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區戒毒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社區戒毒的期限是多長時間為三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三十四條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區戒毒工作。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關基層組織,根據戒毒人員本人和家庭情況,與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社區戒毒措施。
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衛生行政、民政等部門應當對社區戒毒工作提供指導和協助。
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無職業且缺乏就業能力的戒毒人員,應當提供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
第三十五條接受社區戒毒的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戒毒人員,參與社區戒毒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對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或者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第三十六條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
設置戒毒醫療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從事戒毒治療業務的,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條件,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報同級公安機關備案。戒毒治療應當遵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戒毒治療規范,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
戒毒治療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戒毒治療的葯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做廣告。戒毒治療收取費用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收費標准執行。
(1)社區戒毒的期限為擴展閱讀:
案例:南陽一男子因多次涉毒被強制社區戒毒
10月20日,因吸毒被行政拘留的李某,當行政拘留期滿走出拘留所時,又接到被採取社區戒毒的通知,當即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10月10日,唐河縣公安局雙河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正在唐河縣馬振扶鄉雙河社區居住的桐柏籍男子李某有吸毒嫌疑。於是,民警依法將李某傳喚到派出所,並對其進行了尿檢。
經檢測,李某呈陽性,涉嫌吸食毒品。在事實面前,李某供述了自己曾在桐柏縣某公寓吸食毒品的違法行為。按照相關規定,警方對李某採取了行政拘留的強制措施。
此後,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李某在2013年7月份至12月,和高某、龔某等人一起在唐河、桐柏、河南油田等地,多次進行吸食毒品,並涉嫌向高某、龔某等人販賣毒品。按照相關規定,警方又對李某採取了社區戒毒三年的強制措施。
目前,李某已在社區接受戒毒檢測,相關案情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②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幾年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最長或延長一年。具體規定如下: 《禁毒法》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四十七條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二年。 執行強制隔離戒毒一年後,經診斷評估,對於戒毒情況良好的戒毒人員,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 強制隔離戒毒期滿前,經診斷評估,對於需要延長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員,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提出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報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批准。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最長可以延長一年。吸毒行為在我國雖然算不上犯罪,但此時也是國家嚴厲打擊的,只要發現有人吸毒,那麼肯定要做出處罰,同時也會強制性的進行隔離戒毒。當然,對於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也是有要求,那一般這個期限是多長呢?律圖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是多久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所在地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與其就戒毒治療期限、戒毒治療措施等作出約定。
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二、強制隔離戒毒場所
(一)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和攜帶物品進行檢查時發現的毒品等違禁品,應當依法處理;對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物品,由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代為保管。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檢查,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二)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設立戒毒醫療機構應當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配備設施設備及必要的管理人員,依法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科學規范的戒毒治療、心理治療、身體康復訓練和衛生、道德、法制教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三)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等情況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對吸食不同種類毒品的,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根據戒毒治療的不同階段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表現,實行逐步適應社會的分級管理。
(四)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患嚴重疾病,不出所治療可能危及生命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主管機關批准,並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備案,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可以允許其所外就醫。所外就醫的費用由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本人承擔。所外就醫期間,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連續計算。對於健康狀況不再適宜回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提出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建議,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議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經批准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已執行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折抵社區戒毒期限。
(五)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脫逃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立即通知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並配合公安機關追回脫逃人員。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應當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脫逃期間不計入強制隔離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不得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六)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提出的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意見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對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批准機關應當出具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書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決定書,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24小時以內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以及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③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多少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
社戒是3年時間,這是我國的《禁毒法》所規定。強戒的期間是2年,如果內表現好,大概容1年半時間就能結束。
社區戒毒一定要注意,是否簽署了社區戒毒協議,這個至關重要。
我是陽光李雲齊,擅長禁戒毒咨詢,歡迎追問,私信
④ 社區戒毒時限
依據我國戒毒條例的規定,對吸毒人員進行社區戒毒的,戒毒的期限為三年,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戒毒決定書15日內到社區戒毒地人民政府報到。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戒毒條例》
第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4)社區戒毒的期限為擴展閱讀
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指出,把鄉鎮(街道、社區)政府作為基層開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體,並確定了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戒毒幾種戒毒形式,而社區戒毒將成為戒毒的主陣地。
第三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戒毒人員應當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戒毒;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現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現居住地接受社區戒毒。
第三十四條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社區戒毒工作。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關基層組織,根據戒毒人員本人和家庭情況,與戒毒人員簽訂社區戒毒協議,落實有針對性的社區戒毒措施。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衛生行政、民政等部門應當對社區戒毒工作提供指導和協助。
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無職業且缺乏就業能力的戒毒人員,應當提供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
第三十五條接受社區戒毒的戒毒人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社區戒毒協議,並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戒毒人員,參與社區戒毒的工作人員應當進行批評、教育;對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或者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⑤ 社區戒毒的期限
3年。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戒毒條例》
第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第十九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履行社區戒毒協議;
(二)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三)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日以上的,須書面報告。
第二十條社區戒毒人員在社區戒毒期間,逃避或者拒絕接受檢測3次以上,擅自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次以上或者累計超過30日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
(5)社區戒毒的期限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第三十一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員。吸毒成癮人員應當進行戒毒治療。吸毒成癮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十八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一)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
(二)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
(四)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後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
⑥ 社區戒毒的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條規定:社區戒毒的期限為三年。
社區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癮人員在社區的牽頭、監管下,整合家庭、社區、公安以及衛生、民政等力量和資源,使吸毒人員在社區里實現戒毒。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指出,把鄉鎮(街道、社區)政府作為基層開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體,並確定了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戒毒幾種戒毒形式,而社區戒毒將成為戒毒的主陣地。
(6)社區戒毒的期限為擴展閱讀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禁毒工作的意見》(中發〔2014〕6號),深入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進一步完善戒毒治療、康復指導、救助服務相結合的戒毒康復體系,提高對吸毒人員的服務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減少毒品社會危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等有關法律規定,制定了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規劃(2016—2020年)。
1、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戒毒條例》,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意見》(禁毒辦通〔2013〕5號)。
緊緊圍繞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的總目標,緊密結合社會管理創新,廣泛動員各方面社會力量,統籌利用各方面社會資源,全面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建立集生理脫毒、心理康復、就業扶持、回歸社會於一體的戒毒康復模式,形成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鄉鎮(街道)具體實施、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積極幫助吸毒人員戒除毒癮、融入社會,最大限度減少毒品社會危害。
2、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關懷救助,注重人性化關愛幫扶,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和挽救戒毒康復人員
2)堅持科學戒毒、綜合矯治,積極適應不同吸毒人員不同需求,有針對性提供戒毒醫療服務,綜合運用多種戒毒康復措施,幫助吸毒人員恢復身心健康
3)堅持部門參與、社會共治,認真履行政府部門和基層組織的法定職責,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共同做好吸毒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4)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區分不同毒情、不同基礎和不同條件,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戒毒康復模式,努力提高戒毒康復工作實效
5)堅持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深入開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範創建活動,培育典型、先行先試,帶動面上工作整體發展
6)堅持突出重點、改革創新,以幫助吸毒人員回歸社會為核心,完善政策制度,推進實踐創新,實現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3、任務目標
通過五年努力,實現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體系全面形成,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專職工作人員隊伍全面建立,各項戒毒康復措施全面落實,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執行率穩步提高的目標。結合各地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年度具體任務目標,基礎條件好、工作發展快的地區可以提前實現。
⑦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
是三年
在禁毒法中規定,
社區的戒毒期限為三年。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