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是怎樣規定的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自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天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的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並提交房屋及建築物產權、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轉讓、房產買賣合同,房地產評估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然後按照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和規定的期限繳納土地增值稅。
如果納稅人經常發生房地產轉讓,難以在每次轉讓以後申報繳納土地增值稅,可以按月或者按轉讓房地產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規定的期限申報納稅。納稅人選擇定期申報方式的,應當向轉讓房地產所在地的地方稅務機關備案。定期申報方式確定以後,1年以內不得變更。
納稅人在項目全部竣工結算以前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由於各種原因無法據實計算土地增值稅的,可以按照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的規定預征稅款,待項目全部竣工、辦理結算以後清算,多退少補。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地方稅務局根據當地的情況制定。
土地增值稅以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為單位進行清算,對於分期開發的項目,以分期項目為單位清算。
開發項目中同時包括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應分別計算增值額。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一、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部竣工、完成銷售的;
二、整體轉讓未竣工決算房地產開發項目的;三、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可以要求納稅人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
一、已經竣工驗收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已經轉讓的房地產建築面積占整個項目可售建築面積的比例在85%以上;或者該比例雖然沒有超過85qo,但是剩餘的可售建築面積已經出租或者自用的。二、取得銷售(預售)許可證期滿3年仍然沒有銷售完畢的。三、納稅人申請注銷稅務登記但是沒有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手續的。
四、省級地方稅務局規定的其他情況。
如果納稅人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土地增值稅或者辦理免稅、減稅手續,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不能辦理有關權屬變更手續(如土地使用權登記和過戶手續,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等)。
②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根據條例第十條的規定,納稅人應按照下列程序辦理納稅手續:
(一)納稅人應在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後的七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向稅務機關提交房屋及建築物產權、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轉讓、房產買賣合同,房地產評估報告及其他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資料。
納稅人因經常發生房地產轉讓而難以在每次轉讓後申報的,經稅務機關審核同意後,可以定期進行納稅申報,具體期限由稅務機關根據情況確定。
③ 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時間是何時
凡符合應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條件的項目,納稅人應當在滿足條件之日起90日內到主管地稅機關辦理清算手續,並據實填寫《土地增值稅清算表》;凡屬地稅機關要求納稅人進行土地增值稅進行清算的項目,主管地稅機關應當下發《土地增值稅清算通知書》,納稅人應當在接到清算通知之日起90日內,到主管地稅機關辦理清算手續。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規程的通知》(國稅發〔2009〕91號)規定,納稅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進行土地增值稅的清算:
1、已竣工驗收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已轉讓的房地產建築面積占整個項目可售建築面積的比例在85%以上,或該比例雖未超過85%,但剩餘的可售建築面積已經出售或自用的;
2、取得銷售(預售)許可證滿3年未銷售完畢的;
3、納稅人申請注銷稅務登記但未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手續的(應在辦理注銷稅務登記前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
④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程序和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應按照下列程序辦理納稅手續:
(1)納稅人應於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同時向稅務機關提交房屋及建築物產權、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轉讓、房產買賣契約;交易標的物,會計報表和有關資料。
(2)納稅人應按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在規定的繳納期限內,到指定銀行繳納土地增值稅。
(3)納稅人按規定辦理納稅手續後,持納稅憑證到房產、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產權變更手續。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繳納土地增值稅的,土地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不得為其辦理有關的權屬變更手續。具體納稅申報和納稅期限如下:
(1)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房地產開發項目後30日內應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進行項目登記。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售其開發的商品房,從項目(指作為基本計稅單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下同)竣工結算開始,應於季度後10日內,對已出售部分按成本實際發生數計算申報繳納土地增值稅;項目全部出售完畢時,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於季度後10日內作項目納稅申報,進行土地增值稅結算。
(2)非房產開發企業和個人。房產開發企業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轉讓房地產,應在轉讓房地產合同、契約簽訂後的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房地產權屬轉移前繳納土地增值稅。
⑤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有什麼規定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於小規模納稅人。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任何納稅人都必須如期納稅,否則就是違反稅法,受到法律制裁。
確定納稅期限,要根據課稅對象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流轉課稅,當納稅人取得貨款後就應將稅款繳入國庫,但為了簡化手續,便於納稅人經營管理和繳納稅款(降低稅收徵收成本和納稅成本),可以根據情況將納稅期限確定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個月。
確定納稅期限,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確定結算應納稅款的期限,即多長時間納一次稅。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個月等幾種。
二是確定繳納稅款的期限,即納稅期滿後稅款多長時間必須入庫。
(5)土地增值稅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消費稅納稅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營業稅稅納稅
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企業所得稅
⑴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⑵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⑶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⑸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⑥ 土地增值稅清算起止時間以什麼為准
凡符合《通知》第二條第一項規定的納稅人,須在滿足清算條件之日起90日內自行到主
管稅務機關辦理清算手續。
凡符合《通知》第二條第二項規定的納稅人,須在主管稅務機關限定的期限內辦理清算手續。
房地產開發企業也可委託稅務中介機構對開發項目進行清算。
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工作從2007年2月1日起開始。
⑦ 土地增值稅什麼時間計算繳納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應在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後的7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向稅務機關提交房屋及建築物產權、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轉讓、房產買賣合同,房地產評估報告及其他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資料。
土地增值稅實際上就是反房地產暴利稅,是指房地產經營企業等單位和個人,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在房屋銷售過程中獲得的收入,扣除開發成本等支出後的增值部分,要按一定比例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費。
當前中國的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對土地增值率高的多征,增值率低的少征,無增值的不征,例如增值額大於20%未超過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200%的部分,則要按60%的稅率進行征稅。據專家測算,房地產項目毛利率只要達到34.63%以上,都需繳納土地增值稅。
(7)土地增值稅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1、納稅地點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應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房地產所在地」,是指房地產的坐落地。納稅人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在兩個或以上地區的,應按房地產所在地分別申報納稅。
2、納稅申報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應在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後的7日內,到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向稅務機關提交房屋及建築物產權、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轉讓、房產買賣合同,房地產評估報告及其他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資料。
⑧ 如何確定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的規定,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房地產轉讓合同簽訂之日。以下通過非正常方式轉讓房地產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如下:
(一)已簽訂房地產轉讓合同,原房產因種種原因遲遲未能過戶,後因有關問題解決後再辦理房產轉移登記,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以簽訂房地產轉讓合同時間為准。
(二)法院在進行民事判決、民事裁定、民事調解過程中,判決或裁定房地產所有權轉移,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以判決書、裁定書、民事調解書確定的權屬轉移時間為准。
(三)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裁決房地產權屬轉移,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以仲裁書明確的權屬轉移時間為准。
⑨ 關於土地增值稅納稅時間和繳納方法請教
土地增值稅按照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實際收益計算徵收,由於計稅時要涉及房地產開發的成本和費用,有時還要進行房地產評估等,因此,其納稅時間就不可能像其他稅種那樣作出統一規定,而是要根據房地產轉讓的不同情況,由主管稅務機關具體確定。主要有三種情況:
納稅地點:
1.納稅人是法人的
當納稅人轉讓的房地產的坐落地與其機構所在地或經營所在地同在一地時,可在辦理稅務登記的原管轄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如果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地與其機構所在地或經營所在地不在一地,則應在房地產坐落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納稅人轉讓的房地產坐落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區的,應按房地產所在地分別申報納稅。
2.納稅人是自然人的
當納稅人轉讓的房地產的坐落地與其居住所在地同在一地時,應在其住所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如果轉讓的房地產的坐落地與其居住所在地不在一地,則在房地產坐落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