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件歸檔的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規定
1、機關聯合召開會議、聯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辦機關歸檔,其他機關將相應的復製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歸檔各機關。結合本機關職能和各部門工作實際,編制本機關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
2、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執行。有垂直領導關系的中央、國家機關應依據本規定,編制本系統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並經國家檔案局審查同意後執行。應全面分析和鑒別本機關或本系統文件材料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准確界定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⑵ 關於檔案歸檔與否和歸檔期限問題。
普發性文件作為發文單位的業務工作必須歸檔。為避免重復存檔,節約資源回,上級單位或其它單位的答普發性文件可以不歸檔,需要本單位貫徹執行或對針對本單位業務工作的按重要程度、有查考價值的可保存為15年或30年。
⑶ 在歸檔類目中預定保留期限什麼意思
這是文書檔案鑒定工作的一個步驟。
機關文書立卷人員對歸檔文件要確定其保管期限,即確定檔案的「生存期」。在每年的歸檔類目中預定每個案卷或每份文件的保管期限,正式整理時再根據文件的內容和保存價值確定每卷或每件最終的期限。
⑷ 文書檔案的永久、長期、短期如何界定
1987 年修訂的《關於機關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將檔案的保管期限劃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 長期為16~50 年左右、短期為15年(含15 年)以下。
2006 年12 月18 日正式發布施行《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又將保管期限又改為永久、定期兩種, 定期又實行「標時法」, 分為30 年、10 年兩種年限。
列為永久保存的檔案,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各項工作以至永世久代具有查考作用的檔案;列為長期保存的檔案,是不具有廣泛社會意義和科學歷史意義的,而屬本機關在較長時間內進行機關工作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列為短期保存的檔案,是低於上述兩個層次的,本機關在較短時間內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六條規定:機關文書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七條規定永久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重要的報告、總結、綜合統計報表等;
(五)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的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八條規定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一般性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一般性工作報告、總結、統計報表等;
(六)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九)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
⑸ 2018年的會計檔案,於2019年進行整理歸檔,該檔案的保管期限從什麼時候算起
會計檔制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會計檔案須永久保存;定期,是指會計檔案保存應達到法定的時間,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於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⑹ 關於審計檔案歸檔期限
單位對會計檔案的歸檔和保管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都應專由會計機構按照屬歸檔的要求,負責整理立卷,裝訂成冊,編制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2)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可暫由本單位會計機構保管1年。期滿之後,應由會計機構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
(3)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接收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檔案機構應當會同會計機構和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4)對會計檔案應當科學管理,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同時,嚴格執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不得隨意堆放,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⑺ 文書檔案十年歸檔期限需要紙質嗎
可以不用,根據情況覺得有些比較重要的可以列印出來。
⑻ 這些如何歸檔及歸檔期限
歸檔范圍是決定文件能否歸檔的依據,每一機關單位應首先根據國家檔案局制定《文件材版料歸檔和不歸權檔的范圍》,結合本單位的職能和業務流動情況的實際情況,來詳細確定歸檔文件的種類和范疇。歸檔時間的確定也很科學。歸檔過早,文件尚處於運行和辦理中,有的文件甚至還未天生,這樣勢必干擾和影響辦公、治理和業務部分的工作,這樣既得不到辦公業務部分的配合,又不利於檔案文件的齊全完整。歸檔過晚,文件就會長時間的停留在辦公及業務部分,輕易造成失密、泄密事件的發生,加上辦公治理部分缺乏檔案治理的庫房前提和檔案治理軌制,又會造成文件的丟失和損毀,極大的影響到檔案的完整和質量。因此,歸檔時間必需科學的掌握。檔案治理部分和文件產生部分應緊密親密配合、共同研究,科學的確定每種文件的歸檔時間,既保證業務工作和歸檔工作的順利進行,又保障歸檔文件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