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膝關節置換術,一般術後使用多少年,年限到了之後
這個沒有準確的使用抄年限,需要看患者的活動量和假體安裝的情況。
一般來說,合格的產品正常手術情況下,應該能夠使用10年到15年左右,更好的情況有15年以上的。
在使用一定年限後,建議進行復查,如果醫生認為假體已經不適宜繼續使用,可以安排進行翻修手術。
㈡ 膝關節置換手術後,一般出院後多長時間就不疼了呢止疼片一般是吃多長時間
種由愛而滋生的寬容、大度、淡泊的情懷,這樣,就會把
世界看得美好.當愛之花在我版們靈魂深處綻放的時候,一切權塵世間的煩惱、紛爭、誤解都將灰飛煙滅,化
作一種春風化雨般的溫潤.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打開電視機,調到文藝台,收看「閃電星感動」節目.這次說的是一
位復旦大學的大學生,因為突發腦溢血,卧床不起,成了植物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支付不起那巨
額醫費.但是這位大學生非常喜歡聽光良的
㈢ 做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多長時間下床合適
良好的手術效果,短暫的住院時間,可以使患者在手術後很快恢復正常生活。還沒有決定手術的患者經常會因為擔心手術後長期卧床,不能自理,需要他人陪護而顧慮重重。那麼做人工膝 關節置換手術 後多長時間可以下床呢?回答是 3-5天沒有問題。 一。以下因素有助於手術後早下床 1、手術質量高,人工關節假體穩定性沒有問題; 2、手術後全身狀況穩定,能夠正常吃飯,體力良好; 3、引流管在手術後48小時內順利拔掉; 4、能夠忍受切口不適(會有輕微疼痛,局部發脹),或使用自控鎮痛泵,或口服非甾體類鎮痛葯物後基本無疼痛; 5、會使用助步器或拐杖(短期); 6、良好的心態和密切配合康復治療的信心。 二。早下床活動的好處 1、早下床一天,早一天獲得康復的自信心; 2、早下床一天,早一天熟悉並使用新的關節; 3、早下床一天,早一天避免卧床並發症,增加體力,改善食慾和睡眠。 三。下床活動後的注意事項 1、術後第一次下床活動一定要有醫護人員陪護,他(她)們會教給你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更重要的是可以判斷下床的時間是否合適,活動量多大更好。 2、鍛煉過程中肯定會有輕度的不適,如沒有力氣,關節部位發脹和疼痛等,尤其夜間下肢木亂感覺,不必擔心。不適感會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減輕直至消失; 3、注意刀口部位是否有滲血,小腿和腳部有無異常水腫; 4、除了一般走路,更要重視關節活動度鍛煉和關節周圍肌肉康復訓練; 5、密切配合醫生康復計劃,出院前(術後10天)主動屈曲膝關節要超過90度,要能夠主動完全伸直小腿。出院後一定要沿襲住院期間鍛煉習慣。 6、手術後3個月是康復的平台期,正常情況下,患者會完全恢復,獲得一個無痛、穩定、活動度滿意的新關節。
㈣ 人工關節能用多長時間哪些因素會影響使用壽命
人工關節的使用時間是和自己的身體和磨損有關系的,像一些普通的金屬塑料片可以用15年到25年左右,五到十年會磨損一毫米。像是陶瓷表面的塑料墊片可以使20到40年,也是15年之內磨損一毫米。陶瓷的高交墊片可以使40到50年左右,20到30年才會磨損一毫米。像是我們一般經常深蹲,或者盤腿、壓腿這些動作都會導致假肢的磨損。當假肢如果出現聲響的時候,一定要查明原因,要維修,但是自己不能維修,要到正規的醫院去進行維修,如果不維修的話,就會使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也不要讓旁人動自己的膝關節,如果動膝關節的話,位置扭曲了,也是不好調整過來的。為安全的使用假秩,也要每年都去醫院進行檢查,如果要是有問題的話,就及時送去醫院維修。
㈤ 我媽媽做了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翻修手術,術後已有一年半時間,目前疼痛嚴重,不能行走。跪求大家幫幫忙!!
這個可以求助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舒勇主任,或許他可以給你比較好的建議,他曾經在德國學習,擅長人工關節置換術及翻修術!
㈥ 膝關節置換後感染,骨水泥膝關節使用年限及注意事項
骨水泥關節不適人工關節,是佔位器,其目的只是暫時性維持膝關節軟組織及專骨組織位置,屬為下次置換植入人工關節做准備。它不存在使用年限的問題,如果感染得到控制,檢查各項炎性指標均回復正常,一段時間後就應該再次手術取出佔位器植入假體。骨水泥佔位器沒什麼特別注意的事項,適當活動,不要老是卧床,根據情況可以適當下地,但活動范圍大了會引起疼痛。再次植入假體當然還是存在感染風險,特別是患者有糖尿病等其他基礎疾病的情況,你說的6周傷口還沒有癒合是不是有其他問題?感染預防措施醫生肯定都很清楚很注意的,醫生最怕的就是置換手術感染,一般都會採取很嚴格和全免的措施預防感染,但感染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國外文獻報道關節置換的感染率大概在2%左右,在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患者身上更高。
㈦ 膝關節置換術費用
膝關節置換也要根據年齡的不同和職業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我們把它定義為老年手術的時候也考慮到磨損的問題,現在隨著醫學進步以及醫生的日趨成熟,使用期限大幅度延長了。
㈧ 膝關節置換多長時間能正常走路
還是置換吧,我今年十六歲 是女孩,因為骨肉瘤腐蝕了右膝關節而不得不做膝關節置換,當時我知道這件事之後很受打擊,現在手術後一個半月了 沒有感染,不要擔心感染,只要你不老是下地走動,在醫院修養,感染的機率是很低的,如果你韌帶沒什麼問題,傷口完全癒合了,馬上就能下地走,呵呵,真實感受,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也祝我好運,一定要拄拐走路。
㈨ 人工置換的膝關節是怎樣做的能夠使用多少年
北京朝陽醫院骨科曲鐵兵: 所有需要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患者都會關心一個相同的問題:我接受的人工膝關節是什麼材料做的?到底能夠使用多久?是不是需要「省著使」啊?這個問題要從人工膝關節的材料說起,現代人工膝關節是高科技鈷鉻鉬合金和超高分子聚乙烯襯墊製作的。有一個人工假體壽命的分析實驗,美國哈佛大學的生物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研究:他們將模擬安裝在屍體上的人工關節放在生物溶液中,在60公斤的重力負荷下模擬人體的運動,在相當於10年的運動中,聚乙烯襯墊的磨損僅僅是0.2毫米。這就是說,要達到磨損5毫米使襯墊損壞的程度需要100年!當然,實驗室的測試不等於真正的人體運動,人類的關節運動是多方位、多樣化的;而且,任何醫生和病人也不可能像測試儀一樣精確。當去除這些客觀的影響因素後,假體在真正的人體中有效存活是實驗室結果的25-30%,即便這樣,假體的有效壽命也是25-30年!因此,使用人工關節就像駕駛汽車一樣,正常情況下如果不發生意外,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超過二、三十年都沒有問題。如果超負荷駕駛汽車,可能到不了使用年限汽車就會報廢。我們隨訪十幾年前置換的國產人工關節,到現在仍有90%以上的病人還在繼續使用。因此按照用當今高科技理念和材料製作的人工關節, 如果安裝合理,理論上應該至少有超過20年的使用壽命。 但是年輕、體重過高、活動量較大和骨質疏鬆的患者,容易過早發生人工關節的磨損與松動。其中,骨質疏鬆是 人工關節置換 的最大敵人。我經常告訴患者:人工關節置換就像製作房門一樣,醫生是很好的工匠,能夠製作完好的房門;假體就像進口的高級合頁,壽命很長,但是,如果幾年後做門的木頭腐朽了,門就會變形,合頁沒有到有效壽命就會脫落。因此,接受了人工關節置換的病人一定要預防骨質疏鬆,要在醫生的不斷指導下進行鍛煉與維護。 在我所主持的科室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實行的終身隨訪制度:每年都要復查,檢查假體的情況,檢查骨密度狀況,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治療。
㈩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能夠使不能活動的關節變成活動的關節,那它能用多久,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人的膝關節是一個重要的部位,它承載著跑,跳,走等功能,而且還要負擔我們人體的重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膝關節也會出現功能退化,病變等,患者就會出現疼痛,雙腳僵硬,行動不便等狀況,當關節破壞到一定的程度,葯物已經無效的情況下,就只能考慮手術了,也就是使用人工膝關節來代替原來的關節。
1,減少磨損。關節置換了之後要避免過度的運動,比如說長時間的站立,走路,或者提一些重物,劇烈的跑跳,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對關節的磨損非常大。
2,預防骨質疏鬆,因為骨質疏鬆不利於假體的固定,所以患者要從飲食,運動,葯物等方面來預防骨質疏鬆。
3,避免感染。術前術後要積極的預防感染以及栓塞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