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服判決上訴但超過了上訴期限怎麼辦
向原審法院或上級法院提出申訴,申請再審。
找檢察院申請檢察院提起抗訴。
不過,坦率地講,如果沒上訴,沒特別的證據,機會很小的。
2. 收到已超過上訴期限的上訴狀怎麼辦
當事人在法定的上訴期限內僅表示上訴,既未遞交上訴狀,又未請求延期的;或者回請求延期答但未獲人民法院准許而且在法定的上訴期限內又未遞交上訴狀的;或者請求延期獲准後在延長的期限內仍未遞交上訴狀的,原審判決或裁定在法定上訴期限或准許延長期限屆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服該判決或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申訴處理,而不應作為上訴案件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事人雖表示上訴但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交上訴狀,是否作為上訴案件受理問題的批復》
3. 超過上訴期限,法院已經受理.該怎麼辦
如果案件已經超過上訴期限,法院就不會受理的。
法院已經受理了上訴案件,說明案件並沒有超過上訴期,因為上訴期的確定,是按照法院向每一個當事人送達判決書的時間分別計算的。比如向原告送達是1月1日,向被告送達是2月1日,那麼上訴期限應當按照各自收到判決書的日期計算,即原告的上訴期限是1月16日之前,而被告的上訴期限是2月16日之前。如果被告在2月16之前提出上訴,原告不能據此認為被告就超過上訴期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 可以上訴的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計算。
4. 不服法院判決超過上訴期需要怎樣做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判決書生效後,對結果不服,有兩種救濟途徑
1、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申請檢察院抗訴
第二百零八條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建議委託律師辦理
5. 法院判決過了 上訴期了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上訴期限是當內事人提起上訴的期間容限定。刑事訴訟的上訴期限: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為5日。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上訴期限: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為10日。另據中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裁定的上訴期限為30日,可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此外,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上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上訴期限從當事人接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逾期不上訴的,一審裁判即發生法律效力。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不服判決的上訴、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抗訴的期限為五日。上訴、抗訴的期限,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計算。對附帶民事判決、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應當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訴、抗訴期限確定。附帶民事部分另行審判的,上訴期限也應當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限確定。
6. 過了上訴期限還能上訴嗎
不可以。
上訴期是法律中是法定明確的,而且是判決與裁定書中是有明確載定的,過了判決書載定的上期即上訴時效已過,判決或裁定生效了,對於生效的裁決判決書不能再上訴。
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如果沒有中斷訴訟時效(還款日之日起算2年內起訴對方或者證明自己追討過對方)就喪失勝訴權。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7. 超過上訴期限但法院受理了怎麼辦
如果超過上訴期限,法院受理了,可以要求上一級法院審查,並駁回上訴人的上訴。
但是,一方當事人認為對方超過上訴期,估計是按照自己這一方收到判決書的日期計算的。這種演算法是錯誤的,應當按照對方收到判決書的日期來計算對方的上訴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條 可以上訴的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計算。
8. 民事案件法院已判決,但過了上訴期限,還能怎樣要求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 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三)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9. 一審民事判決超過15日上訴期限,如何辦
一審判決超過15日,說明該判決書已經生效。如果你發現判決適用的法律不正確、程序錯誤或者你有新證據發現,你可以申請再審。申請再審的時間是該判決書生效後的2年之內。
10. 超過上訴期限上訴的怎麼處理
當事人在法定的上訴期限內僅表示上訴,既未遞交上訴狀,又未請求延期的;或者請求延期但未獲人民法院准許而且在法定的上訴期限內又未遞交上訴狀的;或者請求延期獲准後在延長的期限內仍未遞交上訴狀的,原審判決或裁定在法定上訴期限或准許延長期限屆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服該判決或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作為申訴處理,而不應作為上訴案件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事人雖表示上訴但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交上訴狀,是否作為上訴案件受理問題的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