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期間為什麼單位減免、減半的有三個月和五個月
小微企業,疫情期間減免社保單位繳費的時間更長,這是為了扶持小微企業。
2. 老師,有關於疫情期間減免增值稅政策的文么
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
【字體: 大中小】 列印本頁
.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支持相關企業發展,現就有關稅收政策公告如下:
一、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為擴大產能新購置的相關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可以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
本公告所稱增量留抵稅額,是指與2019年12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額。
本公告第一條、第二條所稱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名單,由省級及以上發展改革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確定。
三、對納稅人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的具體范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
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困難行業企業,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指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游覽景區管理兩類)四大類,具體判斷標准按照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執行。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須占收入總額(剔除不征稅收入和投資收益)的50%以上。
五、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
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
六、本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截止日期視疫情情況另行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於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等稅費政策實施期限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8號
【字體: 大中小】 列印本頁
.
為支持疫情防控、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現將有關稅費政策實施期限公告如下: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徵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的公告》(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2020年第11號)規定的稅費優惠政策,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
特此公告。
3. 疫情期間黑龍江減稅到幾月份
黑龍江減稅一個月,也就是三月份
4. 生活服務業疫情期間享受免稅政策
疫情防控期間,對納稅人提供生活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生活服務,包括文化體育服務、教育醫療服務、旅遊娛樂服務、餐飲住宿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其他生活服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一)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 條例第十條第(一)項所稱購進貨物,不包括既用於增值稅應稅項目(不含免徵增值稅項目)也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以下簡稱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
第二十六條 一般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者非增值稅應稅勞務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4)疫情減稅期限擴展閱讀:
涉及內容
——在支持防護救治方面,涉及個人所得稅2項政策,即對取得政府規定標準的疫情防治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取得單位發放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醫葯防護用品等免徵個人所得稅。
——在支持物資供應方面,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關稅3個稅種5項政策,即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納稅人提供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運輸收入免徵增值稅。
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企業所得稅稅前一次性扣除;對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進口的直接用於防控疫情物資免徵關稅。
——在鼓勵公益捐贈方面,涉及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6稅2費4項政策,即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應對疫情的現金和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
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應對疫情物品允許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無償捐贈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擴大捐贈免稅進口范圍。
5. 疫情期間9個點發票減稅幾個點
9個點的發票沒有減稅點的,是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稅率減免2%按1%享受稅收優惠的。
6. 疫情期間社保減免優惠政策幾個月
機關事業單位不在社保減免范圍:由於機關事業單位不涉及經營問題,受疫情影響較小,因此,不納入此次社保減免政策的范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11號)也已明確——「不含機關事業單位」。
(6)疫情減稅期限擴展閱讀:
個體工商戶條件享受減征或者免徵社保:國務院常務會議於2月25日舉行2020年明確表示,個體工商戶參加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企業為員工根據他們的單位應當享受減稅或免稅政策指的是小,中型和微型企業。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單位參保」享受社會保障減免額的,以個人身份參保的個體工商戶不屬於免免額對象。
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保險單位,參照的實現大型企業:三個社會保險費減少政策發布的狀態,各種大型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可以減半的集合的三個社會保險單位。也就是說:民營非企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組織參照大型企業實施。
7. 疫情期間針對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哪些減稅降費政策
(一)小規模增值稅徵收率3%降至1%
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對湖北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徵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二)個體戶免徵社保
全國的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2月到6月,單位繳費都能免徵。
(三)小微企業減免所得稅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對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