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將和上將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多少
依據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規定:
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分別為:擔任軍級職務的,副職五十八歲,正職六十歲。
中將一般任職軍級副職,所以法定最高服役年紀為58歲。上將擔任軍級正職時,法定最高服役年紀為60歲。
拓展資料:
1、軍官達到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的,應當退出現役。
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正團職職務的,五十歲;
(二)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三)擔任軍級職務的,副職五十八歲,正職六十歲;
(四)擔任其他職務的,服現役的最高年齡與任職的最高年齡相同。
2、陸軍上將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中陸軍最高軍銜。軍銜條例規定,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陸軍上將軍銜。陸軍上將還是正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正大軍區職包括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後勤部部長、總後勤部政委、總裝備部部長、總裝備部政委、二炮司令員、二炮政委、大軍區司令員、大軍區政委、國防大學校長、國防大學政委、軍事科學院院長、軍事科學院政委等。
3、陸軍中將是副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包括總後勤部副部長、副政委,大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軍區職軍官。此外,陸軍中將還是正大軍區職和正軍職軍官的輔助軍銜。
B. 現行士官服役年限各多少
按正常服役到期年限:
1、下士:3年
2、中士:3年
3、上士:4年
4、四級軍士長:4年
5、三級軍士長:4年
6、二級軍士長:4年
7、一級軍士長:6年(服現役滿30年,年滿55歲需退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第十九條士兵軍銜的授予、晉升:
(一)兵:服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晉升為上等兵。
(二)初級士官:上等兵服現役期滿選取為初級士官的,晉升為下士;下士期滿3年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中士。
(三)中級士官:中士服現役期滿3年選取為中級士官的,晉升為上士;上士期滿4年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四級軍士長。
(四)高級士官:四級軍士長服現役期滿4年選取為高級士官的,晉升為三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期滿4年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二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期滿4年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一級軍士長。
(2)中將現役年限擴展閱讀
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以下簡稱《兵役法》)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二、士官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退出現役:
(一)服現役滿本期規定的年限,未被批准繼續服現役的;
(二)服現役滿30年或者年滿55歲的;
(三)軍隊編制員額縮減需要退出現役的;
(四)國家建設需要調出軍隊的;
(五)經駐軍醫院診斷證明本人健康狀況不適於繼續服現役的。
C. 軍官的任職年齡和年限是怎樣規定的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擔任排級職務的,八年;
擔任連級職務的,副職十年,正職十二年;
擔任營級職務的,副職十四年,正職十六年;
擔任團級職務的,副職十八年,正職二十年。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十二年;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十六年;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二十年。
拓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3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2000年12月28日第二次修正)第二條的規定:軍官是指被授予排級以上職務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並被授予相應軍銜的現役軍人。
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後勤軍官、裝備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所以,軍隊中的文職幹部(比如許多軍事院校的教員、軍隊醫院中的醫師)都不屬於軍官,也不持軍官證。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D. 新軍官法軍官服役年限是多久
軍人的服役期限,因義務兵、軍士、軍官等,因身份不同而分別適用相應的規定:義務兵2年;士官至少三年,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年齡不超過五十五周歲。對於軍隊幹部一般採取個人志願與部隊需要相結合的辦法而定。
一、義務兵:2年;
《兵役法》第十九條: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二年。
二、士官:至少三年,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年齡不超過五十五周歲。
1、《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第十九條:士兵軍銜的授予、晉升:
2年:(一)兵:服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晉升為上
等兵。
3年:(二)初級士官:上等兵服現役期滿選取為初級士官的,晉升為下士;下士期滿3年
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中士。
4年:(三)中級士官:中士服現役期滿3年選取為中級士官的,晉升為上士;上士期滿4
年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四級軍士長。
4年:(四)高級士官:四級軍士長服現役期滿4年選取為高級士官的,晉升為三級軍士
長;三級軍士長期滿4年繼續服現役的,晉升為二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期滿4年繼續服現役
的,晉升為一級軍士長。
直接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的士官,首次授予的軍銜等級,根據其在普
通高等學校學習時間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確定。
軍隊院校士官學員畢業時的軍銜晉升,比照其同年入伍士官的軍銜等級確定。
2、《兵役法》第二十條第二款:
士官實行分期服現役制度。士官服現役的期限,從改為志願兵之日算起,至少三年,一般
不超過三十年,年齡不超過五十五周歲。
三、軍官:個人志願與部隊需要相結合。
1、《現役軍官法》規定:第十四條: 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
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一)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二)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三)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四)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五)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六)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七)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2、第四十三條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一)擔任排級職務的,八年;
(二)擔任連級職務的,副職十年,正職十二年;
(三)擔任營級職務的,副職十四年,正職十六年;
(四)擔任團級職務的,副職十八年,正職二十年。
(4)中將現役年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制度的法律。1988年9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0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的決定》,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E. 國家法律對現役軍官的任職年限有何規定
人社廳《轉發關於退役軍人失業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自2013年8月1日起,版計劃分配的軍隊轉業幹部和權復員的軍隊幹部,以及安排工作和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以下簡稱退役軍人)參加失業保險的,其服現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軍人服現役年限按實際服役時間計算到月。此前已退出現役的軍人,其失業保險按原有規定執行。退役軍人離開部隊時,由所在團級以上單位後勤(聯勤、保障)機關財務部門,根據其實際服役時間開具《軍人服現役年限視同失業保險繳費年限證明》(以下簡稱《繳費年限證明》)並交給本人。退役軍人在城鎮企業事業等用人單位就業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本人持《繳費年限證明》及軍官(文職幹部)轉業(復員)證,或者士官(義務兵)退出現役證,到當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參保繳費手續。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將視同繳費年限記入失業保險個人繳費記錄,與入伍前和退出現役後參加失業保險的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F. 中國軍人服役一般是多少年
1、義抄務兵役制士兵稱義務襲兵,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
2、志願兵役制士兵稱士官。士官從服現役期滿的義務兵中選取,根據軍隊需要,也可以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實行分期服現役制度。士官服役的年限為:第一期、第二期各3年,第三期、第四期各4年,第五期5年,第六期9年以上。士官服現役的期限,從改為士官之日算起,至少3年,一般不超過30年,年齡不超過55歲。
G. 當軍官的期限,或者說當軍官有期限嗎
我軍在戰爭年代,幹部的年齡普遍較年輕。紅軍時期,軍級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二十八九歲,師團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25歲,有20歲的師職幹部和19歲的團職幹部。
抗日戰爭時期,軍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4歲,最年輕的為28歲。師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2歲,最年輕的為25歲。團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26歲。
解放戰爭時期,軍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6歲左右,有30歲的軍政委;師職幹部的平均年齡大約為32歲,最年輕的為27歲。
因此,戰爭年代我軍幹部的年齡沒有成為問題,無必要作什麼規定和限制。建國以後,我軍雖然組成志願軍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但總體是處在和平建設的歷史階段,幹部年齡增高的趨勢逐漸發展,加之規定軍官服役年齡是實行軍銜制度國家的通例,故1955年的軍官服役條例,首次對我軍軍官的服役年齡作了規定,1963年又作了修訂。
下面是這兩次對各級軍官服現役和服預備役最高年齡的規定:
1963年修訂的軍官服役條例規定,技術軍官、獸醫軍官的服役年齡,可根據需要適當延長。還規定了海島、邊防守備部隊的軍官服役年齡。
軍銜晉升區分1955年1963年
少尉晉中尉二年三年
中尉晉上尉二年三年
上尉晉大尉三年三年
大尉晉少校三年四年
少校晉中校三年四年
中校晉上校三年四年
上校晉大校四年
大校以上晉升,按職務和功績而定。
條例規定,戰時在前線擔任戰斗任務和勤務的軍官,軍銜晉級的期限應予縮短。在戰斗或工作中有特殊功績者,由於職務提升而軍銜低於編制軍銜者,可提前晉升。軍官在院校學習的時間,應計算軍銜晉級期限。
條例還規定,軍官軍銜晉級期限已滿,因業務能力或其他原因不能晉升者,可以延期晉升,延期兩年後仍不能晉升時,可以調整其職務或轉入預備役。軍銜晉級必須是逐級晉升,特殊情況需超一級晉升時,中校以下軍官由國防部決定,上校至中將由國務院決定。
軍銜晉升期限的規定,可以制約軍官的服役年齡。有的規定側重對軍官的年齡起「上限」作用,即運用超期淘汰的辦法來控制軍官年齡的增長,有的規定側重對軍官的年齡起「下限」作用,即通過軍銜「任期」的要求,從制度上保證軍官有必要的時間積累經驗,豐富知識,防止提升過快而不勝任,有的規定則可同時起到上限和下限兩種作用。
1955年現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30,35;中尉:30,35;上尉:35,40;大尉:35,40;少校:40,45;中校:45,50;上校:50,55;大校:50,55;少將:55,55;中將:60,60。
1955年一等預備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40,40;中尉:40,40;上尉:45,45;大尉:45,45;少校:50,50;中校:55,55;上校:55,55;大校:55,55;少將:60,60;中將:60,60。
1955年二等預備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45,45;中尉:45,45;上尉:50,50;大尉:50,50;少校:55,55;中校:60,60;上校:60,60;大校:60,60;少將:60,65;中將:65,65。
1963年修訂後現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28,32;中尉:31,34;上尉:34,36;大尉:38,39;少校:42,43;中校:46,47;上校:50,51;大校:50,55;少將:55,55;中將:60,60。
1963年修訂後預備役陸、空軍和海軍服役年齡規定:
少尉:38,40;中尉:40,43;上尉:45,45;大尉:48,48;少校:50,50;中校:55,55;上校:55,55;大校:55,55;少將:60,60;中將:65,65。
H. 中國現役軍人服役期限
根據1998年12月29日新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1999年6月30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修訂專發布的新的《中國人民解放屬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現役士兵按兵役性質分為義務兵役制士兵和志願兵役制士兵。義務兵役制士兵稱義務兵,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志願兵役制士兵稱士官。士官從服現役期滿的義務兵中選取,根據軍隊需要,也可以從非軍事部門具有專業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實行分期服現役制度。士官服役的年限為:第一期、第二期各3年,第三期、第四期各4年,第五期5年,第六期9年以上。士官服現役的期限,從改為士官之日算起,至少3年,一般不超過30年,年齡不超過55歲。
I. 軍人服役期為多長時間
軍人的服役期限,因義務兵、軍士、軍官等,因身份不同而分別適用相應的規定:義務兵2
年;士官至少三年,一般不超過三十年,年齡不超過五十五周歲。對於軍隊幹部一般採取個人
志願與部隊需要相結合的辦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