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綠標2020年到期,那我現在還需要去領環保綠標嗎
現在不用領環保標志了只需要兩年檢標志和交強險標志就可以了參考一下
B. 深圳市6年內免檢機動車還要申請綠標嗎
必須申請,各地都一樣。六年免檢,意味著你不用上檢測線做尾氣測試,只需要拿著你的機動車手續去領取一下綠標,還要粘貼在車上,路上交警才不會查扣你。
C. 深圳7年後審車發綠標嗎
車輛審驗結束的時候,環保標志與審驗標志是一起給你的(是否是綠標要看車型年份)。
如果是6座以下小客車6年內免檢測直接去車管所拿的審驗標志,環保局宣稱你可以繼續使用上牌時的那張環保標志。
D. 新車6年內不年檢了,那綠標呢
您好。不檢車指的是車不用上線檢查,綠標和車檢標還要按期領取的。希望能幫到你。
E. 深圳綠標提前多久申領
1、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於機動車駕駛證有效期滿前90日內,向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的車輛專管理所申請屬換證;超期審也可以,只要不超過一年。
2、不同的駕駛證年審期限也是不一樣的。持有準駕車型為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的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每兩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在記分周期結束後十五日內,提交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在記分周期結束後十五日內,提交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
3、而根據目前最新的規定,C1駕照是不需要每年進行年審的,最先發放的C1駕照是六年有效期。也就是說,只要在六年有效期到期前90天進行審驗就可以了。
4、在申請時應當填寫《機動車駕駛證申請表》,並提交機動車駕駛人的身份證明、機動車駕駛證、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
F. 新車綠標有效期多久
根據《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管理規定》
八、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的有效期:
(一)5年以內的營運載客汽車,有效期為1年;超過5年的,有效期為6個月;
(二)10年以內的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有效期為1年;超過10年的,有效期為6個月;
(三)6年以內的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有效期為2年;超過6年的,有效期為1年;超過15年的,有效期為6個月;
(四)摩托車、輕便摩托車、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有效期為1年
環保標志的有效期與汽車環保定期檢驗周期一致,環保定期檢驗未作規定的,黃色標志的有效期為6個月,國Ⅰ標志和國Ⅱ標志的有效期為1年,國Ⅲ標志的有效期為2年。
G. 我的車是新車6年免檢,現在我車上的檢驗合格標志是有效期至2019年5月,我問一下該不該換呢
新車為6年免檢車上,在年檢有效期到達前需要換領新的年檢合格標志。所謂的免檢並不是就不需要檢測,而是免線上檢測。也就是在機動車年檢合格標志到達前,需要及時更換新的機動車年檢合格標志。
買的是新車在6年以內,可以免檢2次上線檢測;第6年和第8年時,車輛上檢測線進行檢測。對10年以上的私家車,仍然按照原規定的檢驗周期執行,即10年至15年的每年檢驗1次,15年以上的每半年檢驗1次。
(7)深圳現在綠標是六年有效期嗎擴展閱讀:
對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
H. 深圳綠標現在是否跟年審同步,兩年一次
現在的新規定是一年一審,但沒有扣分的話就不用年審的。 根據目前的規定,A、B類駕駛證每兩年提交一次身體條件證明,每年參加審驗一次。但根據自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安部123號令《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只有記分的A、B類駕駛人才必須參加年度審驗,審驗時應當申報身體條件情況。一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分的駕駛人免予當年度審驗和申報身體條件情況。
I. 六年一審免檢車輛怎麼領綠標
新規定的家庭自用小型汽車6年免上線檢測,但6年內每2年還是要到車管所領取年審帖和環保貼。
領取免檢車輛年審帖和環保標志的程序如下:
1、6年內免檢的車輛,在沒有發生重大事故的情況下,免上線檢車。但每兩年要到車管所領取年審帖和綠色環保貼,到檢車時間時,攜帶身份證、車輛行駛證、當年在有效期內的交強險保單,到車管所辦理。
2、到車管所後,到指定窗口(各車管所都設立了專門辦理免檢車輛的窗口),把證件交給工作人員。公作人員錄入信息後,就可以到下一窗口直接領取年審帖和環保貼。
3、免檢車領取的年審帖和綠色環保貼,是不收費的。免費發放。但領貼時要各提供一份行駛證復印件,可以提前准備好。
4、合理安排時間,領取免檢貼可以提前60天就去辦理,超期的要罰款200元,扣3分。
5、領取前要查詢車輛是否有違法信息,要是有違法信息的,先處理掉,否則不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