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多少年的茶樹才算老茶樹
人們常說的「老茶樹」,應是樹齡在30年以上的茶樹。這是因為:一株茶樹的生命,是從一個受精卵細胞開始的,從這時起,它就成為一個獨立的、有生命的有機體。這個受精的卵細胞(合子),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在母樹上生長、發育而成為一粒成熟的種子。種子播種後,經發芽、出土,成為一株茶苗。茶苗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元素和能量,逐漸生長成一株根深葉茂的茶樹,以至開花、結果、繁殖出新的後代,在人為的和自然的條件下,逐漸趨於衰老,最終死亡。這個生育的全過程,就是茶樹的一生,科學上稱為「茶樹生育總發育周期」。在茶樹的一生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形態、生理機能等方面,不斷的起著量和質的變化,直至衰亡,形成了不同時期的茶樹生物學年齡特點。科學上,根據茶樹不同時期的生育特點,把茶樹分為四個生物學年齡時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幼苗期是指從茶子萌發到茶苗出土,出現第一次生長休止時為止。在雲南,這一時期約經歷4個月。
茶樹的幼年期,是指茶樹從第一次生長休止到出現第一次開花結實為止的時間。這段時間里,茶樹是營養生長,性器官還沒有分化成熟,不會開花結果,故稱幼年。在雲南,茶樹完成幼年期生育約4—5年。需要說明的是,幼年期茶樹可塑性特別大,時間長短、樹體機能的成熟程度與栽培管理水平、生育條件(自然生長的或人工栽培的)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變異很大。
茶樹的成年期,是指從第一次開花結實到出現第一次自然更新時為止。時間較長,受人工栽培刺激的茶樹約25—30年,生育條件好的,時間更長。在茶樹的成年期里,根據生殖生長、開花數量的多少,可分為「青年期」、「壯年期」兩個相對時期。成年期茶樹生育最為旺盛,產量和品質都處於高峰階段,也是最佳的經濟栽培時期。
自然生長、無人看管的「荒蕪」、「丟荒」茶樹,由於受不同生育條件的影響,成年期持續時間變化很大,多則上百年,少則幾十年。判斷這類茶樹是不是「老」了,主要要依據它的生長勢的強弱,觀察花果數量的多少和是否在根部出現「自然更新」的現象。
所謂「自然更新」,是指茶樹生理機能衰退、頂端優勢減弱,甚至不能發芽,花果大量產生,在樹根部位,新抽出大量的枝條(稱「地刈枝」、「地櫱枝」),茶樹形成上、下兩層樹冠(俗稱「兩層樓茶樹」)。這是茶樹生理機能自我調節的結果,故稱「自然更新」。
茶樹出現自然更新後,即進入衰老期,經過幾次反復更新,樹體便漸漸趨於死亡。持續時間,人工種植情況下,經濟生產年限一般只有40—60年;自然生長、無人看管、刺激小的「荒蕪」、「丟荒」茶樹,可達數百年。
綜上所述,根據高產優質栽培理論、茶樹經濟栽培年齡,可以界定出人們常說的「老茶樹」,應是樹齡在30年以上的茶樹。
善誠普洱
❷ 茶樹的一生分為哪幾個生物學年齡時期
一株茶樹的生命,是從一個受精卵細胞開始的,從這時起,它就成為一個獨立的、有生命的有機體。這個受精的卵細胞(合子),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在母樹上生長、發育而成為一粒成熟的種子。種子播種後,經發芽、出土,成為一株茶苗。
多少年的茶樹才叫「老茶樹」?
茶苗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營養元素和能量,逐漸生長成一株根深葉茂的茶樹,以至開花、結果、繁殖出新的後代,在人為的和自然的條件下,逐漸趨於衰老,最終死亡。這個生育的全過程,就是茶樹的一生,科學上稱為"茶樹生育總發育周期".
在茶樹的一生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形態、生理機能等方面,不斷的起著量和質的變化,直至衰亡,形成了不同時期的茶樹生物學年齡特點。科學上,根據茶樹不同時期的生育特點,把茶樹分為四個生物學年齡時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幼苗期是指從茶子萌發到茶苗出土,出現第一次生長休止時為止。在雲南,這一時期約經歷4個月。
茶樹的幼年期,是指茶樹從第一次生長休止到出現第一次開花結實為止的時間。這段時間里,茶樹是營養生長,性器官還沒有分化成熟,不會開花結果,故稱幼年。在雲南,茶樹完成幼年期生育約4-5年。需要說明的是,幼年期茶樹可塑性特別大,時間長短、樹體機能的成熟程度與栽培管理水平、生育條件(自然生長的或人工栽培的)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變異很大。
茶樹的成年期,是指從第一次開花結實到出現第一次自然更新時為止。時間較長,受人工栽培刺激的茶樹約25-30年,生育條件好的,時間更長。在茶樹的成年期里,根據生殖生長、開花數量的多少,可分為"青年期"、"壯年期"兩個相對時期。成年期茶樹生育最為旺盛,產量和品質都處於高峰階段,也是最佳的經濟栽培時期。
自然生長、無人看管的"荒蕪"、"丟荒"茶樹,由於受不同生育條件的影響,成年期持續時間變化很大,多則上百年,少則幾十年。判斷這類茶樹是不是"老"了,主要要依據它的生長勢的強弱,觀察花果數量的多少和是否在根部出現"自然更新"的現象。
所謂"自然更新",是指茶樹生理機能衰退、頂端優勢減弱,甚至不能發芽,花果大量產生,在樹根部位,新抽出大量的枝條(稱"地刈枝"、"地櫱枝"),茶樹形成上、下兩層樹冠(俗稱"兩層樓茶樹").這是茶樹生理機能自我調節的結果,故稱"自然更新".
茶樹出現自然更新後,即進入衰老期,經過幾次反復更新,樹體便漸漸趨於死亡。持續時間,人工種植情況下,經濟生產年限一般只有40-60年;自然生長、無人看管、刺激小的"荒蕪"、"丟荒"茶樹,可達數百年。
綜上所述,根據高產優質栽培理論、茶樹經濟栽培年齡,可以界定出人們常說的"老茶樹",應是樹齡在30年以上的茶樹。
四大要決是:
一、 清:聞其味;味道要清 ,不能有霉味。
二、 純:辨其色;茶色如棗,不能黑如漆。
三、 正:存其位;存放干倉,不可位潮濕。
四、 氣:品其湯;回味溫和,不可味雜陳。
❸ 茶葉放時間久了會不會過期還能喝么
茶有保質期,過期了不能喝。
生茶由於沒有經過人工快速發酵處理,耐儲藏性更好,具有陳化生香的風味特點,並且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茶葉的色、香、味、品質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但茶的最佳保質期只有10年左右,『越陳越香』這個概念只在保質期內適用。如果儲存不當,最佳保質期會相應縮短。
茶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以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曬干、蒸壓成型等工序製成,茶性較烈,湯色綠黃清亮,有強烈的苦澀味。
如果將生茶在環境合適的倉儲環境中陳化三五年,發生氧化、聚合、分解、降解等一系列復雜反應,產生大量的有益菌群。
多酚慢慢氧化掉了,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含量增加,它才開始變得陳香、醇厚。普洱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項渥堆工藝,利用人工快速發酵使茶性趨向溫和,湯色紅濃明亮,口感醇厚回甘。
(3)老茶樹的年限擴展閱讀:
喝茶功效:
1、防輻射
飲茶可減輕電腦輻射對電腦族的危害。生茶保健功效據廣東中山大學何國藩等用茶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飲用茶湯可以解除由鈷60輻射引起的傷害。
中國茶葉研究所與天津衛生防疫站等單位合作,用茶葉多糖對小鼠皮下注射後照射60co,照射劑量為0.20~0.22C/kg(766~840),結果注射茶葉多糖的小鼠成活率比對照組成活率高30%。
2、降血脂血糖
目前相關研究已從細胞、動物和臨床水平,證實了茶具有降脂的功效。有研究在對茶降血脂功效的研究中發現,普洱生茶和熟茶均具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其中熟茶的降血脂作用優於生茶。
茶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對正常機體並沒有降血糖的作用,其降血糖的原理並不是增加了機體的胰島素水平,而是改善了Ⅱ型糖尿病的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
❹ 茶葉是否年份越久品質越好
不一定,年份越久品質越好是建立在優質的原料、正確的加工工藝和適宜的倉儲環境這幾個基礎之上,普洱茶才會有好的轉化。品質差的普洱茶再怎麼放它都不會有好的轉化。
普洱茶越陳越香,優質的原料是基礎,正確的加工工藝是關鍵,適宜的倉儲環境是升華,
❺ 古樹茶的古樹,多少年的茶樹才算是老茶樹怎麼辨別
真正意義上的古樹茶,樹齡應在300年以上。
基本是野生的,屬珍稀茶葉。
這有別於老茶樹。
❻ 茶葉有效期一般多長時間
一般的茶,還是新鮮的比較好。如綠茶,保質期在常溫下一般為一年左右。不過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主要有溫度、光線、濕度。如果存放方法得當,降低或消除這些因素,則茶葉可長時間保質。
1、黑茶
一般認為磚茶存放10至15年,千兩茶10至15年,散茶5至10年,其經濟,品飲價值較高,高檔原料製作的精品茶存放1至2年即有較好的口感。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一般而言,生茶的保質期在5年左右,熟茶經過特殊發酵越陳越香,茶葉保質期在15年以上。
2、綠茶
綠茶保質期在常溫下一般為一年左右。綠茶由於沒有經過發酵,保存方面要求相對其它茶類要高,保質期也最短。如果保存得當,保質期也可以延長。
3、紅茶
一般紅茶的保質期都比較短,一般是1年,次摘和秋摘的紅茶保質期為1-2年,錫蘭紅茶保質期比較長,二年的比較多。散裝紅茶的保質期,一般是18個月,一般袋裝紅茶保質期是24個月,罐裝或用鋁箔紙包裝的紅茶可保存三年左右,紙袋包裝的紅茶可保存兩年左右。
4、白茶
一般的茶葉保質期為兩年,因為過了兩年的保質期,即使保存的再好,茶的香氣也已散失殆盡,白茶卻不同,它與生普洱一樣,儲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濃,素有「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之說,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幾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經非常難得。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葯用價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極具收藏價值。白茶說是越陳越好,當然也是要在保存的好的前提下,白茶一般是要密封保存的,不然會散失其中的水分或潮濕。保存好才能達到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說法。
5、黃茶
黃茶屬發酵茶類,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所以黃茶與綠茶一樣,保持期都只有一年左右。
6、烏龍茶(青茶)
不像普洱茶保存時期越久陳味就越醇厚,正常情況下烏龍茶冷藏保鮮18個月,如果是烘焙的烏龍茶時間可以往後推六個月,達24個月,烘焙的烏龍茶無須冷藏保鮮,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就可!
判斷茶葉是否過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看它是不是發霉,或出現陳味;綠茶是不是變紅,湯色變褐、暗;滋味的濃度、收斂性和鮮爽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裝上的保質期,另外如果是散裝茶葉,最好不要超過18個月再沖飲。
❼ 茶樹怎麼種。什麼時候開花,幾年結果
不同產地茶樹的全花期長短不一。日本茶樹的花期為9月至11月。我國大部分茶區的花期在9-12月,而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等地每月均有茶樹花開放。茶樹是木本多次開花結果的植物,一般生長3、4年時便可開花結果,有的一年便開花。
種苗期是茶樹一生的開始,從種子成熟,經播種發芽,植株第一次生長停止,全程約8到9個月。幼年期約4到5年,是栽培茶樹培養樹冠的重要時期。
在這四、五年當中的後的一兩年內,也就是幼年期的後期一般可以採取打頂採摘的方法,開始採茶獲得茶葉市場收益。
成年期是茶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時期,在營養狀況較好的情況下一般可維持20年左右,這是茶樹發揮茶葉市場最大經濟效益的時期。
衰老期茶樹經多次採摘,形成頂層分枝細密的「雞爪枝」,發芽能力減弱,芽葉瘦小,產量明顯下降。
(7)老茶樹的年限擴展閱讀
茶樹種植的注意事項
1、底肥是茶苗定植前施入的肥料,其作用是增加茶園土壤有機質,促進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為以後茶樹生長、優質高產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2、在高溫暴曬時不要進行噴灑肥料,不然會引起水分蒸發改變了肥料的濃度,下雨天也不要噴灑肥料那樣雨水會把肥料沖洗掉。
3、如茶園的土壤出現不良的情況,可以結合改土,選取優質的壤土或者是林間表土,來改善茶園的土壤情況。耕作後要及時清理殘留在茶園地表的枯枝爛葉和石頭雜草。
❽ 茶葉保質期限多久
茶葉是有保質期的,不同的茶保質期也不一樣,如綠茶,保質期在常溫下一般為一年左右,不過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主要有溫度、光線、濕度。如果存放方法得當,降低或消除這些因素,則茶葉可長時間保質。
不同茶葉的保質期:
1、黑茶,
一般認為磚茶存放10至15年,千兩茶10至15年,散茶5至10年,其經濟,品飲價值較高,高檔原料製作的精品茶存放1至2年即有較好的口感。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一般而言,生茶的保質期在5年左右,熟茶經過特殊發酵越陳越香,茶葉保質期在15年以上。
2、綠茶,
綠茶保質期在常溫下一般為一年左右。綠茶由於沒有經過發酵,保存方面要求相對其它茶類要高,保質期也最短。如果保存得當,保質期也可以延長。
3、紅茶,
一般紅茶的保質期都比較短,一般是1年,次摘和秋摘的紅茶保質期為1-2年,錫蘭紅茶保質期比較長,二年的比較多。散裝紅茶的保質期,一般是18個月,一般袋裝紅茶保質期是24個月,罐裝或用鋁箔紙包裝的紅茶可保存三年左右,紙袋包裝的紅茶可保存兩年左右。
4、白茶,
一般的茶葉保質期為兩年,因為過了兩年的保質期,即使保存的再好,茶的香氣也已散失殆盡,白茶卻不同,它與生普洱一樣,儲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濃,素有「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之說,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幾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經非常難得。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葯用價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極具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