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華佗什麼時候死的
是吹關羽的 呵呵
其實給關羽刮骨的就是普通軍醫
㈡ 誰能幫我列一下中國歷史朝代的按時間的列表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
朝 代 起 訖 都 城 今 地
夏 約前22世紀末—約前16世紀初 安邑 山西夏縣 亡於商
陽翟 河南禹縣
商① 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 亳 河南商丘 亡於周
殷 河南安陽
周 西周 約前11世紀—前771② 鎬京 陝西西安 (亡於大戎)東遷
東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陽 亡於秦
秦 前221—前206 咸陽 陝西咸陽 亡於
漢 西漢③ 前206—公元25 長安 陝西西安 亡於漢
東漢 25—220 洛陽 河南洛陽 亡於魏
三國 魏 220-265 洛陽 河南洛陽 亡於晉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亡於魏
吳 222-280 建業 江蘇南京 亡於晉
西晉 265-317 洛陽 河南洛陽 亡於趙
東晉
十六國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亡於宋
十六國④ 304-439 — —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亡於齊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亡於梁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亡於陳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亡於隋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分裂成東西魏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亡於齊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亡於周
西魏 535-557 長安 陝西西安 亡於周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亡於隋
隋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亡於唐
唐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亡於後梁
五代
十國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亡於後唐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亡於後晉
後晉 936-946 汴 河南開封 亡於契丹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亡於後周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亡於宋
十國⑤ 902-979 — —
宋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亡於金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亡於元
遼 907-1125 皇都 亡於金
(上京) 遼寧
巴林右旗
西夏 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亡於蒙古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龍江) 亡於蒙古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 1368年敗北,1543年分裂,1600年後降清
明 1368-1644 北京 北京(前期 南京 江蘇南京) 亡於清
清 1616-1911 北京 北京(皇太極遷盛京 遼寧沈陽)(順治前往北京)亡於民國
中華民國 1912---今 南京 後遷至台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0,1--今 首都北京。
㈢ 南方和北方過年有什麼不同
一、飲食不同
北方吃餃子,南方做年糕、吃湯圓。
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煮熟後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南方則多數做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團子」、「圓子」,取「全家團圓」之意。
二、娛樂活動不同
在北方由於氣候寒冷,過年一般都是待在家裡的,和親戚朋友聊聊天打打牌,很少有戶外的娛樂活動。開春以後北方的廟會比較多。逛廟會是北方春季的主要活動,有些地方的廟會從新年就開始了,新年元宵節都有廟會,我們這里的廟會一般從二月開始,二月十五城隍廟、三月十八老君廟。
在南方溫度比北方高,室外的活動比較多,南方舞龍燈也是一種形式,集「舞獅、舞龍、劃綵船、跑竹馬、踩高蹺等。
三、守歲方式不同
大年除夕的晚上,北方人一般是待在家裡,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如果是在農村,火盆和火爐是少不了的,火象徵著紅紅火火,除夕這天一定要把火燒的大,燒的旺,紅彤彤的花苗照在身上,照在牆壁上,不僅身子暖,心裡也是暖洋洋的。
南方人,吃過年夜飯以後,老年人在家圍爐而坐,拉拉家常,談談一年的收獲和明年的打算,年輕人則外出逛街遊玩,迎接新年的到來。
四、零食不同
除了主食之外,零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同村的鄰居,還是遠道而來的親戚,零食的作用不可小覷。零食可以哄小孩,可以作為飯前的墊食,同時也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北方的零食以堅果為主,像瓜子、花生等,北方過年的時候要買一大包瓜子。
南方的零食以甜點為主,像年糕、桂花糕等,年糕又名諧音」年年高「,預示著工作更上一層樓,年糕是南方過年必備的糕點。
五、過小年時間不同
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是祭祀灶君的節日。送灶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小年的時間南北方是不一樣的。北方過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三,而南方過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四。
㈣ 學府1號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漳州學府1號
城市:漳州
樓盤位置:得仙路與大亭路交匯處
開發商:漳州佳利偉業置業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樓,小高層,高層,超高層,
其他交通方式:暫無資料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6666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18棟樓,停車位668個停車位。
周邊配套:中小學:漳浦一中、漳浦一中分校、綏安中心小學 綜合商場:永嘉天地 其他:濱江公園、鹿溪公園、東湖濕地公園 小區內部配套:超市、兒童游樂場、運動場地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㈤ 什麼是禪學
就是研究「禪」的學術門類。
什麼是禪
「禪」是從梵文的「禪那」這個詞音翻譯過來的,用今天的話來說,「禪」實際上是一個外來語,它的意思是「思維修」或「靜慮」,屬於菩薩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種修行的方法。我們這里所說的「禪」是禪宗所傳的禪,與六度中的「禪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與「禪」相聯的有禪觀、禪定、禪心、禪意、禪味、禪法、禪風、禪機等由禪引伸出來的禪語,真是豐富多彩,韻味無窮。
在印度,「禪定」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一種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為基本三學,是每個佛教徒必須修持根本法門。佛教傳入中國後,歷代祖師和各個宗派,無不以「禪定」或「禪觀」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禪宗興起之後,它所提倡的「禪」與原來的「禪觀」或「禪定」雖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對於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說它,那末不同的是什麼呢?
第一,禪宗的「禪」是一種認識。與其說它是六度中的「禪定度」,還不如說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禪宗在方法上重視學人與其師的直接對話,以啟發學人的智慧。
第三,禪宗的目的第一步是開悟,認為只有「悟後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禪宗的修行是將日常生活與人心的凈化緊密結合,認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以出世的隨神做入世的事業。
關於禪的種類,《楞伽經》中分為四種禪,一是愚夫所行禪,即執有法不空而行禪。二是觀察義禪,即於定中對義諦作靜慮之禪。三是攀援如禪,即圭峰宗密禪師所說「欣上厭下」之凡夫禪。四是如來禪,即自證聖智境界之禪。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禪為五種:
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凡夫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
宗密所分,是專就學理上的分類。在實際修行中,這五種禪可作為循序而進的五個階段。在有真修實證的禪師引導下,每提高一個層次,就有一番悟境,就會在認識上來一次超越,這才是禪宗所提倡的「禪」。
究竟應該怎樣來定義禪宗所提倡的「禪」,既是一件難事,也是一件多餘的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禪宗是主張參「活句」的,歷代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總是應病與葯,精方解縛,從無死法與人。
參考資料:出處:禪刊 作者:雲水僧 時間:2005/07/29
㈥ 佛教什麼時候開始傳入中國
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兩漢之際,佛教開始傳入漢地(約在公元紀元前後)。
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6)永嘉天地年限擴展閱讀
佛教在中國的作用:
佛教文化的傳播重視融入本土文明。佛陀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的差異性,因此教導弟子尊重各地的風俗習慣:「雖是我所制,而於余方不以為清凈者,皆不應用。
其次,佛教文化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佛教寺院在歷史上充當著學術機構、教育場所、慈善機構、圖書館藏和文化中心等多重角色,佛教經典得到系統精緻的翻譯和妥善精心的保存,其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傳播,僧侶們成為知識與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
再次,佛教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文化成就。佛教在邏輯、語言、技術、醫學等方面具有悠久的傳統,在哲學、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天文等方面成果斐然,為後世留下了無比豐厚的精神寶藏和文化遺產。
此外,佛教文化還能增進地區間的和平與友誼。當其他宗教每每陷於宗教戰爭或教派沖突的泥潭時,佛教徒們卻常常能夠發揚慈悲寬容的精神,致力於消除相互的敵意。
參考資料:中國佛教史--網路
㈦ 宋文學的具體的時間劃分
分:北宋前期、北宋後期、南宋前期、南宋後期 北宋前期文學 宋初文學,元代方回《送羅壽可詩序》稱,「宋剗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仿效白居易體的有王禹偁,他也提倡杜甫的詩。倡「昆體」的為楊億、劉筠等的《西昆酬唱集》,效李商隱體,以《宣曲》詩諷刺宮掖,被下詔禁止。效晚唐體的有九僧(見「惠崇」)、林逋、魏野等人,用清淡的風格來寫幽靜的隱居生活,都受到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的影響。這時期的宋詩,還是模仿唐詩,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風貌。到梅堯臣起來,他的詩用思深遠,風格平淡,雖作近體,而存古意,「意新語工」,蘇舜欽跟他並稱。蘇舜欽的詩,筆力豪俊、超邁橫絕,好作古體,內容多結合當時現實。歐陽修學韓愈的以文為詩,又受李白詩的影響。但韓詩矯健,歐詩舒暢,風格不同,這時開始顯出宋詩的特色。
北宋初期的散文,仍襲五代浮靡的文風。柳開倡言「革弊復古」,提出重道、致用、崇散、尊韓等觀點,但他的文辭不免艱澀。繼柳開之後倡導古文的有王禹偁,他主張「傳道而明心」,繼承韓愈「文從字順」的一面,強調文貴乎「句之易道,義之易曉」(《答張扶書》),語言平易近人。此後提倡古文的有穆修、尹洙、石介等人。穆修訪求校正韓柳集,提倡古文,爾後為尹洙。尹洙通知古今,為文簡而有法,再後為歐陽修。尹洙稱范仲淹《岳陽樓記》為「傳奇體」(《後山詩話》),不滿意他的描繪景物用辭藻及對偶。歐陽修不反對偶儷,所見較廣。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對「道」與「文」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文「紆徐委備,往復百折,而條達疏暢,無所間斷」(蘇洵《上歐陽內翰書》),平易暢達,有情韻之美,開創了一代文風。他獎引後進,在他周圍,團結了曾鞏、王安石及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等人,使宋代散文有了空前的發展。
北宋前期的詞,代表作家有晏殊、歐陽修、柳永等。晏、歐的詞主要是小令,多寫閑情逸致,詞風則承襲五代,受南唐馮延巳影響尤深,但基調有所變化。晏詞趨向雍容淡逸,和雅溫婉;歐詞較為疏宕俊朗,深摯清麗。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大量寫作慢詞的詞人。他的詞長於鋪敘,不避俚俗,以白描的手法,極寫都市繁華和悲歡離合之情。「尤工於羈旅行役」,且多以同情態度描寫伶工樂妓的生活和願望,發展了詞體,擴大了詞境。但也時有下筆率易、跡近淫靡之病。這一時期以小令著稱的還有宋祁、范仲淹、晏幾道等。宋、范均存詞不多,前者有一些佳句流傳很廣,後者在內容上有重要突破;塞垣風光,戍邊情懷,蒼涼悲壯,慷慨生哀,確是俯視群流,獨放異彩。晏幾道是晏殊的幼子,與其父合稱「二晏」。所作多數是對往事的低回追憶,感傷惆悵,委婉深沉。這一時期的慢詞作家還有張先。其詞與柳永齊名,但才力稍遜,長於煉句而短於煉意,詞風偏於纖巧冶艷,意境不高。
就北宋前期的文學說,在歐陽修領導下的詩文革新運動已取得成功,宋代的詩歌和散文,已開始呈現出不同於唐代詩歌和散文的風貌。北宋前期的詞,以柳永的創作長調最為突出,顯示宋詞比唐五代詞有了新的發展。
繼承歐陽修的古文創作理論的是曾鞏,他稱「畜道德而能文章」,認為「畜道德」「則公且是矣。而其辭之不工,則世猶不傳,於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寄歐陽舍人書》),又稱「所記者豈獨其跡也,並與其深微之意而傳之」(《南齊書目錄序》),這就本歐陽修對道和文的看法作了闡明。他的散文,平正通達,委曲詳明,在藝術性上次於歐陽修。王安石的散文,內容深刻,辭氣峭折,具有不同於歐陽修的風格。他在《上人書》里要求「自得」「資深」,加以「左右逢源」,所以他的文章深刻透闢,曲折如意。王安石的詩歌創作工於刻畫,善於議論,罷相後退居鍾山所作刻畫景物的詩,精工明麗,為人所稱道。他在修辭上的特點,就是借用古語來表達情思。由於他博極群書,「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答曾子固書》),所以造成「以學問為詩」的風氣。他的詞所作不多,但像〔桂枝香〕「登臨送目」,寫金陵懷古,已經是以詩寫詞,不過影響不大。王安石在詩文詞的創作上,都有傑出成就。
北宋後期文學
北宋後期繼歐陽修領導古文革新的運動,並取得完全勝利的是蘇軾,在詩歌的創作上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是蘇軾,在詞的創作上,打破詩詞的界限,以詩為詞,開辟了詞的境界的也是蘇軾,蘇軾是北宋最傑出的大作家。
蘇軾繼歐陽修起來,在完成北宋詩文詞的革新運動方面,發揮了更大的更全面的作用。歐陽修講的道是關心百事,有所自得。蘇軾講的道,如學潛水的「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日喻》),是在生活實踐中有所體會,才能「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瞭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瞭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為辭達」(《答謝民師書》)。其實蘇軾的所謂「道」,在概念上和儒家道家以及宋代程朱的所謂道都有不同,更多地偏重於生活體驗,從生活中獲得創作構思。他會運用「博喻」,用豐富、新鮮、貼切的比喻,來表達這種口未能言的體會。他的創作,「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隨物賦形」(《文說》),既有深厚廣闊的生活體驗,又有「隨物賦形」的形象表現手法,顯示了北宋最傑出的文學成就。他的散文,論辯滔滔,氣勢雄壯,縱橫變化,汪洋恣肆。他的賦,象《前赤壁賦》,是敘事、描繪、哲理的結合,情韻相生。他的小品,富有詩情畫意,有豐富的想像力。他的詩「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書吳道子畫後》),才情奔放,曲折變化,無不達之意。「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趙翼《甌北詩話》卷五)。他的詞,打破了詩詞的界限,以詩為詞,風格多樣,有清新俊逸的,有剛健豪放的,給詞開辟了新的境界。他完成了北宋詩文詞的革新運動。
蘇門四學士是黃庭堅、秦觀、張耒和晁補之,四學士外還有陳師道也極有名。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開創者,陳師道是江西詩派中僅次於黃庭堅的作者。黃庭堅主張「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答洪駒父書》)。這是把王安石、蘇軾等的以學問為詩的實踐發展而建立的一套理論。他「搜獵奇書,穿穴異聞」來引用「陳言」,顯示他的學問;這種「陳言」是用來「陶冶萬物」的,所以他的詩是有內容的,也表達了他的感慨和激情。對黃庭堅,論者毀譽不一,但他的主張和詩歌作品在宋代產生了很大影響。陳師道初學黃庭堅,後來改學杜甫。他表達切身體會的五言古詩,寫得極為朴摯。張耒的詩較多地反映人民生活。秦觀的詞有很高成就,「寄慨身世,閑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若以其詞論,直是初日芙蓉,曉風楊柳,倩麗之桃李,容猶當之有愧色焉」(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二)。他跟蘇軾的詞不同,是當時婉約派詞的傑出者。當時著名詞人還有賀鑄,他的詞穠麗中有清剛之氣。
稍後的著名詞人有周邦彥。他精通音律,創作了許多新調。他的詞「多用唐人詩語,?括入律,渾然天成;長調尤善鋪敘,富艷精工」(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在當時和後代都為人推重。李清照《論詞》「乃知別是一家,要「協音律」,又稱「晏(殊)苦無鋪敘,賀(鑄)苦少典重,秦(觀)則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非不妍麗,而終乏富貴態」。她推崇的別是一家大概即指周邦彥的詞,協音律,講鋪敘,較典重,有故實,這代表了當時的看法。李清照的詞,是婉約派的正宗,工於抒情,用白描的語言曲折地表達深摯的情意,姿態百出。她南渡後的作品,經歷了國破家亡的苦難,流露了極為凄苦的感情。這時期她的詩歌,又充滿愛國激情,具有豪邁猷勁的風格。
南宋前期文學
經歷了北宋覆亡的「靖康之難」,激起了南宋詩人抵抗侵略、保衛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雖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但時代的劇變,迫使詩人拋開江西詩派「取古人陳言」的寫法,寫出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這時期取得傑出成就的是陸游和辛棄疾的作品。稍早於陸、辛的詩人有陳與義,「建炎間,避地湖嶠(兩湖五嶺),行萬里路,詩益奇壯,造次不忘憂愛。以簡嚴掃繁縟,以雄渾代尖巧。第其品格,當在諸家之上」(《宋詩鈔·簡齋詩鈔》)。他的身世漂泊與杜甫相似,他的詩也轉向杜甫學習,學到杜詩的音節宏亮,風格沉著。「中興四大詩人」,「尤、楊、范、陸」並稱。尤袤的詩大都散失。楊萬里的詩,自稱「步後園,登古城,采擷杞菊,攀翻花竹,萬象畢來,獻予詩材」(《誠齋荊溪集序》)。他從生活中抓住一點感受就寫詩,這就擺脫了江西詩派的以學問為詩的規范,作出活潑自然的詩。只是他的愛國感情不夠強烈。范成大出使金時所作72首七絕,表達了北宋亡國之痛,反映了遺民盼望恢復的心情。他的《四時田園雜興》60首,對農民的疾苦有了深入反映,勝過以前的田園詩。這時期最傑出的詩人是陸游。陸游的詩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體會生活的雋永滋味,熨貼景物的曲折情狀;另一方面是表達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收復失地,解救淪陷區人民,悲憤激烈。他在詩和詞里都表現了這種精神,在詩里更為突出。陸游的散文也很有成就。他的論文、記敘,不少貫串著愛國感情。他的《入蜀記》,寫景、議論、抒情,均極為生動。
辛棄疾是南宋前期最傑出的愛國詞人。他在詞里充滿了洗雪國恥的豪情,寫出了壯志難酬、國勢衰落的悲憤。他在蘇軾以詩為詞後,「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拉雜運用」(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一),以文為詞。他的詞有縱橫奔放的一面,又有穠麗纖綿的一面。這時期的辛派詞人,有陳亮和劉過等人。陳亮詞筆力矯健,氣勢豪放。劉過詞有豪氣,多壯語。陳亮又是著名的政治家,堅持抗戰,反對投降,要「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自謂差有一日之長」(《宋史》本傳)。還有葉適的散文,多論時事,獨抒己見。「文章雄贍,才氣奔逸,在南渡卓然為一大宗」(《四庫全書總目·水心集》)。
南宋後期文學
南宋後期文學,由於宋金媾和以後,經歷一段相對安定時期,愛國主義的歌聲逐漸衰退,格律派詞人興起。這一派,以姜夔為最著名。「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格調較高,音調和婉。他的〔揚州慢〕寫「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反映了一些戰亂的感嘆,但缺少愛國的激情。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老子豈無經世術,詩人不預平戎策。」表達了一些憂憤。他以詠物詞著名,工於刻畫。姜夔替他的《梅溪詞》作序,稱為「融情景於一家,會句意於兩得」(《花庵詩選》引)。吳文英的詞,在修辭協律上用力,過於雕琢,不免晦澀。周密的詞,講求清麗,曾和吳並稱「二窗」(周草窗、吳夢窗),詞風相近,但周並不象吳的晦澀。他選南宋詞為《絕妙好詞》,代表了雅正派的觀點。張炎的詞,表達南宋亡國後的凄涼哀怨。他研究聲律,在唱腔上用功。他提倡「清空」。姜夔、張炎的詞對後世影響較大。清代以朱彝尊、厲鶚等人為代表的浙派詞人,就是推崇他們的。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亦極推重他們,稱:「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於伊鬱中饒蘊藉。」又稱:「張玉田詞,如並剪哀梨,爽豁心目。」此外,史達祖、吳文英、周密等南宋詞人,也得到清代詞人的推重。跟格律派詞相當的,有四靈派和江湖派的詩。「永嘉四靈」,學晚唐賈島、姚合的詩,凄清幽咽,境界太狹,抒情太偏。江湖派是受四靈派影響的詩派,其中最著名的詩人首推劉克庄,他在學晚唐體的詩裡面填嵌成語典故,可是還不能擺脫晚唐體的格局。
南宋末年,文學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再度發揚,有反侵略的忠憤,有崇高的民族氣節,也有遁跡山林寧死不屈的孤高。象文天祥的《指南錄》和《指南後錄》中的詩文,劉辰翁表現亡國之痛的詞,汪元量表現忠憤氣節的詩,以及記錄亡國之痛的《越州歌》20首,謝翱的血淚文《西台慟哭記》,構成了宋代文學的強烈尾聲。
宋代文學還有白話短篇小說的話本和平話,是說話藝人的底本。話本是適應市民階層的壯大產生的。它反映了城市中小商人、手工業者和下層婦女的生活,以這些人為話本中的主人,塑造了各種人物,具有性格化的對話,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運用接近口語的白話。它適應聽眾陸續到達的需要,在正式講故事前有詩詞或其他簡短故事組成的「入話」,用韻文來對人物或情景作描寫,全文用詩詞作結束。宋代話本贊美婦女對愛情的追求的,有《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寫公案故事的,有《錯斬崔寧》,暴露封建官吏的草菅人命;寫俠盜故事的,有《宋四公大鬧禁魂張》,贊美宋四公等劫富濟貧、懲罰為富不仁者的俠義行為等。
這種話本成為白話短篇小說的開端,對後代的白話短篇小說有深遠的影響。平話講歷代故事,有《新編五代史平話》和《大宋宣和遺事》,對後代長篇小說的創作有一定影響。
㈧ 燕國歷史,後燕,也就是慕容氏那個時期的燕國具體的歷史時間和人物,誰能提供一下。
後燕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由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權。
前秦在383年淝水之戰大敗後,投降了前秦的前燕有勢力貴族慕容垂於384年集合鮮卑建國。385年起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
394年滅西燕。統治范圍包括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
407年被北燕所滅。
詳細資料:
十六國之一。鮮卑族慕容垂所建。都中山(今河北定縣)。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歷七主,共二十六年。十六國後期中原地區最強盛的一個王國。
前燕慕容垂在位時,慕容垂因宗室內部矛盾投奔前秦,為苻堅將領。淝水之戰後,垂至鄴拜謁先人陵墓。時丁零族翟斌於河南起兵反秦,鎮守鄴城的苻丕(苻堅庶長子)命垂及宗室苻飛龍前往鎮壓。途中垂襲殺飛龍,與前秦決裂。384年,垂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國,史稱後燕。有眾二十餘萬,進圍鄴城。385年苻丕自鄴城撤往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河北之地盡屬後燕。386年,垂自立為帝,定都中山。392年消滅割據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權,394年滅西燕,基本上恢復了前燕版圖。
㈨ 從夏朝到清朝的表格 起止時間,開國君王,滅國君王,都城
具體朝代如下:
1、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創建者是啟,滅國者是桀。
2、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創建者是湯,滅國者是帝辛。
3、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創建者是姬發,滅國者是姬宮湦。
4、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創建者是嬴政,滅國者是胡亥。
5、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創建者是劉邦,滅國者是劉玄。
6、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創建者滅國者都是王莽。
7、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創建者是曹丕,滅國者是曹奐。
8、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創建者是劉備,滅國者是劉禪。
9、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創建者是孫權,滅國者是孫皓。
10、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創建者是司馬炎,滅國者是司馬鄴。
11、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創建者是楊堅,滅國者是楊廣。
12、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創建者是李淵,滅國是李拀。
13、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創建者是耶律阿保機,滅國者是耶律顏禧。
14、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創建者趙匡胤,滅國者趙昺。
15、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創建者是李元昊,滅國者是李睍。
17、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創建者是完顏旻,滅國者是完顏守緒。
18、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創建者是孛兒只斤鐵木真,滅國者是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
19、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創建者是朱元璋,滅國者是朱由檢。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20、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創建者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滅國者是愛新覺羅溥儀。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9)永嘉天地年限擴展閱讀:
順序: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朝代口訣:
第一首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第二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㈩ 南通·永嘉天地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福州南通·永嘉天地
城市:福州
樓盤位置:福州市南通鎮通州路與203省道交匯處
開發商:福建軒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40年
建築類型:小高層,高層,
其他交通方式:地鐵8號線(規劃)、3號線(規劃)、四環快速通道,138、141、快186、902等線路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21346.67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10%,共5棟樓,停車位200個
周邊配套:綜合商場:永輝超市(在建)、天澤奧特萊斯廣場、南通批發市場
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ATM)
其他商務配套:速8酒店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