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縣檢察院檢察長一屆任期沒有滿但是又到了退二線年齡怎麼辦
繼續任職到任期屆滿。似乎根據人事制度新規,現在已經沒有實職退二線的年齡紅線,至少找不到明文依據了。
⑵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期是多久
公務員一般任期為五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地方也是一樣。《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⑶ 省部級正職和副職,以及地市級正職和副職,及正處級退休年齡各是多少
省級正職是65,副的60,地方廳級一般也是60,處級有的57 有的58
⑷ 縣級檢察院院長什麼時候選出,任命,上任
縣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縣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報市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市專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屬務委員會批准。
《憲法》第一百零一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分別選舉並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政府的省長和副省長、市長和副市長、縣長和副縣長、區長和副區長、鄉長和副鄉長、鎮長和副鎮長。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並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出或者罷免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上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⑸ 檢察官的等級劃分問題
一、檢察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檢察官;
(二)大檢察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檢察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檢察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二、檢察院分為:四級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級人民法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區縣基層人民法院,另外還有專屬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海事法院、軍事法院、有些地方還有礦區法院。
(5)省檢察長任職年限擴展閱讀:
檢察官等級的評定:
一、檢察官等級按照檢察官職務編制等級評定。
二、檢察官等級的評定,以檢察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檢 察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
三、一級大檢察官、二級大檢察官、一級高級檢察官、二級高級檢察官及最高人民檢 察院其他檢察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批准;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及其下屬人民檢察院的三級高級檢察官、四級高級檢察 官、一級檢察官、二級檢察官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其他檢察官的等級,由省、 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批准;
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分院,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及其下屬人民檢察院 的三級檢察官、四級檢察官、五級檢察官,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分院,自治州 、省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批准。
⑹ 最高檢察院規定的檢察官退休年齡是多少
《檢察官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檢察官的退休年齡,根據檢察工作的特點,由國家另行規定。我國檢察官目前是60周歲退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若乾重點難點問題確定了政策導向。中央司改辦負責人表示,在東、中、西部選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省市先行試點,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試點地方可探索延遲優秀法官、檢察官的退休年齡,下一步還將考慮適當提高初任法官、檢察官的任職年齡。檢察官可延遲到65周歲退休。
⑺ 提拔為基層檢察院檢察長年齡限制
53歲
⑻ 任職檢察官所需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第四章 檢察官的條件
第十條 擔任檢察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專:
(一)具有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工作滿二年的;或者獲得法律專業學士學位,工作滿一年的;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法律專業博士學位的,可以不受上述工作年限的限制。
本法施行前的檢察人員不具備前款第(六)項規定的條件的,應當接受培訓,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本法規定的條件,具體辦法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
第十一條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檢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除了上述條件外,還需要通過公務員考試招聘進檢察機關,並通過全國統一的司法考試,取得資格證,才能報請人大任命為檢察官。
⑼ 最高檢察院規定的檢察官退休年齡是多少
《檢察官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檢察官的退休年齡,根據檢察工作的特點,由國家另行規定。我國檢察官目前是60周歲退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若乾重點難點問題確定了政策導向。中央司改辦負責人表示,在東、中、西部選擇上海、廣東、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個省市先行試點,為全面推進司法改革積累經驗。試點地方可探索延遲優秀法官、檢察官的退休年齡,下一步還將考慮適當提高初任法官、檢察官的任職年齡。檢察官可延遲到65周歲退休。
⑽ 檢察院人事由當地人大還是上級檢察院任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二十六條 全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建議,可以撤換下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委員。
任免權是憲法賦予人大的重要職權
任免檢察人員是憲法賦予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按照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按照憲法規定,由人民選出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來組織一府兩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法院、檢察院的相關人員由權力機關選舉、罷免和任免,是權力機關代表人民行使賦予他們的權力。
檢察官任職條件與免職事由有哪些
法律是如何規定任免檢察人員事由的?高檢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下稱檢察官法)對檢察官的任職條件有明確的規定,既有國籍、年齡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又有專業知識、法律工作經歷等主觀條件的要求,同時還有禁止性規定,比如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不能任職檢察官。
由於檢察工作具有較高的專業性,相比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職條件,法律要求檢察官任職人員需有一定的法律工作經歷。普遍要求任職檢察官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擔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從事法律工作需滿三年;對於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會適當放寬法律工作經歷年限。「這些僅僅是最基本的條件。」這位負責人強調,「在任職人員的選定上,初任檢察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檢察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應當從檢察官或者其他具備檢察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檢察人員免職
檢察官法對檢察官免職事由的規定也非常清晰具體,共有八種: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調出本檢察院的、職務變動不需要保留原職務的、經考核確定為不稱職的、因健康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退休的、辭職或者被辭退的以及因違紀、違法犯罪不能繼續任職的。其中,因為到退休年齡而免去法律職務是最常見的情形。另外,因職務變動免去法律職務也是比較普遍的情形。
2013年6月下旬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同意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批准免去一名省級檢察院檢察長職務。「這名同志的免職事由是工作調動,不需保留原職務。」這位負責人解釋說。
免職與撤職有什麼區別
檢察官的免職,很容易讓公眾聯想到公務員處分的「撤職」。記者查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其中對撤職案的提起主體和程序作出了規定。那麼,由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撤職案和免職案,又有什麼不同呢?
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法律體系下,撤職和免職都是各級人大常委會依法解除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的手段。撤職與免職有著本質區別——撤職是一種最具懲戒性的解職手段,只有在有關國家機關人員有「重大過錯」,如嚴重違反紀律、工作嚴重失誤,甚至有違法犯罪等行為存在時,才有必要啟動撤職程序。而免職一般不具有懲戒性,免職可適用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工作變動、任職期滿、退休退職等情形,也適用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重大過錯」行為。
檢察人員撤職案和免職案的程序也是不同。任免案的提出主體是檢察長,其他主體無權提出。而撤職案的提出主體不僅僅是檢察長,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常委會五分之一以上的組成人員書面聯名都可以提出。在議案的理由說明方面,撤職案要求更為詳細。撤職案提出以後的處理程序也較為復雜,免職案的處理程序相對簡單,一般直接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後即予表決。
檢察人員任免要經過什麼樣的法律程序
檢察官職務的任免,實踐操作過程中,是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的。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高檢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以及軍事檢察院檢察長都是由高檢院檢察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的。如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任免名單,涉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員職務的任免,都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起的。
此外,省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的本級檢察院檢察長,也要由高檢院檢察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任免。如2014年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出該自治區檢察院新任檢察長。根據法律規定,此任命須報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據了解,該提請批准任命的議案目前已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等待審議。
提出的任免案應當附有擬任免人員的基本情況和任免理由。任免案由高檢院檢察長提出以後交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所有進入會議審議的議案都要由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人事任免案也不例外。表決的結果由會議主持人當場宣布。
在地方上,各級檢察院檢察長是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選舉出的檢察長人選須報上級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批准。地方檢察院的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也是由本院檢察長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免。高檢院和地方各級檢察院的助理檢察員是由本院檢察長任免的,不需經過權力機關的批准。
地方檢察院檢察長和法院院長的產生有何不同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出的檢察長需由上一級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批准,而地方法院院長的產生只要經過選舉程序即可,這是檢察系統和法院系統的不同之處。法律為何作出如此規定?
在組織設置上,檢察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關系。上級檢察院領導下級檢察院的工作,也體現在對人事權的享有上。法律規定檢察長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這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過程,但是上級檢察院如果認為下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出的檢察長有不適合擔任職務的情形,也可行使向同級人大常委會提出不批准任命案的權力。
法院系統上下級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從實踐看來,檢察長向同級人大常委會提請不批准下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出的檢察長,「這個程序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規定,實質上帶有真正的制約味道,也體現了檢察機關上下級的領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