片隔膜把炸葯和引信與彈頭隔開。他的炮彈在1864年開始使用,稱為「隔膜彈」。

由於博克塞引進了時間准確的引信,從1867年起,標准炮彈有了很大的改進。1882年,黑色炸葯首次為苦味酸所取代,接著梯恩梯又取代了苦味酸。1891年開始用無煙火葯。至此,炮彈已發展成熟了。

㈨ 酸奶變苦

我在網上看的酸奶加獼猴桃就是邊苦也不知道是怎麼會事。。這是一個課題吧!!!!

閱讀全文

與苦味酸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
農業銀行卡有效期怎麼看 瀏覽:194
中威客車侵權 瀏覽:831
佛山市聯信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