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觀專利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有哪些
外觀專利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有哪些?外觀設計專利是我國三大專利的類型之一,外觀設計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外觀進行設計後,申請專利審批通過專利審核的一種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是有保護期的,那麼外觀專利的有效期是多久?外觀專利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期限為10年。在1993年申請的外觀設計中,獲得專利權並且專利權保護期限達到10年的不到10%.大多數人申請專利只為獲得專利權證書,從而獲得職稱、稅收等方面的利益。因此其在獲得專利權之後並沒有將專利適用於工業商品生產的意識,很多專利因為專利權人的原因而喪失了專利權。有的專利權人則只為獲得短期商業利益,並不將其作為自己的一種品牌產品長期佔領市場。而對於一些實力雄厚且具有戰略眼光的大企業來說,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可以長期佔領市場,獲得法律有效保護。對他們講,10年保護期較為短暫。對於外觀設計,其保護期限在各國法律中不盡相同:外觀設計在日本的保護期為自核准注冊之日起15年;在德國,其保護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20年;在英國,其保護期為自注冊之日起5年,可延長4次,每次5年;在美國,其保護期限為自核發證書之日起14年;在法國,其保護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25年,經注冊人聲明還可延長25年。可見我國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限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為短暫。既然主張實行注冊制與非注冊制並存的保護機制,那麼對於核准注冊的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限可以定為自申請之日起5年,可以續展4次,每次5年。這樣既可以適應那些僅需要對外觀設計進行短期保護的權利人的需要,又可以滿足那些要求長期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大企業的要求。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有哪些?《專利法》第23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專利法實施細則》第2條規定,外觀設計應適應於工業上應用。結合這兩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具備新穎性和實用性兩個條件。1、新穎性外觀設計的新穎性與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新穎性的要求基本一致,它是指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徵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新專利法提高了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即對通過摹仿現有設計或者簡單拼湊現有設計特徵而形成的外觀設計不予授權。另外,新專利法還規定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不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等。2、實用性外觀設計是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它不能脫離工業產品而獨立存在,因此,外觀設計必須能夠在工業中應用,具備工業實用性。3、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實踐中有時出現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人未經他人同意將他人在先的著作權或商標權的客體進行專利申請,如工藝美術作品和商標標識設計等。為此,專利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此外,在先權利應該是申請日前已取得的權利。關於外觀專利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授予外觀設計專利的條件有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申請外觀設計專利,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❷ 日本外觀專利費用多少
不同的代理機構報價不一樣。以知墨墨平台為例,日本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階段費用為¥16800
❸ 日本外觀專利涉及內容
跟大陸差不多,
就是日本的圖要求比大陸的要求要嚴格很多,
有時候需要
❹ 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是多久
我國保護期限為10年。在1993年申請的外觀設計中,獲得專利權並且專利權保護期限達到年的不到10%.大多數人申請專利只為獲得專利權證書,從而獲得職稱、稅收等方面的利益。[⑤]因此其在獲得專利權之後並沒有將專利適用於工業商品生產的意識,很多專利因為專利權人的原因而喪失了專利權。有的專利權人則只為獲得短期商業利益,並不將其作為自己的一種品牌產品長期佔領市場。而對於一些實力雄厚且具有戰略眼光的大企業來說,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可以長期佔領市場,獲得法律有效保護。對他們講,10年保護期較為短暫。 對於外觀設計,其保護期限在各國法律中不盡相同:外觀設計在日本的保護期為自核准注冊之日起15年;在德國,其保護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20年; 在英國,其保護期為自注冊之日起5年,可延長4次,每次5年;在美國,其保護期限為自核發證書之日起14年;在法國,其保護期限為自申請之日起25年,經注冊人聲明還可延長25年。可見我國外觀設計期限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為短暫。 我認為,既然主張實行注冊制與非注冊制並存的保護機制,那麼對於核准注冊的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限可以定為自申請之日起5年,可以續展4次,每次5年。這樣既可以適應那些僅需要對外觀設計進行短期保護的權利人的需要,又可以滿足那些要求長期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大企業的要求。
❺ 日本專利的有效期
特許(即發明)20年,實用新型10年,意匠(外觀設計)20年。
❻ 日本工業品外觀設計的專利保護時間是多少年
根據日本外觀設計法第四章第一節第二十一條之記載:外觀設計權的有效期為自注冊版之日起十五年。
日本外權觀設計法在1959年制定以後,分別於1962年、1964年、1970年、1971年、1975年、1978年、1981年、1984年、1985年、1987年、1990年進行了局部性的修改。這是我找到的資料,話說的確不敢保證是最新的版本,宛若今年2月好像又進行了修改,可能還沒有中文版本呢吧,這么專精的問題你可能的到日本網站上去問了
又查了一下,我找到的資料到09年底都有效,如果今年2月真的修改了,並且對保護期限修改那這個信息就沒准有誤,不然就一定是15年啦。
❼ 申請日本專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觀設計延期公告制度
申請日本專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觀設計延期公告制度,外觀設計延期公告也稱保密外觀設計,實質上是一種對授權的外觀設計進行延期公開的制度。通常情況下,外觀設計申請人獲得專利權後,其設計方案也隨即進入社會公眾可以知曉的公開狀態。在先申請原則下,企業不得不在設計方案定型後立即提交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隨著近年各國審查效率的提升,產品正式發售前專利申請就已經授權公告的情形不在少數。對於以新穎的外形和視覺沖擊力贏得市場的產品而言,專利公告而造成的設計方案公開,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從而影響產品銷售量。申請日本專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觀設計延期公告制度保密外觀設計制度採用延期公告的形式,對授權的外觀設計進行不公開設計內容的處理,使產品在正式發售前處於秘密不可知的狀態,以引起消費者對產品的好奇心,促進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博得更高的銷售量。一般來說,公開換保護是工業所有權共性的制度規則,然而設計與技術類創造活動的不同點在於,設計類的創造活動大多體現為橫向的、發散的、獨立的創意,而技術類的創造活動則更多地依賴縱向的技術積累,也可以說設計類的創造活動對於前人創造成果的依賴程度要低於技術類,授權後暫時不公布設計內容對於公共利益的負面影響不大。加之設計方案一目瞭然,一旦公開被抄襲仿冒的幾率大大高於技術類發明創造。外觀設計的這些特點需要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其作出相應調整。保密外觀設計制度就是公開換保護規則的例外。日本、韓國和歐盟等均設有保密外觀設計制度。日本是較早設立該制度的國家,對日本保密外觀設計制度進行研究,對我國探討引入保密外觀設計制度有所啟發。日本保密外觀設計制度的相關要求保密外觀設計制度在日本《外觀設計法》中已存續100餘年。日本對外觀設計進行保護始於1888年,1909年,日本對《外觀設計法》進行首次修訂,確立了保密外觀設計制度。引入該制度的理由是考慮到外觀設計與流行趨勢密切相關,易於被模仿。即使取得了專利權,權利人也有可能承受由於公開造成被抄襲盜用的損失。日本保密外觀設計制度規定,保密請求的最長保密期為3年,期滿後不得再要求保密,日本特許廳會對該授權外觀設計進行強制公開。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保密外觀設計的保密期限是3年一貫制,日本特許廳為專利權人提供了靈活的選擇。權利人可以指定適合自己的保密期限,只要不超過3年即可,期限以年為單位或者以月為單位。考慮到企業可能根據市場行情調整產品上市的時機,日本保密外觀設計制度規定,提出保密請求後還可以對這個期間進行延長或者縮短,在原來指定期限期滿前一個月內向日本特許廳提出即可。實踐中,申請人需要在提交外觀設計申請的同時或者在繳納第一年的年費時向日本特許廳提出保密申請,2007年3月31日以前的申請僅支持申請日提出。提出保密申請時應當將要求保密的期限在外觀設計請求書中清晰記錄。保密請求費用以申請為單位,每一件申請為5100日元,以目前的匯率計算約合300元人民幣。保密外觀設計不僅不公布外觀設計內容,產品名稱、產品類別、設計人等請求書中的信息也處於暫時保密的狀態。這樣的制度設計使競爭對手無從得知申請人在哪個領域進行了怎樣的創新,是對申請人發展經營策略的全面保護。關於申請日本專利前先要了解日本外觀設計延期公告制度,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❽ 日本專利申請周期是多長
據報道,日復本專利申請制數為32萬項,較上年減少0.1%,雖然日本專利申請量降低,但是日本專利申請對於擴大產品市場佔有額,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還是功不可沒的。那麼日本專利申請周期是多長?小編整理了日本專利申請周期是多長?的內容,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為您解答日本專利申請周期是多長?日本專利申請周期是多長?從申請之日到授權,一般需要1.5-2年。日本是巴黎公約和PCT條約成員國,所以中國申請人可基於本國優先權直接申請日本專利。日本採用的是先申請主義,所以做出發明後最好盡快申請,另外,計算機軟體可在日本獲得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人須於提出申請前針對該新型之可注冊性進行檢索。日本外觀設計採用了局部外觀設計注冊制度,對某些具有局部特徵的形態、形狀,允許注冊局部外觀設計,如果運用這種新的局部外觀設計注冊制度,在注冊了有特徵的部分之後,遇到第三者採用了該有特徵的部分,盡管整體不同,也能起訴其侵權。
❾ 對日本「外觀設計專利」制度的兩點思考
日本的外觀設計專利制度,與我國的既有相同,又有差異。其中有兩個方面與我國尤其不同,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現詳述如下。差異一:可以申請保密的外觀設計專利日本《外觀設計法》第14條規定,外觀設計注冊申請人可指定在外觀設計權的設定的注冊之日起三年以內的期限,可請求在此期限內以該外觀設計為秘密。筆者認為,這一規定匪夷所思。眾所周知,專利保護與商業秘密保護的最大不同在於:專利保護是以公開換絕對性保護;商業秘密則是以不公開換相對性保護。換言之,專利保護在有效期內可以獲得絕對保護,在保護期內即使商業競爭者通過自己的技術研發開發出相同技術,也不能實施,但是專利權人付出的代價是必須將專利技術信息向公眾公開;與之相對,商業秘密的權利人沒有義務將相關的秘密方案向公眾公開(相反,他還要採取合理措施予以保密),但付出的代價是不能阻止他人使用各種合法手段(包括反向技術)研發其商業秘密的技術內容,一旦他人研發成功,他人既可以成為同一商業秘密的權利人,也有權將相關秘密信息向公眾公開(這會導致原來的商業秘密立刻消亡,成為公有領域的技術信息)。而日本的做法,筆者認為實質上就是允許專利權人在外觀設計專利的部分有效期內對其採取類似商業秘密的保護手段。顯然,這一方式在我國難以借鑒。對於一項公開的外觀設計專利,任何守法公民都有義務在專利有效期內不去模仿、實施,但是,對於一項被保密的外觀設計專利,如果它同時又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規定的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包裝、裝潢,那麼,其他競爭者由於不知其為專利但又因為某種偶然的合法的原因知悉相關技術信息而對其進行仿製,又何罪之有呢?(這里的罪不是指刑法上的罪,而是指民事侵權責任)差異二:局部外觀設計專利也可以受到保護我國《專利審查指南》明確規定,產品的不能分割或者不能單獨出售且不能單獨使用的局部設計,例如襪跟、帽檐、杯把等,不能申請為外觀設計專利。日本起初也做了類似規定,但在2008年對外觀設計法進行了修改,確定了部分外觀設計這一概念(業內也有稱局部外觀設計)。具體而言,日本外觀設計法第二條規定,在本法律中所謂‘外觀設計’,是指物品(包含物品的一部分)的形狀、圖案或者色彩或者它們的結合,通過視覺引發美感之物。換言之,以襪子和瓶子為例,不能分割的襪跟和不能單獨出售的瓶蓋都被納入了日本部分外觀設計的可授權范圍中。筆者認為,日本的作法非常值得借鑒。在我國關於外觀設計專利的司法實踐中,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主要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的第九條、第十條和第十一條。其中,第十一條規定了整體比較侵權判定標准。隨著司法實踐的不斷豐富和新類型案件的不斷涌現,整體比較標准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挑戰。《解釋》第十一條規定的整體比較標准(人民法院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徵,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指的是在外觀設計侵權判定中要採取整體比較、重點觀察、綜合判斷的方法。其中的整體比較,是指判定基礎要著眼於授權外觀設計和被訴侵權設計整體上的視覺效果上的異同。隨著理論研究的持續深入和司法實踐的不斷擴展,理論上的質疑和實踐中的挑戰不斷涌現。在整體比較標准下,當兩件對比的外觀設計產品不構成相同或近似、令一般消費者不產生混淆的情況下,認為不構成侵權,似乎也是合乎邏輯、順理成章的結論。實踐中,這個結論容易被利用而成為一種規避侵權責任的理由。例如,某廠家生產出一種具有獨特外觀設計的產品,引起消費者的喜愛,其他廠家往往利用整體比較標準的局限,一方面抄襲、模仿該外觀設計造型中的創新部分,另一方面又對其整體上作出較大程度的變化,達到整體視覺效果的顯著區別。由於我國法律不保護部分外觀設計,這樣做常常能規避侵權責任。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仍然在於本應特別考慮的創新設計被淹沒在包括大量非創新設計的整體效果之中,而無法有效影響判定主體在宏觀上形成的整體視覺印象。因此,筆者認為,在專利法的下次修改中,應當將相關內容納入修訂范圍。
❿ 日本外觀設計專利從提交到收到注冊證書需要多長時間
積特知識產權:日本外觀設計專利從提交到收到注冊證書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沒有任何干預措施,則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來注冊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