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用證的付款日期是哪天
是否可接受就要看LZ的實際情況了。具體要從幾個面來考慮:匯率的因素,客人的資信度,財務狀況,還有產品的敏感性等等
利用遠期信用正詐騙的話,有時候是受益人和開證人連手詐騙,主要是開立沒有貿易背景的信用正,利用假的單據到銀行貼現,即使到期了,銀行的資金也不能得到償還的。
如果是客人詐騙的話,一般是進口商將貨物銷售出去,收回貨款,在付款日期未到時,他很可能會把這筆資金繼續周轉或挪作它用,等到匯票到期了,就無法支付應付賬款,只有拖欠銀行,開證行只好墊款,目的就是要盡量長時間地佔用銀行資金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所涉及的是一些某一階段,某一時期的熱門商品,由於是熱門商品,商品的價格波動也就很大,很難預測價格的升跌,若為即期付款,貨到付款贖單,銀行風險相對較小;而遠期付款,進口商通常會以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款來償付遠期信用證項下貨款或銀行的備用貸款,銀行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上面的情況雖然好象都是對銀行不利的多,但要考慮到的是銀行做出的貼現是有追索權的,一旦客人不還銀行的墊款,即使受益人以做了貼現,該款項還是要被追回的。
❷ 遠期信用證付款期限如何確定
信用證的來付款日期是根據源開證申請人提供的合同約定的付款日期確定的,即如果是遠期信用證,那麼,開證申請人會根據合同在開證申請書上提出來,開證行開出的信用證會在信用證的41A條款確認是遠期承兌信用證,還是遲期付款信用證。而42A和42C條款用於遠期承兌信用證,並由42C條款確定匯票的付款日期;對於遲期付款信用證而言,42P條款會有具體的付款時間的確認。
所以,遠期信用證的付款日期需要根據具體的信用證的相關條款來確認。
❸ 信用證按照付款期限來劃分可以分為
信用證按照付款期限來劃分可以分為:即期信用證(包括即期付款洗澡和即期議付信用證)和遠期信用證(包括遠期承兌信用證或遲期付款信用證)。
;
❹ 信用證上付款日期
如果沒有不符點的話,應該會即期付,也就是開證行收到單據次日起5個工作日內。但是絕對不可能倒起息。
❺ 銀行信用證期限的定義是什麼
信用證一般有兩個期限,裝期和效期。裝期是指信用證下貨物最遲裝運日期,而效期則指信用證下單據最遲交單日期。
❻ 信用證有效期、付款期限
你所提到的是 遠期信用證。這里的90天還是見交單文件以後90天內議付;一般是專見提單的開船屬日期90天內,這樣收款時間也會早點
信用證有效期是指在有效期內出貨及提交相關文件給銀行,但是付款是見交單文件90天內議付,所以2者不一樣。提單的開船日期要在2008年10.21或之前,在2009.01.05之前遞交所以文件給銀行。這樣才不會產生瑕疵。
❼ 即期信用證一般是多長的付款期限,遠期信用證有多長的付款期限,半年、一年付款的有嗎
即期信用證項下,當賣方按照信用證規定把即期匯票同裝船單據向議付行提示時,後者就立即付款。遠期信用證,即賣方開立遠期匯票進行貨款支付。
當賣方向議付行提示議付時,後者並不立即付款,而是把匯票和單據轉寄給開證行,開證行也不立即付款,而是對匯票進行承兌。
然後,將匯票退還給賣方,匯票到期時開證行才付款。有半年期、一年期的匯票,所以同樣有半年、一年付款的信用證。
(7)信用證付款期限定義擴展閱讀:
遠期信用證又大體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銀行承兌遠期信用證。以開證銀行為遠期匯票的付款人,一經審單相符承兌遠期匯票之後,即對出票人、背書人、持票人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2)商號承兌信用證。以開證申請人(進口商)為遠期匯票的付款人。開證行收到跟單匯票審單後送請進口商經審單相符予以承兌,承兌後的跟單匯票仍留存於開證行,俟承兌到期日進口商再付款贖單
(3)延期付款信用證。開證行在開證條款中規定「提單日後若干天付款」,或「開證行見單後若干天付款」,一般不要求受益人 (出口商) 開立匯票。
即使提交匯票,開證行也不予承兌,因而不易貼現,所以延期付款信用證又稱無承兌信用 證。在當代國際貿易中,還是以使用即期信用證為主,以遠期信用證為輔,我國也是這樣。
❽ 信用證什麼時候付款
根據國際商會1993年第500號出版物《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 )即UCP500中第二條「跟單信用證的定義」規定為:「跟單信用證」和「備用信用證」詞語(以下稱「信用證」)是指一項約定,不論其名稱或描述如何,即由一家銀行(「開證行」)依照客戶(「申請人」)的要求和指示或以自身的名義,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條件下,憑規定單據:
1、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人付款,或承兌人並支付受益人出具的匯票;或2、授權另一家銀行進行該項付款,或承兌並支付該匯票;或
3、授權另一家銀行議付。
信用證開立後,只要出口商嚴格按照信用證規定的條款執行,做到單證一致,單單一致,就能及時收到貨款。
第二節、 信用證的關系人及其權利和義務
信用證結算方式的基本關系人有四個:即開證申請人、開證行、通知行和受益人。此外還有其他關系人,如保兌行、議付行、付款行或償付行、轉證行等。現就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權利分述於下:
A、 開證申請人(APPLICANT FOR THE CREDIT)
開證申請人一般是進口商。進口商和出口商之間的權利義務通常以簽訂的合同為依據的,雙方嚴格履行合同條款。如合同規定以信用證方式結算時,則進口商應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通過進口方銀行開出符合合同條款規定的信用證。
信用證開立之後,進口商有憑單付款的義務和驗單退單的權利。開證行履行付款之後,進口商應及時將貨款償付給開證行,贖取單據。但對於不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有權拒絕贖單。
銀行、外貿公司雙方如有爭議,一般以銀行意見為准。如進口商無理拒付或拖延不付款時,銀行有權對外履行付款義務,進口商不能提出異議。如果開證行把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誤作不符而退單拒付時,進口商有權向開證行提出異議,並要求賠償。
進口商於接受單據提取貨物後,如發現貨物的品質、規格、數量等與單據或合同不符,或發現貨物短缺等,只能分別過失責任,向出口商、輪船公司或保險公司要求賠償,而不能向開證行索賠。因為銀行只憑單據,而不憑貨物辦理付款。
B、 開證行(THE ISSUING BANK)
開證行是開立信用證的銀行。開證行接受進口商的開證申請書之後,這個申請書就成為他們之間履行權利和義務的契約。進口商申請開證時,應根據開證行的規定,交納保證金和費用。開證行則應根據申請書的條款,正確、完善、及時地開出信用證。信用證開出後,開證行就要對信用證負責。不可撤銷信用證的開證行,對出口商和匯票背書人、善意持票人都要承擔憑單付款的責任。
開證行見單付款後,不能因進口商拒絕贖單或無力付款,而向出口商、議付行或償付行要求退款。即使信用證項下的匯票是以進口商為付款人,開證行也不能因之而減免其付款責任。
但是開證行在憑索匯電向其索償票款,或付款行僅憑匯票索匯證明書(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付款,或償付行僅憑索匯證明信/電付款的情況下,當開證行接到單據時,發現不符,有權向議付行追索票款,並退還單據。
開證行在履行付款責任後,如進口商無力付款贖單,開證行有權處理單據和貨物。出售價格不足以抵償其墊款時,開證行仍有權再向進口商追索不足部分。如果企業倒閉,開證行仍有履行對外付款的責任。
C、 受益人(BENEFICIARY)
受益人一般是出口商,有時則為中間商。出口商收到信用證後,應及時與合同核對。如發現信用證條款與合同不符,須盡早提出修改要求或拒絕接受。信用證一旦接受,出口商就有裝貨備單的義務和憑單議付的權利。出口商應在信用證規定的裝船期限內裝運貨物,並在信用證的有效期內交單取款。出口商不但要對單據的正確性負責,並且要對貨物的合格性負責。
出口商交單後,如開證行倒閉或無理拒付,出口商仍有權向進口商提出付款要求,進口商仍須負責付款。
D、 通知行、轉證行(ADVISING BANK、TRANSMITTING BANK)
通知行是開證行的代理人。通知行收到開證行發來的信用證後,經認真核對印押後,必須根據開證行的要求繕制通知書,及時、正確地通知受益人,並證明信用證的表面真實性。若印押不符則不應將信用證通知受益人,待查明核對無誤後再行通知。通知行對開證行和受益人都不承擔必定議付或代為付款的責任。
轉證行的發生,一般是指受益人在外地或者無代理關系,必須通過轉證行轉遞信用證。轉證行收到信用證核對印押相符後,原件照轉給受益人。轉證行的地位雖與通知行相同,但轉證的手續費要比通知行手續費為低。
E、保兌行(Confirming Bank)
如果受益人對開證行的資信不明或者有疑異,認為受證後有收款
風險,可以要求開證行另找一家受益人滿意的銀行為該信用證加具保兌。在信用證上加具保兌的銀行稱為保兌行。保兌行通常是出口地的通知行或第三家信譽卓著的銀行。有時開證行在委託通知信用證的同時,主動要求通知行加保兌,通知行或其他銀行根據開證行的請求,可以在信用證上加具保兌,也可以不加具保兌。保兌行與開證行一樣承擔第一性付款責任。
保兌銀行在信用證上保兌後,即對信用證負責,承擔必須付款或議付的責任。匯票、單據一經保兌行議付或付款,即便開證行倒閉或無理拒付,保兌行亦無權向出口商或他的前手追索票款。
F、議付銀行(Negotiating bank)
議付行憑信用證議付票款後,即把單據寄出,並向開證行、保兌行、付款行或償付行索回墊款。開證行收到議付行寄來的單據,如發現單據不符合信用證條款,可以拒絕付款,議付行可以據以向出口商追索票款,除非出口商按信用證的特殊規定,如開立對出票人「無追權」(WITHOUT RECOURSE TO DRAWER)的匯票,才可免除被匪韉目贍堋?
議付銀行接受出口商交來的單據,必須認真仔細地將各種單據及內容與信用證所規定的條款進行核驗。如果發現單據與信用證規定不符,應立即要求出口商更改。如無法更改,應由出口商聯系進口商修改信用證條款;或者根據出口商要求,由議付行將不符點電告開證行征詢意見,以免單據寄出後遭到拒付。如開證行電復同意,則按正常手續議付單據。
出口方銀行買進匯票及所附單據並將票款付給出口商這一過程,叫做「議付」(Negotiation)。
議付行在信用證規定的期限內接受受益人提交的單據和匯票,並對其進行審核,若確認單證相符,應予墊款;若單證不符,可拒付墊款。
如果受益人交來的單據有不符點,議付行可以用「信提」或「電提」不符點的方式,或者採用「信用證項下托收」處理該套單據。 如果開證行收到單據,不能接受「信提」的不符點,有權拒絕償付,議付行則有向受益人或他的前手進行追索的權利。
G、付款行和償付行(Paying bank and reimbursing bank)
付款行是信用證規定的匯票付款人。信用證以進口地貨幣開出時,付款行就是開證行。開證行審單無誤後,付款給議付行,一經付款,就無權向議付行追索票款;
信用證以出口地貨幣開出時,付款行一般就是議付行。議付行審單無誤後,付款給出口商,一經付款,就無權向出口商追索票款;
信用證如以第三國貨幣開出時,付款行就是第三國銀行,它的地位與償付行相似,不憑單據付款,僅憑匯票和索匯證明書將票款付給議付行,一經付款,就不得追索。
償付行是指議付行付款後,可以向指定的第三者銀行收回款項。但一般如議付行就是付款行時,則償付行也可憑議付行的索匯證明書,代開證行償付貨款。償付後,它的責任即告終止,不存在追索問題。開證行收到單據後,如發現不符點,必須向議付行追回已付款項,不能向償付行追索,因償付行不負責審單。當然就沒有義務對單證不符負責。按國際慣例,償付行一般不要求「單證相符證明書」,但是如果信用證「另有規定」,則應按信用證條款辦理。
付款行或償付行如接到開證行通知「止付」後,仍進行付款,則應自行負責,與開證行無關。償付行如無理遲付,應賠償利息損失。還有,如果由於議付行疏忽,對付款行或償付行索匯有誤,議付行應對付款行或開證行退款並補償其利息損失。
銀行是信用證業務的主要角色,不論是承擔第一性有條件保證付款責任的開證行,還是其他所有當事銀行,均應按照「UPC500」的規定及銀行間的業務代理協議,合理、謹慎地履行信用證義務。通過銀行的中介服務,使進、出口之間的國際貿易得以順利實現。維系各方的良好業務往來,對拓展國際經貿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當信用證項下的上述各當事人、關系人發生意見分歧時,首先應以信用證條款規定為准則,其次是參照國際商會制定的《跟單信用證統一500號慣例》。但是該項慣例也不是能夠解決所有因信用證而產生的問題。因此信用證有關的各方,仍需要進一步以真研究信用證條款和「UCP500」所涉及的一切問題。
❾ 信用證的期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
信用證的有效期一般為交單期後一兩天。
信用證是指由銀行(開證行)依照專(申請人的)要屬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動,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條件下,憑規定單據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進行付款的書面文件。即信用證是一種銀行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
在國際貿易活動,買賣雙方可能互不信任,買方擔心預付款後,賣方不按合同要求發貨;賣方也擔心在發貨或提交貨運單據後買方不付款。因此需要兩家銀行做為買賣雙方的保證人,代為收款交單,以銀行信用代替商業信用。銀行在這一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就是信用證。
信用證方式有3個特點:
是信用證是一項自足文件。信用證不依附於買賣合同,銀行在審單時強調的是信用證與基礎貿易相分離的書面形式上的認證;
是信用證方式是純單據業務。信用證是憑單付款,不以貨物為准。只要單據相符,開證行就應無條件付款;
是開證銀行負首要付款責任。信用證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是銀行的一種擔保文件,開證銀行對支付有首要付款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