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開採煤炭年限至少不低於多少年
45-90萬噸 40年
120-240萬噸 50年
300-500萬噸 60年
600萬噸以上 70年
規范有規定的,籠統說30年不正確
B. 一個煤礦最久能開采多少年
煤礦設計開采年限是根據煤碳儲存量以及開采方式、生產、運輸能力等綜合考慮的。國有大中型煤礦開采時間要長些,50年或更長的都有,但一般達產後都會逐年增產的,所以設計開采年限只是個參考值。
C. 煤,石油,天然氣是怎樣的現在的存儲量,估計可開採的年限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甚至估計,伊拉克的原油儲量可能高達300億噸。由於受聯合國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產量只有150萬到200萬桶(國際市場上原油一般以「桶」為計量單位,每桶合0.138噸),專家估計,如果伊拉克政權更迭後恢復原油生產,世界的石油供應可以每天增加300萬至500萬桶。
我國煤炭的資源量為1點5億萬噸。石油儲藏量是16000萬噸。我國石油儲藏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3%,可開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D. 中國煤炭能開采多少年
在「2004煤炭經濟論壇」上,專家們認為,中國煤炭資源可以保證開采上百年,然而這僅僅是依據現有利用方式而定,隨著全球石油資源的迅速減少、煤炭潔凈化技術的提出,煤炭在一些領域替代石油已是大勢所趨,所以煤炭只會越來越寶貴、越來越稀缺。
E. 中國煤炭儲量大約多少大約能用多少年
現在探明的儲量在每年開采增加10%的情況下保守估計還能開采35年左右。但是勘探水平也會逐漸提高,儲量會增加,應該要比35年多。也不太樂觀,當開采量達到頂峰時煤炭行業也就緊接著走下坡路了。估計能源結構不改的話中國到時候需要進口煤炭了。就像現在的石油行業。
F. 中國的煤炭能用多少年
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夠用多少年?
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然則中國煤炭已探明的儲量究竟夠用多少年,似乎
沒有準確的答案。
最近有好幾位知名人士在公開場所發表了關於中國煤炭儲量的數目字,大家相差十
萬九千里,但從各位的發表談話的語氣聽來,個個都像是中國煤炭的權威,所以很
難判斷誰的數目字比較可信。
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祚庥去年11月27日在福州[兩岸科教創新論壇
]上指出,200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16.78億噸標准煤,其中有54%用於發電,以該
比例計算,如果2020年的電力需求是11億多千瓦,則能源需求將至少是40億噸標准
煤。以中國已探明可利用的煤炭儲量1145億噸計,2020年後僅能再維持30年!
據中國彬州網轉發新華社消息(筆者按,相信是今年六月五日的消息),中國煤炭地
質總局局長徐水師最近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的煤炭資源大國,約有2000億□的可采
儲量。如果按照目前的可采儲量和煤炭產量簡單相除,中國煤炭儲量是可以采100年。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今年七月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現
已探明的煤炭達一萬億噸 (筆者按:即1,000,000,000,000噸),他認為以每年二十
億噸的消費量計,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倚靠煤炭作為主要能源是完全可以
的。
所謂相當長的時間,如按定量二十億噸的年消費量計,應可維持五百年。如按何祚
庥2020年後定量四十億噸年消費量計,應至少可維持二百五十年。
據來自北京8月18日的外電消息,Inner Mongolia has proven reserves of 230 billion
tons,said Wang Wangwang, director of the region's coal instrial administration。
外電說,內蒙古煤炭工業管理所所長王汪旺(筆者譯音)表示,內蒙古探明煤炭儲量
有二千三百萬億噸。
那就是說,單是內蒙古就擁有二千三百萬億噸探明煤炭儲量。
這幾組數目字使人想起 [小兒論] 中的孔老二來,話說孔子有一次率諸弟子御車游
赴秦國之地,路逢一兒姓項名橐,天文地理對答如流,後來他反問孔子:天上零零
有幾星?孔子答曰:適來問地,何必談天? 小兒又問:地下碌碌有幾屋?孔子曰:
且論眼前之事,何必談天說地。小兒再問:若論眼前之事,眉毛中有幾枝?孔子笑
而不答,顧謂諸弟子曰:後生可畏,焉能求者之不如今也,於是登車而去。
為什麼孔聖人對數目字諱莫如深?可能他老人家認為數目字不是「小兒科」,小孩
聽不明白,容易曲解,不如不說。
煤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命根子,中國諸位現代聖人不得不作個大約的估計。但為什
么數目字相差這么遠呢?
徐水師舉出了幾個原因:
一是煤炭地質勘查投入不足,商業性煤炭地質工作融資渠道不暢,與國民經濟發展
對煤炭資源的需求差距不相適應,致使煤炭資源調查、煤礦區水資源調查、生態環
境評價和科技創新等公益性地質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商業性投資風險加大,對商業
性地質勘查的引擎力不足。煤炭地質勘查設備更新速度遲緩,不能滿足煤炭資源勘
查和煤礦生產、安全要求。
二是煤炭地質勘查隊伍屬地化後,舊的體制已打破,新的體制尚未完善,地勘隊伍
的建制、結構、專業、人才和設備已經不適應快速增長的資源需求,致使煤炭資源
狀況和勘查程度不明,國家宏觀管理和宏觀調控困難,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體制改
革。
三是煤炭地質勘探程度不足,成果質量呈現下滑趨勢。近年來,一些業主放鬆了對
勘探程度和地質報告的要求,違背法規、脫離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致使可供建井
的精查地質報告勘探程度嚴重不足,成果質量和水平明顯下降,影響了煤礦建設和
安全生產。國家有關部門都在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目前正在逐步改進。
徐水師提供了一組中國煤炭資源開采和利用狀況的數字:在一萬多億噸查明資源量
中,已利用35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6700億噸。尚未利用資源量中,可供新井建
設利用的精查資源儲量約300億噸左右。找煤資源量占尚未利用資源量50%以上。據
專家預測,2010年、2020年我國煤炭需求量將分別達到23億噸和28億噸。
他說中國現有煤礦有保障的年生產能力為13億噸,在建規模4億噸左右,到2010年和
2020年,現有煤礦有保障的生產能力將分別下降到12.4億噸和11.7億噸;到2010年
新增生產能力2.4億噸;他繼續說,「由此可見,若不採取措施,我國煤炭供應能力
將嚴重不足,煤炭資源保障程度將會出現危機。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煤炭需求,必
須加快新井建設步伐,按照煤礦設計規范,形成1億噸煤炭生產能力,約需140─200億
噸精查資源儲量,同時,考慮到勘查期和建井期,則2010年、2020年分別需精查資
源儲量1000-1200億噸和1500-1700億噸,精查資源儲量缺口分別達到750-900億噸
和1250-1400億噸。根據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對資源需求,精、詳、普資源儲量比
較適宜的比例為1:2:5。按照這一比例推算,到2010年和2020年,詳查資源儲量缺口
將分別達到900億噸和1900億噸,普查資源量分別達到3500億噸和6000億噸。」
原來儲量數目字要分開精、詳、普資源儲量,誰還敢說數目字是個「小兒科」?
無論如何,如果把煤炭的儲量再換算為「夠用多少年」,那就更加復雜了,因為煤
炭的用途廣泛,夠用多少年要視乎怎樣用法。現在供發電的煤炭是直接燃燒的,將
來會先液化或氣化,更遠的將來如果能在煤炭中取氫以核聚變方法供大規模發電和
交通燃料電池之用,那麼,中國的「已探明」煤炭儲量的可用年期遠遠超過四十年、
二百五十年或五百年,最低限度應該最少五百個世紀。
G. 現在地球上的煤炭儲蓄量和估計能開采年限
煤炭資源據第十一屆世界能源會議估計,世界煤炭預測儲量為13.6萬億噸,。中國1500米深度內的預測儲量為32000億噸,這些煤炭還能開采幾百年,樣,煤炭開采會造成地標塌陷、地下水運移異常分布等等的地質災害,所以煤炭也不是所有的都能夠開采上來如果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同速,到2020年我國一次能源需求總量將從現在的14.8億噸標准煤達到約60億噸,以目前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到能源的供應。世界煤炭還能燒230年我國還能燒70多年;
H. 我國化石燃料中可供開采年限最長的是什麼
這算是個專業的問題,本人搜集了相關資料,進行了分類,希望是你所要的!
1、緩解我國能源短缺,保證能源安全
——————替代石油將使我國資源狀況化短為長——————
人類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氣和煤炭,但它們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這三種能源還能供開採的年限,分別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開發新能源已成為人類發展中的緊迫課題,核能還將有所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和氫能這五種新能源,今後將會優先獲得開發利用。另一個值得重視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我國雖已探明煤儲量6000億t,石油70億t,水力發電6.8億k但由於1978年以來我國總的能源利用率已超過30%,能源分布不均勻,能源產量低和農村能源供應短缺等因素,致使能源供應趨於緊張。開發利用生物能源,在這方面可以起到顯著的緩解作用。特別是在農村年產稻殼3225萬t,玉米芯1250萬t,甘蔗渣400萬t,棉籽殼200萬t,糠醛渣30萬t,人畜糞便1380萬t的條件下,可用微生物作用年產沼氣達14.28×108m3,相當於25.94×106t標准煤,從而徹底改變現在農村能源短缺的狀況。
按目前國內外研究水平,燃料電池汽車、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等仍有很多技術上不確定性,何時投入運營是未知數。混合動力汽車造價高,而且仍以成品油消耗為主。另一方面,石油的應用不僅僅是作為交通運輸的動力,其衍生的乙烯等化工產品還是比鋼鐵應用更廣泛的基礎材料。因此,發展生物能源是必然之路,眼前解決車用燃油問題,中、長期解決後石油時代的能源、原材料問題。
目前,國際上生物能源技術相對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線是:穀物、秸桿、其它植物等-發酵-乙醇-車用油、乙烯、無毒溶劑及上百種化工、原材料產品等;另一種是利用劣質食用油、麻瘋樹籽等直接加工生產高品質車用柴油。無論何種生物質轉化,都是我國資源的「長腿」。發展生物能源是農業大國和「缺油多煤」資源現狀化短為長的最佳契機。
————發展石油替代行業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
農村、農民和農業的「三農」問題、環境與資源問題,是13億人口大國均衡發展、建立和諧社會的關鍵,建立龐大的「石油替代」能源體系,不僅為我國農業產業化、農村地區城市化提供良好的機遇,是我國相當長時間發展重要驅動力,也是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的最佳切合點。我國最著名的農業科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曰前公開提出:讓我國農民「種出綠色大慶」。
據科技部有關單位的調研,我國南方的甘蔗、木薯,中、東部地區的小麥、水稻,北部的土豆、玉米,西部地區的油桐。麻瘋樹,乾旱地區的山芋,等等,都是加工轉化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的良好原材料。其中麻瘋樹籽含油率達50%,是製造生物柴油的良好材料。我國西南地區現有10萬畝,到2010年種植面積可達1000萬畝。國家科技部生物技術中心主任王宏廣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富餘的農副產品加工轉化,確可「再造大慶」,即相當於5000萬噸原油。如果把每年農民白白焚燒的秸桿收集處理後加工乙醇,替代車用油,總量可達6000萬到1億噸。已經開始用生物質能加工品全線替代石油產品的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測算:只要石油不低於35美元每桶,用生物質能加工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乙烯、聚酯等,都有利可圖。
2、治理有機廢棄物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治理有機廢棄物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我國現在因利用能源而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例如煙塵和SO2年排放量為2857萬t,燃燒後的垃圾排放為年均573000萬t,因薪柴之用破壞森林植被導致每年土壤流失50億t。利用生物生產能源和對其進行利用,不僅沒有環境污染問題出現,而且還可使目前污染嚴重的環境狀況得以緩解。
數百年來在燃料王國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遠古時代的動植物生成的,那麼能否種植能源作物,直接從能源作物生產燃料?這是21世紀普遍關注的一個新問題。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應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發現了40多種能夠生產「石油」的植物。
生物質能是由植物與太陽能的光合作用而貯存於地球上植物中的太陽能,最有可能成為21世紀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據估計,植物每年貯存的能量相當於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其總量的1%。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質能源,生產各種清潔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由此可見,發展生物質能源,對保障我國未來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專家分析,石油已不是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汽車燃料,過度依賴存在四大問題,包括:國內資源短缺和國際石油爭奪劇烈的雙重風險;汽柴油的性能已不能滿足汽車高水平和高清潔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油價居高不下,用戶負擔增加;依靠進口,要花大量外匯,影響國內就業。巨大的國際采購會使我國原油陷入類似現在鐵礦砂市場的「價格合圍」。適應汽車消費需求,建設車用燃料替代體系成為必然趨勢。
據了解,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2010年將達到5000萬輛至6000萬輛。屆時,國內汽車年生產量將達1000萬輛以上,汽車用成品油市場就將有數千億元。另一方面,環境保護逼迫中國採取石油替代技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較早對公共交通車輛實行天然氣替代石油等措施,主要是出於環境因素。目前,天然氣、煤炭、生物質能等技術路線替代石油,其燃燒排放都小於石油類40%左右。按我國城市進程,2020年前還將有4億人口「進城」,汽車保有量將急劇增加,不採用潔凈的替代能源將無法維持人類適宜的城市居住環境。有人這樣計算:大城市裡按每車每天用15KG汽、柴油計,100萬台車即用1.5萬噸汽、柴油,它將耗盡18338萬立方米空氣中的氧氣,使之變成只含二氧化碳和和氮氣等的無氧氣體。又因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得多,所以,它們大都分布在地面附近,可在100平方公里范圍內堆積1.83米厚,比正常的中國人還高出一巴掌。如果沒有大自然賜予的空氣流動,這將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情景呀
3、廣泛應用生物技術,發展基因工程
能源生物技術就是用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生產各種能源產品。在這裡面,農林生物技術提供能源作物,工業生物技術則將能源作物以最經濟的方式加工成能源產品,這些能源產品包括以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為主的液體燃料,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沼氣。另外,還有可再生的生物氫能。
沼氣是由作物秸稈、樹木落葉、人畜糞便、工業有機廢物和廢水等有機物質在厭氧環境中,經微生物發酵作用生成的一種可燃氣體。每立方米沼氣完全燃燒後的發熱量約相當於3.3千克原煤產生的熱量,是一種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
燃料乙醇是國內外公認的生物能源產品,能夠以一定的比例與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混配後供車輛直接使用。
生物柴油也是近年來發展迅速並規模化使用的生物替代能源。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其他豐富的非食用油和動物油脂如豬油、牛油、魚油等,以及廢棄的食用油為原料生產出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是柴油優良的代用品。
發展生物制氫技術,也是為發展新能源提供技術儲備。目前,各國正在競相開發氫燃料電池,尤其是氫燃料電池驅動的汽車。
我國起步雖晚優勢明顯
據介紹,我國的燃料乙醇生產技術已基本成熟,可以進行規模化生產。甘蔗、甜菜、玉米、小麥、薯類、秸稈等都用於燃料乙醇的生產。國家已正式批准在吉林、河南、黑龍江和安徽四省建設總規模為年產132萬噸的大型燃料乙醇裝置。
我國已研製成功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米糠下腳料和野生植物小桐籽油等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的小試或中試工藝,一些企業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工藝,主要指標達到美國生物柴油指標。
我國沼氣生產技術已經使用多年,正在不斷改進。到2003年底,全國農村沼氣池年產沼氣46億立方米,相當於343萬噸標准煤或28億千瓦時發電量。
在發展能源生物技術方面,我國雖然起步晚,但有自身優勢。」經常往返於中美之間的美國萬力科技公司技術總監孫大慶說,「首先,生物技術領域是我國高新技術領域與國外差距最小的領域,我國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許多大學設有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的專業;第二,我國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能源生物技術產品潛在市場巨大;第三,我國雖然起步比發達國家晚,但是跨越式發展,可一步到位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研發工作。」
生物能源最大的優勢就是環保。利用的就是太陽能,真個使用過程是一個太陽能循環過程,清潔無污染。其中,沼氣的推廣使用在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燃料乙醇不但能代替部分汽油;而且排放的尾氣更清潔;生物制氫為的就是的到然繞產物只有水、世界上最清潔的能源——氫;而與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車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1/10,顆粒物僅為2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排放量僅為10%,不僅如此,生物柴油的原料來源廣泛並有可再生性,如大豆油、菜籽油,而使用「廢油」提煉出生物柴油更是「變廢為寶」
我國最先起步的是生物質轉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動物油脂等提煉的車用燃料,可直接替代柴油,低排放,無需改造發動機,而且對車輛發動機還有保護作用。世界各國對此非常重視,發展迅速,美國、加拿大、巴西、曰本、印度等都有龐大的發展計劃。歐盟國家用菜油加工生物柴油,2001年加工量已達100萬噸。本世紀我國==也很重視這項工作,近年來相繼建成了許多年產量超萬噸的生物柴油廠,預計到2010年,我國生物柴油需求量將達2000萬噸。
權美網,您最貼心的美容顧問!
I. 如何延長煤炭資源的開采年限
延長煤炭資源開採的年限,首先要資源充足,這是前提。
J. 煤礦資源有開采時間限制嗎
一般來說煤礦開采資格證都是幾年一辦的,沒有固定的那一說法。另外煤田都是屬於過家的,不可能就歸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