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年產權和70年產權的區別只有年限嗎
為什麼房子有70年產權和50年產權之分?這個70年和50年實際是指土地使用年限。購買房屋後,房屋即屬於私人財產,享有永久的權和使用權。國家享有土地的權,一般來說,使用年限70年就是指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這是土地出讓過程中確定的(商業用地50年、綜合用地50年、住宅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
50年產權、70年產權的政策規定:
土地的使用年限是政府將土地出讓給開發商的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土地的時候算起的。而房屋的權則是指對房屋全面支配的權利,包括房屋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一般,在土地使用證上標注的終止日期,指的是用於建築的地塊使用期限。而「房屋權」年限,根據《物權法》規定,市民購買房屋後,就取得了房屋的權,這個許可權是終身有效的。
實際上,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關於使用年限的計算,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要2年,購買房屋後使用年限就不到70年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使用年限則更短,房屋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之縮短。如果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日期與開發商出售房產的日期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尤其是一些爛尾樓改造的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房產產權期限縮水」的問題。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土地產權絕對不出讓,而土地的使用權也是有一定出讓年限的,最高只有70年。70年後,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私人房屋進行補償,房屋的產權人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70年產權和50年產權的區別在於:
1、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居住用地使用期為七十;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使用期五十年。
2、《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也就是說,「70年產權」作為住宅建設用地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而「50年產權」作為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根據各地不同的政策,存在續交土地出讓金、重新簽定土地出讓協議獲得續期的可能性。而且「50年產權」的用水用電等生活成本一般會高於「70年產權」。
《物權法》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國家出讓的土地使用權都有一定年限,土地使用權到期了,國家要收回,上面蓋的房子又不能拿走,怎麼辦?從保障公民私有財產和社會穩定出發,《物權法》規定,國家允許房主續期擁有土地使用權。如房主不願續期,國家將收回土地,但上面房屋歸誰目前尚有爭議,國外慣例是建築物歸土地者。
因此按照《物權法》的立法意圖,房屋產權證的有限期限是70年,70年後是自動續期的。所以房主並不用擔心70年後房屋產權年限到了,將會面臨無家可歸的局面。
50年產權住宅與普通住宅項目的不同:
很多購房者渴望了解「50年產權住宅」項目與普通住宅項目有什麼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一、未來使用費用不確定。前者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採取商用價格。所以,對於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二、相關稅費的差異。普通住宅項目初次購買和未來轉讓時契稅為1%或1.5%,而50年產權的住宅,其契稅按3%繳納。
三、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
四、建設標准不同。如果按照公建相關要求,前者的人防和消防等建設標准較高,對開發商而言,成本將提高,但對購房者的使用影響不大。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0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2. 房子的使用年限為五十年,五十年後怎麼辦
一、有關住宅用地所使用年限, 國務院早在1990年5月19日發布了第55號令,《條例》 中規定:住宅用地的出讓最高年限為七十年、 綜合用地的出讓最高年限為五十年;您正准備購買的房產, 可能是房產開發商原先辦理的綜合用地, 現其中的部分已開發了商住房, 其使用年限為五十年低於出讓的最高年限,因此是合法的。 二、關於補年期差價的問題, 崑山市人民政府2001年8月8日昆政發 [2001]33號文通知,要求房產開發商在新開發綜合用地時, 須調整土地用途,補足年期後,再開發和轉讓土地使用權(含變更) 。對購房者不必補繳年期差價。您只需在購買房子時, 根據土地使用年期可適當要求房產銷售商降低購房價格。 至於補年期的費用,是按現行土地價格折算成年平均地價再補繳, 具體按住宅用地所處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上限標準的年平均價補繳 年期差價,或按市場評估價補繳年期差價。 三、土地使用權的年限確定, 是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補充協議明確的, 開發商應在購房合同中載明,國土使用證號和使用年限, 因為將來您領到的土地證和開發商的土地證年限是一致的。
3. 國家規定承包期限五十年,鎮上非要簽十年,到期後怎麼辦
國家規定承包期限最多一次簽五十年,而不是一定要簽五十年。鎮政府只簽十年,到期後一般有幾個辦法1重新簽訂合同或者延長承包合同2提高或者降低承包費3廢除承包合同。一般你在簽合同時最好在合同當中約定比較好!
4. 現在買房子都說是五十年期限,什麼意思啊難道到期過後房子給收回人
房子五十年期限指的是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期限到期後,通常情況下是自動續期,具體則以當時的法律法規為准。
5. 城市住宅地使用權五十年期限到期怎麼辦
如果是住宅用地話,是可以無償續期的,但是如果是綜合用地,是需要按照規定補交出讓金而後續期的,也可能按照市值進行徵收補償。望採納,謝謝!
6. 商業房產的期限是五十年還是七十年
房屋產權是從什麼時候算起,如何界定?
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從版該地塊取得之日權起算。70年指的是該地塊的國有土地的使用年限,並不是房屋所有權的年限。土地使用權使用起止年限以土地出讓方和受讓方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日期為准,不考慮你和開發商簽署的預售合同日期。
產權到期後房子該怎麼辦?
1、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土地使用者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續期申請書,續費按當時的1%-10%來增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補的費用最多不會超過5位數。
2、根據規劃需要,國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的,對業主進行相應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7. 營業執照年限可以五十年嗎
可以,
經營年限是自己制定的,3個月到50年都可以。
還可以無限期。
8. 五十年產權和七十年產權到底是什麼規定
50年產權、70年產權的政策規定:
土地的使用年限是政府將土地出讓給開發商的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土地的時候算起的。而房屋的所有權則是指對房屋全面支配的權利,包括房屋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一般,在土地使用證上標注的終止日期,指的是用於建築的地塊使用期限。而「房屋所有權」年限,根據《物權法》規定,市民購買房屋後,就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權,這個許可權是終身有效的。
實際上,現在的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關於使用年限的計算,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要2年,購買房屋後使用年限就不到70年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使用年限則更短,房屋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之縮短。如果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日期與開發商出售房產的日期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尤其是一些爛尾樓改造的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房產產權期限縮水」的問題。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土地產權絕對不出讓,而土地的使用權也是有一定出讓年限的,最高只有70年。70年後,國家有權收回土地移作他用,但必須對私人房屋進行補償,房屋的產權人也可以通過補交土地出讓金,繼續享有土地使用權。
70年產權和50年產權的區別在於:
1、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居住用地使用期為七十;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使用期五十年。
2、《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也就是說,「70年產權」作為住宅建設用地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而「50年產權」作為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根據各地不同的政策,存在續交土地出讓金、重新簽定土地出讓協議獲得續期的可能性。而且「50年產權」的用水用電等生活成本一般會高於「70年產權」。
《物權法》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國家出讓的土地使用權都有一定年限,土地使用權到期了,國家要收回,上面蓋的房子又不能拿走,怎麼辦?從保障公民私有財產和社會穩定出發,《物權法》規定,國家允許房主續期擁有土地使用權。如房主不願續期,國家將收回土地,但上面房屋歸誰所有目前尚有爭議,國外慣例是建築物歸土地所有者。
因此按照《物權法》的立法意圖,房屋產權證的有限期限是70年,70年後是自動續期的。所以房主並不用擔心70年後房屋產權年限到了,將會面臨無家可歸的局面。
50年產權住宅與普通住宅項目的不同:
很多購房者渴望了解「50年產權住宅」項目與普通住宅項目有什麼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一、未來使用費用不確定。前者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採取商用價格。所以,對於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二、相關稅費的差異。普通住宅項目初次購買和未來轉讓時契稅為1%或1.5%,而50年產權的住宅,其契稅按3%繳納。
三、貸款條件的限制。購買此類房屋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項目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50年產權或者4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
四、建設標准不同。如果按照公建相關要求,前者的人防和消防等建設標准較高,對開發商而言,成本將提高,但對購房者的使用影響不大。
9. 房子的使用年限一般為五十年,五十年後房子歸誰
你說的50年(住宅一般是70年)是指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房子原來歸誰還歸誰,有可能需要交一點出地出讓金。
10. 一般房子使用期限為50年,哪50年後如何處理啊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到時國家就要把土地(當然包括土地上的建築物)無償收回。
買產權房並無永久產權可言,開發商向國家買多少年土地使用權,你所購的產權房的產權就是多少年。
有些開發商向國家購買了期限70年的土地使用權,由於種種原因,三年後再建房,建房再用去二年,建成後又一下子賣不掉,如你到建成後第三年買了房,那你所購買的產權房的產權期限只是62年。如果你買了別人居住過20年的二手產權房,你所擁有的產權期限就不到50年了。
(10)五十年期限擴展閱讀
從法律角度講,所有權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種權能。使用權為所有權的權能之一。你擁有一套住房的使用權,看上去你也佔有了這套住房。但要出租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能否出租、轉讓獲取收益,都要受到有關法規、契約、產權所有者的制約。
再來剖析一下處分權,這應該是產權擁有者最根本的權能。目前,按有關規定,居民擁有「使用權」也有處分權,盡管他處分的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
在房地產中的產權與使用權兩個概念並沒有多大差別,因為實際效果一樣,只是多了一種「我擁有產權」的心理感受而已。
由此可見,不少居民認為投資產權房能保值增值,其實是一種誤解。房地產由土地和房屋組成,房屋會隨著時間的推延逐漸貶值,越老越不值錢;而土地卻因其不能再生,建房越多,土地就越少,稀則為貴。
時間越長越是增值。很明顯,增值的是屬於國家所有的土地,而不是居民自己的房屋。擁有產權的居民,只有適逢價格上揚,及時將房屋拋售,才能實現增值。
但現今的房地產市場行情,這種機會並不很多。按現行政策,使用權房同樣可以上市,與產權房有著同等的轉讓機會,所區別的僅是一筆土地使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