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管轄權異議申請法院處理周期有多久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8條對管轄權異議作出了規定,即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對管轄裁定服的,可以上訴.
民事案件的被告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書副本後應在十五日內向法院遞交答辯狀
所以是15日內.
⑵ 申請管轄權異議是否有時間限制
一、根據民事法第38條的規定,應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 新舊民事法都要求在答辯狀期間內提出管轄權異議。對比一下,新舊民事法第38條的規定都是一樣的,沒有變化。民訴法第38條的規定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對此,我想提出的問題是:若當事人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沒有提出管轄權異議,其後果是什麼呢?是否意味著當事人已經放棄了再提起管轄權異議的權利呢?是否是意味著在該案件的整個訴訟程序中都不能再提管轄權異議呢?本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此外,若第一次法庭辯論結束後,當事人再提出管轄權異議,法院是否應對管轄權問題再進行審查呢?就實務而言,法官一般都會拒絕當事人的請求,不會再審查管轄權的問題。 筆者接受該案後,也想過要提管轄權異議的問題。最早經辦此案的律師沒有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再接受經辦此案的律師因已過答辯期,在庭審筆錄中明確陳述:「因已過答辯期,同意不再提管轄權異議。」鑒於以上事實,且一審法院判決還存在其他程序上錯誤,綜合考慮後,筆者在二審階段也沒有提管轄權異議的問題。 二、案件發回重審後能否再提出管轄權異議 鑒於案件權益比較重大,一審敗訴後只能提起上訴。其實,大家都明白,二審想扳回來,難度極大。 由於一審判決列錯了案件主體,我們也以一審判決主體錯誤為由,要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將案件發回重審。比較意外的是,二審法院最終接納我們的代理意見,裁定案件發回重審,事實上賦予我們權利救濟的權利。 既然案件發回重審,就應當是一切重新開始。但問題也出來了,我們能否再提起管轄權異議呢?一審法院出具的開庭《傳票》及《舉證通知》材料中,重新明確了舉證期限、申請鑒定期限、申請證人出庭期限等內容,但沒有明確提到是否可以再申請管轄權異議。筆者也進行了詳細的資料收集,看了不少專業人士的說法,認定不可以再申請管轄權異議的觀點居多,但比較遺憾的是,筆者並沒有找到具有權威性觀點和法律依據。在我們律師團隊內部,觀點也不統一,有律師說可以再提,也有律師說再提被駁回紀律過大。總之,就沒有明確的答案。其實,經常打官司的人都知道,用法律的時候才發覺,法律往往就缺你需要用的那一條。 三、一審法院裁定駁回當事人的管轄權異議申請 經過比較長時間的思考,筆者最終決定再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要求將案件移交市中院管轄。一審法院主審法官收到筆者提交的管轄異議申請書後,要求筆者到法院作筆錄,其提出的核心內容如下:1、發回重審就是繼續審理,筆者再提管轄權異議、再提交其他眾多證據材料是不恰當的;2、不是不賦予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而是當事人在管轄權異議期限內沒有提出異議,已過了時效,不能再提管轄權異議,提出了也會駁回;3、原來一審就是通過作筆錄確定不再提管轄權異議的,你現在為什麼就非要法院出具書面裁定書呢?總之,就是氣氛不和諧,在法庭上就辯論起來,結果就是筆者要求在筆錄中明確寫明要求出具書面裁定書的內容,事實上書記員就沒有打,筆者只能自己手寫上去。 由於筆者堅持要求法院出具書面裁定書,法院也就只能組織開庭專門處理管轄權問題。在庭上,筆者詳細論述了管轄權的問題,結論就是一審法院受理本案是錯誤的,應移交市中院管轄。 其實,自己再認真想想,也覺得有點問題,為什麼不在市中院的時候提出管轄權異議呢?而是等到現在才提出?中院剛裁定案件發回重審,現在又要求將案件移交中院審理?這樣具有戲劇性的事情,自己還真沒有遇到過。其實,連一些相關當事人也不理解我的做法,現在再提管轄權異議,會不會純粹拖延時間呢?其實,我心裡也沒有底,畢竟案件實操都是很復雜的。且原庭審筆錄中明確載有不再提管轄權異議的內容。 一審法院法官態度很明確,本院將依法審理,也將請示領導後作出裁定書。裁定書出來了,駁回了我方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申請,裁定案件應由該法院繼續審理,並強調這是請示法院領導後作出的決定。 四、中院裁定支持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請求,裁定將案件移交市中院管轄。 經過比較漫長的等待之後,中院通知筆者去簽收法院裁定書。簽收送達文書材料後,筆者問書記員案件是如何裁定的,書記員回答:「一般都是這樣判的。」我心底一涼,花費這么長時間,浪費了那麼多的精力,結果還是讓我失望嗎?隨即將到手的裁定書直接翻到最後面的結論部分,結果讓我吃驚,中院再一次支持我方的請求。總之,起碼在程序上,原一審判決是存在問題的,否則二審法院就不會兩次都支持我方的請求。 五、筆者提出的與管轄權異議相關的法律依據 首先,民事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該法條中並沒有規定期限。筆者的理解是,法院只要發現自己受理案件是錯誤的,應賦予其認真改錯的權利,而不應用時間期限來限制其改正錯誤的機會。正如俗話說的,有錯就改是好孩子。 其次,民事法第111條第4款規定:「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也就是說,法院有告知當事人去有管轄權法院起訴的義務,法院未履行該法定義務,由此產生的不利後果不應當全部由案件當事人承擔。 再者,民事法第179條第7款規定:「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也就說,若法院在答辯期滿後不再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申請,但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原法院確實是沒有管轄權卻受理了案件的,作出了判決,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再審該案。 具體到筆者辦理的上述案件,若法院拒絕當事人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申請,明顯是程序上的錯上加錯;若當事人再以管轄權錯誤為由在二審階段提出發回重審,或者是在判決生效後申請再審,這都為當事人增加了不必要的訴累。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當事人在答辯狀期間沒有提出管轄權異議,不應認定為當事人就放棄了再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也不能認定為沒有管轄權的法院就此取得了管轄權;案件發回重審後,當事人有權再提出管轄權異議,法院也應當進行審查;法院是否應當再審查當事人再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的申請,其實質要件就是法院對受理的案件是否有管轄權,只要是沒管轄權而受理了案件,就應依法移交其他有管轄權的法院,這不應當有時間的限制,而當事人申請管轄權異議的,也不應當有時間上的限制。
⑶ 一審法院對被告的管轄權異議被駁回後的上訴期限是多久
對駁回管轄異議裁定不服的上訴期是10天。
以你所說,對方已無權就管轄異議再上訴了。
⑷ 被告的管轄權異議成立法院案件移送有無時間限制
一審案件應在六個月內審理完畢。法院應及時移送案件,不超審理期限才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應在幾日內移送。
⑸ 管轄異議申請書期限
《民事訴訟法來》第38條,管轄權異源議應該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民事訴訟法》第83條,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你屬於轉交送達,也就是說你的送達日期應該是1月17日,再加上15日,應該沒過期限~~~
建議你咨詢一下專業律師~~
⑹ 管轄權異議下裁定的期限是多久
30天,並且不能延長。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版的上訴案件,應當在權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⑺ 管轄權異議裁定期限超期了怎麼辦
裁定期限超期了是什麼意思?是你申請管轄權異議超期了?還是法院裁定後你內不服要上容訴,上訴超期了?不管是那種,只要你超期了,就沒辦法了,除非你有證據證明你有正當的理由或許還可以。下面是我寫的關於如何提出管轄權異議及對管轄權異議不服的上訴,並附有相關法律規定http://www.wydbw.com/info/16/51567.html
⑻ 民事案件管轄權異議時間是否扣除審限
如果對管轄權有異議,可以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
在提出申請時,期限自動中止,不計入審理時限。
法院答復後,審理期限恢復。
⑼ 申請管轄權異議是否有時間限制
1、按法律規定,對於法院將案件進行移送時間沒有規定,由法院按實際情況進行操作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