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本模式下自用轉投資性房地產,如果有尚可使用年限,如何計算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折舊
成本模式下自用轉投資性房地產,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的有關規定,計算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
㈡ 關於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中「尚可使用年數」的問題。
折舊是當年的折舊,第一年初還沒有使用呢,所以尚可使用年限是五年,當年的折舊計算的就是使用這一年的折舊,這一年過去後剩下四年,所以第一年折舊是五年,折舊比例是5/15.
㈢ 使用年限法估測機器設備成新率時,有哪些方法可以測算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其
固定資產在一抄定時間計提折襲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便於計算折舊,每月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乘以月折舊率計算。
㈣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怎麼確定尚可使用年限
這個折舊年限復不是平常意義制上的「到時候還能用多久」,年限的確定在確定折舊方法的時候就要確定。
年數總和法的公式是
第n年折舊額=(原值-殘值)*[(預計使用年限+1-n)/(1+2+。。。+預計使用年限)]
式子中的預計使用年限不是根據時間變化的,在計算折舊的時候一直是按照最開始的估計,也就是「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不變,變化的只有n。
㈤ 一項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已經使用年限為4年 該資產的新成率
總使用年限為12年,評估時已用6年,所以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
則,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加權年限+尚可使用年限)=6/(4+6)=60%
㈥ 如何求尚可使用年限,有人會么資產評估
一般根據資產的經濟耐用(壽命)年限減已使用年限,確定尚可使用年限。
㈦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什麼區別
朋友您問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什麼區別?
答:固定資產預內計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容區別,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是會計制度上用「用預計」使用年限作為假定使用壽命,作為計算各期折舊的依據,目的是為了各期折舊額穩定;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是按照現在固定資產的現狀以及社會進步的情況,確定的實際使用年限,
前者是法定的,後者是實際的。
㈧ 尚可使用年限如何確定
尚可使用年限是指根據資產的有形損耗和預見的各項無形損耗,估測到的其繼續使用的年限。
尚可使用年限的確定:
機器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即機器設備的剩餘使用壽命。嚴格地講,它應該通過技術檢測和專業技術鑒定來確定。事實上,在機器設備評估中難以對機器設備逐台(件)進行技術檢測和專業技術鑒定。替代的方法是,用設備的總使用年限減去設備的實際已使用年限來求取機器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尤其是對較新的設備,這種方法更是簡便易行。對於已使用較長時間的老設備,採用總使用年限減去設備的實際已使用年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因為有些老設備的已使用年限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預計的設備總使用年限。此時必須直接估算其尚可使用年限,估測的依據就是設備的實際狀態和評估人員的專業經驗。當然也不排除運用較為簡捷的方法,如利用設備的一個大修期作為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的上限,減去設備上一次大修至評估基準日的時間,餘下的時間便是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
對於國家明文規定限期淘汰、禁止超期使用的設備,其尚可使用年限不能超過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日期,而不論設備的現時技術狀態如何。
對於經過大修,特別是經過技術改造的機器設備,應適當增加其尚可使用年限。這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判斷,另外還可用下列數學式進行近似計算:
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加權投資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其中加權投資年限=∑加權更新成本÷∑更新成本
加權更新成本=已使用年限×更新成本
㈨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年數總和法的公式中有個尚可使用年限指得是什麼年限
因為零三年末買入.零四年開始計提折舊.
零四年時是5/15.這一步你是明白的吧.
零五年時就是4/15了.明白了吧.
㈩ Excel表格中尚可使用月份怎麼計算
設置到期時間為日期格式:如2015/8/10
在要顯示尚可使用時間的單元格輸入公式:=TEXT(TODAY()-A1,"尚可使用0天;;;")
公式中的A1為到期工作時間所在單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