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重整期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的規定,自人民法院裁定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終止之日的這段時間,為重整期間。
確定重整期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債務人企業的管理權在重整期間發生變化。
(2)設定於債務人財產上的擔保物權和優先權在重整期間內的行使受到限制。
在重整期間,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的擔保權和法定優先權暫停行使,債務人或者管理人為繼續營業,可以通過提供為債權人接受的擔保,取回質物和留置權。
(3)債務人的權利人在重整期間行使權利應當符合法律規定。
(4)債務人的出資人和有關人員的權利在重整期間受到限制。
在重整期間,債務人的出資人不得請求投資收益分配;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非經人民法院同意,不得向第三人轉讓其持有的債務人的股權。
㈡ 關於破產重整在法律上有沒有時間規定
我國破產法並沒有對破產重整的時間作出規定。一般來說,重整的時間通過重整計劃確定。在重整過程中,破產管理人可以在特殊情況下想法院提交申請延長重整時間。
一般來說的重整時間是2到3年。
㈢ 破產重整的規定和基本規則是什麼
一、破產重整的規定
二、公司重組機構
三、重整計劃的原則
㈣ 破產重整後有時間規定多久清償債權
1,在規定的日期直接向清算組申報債權。
2,按照實際的時間計算。
3,不可以以「未到期限為由拒不還款或者是要少還款」
4,破產公告發出後,破產清算完成前,所有破產財產不可以單獨清償。否則,清算組可以行使追回權。
㈤ 我想問一下上市公司申請破產重整,法院要求上市公司限期補充材料有時間規定嗎
債務人自己申請破產的沒有時間限制,債權人申請的有時間限制!但是上市公司重整涉及到廣大股民的利益,一般債權債務關系也比較復雜,社會影響比較大,法院受理一般非常謹慎,07年、08年一般需要最高院同意,而現在也要徵求「他老人家」的意見,不過隨著成功案例的增多,最高法的審查寬松多了,就是還是不能完全按照法律規定的時間限制辦事的。
㈥ 公司重組與破產重整的區別有哪些
破產重組和破產重整不是一個意思。一、重整與重組的相同之處1、前提條件相似公司企業面臨重大財務危機,陷入生存困難,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等情況,是二者的共同前提。2、目的相同通過清理債權債務關系,引入戰略第三方,公司企業整體轉讓,易主經營等措施,挽救困境中的企業,以使企業獲得新生,避免公司破產帶來的消極後果。二、重整與重組的區別重組,不是一個嚴謹的法律概念,而是一個約定成俗的稱謂(通俗講,法律從未針對重組作出任何規定)。約定成俗的「資產重組」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收購兼並。(2)股權轉讓。(3)資產剝離。(4)資產置換。重整,是一個嚴謹的法律概念,其法律依據在於《企業破產法》的明文規定,其內涵、程序、效率、後果均由法律明確規定。重組,由於沒有法律框架約束,股東、債權人之間的協商都是自願的,沒有任何強制。比如,談判的時間、債權人的清償率等等,均是自由確定的,沒有法律約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債務人或者債權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進行重整。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宣告債務人破產前,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
㈦ 破產法的重整計劃草案的提交期限的「法定主義」最早出自哪裡
根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組拒絕再次表決或者再次表決仍未通過重整計劃
根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組拒絕再次表決或者再次表決仍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但重整計劃草案符合哪些條件的,債務人或者管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計劃草案?
A.按照重整計劃草案,本法第82條第1款第1項所列債權就該特定財產將獲得全額清償,其因延期清償所受的損失將得到公平補償,並且其擔保權未受到實質性損害,或者該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和按照重整計劃草案,本法第82條第1款第2項、第3項所列債權將獲得全額清償,或者相應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B.按照重整計劃草案,普通債權所獲得的清償比例,不低於其在重整計劃草案被提請批准時依照破產清算程序所能獲得的清償比例,或者該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C.重整計劃草案對出資人權益的調整公平、公正,或者出資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和重整計劃草案公平對待同一表決組的成員,並且所規定的債權清償順序不違反本法第113條的規定
D.債務人的經營方案具有可行性。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重整計劃草案符合前款規定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裁定批准,終止重整程序,並予以公告
㈧ 破產重整債權調整方案法規是如何規定破產債權
債權債務的清償是重整計劃的主要內容之一,它關繫到所有關系人的切身利益。重整計劃草案如不就債權債務的清償作出規定,也無法交付債權人會議討論通過。
破產重整計劃應就債權債務償還的下列事項作出具體規定:
(1)債務清償的期限。債務清償期限在債的關系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重整程序中它除具有一般民法上的意義外,更有訴訟法的效力。若重整債務人提前對部分重整債權人清償的,為法律所禁止,構成對個別債權人的優惠。若不按計劃規定的期限償還債務的,則構成對計劃的違反,是債權人請求法院強制執行的法定理由,故重整計劃應對之明確規定。
(2)債務履行擔保。這里所指的擔保並非指以重整債務人的特定財產為債權人設定的擔保,而是指其他第三人為重整債務人履行債務提供擔保的情形。在此種情況下,重整計劃應明確規定提供擔保的人及擔保權的內容。在沒有擔保的情況下,重整計劃應當明確清償資金的來源。
(3)債務償還條件。重整計劃規定對同類債權的清償條件應當平等,但在不同性質及不同種類的債權之間,在不妨礙公平的情況下可以有所差別。
債權或股權的變動涉及到關系人的切身利益,如果在破產重整計劃中不做出明確規定,關系人會議很難通過該重整計劃。所謂債權或股權的變動,涉及削減全部或部分債權人的債權數額、免除利息、將債權作價入股、股東股份減少等內容,重整計劃對此必須明確規定。重整計劃在對債權或股權做出削減時,應該對每一類請求權或權益類內的每一項請求權或權益給予同等待遇,但在不同性質及種類的債權或股權之間,可以有所差別。在特殊情況下,在不損害債權人共同利益前提下可以對某類債權人或股東做出讓步,即不削減他們的債權或股權,如法國重整立法規定,重整方案規定的清償期限或折減對兩類債權人的債權不適用,即小額債權和為工資以及勞動合同產生的一切債權應立刻並不打折扣予以清償。在重整過程中,如果存在某些債權人或股權人的債權或股權不因重整計劃而受到影響,那麼這種情況必須在重整計劃中列明。重整人或債權人在指定重整計劃草案時,在削減債權或股權的問題上,應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情況,以利於重整計劃的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