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合同保全情求權中撤銷權期限是自知道之日起一年(訴訟時效)但自侵權之日起5年不行使則消滅(除斥期間)
你好,你對撤銷權理解有錯誤。
首先,合同保全情求權中撤銷權期限是自知道之日起一年,這里的撤銷權你應該認為是請求權了,所以說是訴訟時效。不可否認有部分人認為這里的撤銷權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才能實現所以是請求權,但這只是部分人認為。
通說是,形成權依訴訟行使僅僅是要求當事人通過公力救濟的方式來主張形成權,法院的判決是對形成權的一個程序上的確認,並沒有對形成權的行使提出其他附加條件,因而沒有改變形成權以單方意思表示變動法律關系的特點,所以這里的一年應該是形成權,適用除斥期間。
這句話的正確表述應該這么認為:合同保全情求權中撤銷權期限是自知道之日起一年(除斥期間)但自侵權之日起5年不行使則消滅(這里的5年不屬於任何權利,只是法律的對上面一年的限制,即5年內權利人都沒有知道自己享有撤銷權,則撤銷權消滅)
所以債權人撤銷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贈與合同的權利,屬於債權請求權的一種,適用的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
全手打的,好累:)
❷ 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沒有訴訟時效限制,但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根版據法律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權應該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一年內沒有行使,或者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的,該撤銷權即消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❸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有多久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對此作了規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麼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本條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❹ 債的保全中債權人的撤銷權受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訴訟時效是對請求權的限制,除斥期間是對形成權的限制。債的保全中債權人的撤銷權的性質到底是請求權、形成權還是兩者的綜合體是有爭議的,但通說認為撤銷權受除斥期間限制,與訴訟時效無關。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❺ 可撤銷合同撤銷權的期限如何規定麻煩告訴我
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間內行使撤銷權,但具體期限有所不同。回
在可撤銷合同中,具答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在合同保全中,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但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