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救援擔架多少年報廢
救援單價一般可以用多少年?我覺得的話就看你買它的時候,它那個保質期的那個期限,就好像你買那個煤氣瓶,它也有使用的年限的,如果你忘記了,你可以找回之前的發票,去問一下該公司客服。
⑵ 北京120急救中心擔架工的月工作時間,就不是按勞動法規定的每周��
因為急救中心的工作比較特殊,因此時間可能與普通上班族不一樣。
但工作時間總和應該符合勞動法的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超過時間計算加班費。
⑶ 汶川大地震中被救的人當中被埋時間最久的有多長時間
汶川大地震中倖存者最長被困196小時獲救。
2008年5月18日下午,在地震廢墟下被埋179個小時,現場的艱難救援超過30個小時,前線救治和轉運經歷了驚心動魄的14個小時。
汶川映秀灣水電廠31歲的馬元江,以平穩的生命體征挑戰著生命極限,創造出生命奇跡。直到被救出前幾個小時,救援人員才遞給馬元江一瓶礦泉水。此前,沒有喝過一口水,沒有吃過一口食物。
然而,馬元江並不是在這次地震中被困時間最長獲救的人,據報道,在汶川地震中,救援人員在彭州市龍門山九峰村營廠溝成功解救出被困196小時的王有群,這位60歲的老太太是目前被埋時間最長的獲救者。
老太太卡在兩塊大石頭中動彈不得,萬幸的是,沒有被完全埋住,露出了上半身。王有群渴了餓了,就只能靠喝雨水充飢。
(3)擔架年限擴展閱讀
歷次事故中的「生命奇跡」:
1、2015年,深圳滑坡災害,被困67小時的田澤明獲救。
2、2015年,天津爆炸,一消防員30多個小時後獲救,距爆炸中心僅20多米。
3、2015年,東方之星,在黑暗中被困了近20個小時的陳書涵獲救沉船事故。
4、2014年,魯甸地震,50歲老人被困廢墟67小時後獲救。
5、2012年,七台河,100多個小時後4名礦工獲救,靠喝水維持生命煤礦事故。
6、2011年,陝西驢友失蹤,7驢友5天4夜靠喝溪水、吃樹葉生存。
7、2010年,玉樹地震,兩名被埋123小時倖存者獲救,家人通過縫隙送水和稀飯。
8、2008年,汶川地震,被埋在垮塌的賓館里100個小時後男子獲救。
9、2008年,汶川地震,時年60歲的王有群被困196小時獲救。
10、2008年,汶川地震,31歲男子廢墟下堅持179個小時獲救。
⑷ 什麼時候做心臟復甦什麼時候做人工呼吸
其實如果你是普通的非專業人員的話,在目前的心肺復甦指南建議中,只要是遇到有人意識喪失,並且沒有自主呼吸就要開始做心肺復甦,即包括了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的標准心肺復甦(如果你真的不願意做人工呼吸可以只做胸外按壓),而不用判斷是否有脈搏。
但是對專業急救人員卻是先檢查頸動脈脈搏(為減少總的判斷時間),若無脈搏立即進行標准心肺復甦,包括了人工呼吸(通氣)和按壓,若有脈搏再檢查是否有呼吸,若無呼吸進行人工呼吸(通氣),有呼吸繼續觀察並轉送往有救助條件的場所。
綜上,如果是作為非專業人員的話你不用糾結什麼時候做什麼這個問題,只要是沒呼吸就直接心肺復甦就可以,就看你願不願意做人工呼吸了;但是作為專業人員的話,單純的呼吸停止是只進行人工呼吸的,只要是心跳停止了就要做完整的心肺復甦。之前敘述的其實就是一個處理的簡要流程。
回答僅供參考…
⑸ 電梯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電梯使用的年限都是在15年。
電梯由機械和電氣兩大部分組成,如果日常不對電梯進行內保養,電梯的容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如果電梯需要加油的時候而沒有加油,就會造成電梯機械部件的磨損和破壞,使電梯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無法正常使用電梯。
電梯轎廂導靴的清洗和潤滑,眾所周知,導靴在導軌上運行,導靴上面有油杯,要使電梯在運行中不產生摩擦聲就必須定期給油杯加油和清洗導靴,並且應打掃干凈轎廂的衛生。
用途
1、乘客電梯,為運送乘客設計的電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設施以及一定的轎內裝飾。
2、載貨電梯,主要為運送貨物而設計,通常有人伴隨的電梯。
3、醫用電梯,為運送病床、擔架、醫用車而設計的電梯,轎廂具有長而窄的特點。
4、雜物電梯,供圖書館、辦公樓、飯店運送圖書、文件、食品等設計的電梯。
5、觀光電梯,轎廂壁透明,供乘客觀光用的電梯。
6、車輛電梯,用作裝運車輛的電梯。
7、其它類型的電梯,除上述常用電梯外,還有些特殊用途的電梯,如冷庫電梯、防爆電梯、礦井電梯、電站電梯、消防員用電梯、斜行電梯、核島電梯等。
⑹ 擔架搬運傷員應該持續做心肺復甦中間時間不能超過多少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你是希望知道如果患者心搏停止且已在接受心肺復甦,但需要以擔架抬離時中斷心肺復甦的時間不應超過對久吧?依目前的材料來看應該是不能超過十秒。當然,如果能夠不停止心肺復甦就最好不要停止,有研究顯示,當心肺復甦臨時中斷之後,從新開始心肺復甦時其血液動力學效應要比原先更差,即此時再行心肺復甦的效果沒有之前的好。另外,當患者被轉移至擔架上後也應繼續實施心肺復甦,且中斷時間越短越好。回答僅供參考。
⑺ 擔架搬運傷員應該持續做心肺復甦中間時間不能超過多少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你應該想問的是「在轉運傷員時心肺復甦中斷的時間不應超過多久」,對於這種情況一般在心肺復甦開始後不管遇到何種原因需要暫時終止心肺復甦的,都不應該超過10秒。因為超過10秒的終止會導致心肺復甦所形成的人工循環血液動力學效應下降,這是不利於心肺復甦的成功的。
⑻ 中國在什麼年代的時候被稱為東亞病夫
1936年。
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復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並題為「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一詞是類比西方列強所謂「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產生的。
西方世界將中國稱作「病夫」(Sick Man),與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沒有半毛錢關系,而僅僅是就晚清中國的國力衰弱、政治改革乏力而言。
「租界英文報紙」上海的《字林西報》登報過這樣一句話:「夫中國——東方之病夫也」,當時由梁啟超主筆、風靡一時的改革派報紙《時務報》的中文譯稿,該譯稿名為《中國實情》。
細心的讀者其實不難發現,這段文字存在概念偷換的嫌疑,「中國是東亞病夫」被替換成了「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細讀原文,能更清晰地看出這種概念偷換——《中國實情》其實是一篇針砭當日清政府改革失敗的政治評論文章。
文章開篇即用「病夫」形容中國,感嘆清政府「麻木不仁久矣」。文章只此一處使用了「病夫」一詞。其主要內容,則是批判晚清官僚系統腐敗、官場風氣惡劣,導致軍事政治改革全盤失敗。
但作者似乎並未對中國的改革前途完全絕望,在文章的末尾如此期許:「總之,北京執政之臣,若果以除舊弊、布新猷為急務,勢雖汲汲,猶未晚也!」
⑼ 我爺爺曾經抗戰時期參加過抬擔架屬不屬於老戰士!工作時間兩年!謝謝
有句話,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個國家的建立需要無數人的付出,而其中就有很多無名之輩,很多小角色。在上海有一些冒著生命危險搞特務的,他們豈不比你爺爺更應該頒發殊榮?但,這是現實,不是每一個付出過鮮血的都能被記住,也記不了那麼多。
很多有過戰功的人,有過勛章的人,他們到現在都享受老兵的待遇,何況只是抬擔架而已,當然,如果有勛章或者戰功那就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