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牛血注射液的醫用用途
【英文名】Deproteinised Calf Blood Injection
商品名:奧德金
【成份】本品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精製而得,內含多種游離氨基酸和肽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的澄明液體。
【葯理毒理】本品能促進細胞對葡萄糖和氧的攝取與利用。在低血氧以及能量需增加等情況下,本品可以促進能量代謝。增加供血量。
【適應症】1.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和營養障礙性疾病(缺血性損害、顱腦外傷)所引起的神經功能缺損。2.末梢動脈、靜脈循環障礙及其引起的動脈血管病,腿部潰瘍。3.皮膚移植術;皮膚燒傷、燙傷、糜爛;癒合傷口(創傷、褥瘡);放射所致的皮膚、粘膜損傷。
【用法和用量】本品可以用於靜脈注射、動脈注射、肌內注射,也可加入輸液中滴注或加入200~30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滴注速度約2ml/min。1.靜脈給葯:(1)腦部缺血性損害:一次20~30ml靜脈滴注,一日一次,連續2~3周。(2)動脈血管病:一次20~50ml靜脈滴注,一日一次,或一次20~50ml動脈或靜脈注射,每周數次,四周一個療程。(3)腿部或其它慢性潰瘍、燒傷:每次10ml靜注(或5ml肌注),一日一次或每周數次,按癒合情況可加用本品局部治療。(4)放射引起的皮膚、粘膜損傷的預防
【不良反應】過敏反應極為罕見(例如蕁麻疹,皮膚潮紅,葯物熱,休克等)。如發生過敏反應立即停葯,並給予抗過敏處理。
【禁忌】對本品或同類葯品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1.本品不宜與其它葯物混合輸注。2.本品為高滲溶液,肌內注射時要緩慢,注射量不超過5ml。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本品對母嬰無不良影響,但使用時要注意對嬰兒可能產生的潛在危險。
【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有效期:暫定二年。
規格:5ml:0.2g(總固體)。
包裝:易折曲頸安瓿裝。5支/盒
【貯藏】遮光,密閉保存。
『貳』 哪些葯物是皮內注射,哪些又是皮下注射
疫苗一般多是皮下注射,刺激性大、作用快的葯物肌肉注射;兩者同屬於內部注射,葯品不會經過首過效應損失,所以葯物吸收、副作用區別很小,只是吸收的速度不同,肌肉注射會很快起作用。
皮下注射(H) 皮下注射是將小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多用於治療的給葯途徑和預防接種。
1.部位:多用上臂三角肌凹陷處。
2.操作方法:吸取葯液,先用碘伏消毒注射部位。左手綳緊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2ml注射器),使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約至針頭的2/3,放鬆皮膚,固定針頭,反抽無回血時即可將葯液全部注入。注射完畢後,用棉球輕壓針刺處,快速拔出針頭。
肌肉注射(im)肌肉注射是將葯液注入肌肉內,為了使葯液迅速發生療效,或刺激性葯物不宜作皮下注射,或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常選用肌肉注射法。
1.部位:一般選用肌肉較厚,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以臀大肌為最常用,其次為三角肌和股外側肌。
一般用十字法確定臀大肌注射部位,即從臀裂頂點引一水平線,再以髂嵴與脊柱連線的中點作一垂線,外上四分之一處即為注射部位。
2.操作方法:患者一般取側卧位,上側腿伸直,下側腿稍彎曲。坐位亦可。暴露注射部位,有碘伏消毒皮膚。吸取葯液後,左手拇、示指綳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2ml或5ml注射器),將針頭垂直,迅速刺入深達針頭的2/3處,固定針頭,反抽無回血,即可將葯液注入。注射畢,拔出針頭,用棉簽輕壓針眼處,到無葯液滲出為止。
其他注射方法:
皮內注射(id) 皮內注射是將小量葯液注入皮內(表皮與真皮之間),主要用於過敏試驗和預防注射。
1.部位:皮膚過敏試驗多在前臂掌側中段,預防接種 多在上臂三角肌處。
2.操作方法:吸取葯液,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皮試嚴禁用碘酒,因碘酒的棕色不易消除,影響皮膚試驗的觀察)。待酒干後,左手綳緊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1ml注射器),使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成5°角,快速刺入皮內,推入0.1ml的被試葯液,使局部形成皮丘。拔出針頭後鐵按揉皮膚。過敏試驗者在注射後15~20分鍾觀察反應。
靜脈注射(iv)
靜脈注射是將葯液注入靜脈內,用於需要迅速發生葯效,或葯液刺激性強而不適於其他注射方法時。
1.部位:身體各部較顯露的表淺靜脈均可。常用肘窩處的正中、貴要、頭靜脈。小兒常用頭皮靜脈或股靜脈。需多次靜脈注射的病人,應由遠端靜脈開始。以保護血管。
2.操作方法:常規查對無誤抽吸葯液後,選擇注射的靜脈,在其上方放好止血帶,下墊小枕。常規消毒皮膚後扎緊止血帶,讓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取已吸好葯液的注射器,再重新查對無誤,排盡空氣。左手將注射部位的皮膚往下拉緊,並固定靜脈。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約成15°角度,沿靜脈走向刺入皮下,再刺入靜脈內。有回血時讓病人松拳,放鬆止血帶,固定針頭,慢慢推入葯液。注射畢,用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出針頭,用棉簽再按壓片刻,拉開注射器活塞,清理。
靜脈點滴(in gtt)靜脈點滴用於補充體內水分、營養、沖淡或排除毒素,維持電解質平衡,供給葯物等。
1.部位:同靜脈注射。
2.操作方法:
(1)密閉式輸液法:利用原裝瓶代替輸液瓶。檢查液體有無變質、混濁、沉澱,瓶有無裂縫及有效期和葯液濃度。無誤後,撬開鋁蓋中間部分,套好瓶套,消毒瓶塞,插入輸液皮管和通氣管,注射針頭用紗布包好,以保持無菌。輸液前讓病人排便後,卧於較舒適的位置。排盡辦理液皮管內空氣,用血管鉗夾緊皮管。選擇注射的靜脈,局部消毒,並在注射部位上方6cm睡縛扎止血帶,按靜脈注射法刺入靜脈,有回血時打開血管鉗,見溶液點滴通暢時,用絞布固定針頭,蓋上無菌紗布。根據病人情況調整滴數,一般病人每分鍾滴入45~60滴,脫水病人心肺功能尚好者滴速稍快,老年人或心肺功能較差者,滴入速度宜緩。
(2)開放式輸液法;此法能靈活變換輸入液體種類及數量。危重者的搶救和手術病人用此法。具體方法瑕述密閉式輸液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向輸液瓶內倒溶液時,除去鋁制瓶蓋,揭開橡皮塞,勿污染瓶頸及瓶口。用血管鉗夾緊滴管上端上預選賽,倒入溶液,蓋好輸液瓶。
二是如需在輸液瓶中加葯時,先將葯液吸入注射器內,取下針頭,再將葯液注入瓶內
『叄』 適合皮下注射葯物有哪些
疫苗一般多是皮下注射,刺激性大、作用快的葯物肌肉注射;兩者同屬於內部注射,葯品不會經過首過效應損失,所以葯物吸收、副作用區別很小,只是吸收的速度不同,肌肉注射會很快起作用。
皮下注射(H) 皮下注射是將小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多用於治療的給葯途徑和預防接種。
1.部位:多用上臂三角肌凹陷處。
2.操作方法:吸取葯液,先用碘伏消毒注射部位。左手綳緊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2ml注射器),使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約至針頭的2/3,放鬆皮膚,固定針頭,反抽無回血時即可將葯液全部注入。注射完畢後,用棉球輕壓針刺處,快速拔出針頭。
肌肉注射(im)肌肉注射是將葯液注入肌肉內,為了使葯液迅速發生療效,或刺激性葯物不宜作皮下注射,或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常選用肌肉注射法。
1.部位:一般選用肌肉較厚,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以臀大肌為最常用,其次為三角肌和股外側肌。
一般用十字法確定臀大肌注射部位,即從臀裂頂點引一水平線,再以髂嵴與脊柱連線的中點作一垂線,外上四分之一處即為注射部位。
2.操作方法:患者一般取側卧位,上側腿伸直,下側腿稍彎曲。坐位亦可。暴露注射部位,有碘伏消毒皮膚。吸取葯液後,左手拇、示指綳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2ml或5ml注射器),將針頭垂直,迅速刺入深達針頭的2/3處,固定針頭,反抽無回血,即可將葯液注入。注射畢,拔出針頭,用棉簽輕壓針眼處,到無葯液滲出為止。
其他注射方法:
皮內注射(id) 皮內注射是將小量葯液注入皮內(表皮與真皮之間),主要用於過敏試驗和預防注射。
1.部位:皮膚過敏試驗多在前臂掌側中段,預防接種 多在上臂三角肌處。
2.操作方法:吸取葯液,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膚(皮試嚴禁用碘酒,因碘酒的棕色不易消除,影響皮膚試驗的觀察)。待酒干後,左手綳緊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1ml注射器),使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成5°角,快速刺入皮內,推入0.1ml的被試葯液,使局部形成皮丘。拔出針頭後鐵按揉皮膚。過敏試驗者在注射後15~20分鍾觀察反應。
靜脈注射(iv)
靜脈注射是將葯液注入靜脈內,用於需要迅速發生葯效,或葯液刺激性強而不適於其他注射方法時。
1.部位:身體各部較顯露的表淺靜脈均可。常用肘窩處的正中、貴要、頭靜脈。小兒常用頭皮靜脈或股靜脈。需多次靜脈注射的病人,應由遠端靜脈開始。以保護血管。
2.操作方法:常規查對無誤抽吸葯液後,選擇注射的靜脈,在其上方放好止血帶,下墊小枕。常規消毒皮膚後扎緊止血帶,讓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取已吸好葯液的注射器,再重新查對無誤,排盡空氣。左手將注射部位的皮膚往下拉緊,並固定靜脈。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約成15°角度,沿靜脈走向刺入皮下,再刺入靜脈內。有回血時讓病人松拳,放鬆止血帶,固定針頭,慢慢推入葯液。注射畢,用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出針頭,用棉簽再按壓片刻,拉開注射器活塞,清理。
靜脈點滴(in gtt)靜脈點滴用於補充體內水分、營養、沖淡或排除毒素,維持電解質平衡,供給葯物等。
1.部位:同靜脈注射。
2.操作方法:
(1)密閉式輸液法:利用原裝瓶代替輸液瓶。檢查液體有無變質、混濁、沉澱,瓶有無裂縫及有效期和葯液濃度。無誤後,撬開鋁蓋中間部分,套好瓶套,消毒瓶塞,插入輸液皮管和通氣管,注射針頭用紗布包好,以保持無菌。輸液前讓病人排便後,卧於較舒適的位置。排盡辦理液皮管內空氣,用血管鉗夾緊皮管。選擇注射的靜脈,局部消毒,並在注射部位上方6cm睡縛扎止血帶,按靜脈注射法刺入靜脈,有回血時打開血管鉗,見溶液點滴通暢時,用絞布固定針頭,蓋上無菌紗布。根據病人情況調整滴數,一般病人每分鍾滴入45~60滴,脫水病人心肺功能尚好者滴速稍快,老年人或心肺功能較差者,滴入速度宜緩。
(2)開放式輸液法;此法能靈活變換輸入液體種類及數量。危重者的搶救和手術病人用此法。具體方法瑕述密閉式輸液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向輸液瓶內倒溶液時,除去鋁制瓶蓋,揭開橡皮塞,勿污染瓶頸及瓶口。用血管鉗夾緊滴管上端上預選賽,倒入溶液,蓋好輸液瓶。
二是如需在輸液瓶中加葯時,先將葯液吸入注射器內,取下針頭,再將葯液注入瓶內
『肆』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科目有哪些
一、考試介紹
為貫徹國家人事部、衛生部《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國衛生專業初、中級技術資格以考代評工作正式實施。通過考試取得的資格代表了相應級別技術職務要求的水平與能力,作為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
(一)、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范圍
1、適用人員范圍:經國家或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中醫內科學專業工作的人員。
2、考試科目設置:考試共分「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均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考試。
(二)、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取得方式
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制度,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
凡列入全國考試的專業,不再進行初、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認定和評審,不再組織初、中級衛生技術系列的專業考試。
(三)、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管理
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並成績合格者,由人事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衛生部用印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局吊銷其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由人事局收回其專業技術資格證書,2年內不得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
1、偽造學歷或專業技術工作資歷證明;
2、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
3、國務院衛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考試大綱
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大綱一般會在考試前一個年度的12月份至考試當年的1月份左右公布。
三、報名條件
凡符合衛生部、人事部印發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衛人發[2000]462號)中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和專業類別的考試。
中醫內科學專業(註:部分地區2015年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報名條件略有不同,具體以當地衛生局公布內容為准。
1、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3)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
(4)已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療機構的醫師須取得該培訓合格證書。
2、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上述所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醫學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
(2)取得醫學大專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6年。
(3)取得醫學本科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
(4)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從事醫師工作滿2年。
(5)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參加中醫內科學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
(1)醫療事故責任者未滿3年。
(2)醫療差錯責任者未滿1年。
(3)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4)偽造學歷或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未滿2年。
(5)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報名時提交相應專業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因工作崗位變動,需報考現崗位專業類別的人員,其從事現崗位專業工作時間須滿兩年。
報名條件中學歷或學位的規定,是指國家教育和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正規院校畢業學歷或學位。工作年限計算的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的當年年底,報名參加2015年度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其學歷取得日期和從事本專業工作年限均截止2014年12月31日。
對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不受單位性質和戶籍的限制,均可根據本人所從事的工作選擇報考專業類別參加考試。
有關說明:
1、報名人員必須在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中醫內科學工作的人員;凡報考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人員,應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報名時提交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對現崗位有準入資格要求的專業,在報名時應同時提交准入資格證明文件。
2、報名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資格考試人員,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學歷;有關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工作年限計算截止到考試報名年度的當年年底。
3、凡符合上述所規定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報考條件的人員,不受單位性質和戶籍的限制,均可從事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考試,並根據自己所在科室報考相關科目。
所學專業須與報考專業對口(或相近),例如學葯學類專業的,只可報考葯學類資格,不可報考護理類資格,如此類推。
4、《暫行規定》所規定的有醫療事故責任者等情況不得參加考試。
四、報名時間
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報名分為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
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時間一般在12月份-次年初1月份。
2015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時間為:網上報名時間為2015年1月6日至2015年1月25日,現場確認時間為2015年1月7日至1月28日,各地區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安排確認時間。
(一)、網上報名時間
網上報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具體事宜可咨詢報名所在地考點辦公室。
2015年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2015年1月6日至2015年1月25日。
網上報名步驟:
步驟1、考生在中國衛生人才網上查看報名聲明,閱讀並同意後點擊進入報名流程。
步驟2、查看報名流程:了解報名順序及注意事項後點擊開始報名,進入報名頁面。
步驟3、進入網報系統,注冊並填寫網上報名申報表。考生可以在12月報名後,憑借「個人證件編號」及個人密碼,登錄網站查詢、修改個人報名信息。填報個人報名信息。考生確認、保存報名信息後,系統提示「報名成功」。
步驟4、考生確認填報信息無誤後,可以列印《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申請表》。
(二)、現場確認時間
現場報名時間:一般在每年12月底-次年初1月份,具體以考點通知為准。
2015年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現場確認時間為:2015年1月7日至1月28日,各地區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安排確認時間。
考生持所列印的《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申請表》,按照所在考點的具體要求,進行現場報名及資格審核。申報表蓋章:考生應攜帶申報表至所在單位或檔案存放單位審查蓋章。提交書面報名材料(如身份證、畢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等),並確認個人報名信息簽字,交費。
現場審核確認所需證件及有關材料:(以當地報名通知為准)
1、《2015年度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申報表》一份(A4規格);
2、本人有效身份證明及復印件;
3、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原件;
4、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聘書原件或聘用證明原件;
5、相關准入資格證書原件;
6、工作崗位變動的報考人員須提交轉入現崗位的有關證明;
7、已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者,須提交以往考試成績單或准考證原件、復印件。
注意事項:考生在確認單上簽字後,不得再對報名信息進行修改。凡未按期到所選考點或其下設報名點進行現場確認並繳費者,視為自動放棄本次考試。
五、考試時間
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考試。
2015年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時間已確定為:2015年5月16、17、23、24日,其中2015年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 一)、單選題
由1個題乾和5個選項組成,題干在前,選項在後。每道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其餘均為干擾選項。
1.姓娠後期血中高濃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來自
A.腎上腺皮質
B.卵泡
C.妊娠黃體
D.胎盤
E.卵巢
(二)、共用題干單選題
題干為一個病例摘要,並據此提出2~6個相互獨立的問題,以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簡單應用能力。每個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其餘為干擾選項。此題型的答題過程在機考時是不可逆的,即進入下一問題後不能返回修改已答題目。
例題:患者男,40歲。1年來進行性心慌氣短,腹脹,下肢浮腫。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尚好。血壓130/90mmHg(17.3/12kPa)。心臟叩診濁音界向兩側擴大,心尖搏動及第一心音減弱,心尖部有3/6級收縮期雜音,心率100次/分,律整。雙肺底濕性啰音。頸靜脈怒張,肝肋下4cm,脾未及。雙下肢浮腫(+)。心電圖示: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1.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關閉不全
B.高血壓心臟病
C.冠心病伴乳頭肌功能不全
D.擴張性心肌病
E.縮窄性心包炎
2.下列疾病中,與該病相鑒別的是
A.心包積液
B.冠心病
C.限制型心肌病
D.縮窄性心包炎
E.肥厚型心肌病
3.為進一步確診,應進行的檢查是
A.動態心電圖
B.X線胸片
C.超聲心動圖
D.心肌酶譜
E.血沉
4.下列治療措施中,不適合該患者的是
A.鈣拮抗劑
B.利尿劑
C.硝酸鹽類制劑
D.β受體阻滯劑
E.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三、案例分析題
案例分析題目前僅用於「專業實踐能力」科目,以人機對話方式進行。
這是一種模擬臨床情境的串型不定項選擇題,用以考查考生在臨床工作中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思維方式和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還涉及其對循證醫學的了解情況。考查內容包括急診、初診、復診、住院過程中,採集病史、體格檢查、選擇輔助檢查項目並解釋檢查結果、提出可能的診斷、鑒別診斷、評價病情的嚴重性、分析病因及發病機制、處理病情、評估預後及貫穿於整個醫療活動中的倫理和法律問題等。
案例分析題題干為一個模擬臨床情境的病例,根據臨床實際工作的思維方式和內容提出若干問題。問題之間根據提供的信息可以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隨著病程的進展,不斷提供新的信息,然後提出相應的問題。考生應根據題干描述和提示信息,選出每問的全部正確選項。正確選項可能為1個或多個,根據選項的重要性而得分權重不同。選對得分,選錯扣分,扣至本問得分0為止。在人機對話考試中,案例分析題答題過程是不可逆的,即進入下一問題後不能返回修改已答題目。
例題:患者男,66歲。因嗜睡、意識模糊4小時,並兩次抽搐後昏迷來院急診。近1周因受涼後發熱、咳嗽,到當地衛生院進行靜脈輸注葡萄糖液及肌注慶大黴素等治療,3天後,出現乏力、口乾、多飲多尿等症狀並日漸加劇,遂來院就診。體格檢查:T 38.8℃,P 108次/分,BP 150/75mmHg(20/10kPa)。肥胖體形,唇舌乾燥,皮膚彈性差,無面癱體征,頸無抵抗。左下肺可聞濕啰音。
問題1:急診應首先重點檢查的項目包括
1.血清鉀、鈉、氯、鈣
2.腰穿腦脊液檢查
3.血氣分析
4.尿糖
5.血脂
6.血糖
提示:血鉀3.7mmol/L,血鈉156mmol/L,血氯110mmol/L,血鈣2.5mmol/L.血糖38.8mmol/L,尿糖(++++)。血酮(-),尿酮。AB 23mmol/L,TCO2 26mmol/L,BE -2,8mmol/L,SaO2 0.92,血漿滲透壓358mmol/L.
問題2:目前的急診診斷是
1.重度昏迷
2.腦血管意外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4.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5.糖尿病高滲性無酮症性昏迷
6.非胰島素依賴型(Ⅱ型)糖尿病
問題3:急診處理措施包括
1.靜脈輸注5%葡萄糖液
2.靜脈輸注5%NaHCO3液
3.靜脈輸注0.45%氯化鈉液或0.9%氯化鈉液
4.靜脈輸注1.87%乳酸鈉液
5.應用20%甘露醇脫水
6.皮下注射正規胰島素
提示:靜脈滴注正規胰島素8單位,復查血鉀3.0mmol/L,血鈉150mmol/L,血糖32.4mmol/L,血漿滲透壓328mmol/L.患者第1小時靜脈補0.45%氯化鈉液及0.9%氯化鈉液1000ml.血壓135/60mmHg(18/8kPa)。
問題4:目前正確的處理措施包括
1.靜脈補鉀
2.繼續靜滴0.45%氯化鈉液
3.靜脈輸注5%葡萄糖液
4.可靜脈輸入血漿或全血
5.可靜脈輸入25%人體白蛋白
6.繼續每小時靜脈滴注正規胰島素4~6單位
提示:患者經上述處理12小時,脫水狀況減輕,意識恢復。體溫37.3℃。復查血鉀3.4mmol/L,血鈉144mmol/L,血糖14.2mmol/L,血尿素氮10.8mmol/L,血肌酐133mmol/L.胸片示左肺感染。
問題5:目前應採取的處理措施包括
1.應用抗生素
2.繼續靜脈補鉀
3.靜脈輸注10%葡萄糖液
4.繼續靜滴0.9%氯化鈉液
5.鼓勵患者飲水進食
6.繼續靜脈滴注胰島素以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圍
提示:經上述處理兩天,患者已能進半流質飲食,尚有咳嗽、痰多黃黏。體溫37℃~38.2℃。復查空腹血糖14.8mmol/L.
問題6:下一步治療應進行的調整包括
1.皮下注射正規胰島素控制血糖
2.皮下注射中效胰島素控制血糖
3.按糖尿病要求控制飲食
4.給予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葯治療
5.給予雙胍類口服降血糖葯治療
6.繼續靜脈滴注正規胰島素
7.繼續應用抗生素
四、共用備選答案單選題
由5個選項和2~3個題干組成,選項在前,題干在後。若幹道題干共用一組選項,且每個題干對應一個正確選項,選項可以重復選擇或不選。
例題:
A.卡介苗
B.麻疹疫苗
C.乙型腦炎疫苗
D.百白破三聯疫苗
E.脊髓灰質炎疫苗
1.小兒出生時應接種
2.2個月小兒應接種
八、成績管理
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成績可憑本人准考證號和報名時填寫的證件號碼(身份證、軍官證、護照等),登錄唯一官方網站中國衛生人才網進行查詢成績,一般在每年7月份左右。
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相應專業各科目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同一專業4個科目的考試,可取得該專業資格證書。已參加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考試的人員,在規定的時限內報名參加剩餘科目考試時須使用原檔案號。對單科考試合格成績在有效期限內,因工作變動等原因,到異地參加本專業剩餘科目考試並合格的,由該在區進行數據合成統計,並由當地人事部門核發該專業資格證書。
例:
1、2003年考生甲報考了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四個科目,考試後通過了基礎知識、專業知識;2004年報考了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相關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如果這兩科都通過,則通過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考試;如果相關專業知識通過,專業實踐能力沒有通過,考生甲2003年的成績已經作廢,所以考生甲在2005年至少需要通過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3個科目,才算通過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考試。
2、異地考生2003年考生乙在北京報考了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四個科目,考試後通過了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因工作調動原因,2004年在天津報考了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相關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如果這兩科都通過,則通過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考試,由天津進行數據合成統計,並由天津當地人事部門核發考生專業資格證書;如果相關專業知識通過,專業實踐能力沒有通過,考生乙2003年的成績已經作廢,所以考生乙在2005年至少需要通過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3個科目,才算通過中醫內科學主治醫師的考試。
九、通過標准
考試成績在各科目中以100為滿分計算,每科目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考試成績有效期為2年。所有4個科目在2年內全部合格者可申請該級專業技術資格。
『伍』 在踝部作靜脈輸液時最佳選擇的靜脈是什麼
我只是想了解多看一些醫書吧,如果是在做一些治療,那就聽從醫生的安排吧
『陸』 三掌握指靜脈輸液前葯物使用過程中出現的
一、用品: (一)無菌物品無菌輸液器有密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可根據病情及輸入溶液性質選擇應用。 1.密閉式輸液器輸液橡膠管(或一次性輸液器)一套,滅菌後供密閉式輸液用,內有一條通氣管連接粗徑針頭(插入護針套內),輸液管一條包括粗徑針頭→短橡膠管→茂菲氏滴管→長橡膠管→接管→針頭(插入護針套內) 2.開放式輸液器 帶蓋輸液瓶(500mlt 1000ml, 小兒用100ml),依次連接橡膠管→茂菲氏滴管→長橡膠管→玻璃接管→靜脈穿刺針頭(插入保護針套內)。 (二)其他用物注射盤內另加止血鉗、調節器、網袋(密閉式用)、膠布、剪刀,必要時備夾板、綳帶、輸液架。 (三)葯液、按醫囑 四、操作方法 (一)周圍靜脈輸液常用部位同靜脈注射法。頭部淺靜脈適用於小兒,也用於成人。 1.密閉式輸液法利用原裝密閉瓶插管輸液的方法,其操作簡便,污染機會少,廣泛用於臨床。 (1)按治療本,帶輸液架至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釋輸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選擇合適的靜脈,調節輸液架高度,囑病人排便。 (2)洗手戴口罩,根據醫囑備葯,擦去瓶上灰塵,檢查瓶口有無松動、破裂現象,認真核對葯名、濃度、劑量和有效期,在光線充足條件下檢查葯液的質量,將瓶上下搖動,採用直立-倒置「Z」字型檢查,每瓶對光檢查時間不少於10秒鍾,如發現有絮狀物、沉澱、變色等均不得輸用。取下輸液瓶鋁蓋中心部分,套上網袋,檢查輸液器的有效期和無菌狀態,備齊其餘用物攜至床旁。 (3)操作前認真做好查對,協助病人擺體位,放妥止血帶(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療巾、止血帶每人「一巾一條」),以2%碘酊、75%酒精消毒瓶塞,如液內需加葯時則應在治療室進行,加入其他葯液應搖勻(注意葯物配伍禁忌),在瓶簽上註明床號,所加葯物名稱、劑量、。將輸液管的針頭和通氣管針頭去掉針帽,同時插入瓶塞至針頭根部,通氣管另一端固定在網袋上。 (4)將輸液瓶倒掛在輸液架上,用手擠壓點滴管,然後松開,使葯液進入點滴管的1/2為止,排氣後將調節器置於緊貼茂菲氏管下端夾緊,以便穿刺時易見回血。 (5)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扎止血帶,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7)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葯物性質調節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鍾60-80滴,兒童每分鍾30-40滴,對年老、體弱、嬰幼兒、心肺疾患輸入速度宜慢;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適當加快,當輸入高滲水、含鉀葯物、升壓葯物等滴速宜慢。 (8)再次查對,交待注意事項,護士消毒雙手後,方可為下一位病人治療。在輸液過程中應定時巡視病人,隨時觀察反應及滴速。如為繼續輸液,原則上輸一瓶配一瓶,以防准備過早造成葯物污染,或降低葯效,應及時更換輸液瓶,其方法是;先除去鋁蓋中心部分,套上網袋,常規消毒瓶塞後,掛於輸液架上,從第一瓶內拔出通氣針頭與輸液管瓶針,分別插入瓶內,待輸液暢通方可離開病人,若輸兩瓶以上液體,而溶液間又無配伍禁忌者,可採用連續滴入法,兩瓶間用短管相連,短管兩端連接針頭,插入兩個相連的瓶塞內,在遠端輸液瓶內插入通氣管。 (9)輸液過程中,需臨時加入少量葯物,應先按注射法抽吸葯物,常規消毒輸液瓶塞後,將葯液注入瓶中並搖勻,再按葯物性質調節輸液速度。 (10)輸液完畢,夾緊調節器,除去膠布,利用敷蓋針眼的紗布按壓穿刺點上方,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片刻(其他部位拔針後應按壓片刻),整理病床單元,整理用物,歸還原處。 2.開放輸液法此法能靈活變換輸液種類及數量,隨時按需要加入各種葯物,危重搶救、手術病人及病兒常採用此法,但易污染,故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要求。 (1)同密閉式輸液(1)、(2)。 (2)除去溶液瓶的鋁蓋,消毒瓶塞及瓶頸,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用無菌鉗翻轉瓶塞,再次消毒,拔出瓶塞,輕放在瓶口上。 (3)打開輸液包一手持輸液瓶,將其底部橡膠管折疊,將接管夾於指縫中。另一手持溶液瓶,按無菌溶液倒出法,倒入30-50ml溶液沖洗輸液瓶和橡膠管,以減少輸液反應。將液體排入彎盤(輸液器接頭應距彎盤15cm左右),再向輸液瓶內倒入所需溶液(溶液瓶不要緊貼輸液瓶口,倒液速度要均勻,防液體外濺,蓋好瓶蓋,掛好輸液瓶,排盡管內空氣,待茂菲氏滴管液面為1/2時,用止血鉗夾緊橡膠管,將玻璃接管與帶保護套的針頭相接備用。 (4)按要求常規消毒皮膚,扎緊止血帶,囑病人握拳,再次檢查。排盡針頭內空氣,穿刺成功後固定方法與密閉式輸液相同。 (5)如需向輸液瓶中加入少量葯液時,應先將葯液抽吸在注射器內,再取下針頭,打開瓶蓋,在距瓶口1cm處注入葯液,蓋好瓶蓋,輕搖輸液瓶,使葯液混勻,酌情按葯液性質調節滴速。如需加入大量液體時,可將無菌溶液直接倒入瓶中。如需迅速發揮葯物作用時,可以通過調節孔注入(夾緊上段橡膠管,開放調節孔,將葯液注入後關閉調節孔,松開上段膠管)。 靜脈輸液的速度可按下列方法計算: 3.靜脈留置針頭適用於長期靜脈輸液,年老、衰竭、血管穿刺困難者。由針頭部與肝素帽兩部分組成。 針頭部:為軟硅膠導管後接硬塑回血室部,內有不銹鋼絲導針,導針尖部突出軟硅膠導管針頭部。 肝素部: 前端有硬塑活塞,後端橡膠帽封閉。肝素帽內腔有一中空管道,可容肝素。 操作方法如下 (1)按靜脈輸液法准備輸液器,靜脈留置針及其它用物攜至床旁。 (2)按密閉輸液法操作(1)-(5)。 (3)取出靜脈留置針,拔去護帽,檢查靜脈導管和針頭各部位。右手捏緊留置針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緊套於導針外的導官中樞部,切忌導管上移,使管頂超越針頭。 (4)右手取靜脈留置針,使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成40度角進行靜脈穿刺,當回血室內見第一次回血後,隨即調節留置針使之呈10度角,將導管向靜脈內推進0.5~1cm,確保導管進入靜脈中,即可見第二次回血入導管。 (5)松開止血帶,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導管的中樞部,以小指緊壓遠離留置針的靜脈,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針回血室部使導針固定,同時左手將導管緩慢向前推進,使之全部進入靜脈內,方可將導針完全拔出脫離導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導管內。 (7)常規消毒肝素帽橡膠塞部,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針頭(排盡管內氣體)插入肝素帽內。固定留置針,調節滴速,即行持續輸液。 (8)如需暫停輸液,可將輸液器卸下,然後用注射器(預先備好肝素100mg,稀釋成4毫升),向肝素帽內注入肝素0.4~0.6ml,用無菌紗布覆蓋肝素帽及導管中樞部並加以固定,以備再次使用。
『柒』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靜脈用葯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的通知的靜脈用葯集中調配操作規程
一、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工作流程
臨床醫師開具靜脈輸液治療處方或用葯醫囑→用葯醫囑信息傳遞→葯師審核→列印標簽→貼簽擺葯→核對→混合調配→輸液成品核對→輸液成品包裝→分病區放置於密閉容器中、加鎖或封條→由工人送至病區→病區葯療護士開鎖(或開封)核對簽收→給患者用葯前護士應當再次與病歷用葯醫囑核對→給患者靜脈輸注用葯。
二、臨床醫師開具處方或用葯醫囑
醫師依據對患者的診斷或治療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經濟的合理用葯原則,開具處方或用葯醫囑,其信息應當完整、清晰。
病區按規定時間將患者次日需要靜脈輸液的長期醫囑傳送至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臨時靜脈用葯醫囑調配模式由各醫療機構按實際情況自行規定。
三、審核處方或用葯醫囑操作規程
負責處方或用葯醫囑審核的葯師逐一審核患者靜脈輸液處方或醫囑,確認其正確性、合理性與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形式審查:處方或用葯醫囑內容應當符合《處方管理辦法》、《病例書寫基本規范》的有關規定,書寫正確、完整、清晰,無遺漏信息。
(二)分析鑒別臨床診斷與所選用葯品的相符性。
(三)確認遴選葯品品種、規格、給葯途徑、用法、用量的正確性與適宜性,防止重復給葯。
(四)確認靜脈葯物配伍的適宜性,分析葯物的相容性與穩定性。
(五)確認選用溶媒的適宜性。
(六)確認靜脈用葯與包裝材料的適宜性。
(七)確認葯物皮試結果和葯物嚴重或者特殊不良反應等重要信息。
(八)需與醫師進一步核實的任何疑點或未確定的內容。
對處方或用葯醫囑存在錯誤的,應當及時與處方醫師溝通,請其調整並簽名。因病情需要的超劑量等特殊用葯,醫師應當再次簽名確認。對用葯錯誤或者不能保證成品輸液質量的處方或醫囑應當拒絕調配。
四、列印標簽與標簽管理操作規程
(一)經葯師適宜性審核的處方或用葯醫囑,匯總數據後以病區為單位,將醫師用葯醫囑列印成輸液處方標簽(簡稱:輸液標簽)。核對輸液標簽上患者姓名、病區、床號、病歷號、日期,調配日期、時間、有效期,將輸液標簽按處方性質和用葯時間順序排列後,放置於不同顏色(區分批次)的容器內,以方便調配操作。
(二)輸液標簽由電腦系統自動生成編號,編號方法由各醫療機構自行確定。
(三)列印輸液標簽,應當按照《靜脈用葯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有關規定採用電子處方系統運作或者採用同時列印備份輸液標簽方式。輸液標簽貼於輸液袋(瓶)上,備份輸液標簽應當隨調配流程,並由各崗位操作人員簽名或蓋簽章後,保存1年備查。
(四)輸液標簽內容除應當符合相關的規定外,還應當註明需要特別提示的下列事項:
1.按規定應當做過敏性試驗或者某些特殊性質葯品的輸液標簽,應當有明顯標識;
2.葯師在擺葯准備或者調配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及提示性註解,如用葯濃度換算、非整瓶(支)使用葯品的實際用量等;
3.臨床用葯過程中需特別注意的事項,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葯監護等。
五、貼簽擺葯與核對操作規程
(一)擺葯前葯師應當仔細閱讀、核查輸液標簽是否准確、完整,如有錯誤或不全,應當告知審方葯師校對糾正。
(二)按輸液標簽所列葯品順序擺葯,按其性質、不同用葯時間,分批次將葯品放置於不同顏色的容器內;按病區、按葯物性質不同放置於不同的混合調配區內。
(三)擺葯時需檢查葯品的品名、劑量、規格等是否符合標簽內容,同時應當注意葯品的完好性及有效期,並簽名或者蓋簽章。
(四)擺葯注意事項:
1.擺葯時,確認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種葯品的批號相同;
2.擺好的葯品應當擦拭清潔後,方可傳遞入潔凈室,但不應當將粉針劑西林瓶蓋去掉;
3.每日應當對用過的容器按規定進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備下次使用。
(五)擺葯准備室補充葯品:
1.每日完成擺葯後,應當及時對擺葯准備室短缺的葯品進行補充,並應當校對;
2.補充的葯品應當在專門區域拆除外包裝,同時要核對葯品的有效期、生產批號等,嚴防錯位,如有塵埃,需擦拭清潔後方可上架;
3.補充葯品時,應當注意葯品有效期,按先進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則;
4.對氯化鉀注射液等高危葯品應當有特殊標識和固定位置。
(六)擺葯核對操作規程:
1.將輸液標簽整齊地貼在輸液袋(瓶)上,但不得將原始標簽覆蓋;
2.葯師擺葯應當雙人核對,並簽名或蓋簽章;
3.將擺有注射劑與貼有標簽的輸液袋(瓶)的容器通過傳遞窗送入潔凈區操作間,按病區碼放於葯架(車)上。
六、靜脈用葯混合調配操作規程
(一)調配操作前准備:
1.在調配操作前30分鍾,按操作規程啟動潔凈間和層流工作台凈化系統,並確認其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操作間室溫控制於18℃~26℃、濕度40%~65%、室內外壓差符合規定,操作人員記錄並簽名;
2.接班工作人員應當先閱讀交接班記錄,對有關問題應當及時處理;
3.按更衣操作規程,進入潔凈區操作間,首先用蘸有75%乙醇的無紡布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擦拭層流潔凈台內部的各個部位。
(二)將擺好葯品容器的葯車推至層流潔凈操作台附近相應的位置。
(三)調配前的校對:調配葯學技術人員應當按輸液標簽核對葯品名稱、規格、數量、有效期等的准確性和葯品完好性,確認無誤後,進入加葯混合調配操作程序。
(四)調配操作程序:
1.選用適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裝,旋轉針頭連接注射器,確保針尖斜面與注射器刻度處於同一方向,將注射器垂直放置於層流潔凈台的內側;
2.用75%乙醇消毒輸液袋(瓶)的加葯處,放置於層流潔凈台的中央區域;
3.除去西林瓶蓋,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頸或西林瓶膠塞,並在層流潔凈台側壁打開安瓿,應當避免朝向高效過濾器方向打開,以防葯液噴濺到高效過濾器上;
4.抽取葯液時,注射器針尖斜面應當朝上,緊靠安瓿瓶頸口抽取葯液,然後注入輸液袋(瓶)中,輕輕搖勻;
5.溶解粉針劑,用注射器抽取適量靜脈注射用溶媒,注入於粉針劑的西林瓶內,必要時可輕輕搖動(或置震盪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勻後,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葯液,注入輸液袋(瓶)內,輕輕搖勻;
6.調配結束後,再次核對輸液標簽與所用葯品名稱、規格、用量,准確無誤後,調配操作人員在輸液標簽上簽名或者蓋簽章,標注調配時間,並將調配好的成品輸液和空西林瓶、安瓿與備份輸液標簽及其他相關信息一並放入筐內,以供檢查者核對;
7.通過傳遞窗將成品輸液送至成品核對區,進入成品核對包裝程序;
8.每完成一組輸液調配操作後,應當立即清場,用蘸有75%乙醇的無紡布擦拭檯面,除去殘留葯液,不得留有與下批輸液調配無關的葯物、余液、用過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五)每天調配工作結束後,按本規范和操作規程的清潔消毒操作程序進行清潔消毒處理。
(六)靜脈用葯混合調配注意事項:
1.不得採用交叉調配流程;
2.靜脈用葯調配所用的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則必須將實際所用劑量在輸液標簽上明顯標識,以便校對;
3.若有兩種以上粉針劑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輸液時,應當嚴格按葯品說明書要求和葯品性質順序加入;對腸外營養液、高危葯品和某些特殊葯品的調配,應當制定相關的加葯順序調配操作規程;
4.調配過程中,輸液出現異常或對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點時應當停止調配,報告當班負責葯師查明原因,或與處方醫師協商調整用葯醫囑;發生調配錯誤應當及時糾正,重新調配並記錄;
5.調配操作危害葯品注意事項:
(1)危害葯品調配應當重視操作者的職業防護,調配時應當拉下生物安全櫃防護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於安全警戒線,以確保負壓;
(2)危害葯品調配完成後,必須將留有危害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單獨置於適宜的包裝中,與成品輸液及備份輸液標簽一並送出,以供核查;
(3)調配危害葯品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檢查後的西林瓶、安瓿等廢棄物,按規定由本醫療機構統一處理;
(4)危害葯品溢出處理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七、成品輸液的核對、包裝與發放操作規程
(一)成品輸液的檢查、核對操作規程:
1.檢查輸液袋(瓶)有無裂紋,輸液應無沉澱、變色、異物等;
2.進行擠壓試驗,觀察輸液袋有無滲漏現象,尤其是加葯處;
3.按輸液標簽內容逐項核對所用輸液和空西林瓶與安瓿的葯名、規格、用量等是否相符;
4.核檢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葯劑量和標識是否相符;
5.各崗位操作人員簽名是否齊全,確認無誤後核對者應當簽名或蓋簽章;
6.核查完成後,空安瓿等廢棄物按規定進行處理。
(二)經核對合格的成品輸液,用適宜的塑料袋包裝,按病區分別整齊放置於有病區標記的密閉容器內,送葯時間及數量記錄於送葯登記本。在危害葯品的外包裝上要有醒目的標記。
(三)將密閉容器加鎖或加封條,鑰匙由調配中心和病區各保存一把,配送工人及時送至各病區,由病區葯療護士開鎖或啟封後逐一清點核對,並註明交接時間,無誤後,在送葯登記本上簽名。
八、靜脈用葯調配所需葯品與物料領用管理規程
(一)葯品、物料的請領、保管與養護應當有專人負責。
(二)葯品的請領:
1.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葯品的請領應當根據每日消耗量,填寫葯品請領單,定期向葯庫請領,葯品請領單應當有負責人或指定人員簽名;
2.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不得調劑靜脈用葯調配以外的處方;
3.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不得直接對外采購葯品,所需的葯品一律由葯學部門葯品科(庫)統一采購供應。
(三)葯品的驗收:
1.負責二級葯庫管理的葯師應當依據葯品質量標准、請領單、發葯憑證與實物逐項核對,包括品名、規格、數量及有效期是否正確,葯品標簽與包裝是否整潔、完好,核對合格後,分類放置於相應的固定貨位,並在發葯憑證上簽名;
2.凡對葯品質量有質疑、葯品規格數量不符、葯品過期或有破損等,應當及時與葯品科(庫)溝通,退葯或更換,並做好記錄。
(四)葯品的儲存管理與養護:
1.葯庫應當干凈、整齊,地面平整、乾燥,門與通道的寬度應當便於搬運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葯品儲存應當按「分區分類、貨位編號」的方法進行定位存放,按葯品性質分類集中存放;對高危葯品應設置顯著的警示標志;並應當做好葯庫溫濕度的監測與記錄;
2.葯庫具備確保葯品與物料儲存要求的溫濕度條件:常溫區域10℃~30℃,陰涼區域不高於20℃,冷藏區域2℃~8℃,庫房相對濕度40%~65%;
3.葯品堆碼與散熱或者供暖設施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距離牆壁間距不少於20厘米,距離房頂及地面間距不小於10厘米;
4.規范葯品堆垛和搬運操作,遵守葯品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不得倒置存放;
5.每種葯品應當按批號及有效期遠近依次或分開堆碼並有明顯標志,遵循「先產先用」、「先進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號發葯使用的原則;
6.對不合格葯品的確認、報損、銷毀等應當有規范的制度和記錄。
(五)已建立醫院信息系統的醫療機構,應當建立電子葯品信息管理系統,葯品存量應當與一級庫建立電子網路傳遞聯系,加強葯品成本核算和賬務管理制度。
(六)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所用葯品應當做到每月清點,賬物相符,如有不符應當及時查明原因。
(七)注射器和注射針頭等物料的領用、管理應當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和參照葯品請領、驗收管理辦法實施,並應當與葯品分開存放。
九、電子信息系統調配靜脈用葯規程
(一)電子信息系統靜脈用葯調配流程:
1.由醫師按照《處方管理辦法》和《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有關規定,負責將患者處方或用葯醫囑分組錄入電腦;
2.將靜脈輸液醫囑直接傳遞至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
3.經葯師審核處方或用葯醫囑的適宜性後,自動生成輸液標簽及備份輸液標簽或採用電子處方信息系統記錄,上述標簽或記錄均應當有各道工序操作人員的信息。
(二)建立電子葯品信息管理系統。處方或用葯醫囑列印成輸液標簽,並在完成調配操作流程後,自動減去處方組成葯品在二級庫所存葯品數量,做到賬物相符,並自動形成葯品月收支結存報表。
十、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人員更衣操作規程
(一)進出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更衣規程。進出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應當更換該中心(室)工作服、工作鞋並戴發帽。非本中心(室)人員未經中心(室)負責人同意,不得進入。
(二)進入十萬級潔凈區規程(一更):
1.換下普通工作服和工作鞋,按六步手清潔消毒法消毒手並烘乾;
2.穿好指定服裝並戴好發帽、口罩。
(三)進入萬級潔凈區規程(二更):
1.更換潔凈區專用鞋、潔凈隔離服;
2.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
(四)離開潔凈區規程:
1.臨時外出:在二更室脫下潔凈隔離服及帽子、口罩整齊放置,一次性手套丟入污物桶內;在一更室應當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
2.重新進入潔凈區時,必須按以上更衣規定程序進入潔凈區;
3.當日調配結束時,脫下的潔凈區專用鞋、潔凈隔離服進行常規消毒,每周至少清洗2次;一次性口罩、手套一並丟入污物桶。
十一、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清潔、消毒操作規程
(一)地面消毒劑的選擇與制備:
1.次氯酸鈉,為5%的強鹼性溶液,用於地面消毒為1%溶液,本溶液須在使用前新鮮配製,處理/分裝高濃度5%次氯酸鈉溶液時,必須戴厚口罩和防護手套;
2.季銨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有腐蝕性;禁與肥皂水及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聯合使用,應當在使用前新鮮配製;
3.甲酚皂溶液,有腐蝕性,用於地面消毒為5%溶液, 應當在使用前新鮮配製。
(二)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清潔與衛生管理其他規定:
1.各操作室不得存放與該室工作性質無關的物品,不準在靜脈用葯調配中心(室)用餐或放置食物;
2.每日工作結束後應當及時清場,各種廢棄物必須每天及時處理。
(三)非潔凈區的清潔、消毒操作程序:
1.每日工作結束後,用專用拖把擦洗地面,用常水擦拭工作台、凳椅、門框及門把手、塑料筐等;
2.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先用常水清潔,待干後,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內外,15分鍾以後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
3.每周一次用75%乙醇擦拭消毒工作台、成品輸送密閉容器、葯車、不銹鋼設備、凳椅、門框及門把手。
(四)萬級潔凈區清潔、消毒程序:
1.每日的清潔、消毒:調配結束後,用常水清潔不銹鋼設備,層流操作檯面及兩側內壁,傳遞窗頂部、兩側內壁、把手及檯面,凳椅,照明燈開關等,待揮干後,用75%乙醇擦拭消毒;
2.每日按規定的操作程序進行地面清潔、消毒;
3.牆壁、頂棚每月進行一次清潔、消毒,操作程序同上。
(五)清潔、消毒注意事項:
1.消毒劑應當定期輪換使用;
2.潔凈區和一般輔助工作區的清潔工具必須嚴格分開,不得混用;
3.清潔、消毒過程中,不得將常水或消毒液噴淋到高效過濾器上;
4.清潔、消毒時,應當按從上到下、從里向外的程序擦拭,不得留有死角;
5.用常水清潔時,待揮干後,才能再用消毒劑擦拭,保證清潔、消毒效果。
十二、生物安全櫃的操作規程
生物安全櫃屬於垂直層流台,通過層流台頂部的高效過濾器,可以過濾99.99%的0.3μm以上的微粒,使操作台空間形成局部100級的潔凈環境,並且通過工作檯面四周的散流孔回風形成相對負壓,因此,不應當有任何物體阻擋散流孔,包括手臂等。用於調配危害葯品的生物安全櫃,應當加裝活性炭過濾器用於過濾排出的有害氣體。
(一)清潔與消毒:
1.每天在操作開始前,應當使用75%的乙醇擦拭工作區域的頂部、兩側及檯面,順序應當從上到下,從里向外;
2.在調配過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輸液調配後,應當清理操作台上廢棄物,並用常水擦拭,必要時再用75%的乙醇消毒檯面;
3.每天操作結束後,應當徹底清場,先用常水清潔,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4.每天操作結束後應當打開回風槽道外蓋,先用蒸餾水清潔回風槽道,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二)生物安全櫃的操作與注意事項:
1.有1至2位調配人員提前半小時先啟動生物櫃循環風機和紫外線燈,關閉前窗至安全線處,30分鍾後關閉紫外線燈,然後用75%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櫃頂部、兩側及檯面,順序為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進行消毒,然後打開照明燈後方可進行調配;
2.紫外線燈啟動期間,不得進行調配,工作人員應當離開操作間;
3.紫外線燈應當定期檢測,如達不到滅菌效果時,應當及時更換燈管;
4.所有靜脈用葯調配必須在離工作台外沿20厘米,內沿8~10厘米,並離檯面至少10厘米區域內進行;
5.調配時前窗不可高過安全警戒線,否則,操作區域內不能保證負壓,可能會造成葯物氣霧外散,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或污染潔凈間;
6.生物安全櫃的回風道應當定期用蒸餾水擦拭清潔後,再用75%乙醇消毒;
7.生物安全櫃每月應當做一次沉降菌監測,方法:將培養皿打開,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時,封蓋後進行細菌培養,菌落計數;
8.生物安全櫃應當根據自動監測指示,及時更換過濾器的活性炭。
(三)每年應當對生物安全櫃進行各項參數的檢測,以保證生物安全櫃運行質量,並保存檢測報告。
十三、水平層流潔凈台操作規程
(一)物品在水平層流潔凈台的正確放置與操作,是保證潔凈台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從水平層流潔凈台吹出來的空氣是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可除去99.99% 直徑0.3mm以上的微粒,並確保空氣的流向及流速。用於靜脈用葯調配操作的水平層流台的進風口應當處於工作台的頂部,這樣可保證最潔凈的空氣先進入工作台,工作台的下部支撐部分可確保空氣流通。此類層流潔凈台只能用於調配對工作人員無傷害的葯物,如電解質類葯物、腸外營養葯等。
(二)清潔與消毒:
1.每天在操作開始前,有1至2位調配人員提前啟動水平層流台循環風機和紫外線燈, 30分鍾後關閉紫外燈,再用75%乙醇擦拭層流潔凈台頂部、兩側及檯面,順序為從上到下,從里向外進行消毒;然後打開照明燈後方可進行調配;
2.在調配過程中,每完成一份成品輸液調配後,應當清理操作台上廢棄物,並用常水清潔,必要時再用75%的乙醇消毒檯面;
3.每天調配結束後,應當徹底清場,先用常水清潔,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三)水平層流潔凈台的操作與注意事項:
1.水平層流潔凈台啟動半小時後方可進行靜脈用葯調配;
2.應當盡量避免在操作台上擺放過多的物品,較大物品之間的擺放距離宜約為15厘米;小件物品之間的擺放距離約為5厘米;
3.潔凈工作台上的無菌物品應當保證第一時間潔凈的空氣從其流過,即物品與高效過濾器之間應當無任何物體阻礙,也稱「開放窗口」;
4.避免任何液體物質濺入高效過濾器,高效過濾器一旦被弄濕,很容易產生破損及滋生黴菌;
5.避免物體放置過於靠近高效過濾器,所有的操作應當在工作區內進行,不要把手腕或胳膊肘放置在潔凈工作台上,隨時保持「開放窗口」;
6.避免在潔凈間內劇烈的動作,避免大聲喧嘩,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則;
7.水平層流潔凈台可劃分為3個區域:
(1)內區,最靠近高效過濾器的區域,距離高效過濾器10~15厘米,適宜放置已打開的安瓿和其他一些已開包裝的無菌物體;
(2)工作區,即工作台的中央部位,離潔凈台邊緣10~15厘米,所有的調配應當在此區域完成;
(3)外區,從台邊到15~20厘米距離的區域,可用來放置有外包裝的注射器和其他帶外包裝的物體(應盡量不放或少放)。
8.安瓿用砂輪切割和西林瓶的注射孔蓋子打開後,應當用75%乙醇仔細擦拭消毒,去除微粒,打開安瓿的方向應當遠離高效過濾器;
9.水平層流潔凈台每周應當做一次動態浮游菌監測,方法:將培養皿打開,放置在操作台上半小時,封蓋後進行細菌培養,菌落計數。
(四)每年應對水平層流潔凈台進行各項參數的檢測,以保證潔凈台運行質量,並保存檢測報告。
十四、其他
醫療機構開展其他集中或者分散的臨床靜脈用葯調配,參照以上各項有關操作規程執行,具體實施規程由各醫療機構負責制定。
『捌』 靜脈輸液的法規
http://xlzx.gxtcmu.e.cn/wood/hlly/wenzhang/wood_6_0129.htm
靜脈輸液法
靜脈輸液是一種經靜脈輸入大量無菌溶液或葯物的治療方法。靜脈輸液是利用液體靜壓的物理原理,將液體輸入體內。輸液瓶是一個入口和大氣相通,下連橡膠管的玻璃瓶。瓶內液體受大氣壓力的作用,使液體流入橡膠管形成水柱,當水柱壓力大於靜脈壓時,瓶內的液體即順暢地流入靜脈。
一、目的
1.補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維持血壓,常用於治療燒傷、出血、休克等。
2.補充水和電解質,以調節或維持酸鹼平衡,常用於各種原因的脫水、禁食、大手術後。
3.輸入葯物,達至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常用於中毒、各種感染等。
4.補充營養,維持熱量,促進組織修復,獲得正氮平衡。常用於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等。
5.輸入脫水劑,提高血液的滲透壓,以達到預防或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目的,同時借高滲作用,達到利尿消腫的作用。
二、常用溶液
根據病情選用以下溶液:
1.供給水分和熱量,用5%-10%葡萄糖溶液。
2.供給電解質,用0.9%氯化鈉,5%葡萄糖氯化鈉,復方氯化鈉等溶液。
3.調節酸鹼平衡,用5%碳酸氫鈉,11.2% 乳酸鈉溶液等。
4.增加血漿滲透壓,增加血容量,用各種右旋糖酐注射液、羥乙基澱粉(706)、氧化聚明膠和聚乙烯吡咯酮(PVP)等代血漿。
5.利尿脫水,用甘露醇、山梨醇、高濃度葡萄糖注射液等。
6.其他。用於特定治療目的,如濃縮白蛋白注射液,可維持膠體滲透壓,減輕組織水腫;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補充蛋白質;還有一種營養液可由靜脈輸入,能供給病人熱量,維持其正氮平衡,並供給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液體,多用於不能進食的重症病人。
三、用物
(一)無菌物品無菌輸液器有密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可根據病情及輸入溶液性質選擇應用。
1.密閉式輸液器輸液橡膠管(或一次性輸液器)一套,滅菌後供密閉式輸液用,內有一條通氣管連接粗徑針頭(插入護針套內),輸液管一條包括粗徑針頭→短橡膠管→茂菲氏滴管→長橡膠管→接管→針頭(插入護針套內)(圖12-1)。
2.開放式輸液器 帶蓋輸液瓶(500mlt 1000ml, 小兒用100ml),依次連接橡膠管→茂菲氏滴管→長橡膠管→玻璃接管→靜脈穿刺針頭(插入保護針套內)(圖12-2)。
(二)其他用物注射盤內另加止血鉗、調節器、網袋(密閉式用)、膠布、剪刀,必要時備夾板、綳帶、輸液架。
(三)葯液、按醫囑
圖12-1 密閉式輸液裝置圖12-2 開放式輸液裝置
四、操作方法
(一)周圍靜脈輸液常用部位同靜脈注射法。頭部淺靜脈適用於小兒,也用於成人。
1.密閉式輸液法利用原裝密閉瓶插管輸液的方法,其操作簡便,污染機會少,廣泛用於臨床。
(1)按治療本,帶輸液架至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釋輸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選擇合適的靜脈,調節輸液架高度,囑病人排便。
(2)洗手戴口罩,根據醫囑備葯,擦去瓶上灰塵,檢查瓶口有無松動、破裂現象,認真核對葯名、濃度、劑量和有效期,在光線充足條件下檢查葯液的質量,將瓶上下搖動,採用直立-倒置「Z」字型檢查,每瓶對光檢查時間不少於10秒鍾,如發現有絮狀物、沉澱、變色等均不得輸用。取下輸液瓶鋁蓋中心部分,套上網袋,檢查輸液器的有效期和無菌狀態,備齊其餘用物攜至床旁。
(3)操作前認真做好查對,協助病人擺體位,放妥止血帶(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療巾、止血帶每人「一巾一條」),以2%碘酊、75%酒精消毒瓶塞,如液內需加葯時則應在治療室進行,加入其他葯液應搖勻(注意葯物配伍禁忌),在瓶簽上註明床號,所加葯物名稱、劑量、。將輸液管的針頭和通氣管針頭去掉針帽,同時插入瓶塞至針頭根部,通氣管另一端固定在網袋上。
(4)將輸液瓶倒掛在輸液架上,用手擠壓點滴管,然後松開,使葯液進入點滴管的1/2為止,排氣後將調節器置於緊貼茂菲氏管下端夾緊,以便穿刺時易見回血。
(5)常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扎止血帶,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圖12-3 膠布固定法
圖12-4 夾板固定肢體法
(7)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葯物性質調節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鍾60-80滴,兒童每分鍾30-40滴,對年老、體弱、嬰幼兒、心肺疾患輸入速度宜慢;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適當加快,當輸入高滲水、含鉀葯物、升壓葯物等滴速宜慢。
(8)再次查對,交待注意事項,護士消毒雙手後,方可為下一位病人治療。在輸液過程中應定時巡視病人,隨時觀察反應及滴速。如為繼續輸液,原則上輸一瓶配一瓶,以防准備過早造成葯物污染,或降低葯效,應及時更換輸液瓶,其方法是;先除去鋁蓋中心部分,套上網袋,常規消毒瓶塞後,掛於輸液架上,從第一瓶內拔出通氣針頭與輸液管瓶針,分別插入瓶內,待輸液暢通方可離開病人,若輸兩瓶以上液體,而溶液間又無配伍禁忌者,可採用連續滴入法,兩瓶間用短管相連,短管兩端連接針頭,插入兩個相連的瓶塞內,在遠端輸液瓶內插入通氣管(圖12-5)。
(9)輸液過程中,需臨時加入少量葯物,應先按注射法抽吸葯物,常規消毒輸液瓶塞後,將葯液注入瓶中並搖勻,再按葯物性質調節輸液速度。
(10)輸液完畢,夾緊調節器,除去膠布,利用敷蓋針眼的紗布按壓穿刺點上方,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片刻(其他部位拔針後應按壓片刻),整理病床單元,整理用物,歸還原處。
圖12-5 密閉式連續滴入法
2.開放輸液法此法能靈活變換輸液種類及數量,隨時按需要加入各種葯物,危重搶救、手術病人及病兒常採用此法,但易污染,故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要求。
(1)同密閉式輸液(1)、(2)。
(2)除去溶液瓶的鋁蓋,消毒瓶塞及瓶頸,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用無菌鉗翻轉瓶塞,再次消毒,拔出瓶塞,輕放在瓶口上。
(3)打開輸液包一手持輸液瓶,將其底部橡膠管折疊,將接管夾於指縫中。另一手持溶液瓶,按無菌溶液倒出法,倒入30-50ml溶液沖洗輸液瓶和橡膠管,以減少輸液反應。將液體排入彎盤(輸液器接頭應距彎盤15cm左右),再向輸液瓶內倒入所需溶液(溶液瓶不要緊貼輸液瓶口,倒液速度要均勻,防液體外濺,蓋好瓶蓋,掛好輸液瓶,排盡管內空氣,待茂菲氏滴管液面為1/2時,用止血鉗夾緊橡膠管,將玻璃接管與帶保護套的針頭相接備用。
(4)按要求常規消毒皮膚,扎緊止血帶,囑病人握拳,再次檢查。排盡針頭內空氣,穿刺成功後固定方法與密閉式輸液相同。
(5)如需向輸液瓶中加入少量葯液時,應先將葯液抽吸在注射器內,再取下針頭,打開瓶蓋,在距瓶口1cm處注入葯液,蓋好瓶蓋,輕搖輸液瓶,使葯液混勻,酌情按葯液性質調節滴速。如需加入大量液體時,可將無菌溶液直接倒入瓶中。如需迅速發揮葯物作用時,可以通過調節孔注入(夾緊上段橡膠管,開放調節孔,將葯液注入後關閉調節孔,松開上段膠管)。
靜脈輸液的速度可按下列方法計算:
3.靜脈留置針頭適用於長期靜脈輸液,年老、衰竭、血管穿刺困難者。由針頭部與肝素帽兩部分組成(圖12-6)。
圖12-6 靜脈留置針
針頭部:為軟硅膠導管後接硬塑回血室部,內有不銹鋼絲導針,導針尖部突出軟硅膠導管針頭部。
肝素部: 前端有硬塑活塞,後端橡膠帽封閉。肝素帽內腔有一中空管道,可容肝素。
操作方法如下
(1)按靜脈輸液法准備輸液器,靜脈留置針及其它用物攜至床旁。
(2)按密閉輸液法操作(1)-(5)。
(3)取出靜脈留置針,拔去護帽,檢查靜脈導管和針頭各部位。右手捏緊留置針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緊套於導針外的導官中樞部,切忌導管上移,使管頂超越針頭。
(4)右手取靜脈留置針,使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成40度角進行靜脈穿刺,當回血室內見第一次回血後,隨即調節留置針使之呈10度角,將導管向靜脈內推進0.5~1cm,確保導管進入靜脈中,即可見第二次回血入導管。
(5)松開止血帶,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導管的中樞部,以小指緊壓遠離留置針的靜脈,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針回血室部使導針固定,同時左手將導管緩慢向前推進,使之全部進入靜脈內,方可將導針完全拔出脫離導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導管內。
(7)常規消毒肝素帽橡膠塞部,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針頭(排盡管內氣體)插入肝素帽內。固定留置針,調節滴速,即行持續輸液。
(8)如需暫停輸液,可將輸液器卸下,然後用注射器(預先備好肝素100mg,稀釋成4毫升),向肝素帽內注入肝素0.4~0.6ml,用無菌紗布覆蓋肝素帽及導管中樞部並加以固定,以備再次使用。
4.輸液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防止發生差錯。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並發症。輸液器及葯液應絕對無菌,連續輸液超過24小時應更換輸液器。
(3)預防空氣栓塞。輸液時必須排盡管內空氣,防止液體流空;及時更換輸液瓶及添加葯液,輸完後及時拔針。
(4)注意觀察輸液情況。針頭有無滑脫,局部有無腫脹,有無輸液反應。
(5)注意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類葯物應現配現用;青黴素G鈉(鉀)鹽與四環素、紅黴素合用可出現沉澱、混濁、變色,效價降低,輸液中需同時加入四環素、維生素C時應先溶解稀釋四環素,再加入維生素C。
(6)注意保護血管 對長期輸液者可採取:①四肢靜脈從遠端小靜脈開始,手足交替。②穿刺時掌握三個環節;選擇靜脈要准;穿刺要穩;針頭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③輸液中加入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葯物,如紅黴素等,應待穿刺成功後再加葯,宜充分稀釋,輸完葯應再輸入一定量的等滲溶液,以保護靜脈。
需嚴格控制滴速的病人,用輸液泵是安全輸液的一個重大進展,可分為兩大類型;①可攜式或半攜式。適用於家庭、小兒及化療病人等,帶泵注射器即屬此類型。②固定式輸液泵。目前多採用第三代計算機控制導管擠壓定容量輸液泵。有多功能監護及監測系統,體積較大,適用於醫院,輸液容量范圍為1-499ml/小時,還有自動報警裝置。
輸液泵的使用適應症;靜脈高營養,輸入化療葯品、抗生素及對心血管有特殊作用的葯物等,用於重症監護病人,尤其是小兒監護病人(圖12-7)。若無上述設備時,則可在滴管內插入一無菌針頭調節滴速(圖12-8)。
圖12-7 輸液泵
5.輸液常見故障處理方法
(1)溶液不滴 ①針頭滑出血管外,液體注入皮下組織。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應另選血管重新穿刺。②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妨礙液體輸入。應調整針頭位置或適當變換肢體位置。③確定針頭阻塞,葯液不滴.擠壓有阻力無回血,確定針頭阻塞,應更換針頭重新穿刺。④壓力過低,適當抬高輸液架高度,升高輸液瓶,加大壓力。⑤血管痙攣。局部可行熱敷、按摩、必要時注入少量0.25%鹽酸普魯卡因,以擴張血管。
(2)滴管內液面過高;①滴管側壁有調節孔者,可夾住滴管上端的橡膠管,打開調節孔,待液面降至露出滴管時,關閉調節孔,松開上端的橡膠管。②滴管側壁無調節孔者,可將輸液瓶取下,使導管之雙針頭露出液面,但須保持橡膠管點滴通暢,待滴球內液體下降滴管露出液面時,再掛回輸液架上即能繼續點滴。
圖12-8 茂菲氏滴管內插注射針頭,
以調節輸液點滴速度
(3)滴管內液面過低:①滴管側壁有調節孔者,可夾住滴管下端的橡膠管,打開調節孔,當液面升高至適當水平時再關閉調節孔,松開下端橡膠管即可。②滴管側壁無調節孔者,可夾住滴管下端的橡膠管,用手擠壓滴管上端的橡膠管,待滴管液面升至適當水平時,將滴管上端橡膠管內的空氣擠入輸液瓶,松開下端橡膠管即可。③輸液過程中,如果茂菲氏滴管內液面自行下降則應檢查滴管上端橡膠管與茂菲氏滴管有無漏氣或裂隙,必要時予以更換。
(二)頸外靜脈穿刺插管輸液法頸外靜脈屬於頸部最大的淺靜脈,位於頸外側皮下,位置較固定,可以輸液。但不宜多次穿刺。因此選用醫用人體硅膠管插入靜脈內。可保留較長時間,以保證治療。
穿刺部位;在近鎖骨中點上緣與下頜角聯線的上1/3處,頸外靜脈外側緣(圖12-9、12-10)。
圖12-9 頸外靜脈穿刺點示意圖
圖12-10 頸外靜脈穿刺方法
1.目的
(1)需要長期輸液,而周圍靜脈不易穿刺者。
(2)為周圍循環衰竭的危重病人測量中心靜脈壓。
(3)長期靜脈內滴注高濃度的、有刺激性葯物或行靜脈高價營養輸液。
2.用物 注射盤內另加1%普魯卡因注射液1支,無菌手套一副,寬膠布(2×3cm)、火柴、酒精燈、生理鹽水。無菌穿刺包內有:穿刺針2個,硅膠管1條,8-9號平針頭2個,5ml與10ml注射器各1副,7號針頭2個,鑷子、紗布、無菌巾2塊,彎盤。其它用物與周圍靜脈輸液同。
3.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同周圍靜脈輸液法備好輸液器,掛於輸液架上。
(2)向清醒病人作好解釋,以取得合作。
(3)病人去枕平卧,將頭部移向床邊轉向對側,選擇穿刺點,避免損傷鎖骨下胸膜及肺尖。
(4)打開無菌穿刺包,戴無菌手套,用10ml注射器吸滿生理鹽水,以平針頭連接硅膠管,並排盡空氣備用。同時,助手按常規消毒局部皮膚。
(5)操作者鋪無菌巾,用1%普魯卡因在預定穿刺點作浸潤麻醉,助手以手指按壓頸靜脈三角處,阻斷血流使靜脈充盈。
(6)操作者手持穿刺針與皮膚呈45度角進針,入皮後改為25度角,沿頸外靜脈方向刺入,見到回血,用左手拇指按住針孔,右手持備好的硅膠管及與其連接的10ml注射器,將硅膠管快速由針孔插入10-12cm,插管時助手配合持注射器,徐徐注入液體。壓住頸外靜脈近端,取下10cm注射器,退出穿刺針,退針時一手固定硅膠管勿使其脫出,有平針頭將硅膠管與輸液針頭連接進行靜脈點滴,撤去無菌巾,取寬膠布烘烤後在距離穿刺點0.5cm處固定硅膠管,並蓋以紗布。
(7)輸液完畢,取下輸液器,保留硅膠管,用0.4%枸緣酸鈉生理鹽水1-2ml,注入硅膠管內,用無菌小塞塞住針栓孔,外用紗布包裹,固定於耳下頸部即可。
(8)隔日換葯一次。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膚,以0.5%過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硅膠管(酒精可使硅膠管老化),仍以無菌紗布覆蓋,再次輸液時,打開小塞,以70%酒精消毒針栓孔,接上輸液裝置即可(每次需更換無菌小塞)。
(9)停止輸液,拔管時動作宜輕,避免折斷硅膠管。長期置管者,應接上注射器,邊吸引,邊拔管。拔管後穿刺點應加壓數分鍾,以防空氣進入靜脈。最後消毒穿刺點,覆蓋無菌紗布。
(三)鎖骨下靜脈穿刺插管法鎖骨下靜脈位於鎖骨後下方,此靜脈較淺表、粗大、成人粗如拇指,血流快,經常處於充盈狀態,故易於穿刺。
穿刺部位:胸鎖乳突肌的外側緣與鎖骨所形成的夾角的平分線上距頂點0.5-1cm處(圖12-11)。
圖12-11鎖骨下靜脈穿刺
1.目的
(1)對長期不能進食或丟失大量液體者,如食道手術後或食道嚴重燒傷病人、危重病人等,用以補充大量高熱量、高營養液體及電解質。
(2)各種原因所致大出血。迅速輸入大量液體,糾正血容量不足,以提高血壓。
(3)進行較長時間化療時,如注入刺激性較強的抗癌葯物。
(4)測定中心靜脈壓。
(5)緊急置入心內起搏導管。
2.用物 注射盤內另加0.4%枸櫞酸鈉生理鹽水,1%普魯卡因,1%甲紫、寬膠布,無菌手套。無菌穿刺包內有:穿刺針2個,硅膠管2條,射管水槍,5毫升注射器,8-9號平針頭2個,鑷子,紗布,無菌巾2塊,結扎線,彎盤。其它用物與周圍靜脈輸液相同。
3.操作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同周圍靜脈輸液法備好輸液瓶,掛於輸液架上。
(2)向清醒病人作好解釋,消除恐懼、緊張心理,取得合作。
(3)病人取頭低肩高(肩下墊枕)或平卧位,頭轉向對側,以顯露胸鎖乳突肌外形。用1%甲紫標記進針點及胸鎖關節,以免鋪無菌巾後不易看清穿刺點及進針方向。
(4)打開穿刺包,戴手套,待助手常規消毒皮膚後鋪無菌巾。
(5)准備好射管水槍及硅膠管,並抽吸0.4%枸櫞酸鈉生理鹽水,連接穿刺針頭。
(6)用5ml注射器,抽吸1%普魯卡因在預定進針點作局部麻醉。持針指向胸鎖關節與皮膚呈30度角刺入,邊進針邊抽回血,當針尖通過胸鎖筋膜時有一落空感,繼續進針,試穿鎖骨下靜脈,以探測進針方向、角度與深度。
(7)術者持射管水槍,按試穿方向刺入鎖骨下靜脈,抽吸回血,如見暗紅色血液,即證實進入鎖骨下靜脈。
(8)按注射管水槍的圓孔及硅膠管末端,快速推動活塞,硅膠管即隨液體進入鎖骨下靜脈,壓住穿刺針頂端,將針退出。待針頭退出皮膚後左手捏住硅膠管,輕輕從水槍中抽出。
(9)將已備好的輸液器導管連接平針頭,插入硅膠管內,進行靜脈滴注。
(10)結扎硅膠管,在距穿刺點約1cm處,將硅膠管縫合固定在皮膚上,覆蓋上無菌紗布,並予以固定。
(11)輸液完畢,以0.4%枸櫞酸鈉生理水1-2ml,注入硅膠管,然後以無菌小塞塞住針栓孔,並用無菌紗布覆蓋固定,再次輸液時打開小塞,消毒針槍孔,接上輸液裝置即可。如滴注不暢時,可用急速負壓抽吸,而不宜用力推注液體,以防將管內凝血沖入血管形成栓子。
4.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技術,預防感染。
(2)操作時應准確掌握進針方向,避免過度向外偏移,刺破胸膜而造成氣胸。因此,射管後應密切觀察有無呼吸困難、發紺、穿刺側呼吸音減低等症狀出現。發現異常,應報告醫生及時進行處理。
(3)射管時推注水槍應迅速,使水槍內壓力猛增,方可將管射出。如緩慢推注雖水槍內液體注完,仍不易射出硅管。
(4)射管時應壓住水槍圓孔及硅管末端,以免將硅管全部射入體內。
(5)退針時,切勿來回轉動針頭,防止針頭斜面割斷硅管。穿刺針未退出血管,不能放鬆圓孔處的手指,防止硅管吸入。
(6)硅管內如有回血,須及時用0.4%枸櫞酸鈉生理鹽水沖注,以免硅管被血塊堵塞。如輸液不暢須注意下列情況:①硅管彎曲、受壓、滑出血管外以及頭部體位不適當。②固定硅管的線結扎過緊。
(7)硅管外敷料應隔日更換一次,消毒方法同頸外靜脈穿刺插管法。
(8)拔管後,將硅管沖注清潔,浸泡於肥皂水中半小時後沖凈保存,如變質,變色不可重復使用。
五、輸液反應及預防
(一)發熱反應
1.原因發熱是常見的輸液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致熱原、死菌、游離的菌體蛋白或葯物成分不純)、輸液瓶清潔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輸入液體消毒、保管不善變質;輸液管表層附著硫化物等所致。
2.症狀 主要表現發冷、寒戰、發熱(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嚴重者高熱達40-41℃),並伴有惡心、嘔吐、頭痛、脈快、周身不適等症狀。
3.防治方法
(1)反應輕者可減慢輸液速度,注意保暖(適當增加蓋被或給熱水袋)。重者須立即停止輸液;高熱者給以物理降溫,必要時按醫囑給予抗過敏葯物或激素治療,針刺合谷、內關穴。
(2)輸液器必須做好除去熱原的處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腫
1.原因由於滴速過快,在短期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所致。
2.症狀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氣短、咳泡沫樣血性痰;嚴重時稀痰液可由口鼻湧出,肺部出現濕羅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
(1)輸液滴速不宜過快,輸入液量不可過多。對心臟病人、老年和兒童尤須注意。
(2)當出現肺水腫症狀時,應立即停止輸液,並通知醫生,讓病人取端坐位,兩腿下垂,以減少靜脈迴流,減輕心臟負擔。
(3)按醫囑給以舒張血管、平喘、強心劑。
(4)高流量氧氣吸入,並將濕化瓶內水換成20%-30%酒精濕化後吸入,以減低肺泡內泡沫表面的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從而改善肺部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症狀。
(5)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止血帶(須每隔5-10分鍾輪流放鬆肢體,可有效地減少回心血量),待症狀緩解後,止血帶應逐漸解除。
(三)靜脈炎
1.原因由於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葯物,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強的塑料管時間過長而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2.症狀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紅、腫、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3.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為原則。
(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葯物,如紅黴素、氫化考的松等,應充分稀釋後應用,並防止葯物溢出血管外。同時要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保護靜脈。
(2)抬高患肢並制動,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鎂進行熱濕敷。
(3)用中葯外敷靈或如意金黃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鍾。
(4)超短波理療,用TDP治療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鍾。
(四)空氣栓塞
1.原因由於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連接不緊,有漏縫;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均有發生氣栓的危險。進入靜脈的空氣,首先被帶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如空氣量少,則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並分散到肺小動脈內,最後到毛細血管,因而損害較少,如空氣量大,則空氣在右心室內將阻塞動脈入口,使血液不能進入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引起嚴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2.症狀病人感覺胸部異常不適,瀕死感,隨即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心電圖可表現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變。
3.防治方法
(1)輸液時必須排盡空氣,如需加壓輸液時,護士應嚴密觀察,不得離開病人,以防液體走空。
(2)立即使病人左側卧位和頭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氣時可增加胸內壓力,以減少空氣進入靜脈,左側卧位可使肺動脈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氣泡則向上飄移右心室尖部,避開肺動脈入口(圖12-12)由於心臟跳動,空氣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進肺動脈內。
(3)氧氣吸入
(40在行鎖骨下靜脈穿刺更換水槍時,應在病人呼氣時或囑病人屏氣時進行,以防空氣吸入,保留硅管或換液體時的任何操作環節,均不能讓硅管腔與大氣相通。
圖12-12 改變體位使氣泡飄移到右心室避開肺動脈入口
--------------------------------------------------------------------------------------------------
http://www.huliw.com/jchl.htm
http://www..com/s?wd=%BE%B2%C2%F6%CA%E4%D2%BA&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玖』 血液透析各項制度
透析設備消毒管理制度
一、 個人透析機及管路:
每日透析後消毒一次,時間1小時,濃度:原液5%金星消毒液,入機後稀釋成1000PPM。消毒後用反滲水沖洗30分鍾,次日透析前沖選30分鍾,每周一次用枸椽酸清洗。
二、 集中供液系統及管路:
每日透析後消毒一次,時間6090分鍾,濃度:原液2.5%金星消毒液,入機後35倍稀釋,消毒後用反滲水沖洗1小時,次日透析前沖洗45分鍾,每周二次用枸椽酸清洗
三、 水處理系統:
RO水24小時紅外線照射殺菌,每月用濃度5%福爾馬林消毒一次,隔月用枸椽酸清洗一次。
四、 A液、B液桶及與透析液接觸的容器每周一次1%福爾馬林泡24小時。
五、 室內每日紅外線消毒一次,每月進行空氣培養。
六、 室內空氣消毒(福爾馬林40ml/+pp粉30%)/m3熏24小時。
七、 透析機及管路濃度為5%福爾馬林每月消毒一次。
透析消耗品復用室工作要求
1、 嚴格遵守復用操作規程:
2、 保持復用室清潔,每日操作完畢後及時清洗並消毒池內、檯面、地面、牆壁,不得有血跡、污物
3、 處理過的透析器、血液迴路要擺放整齊、放置於櫃內,每日應整理清洗消毒一次;
4、 每月要清洗一次復用水桶及垃圾桶;
5、 每月要清洗一次復用室(與透析室消毒日同步進行);
6、 丙肝病人的消耗品要單獨復用,嚴格隔離;
7、 復用室人員編制2人,由一名正式員工負責,一名衛生員協助工作。
復用間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室內穿工作服、專用鞋。
二、 嚴格執行復用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整齊。
三、 房間內每日用紫外線照射2小時,有記錄。每日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桌面、櫃內、地面一次。
四、 復用透析器、管路,專人專用,專人專盒,固定放置,巨內隨時清理。儲櫃每月清潔消毒一遍。
五、 患者使用過的透析器、管路、用過氧乙酸消毒兩次,備用。消毒有效期為7天。
六、 患者使用過不再留用的透析器、管路,用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0分鍾後放入醫用垃圾集中處理。
七、 每月室內用福爾馬林40ML/M+高錳酸鉀30G/M,熏蒸一次,做空氣培養一次。
註:本制度由復用間復用工作人員負責監督執行。
治療室的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治療室要衣帽整潔、帶口罩、洗手、正規操作。
二、 每日紫外線消毒2小時,並專門登記使用時間,紫外線燈管每周照射兩次。
三、 室內清潔區、無菌區有明顯標記。
四、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別放置並位置固定,註明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冬10月1日――5月1日為14天,夏5月1日――10月1日為7天)標記明顯。
五、 每周二、五更換鑷子罐、消毒液、碘灑、酒精,各無菌物品均有標簽及消毒液日期。
六、 治療車上層出不窮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用完物品,車、盤清潔整齊。
七、 葯櫃內葯品擺放有序,口服葯、外用葯分櫃放置,標簽明顯。
八、 使用後的一次性注射器等用品,用500MG/L健之素消毒劑浸泡10分鍾、注射器拉開針栓,使針管內充滿消毒液,消毒液液面超過注射器,透析專用穿刺針用後打開子,使管內充滿消毒液,浸泡於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內初消10分鍾。消毒後的一次性用品,放入醫用垃圾袋中,每日由衛生員,封閉運送至供應室、集中處理。
九、 止血帶一人一根,用後要在125MG/L的健之素消毒液內浸泡10分鍾,清洗、晾乾備用。
十、 生活垃圾與醫用垃圾嚴格分開,醫用垃圾用黑塑料袋包裝送焚燒爐焚燒。
十一、 每月室內用福爾馬林40ML/M+高錳酸鉀30G/M,熏蒸一次每月做空氣培養一次。
註:本制度由各小組治療班工作人員共同負責監督執行。
護士站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室內應著專用服裝。
二、 隨時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物品擺放有序,用畢放回原處。
三、 桌面地面每日擦試兩次,專用毛巾、拖布。
四、 乾燥器內化驗單行雙消,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完畢後粘貼在病歷上。
五、 冰箱內擺放葯品,不能存放私人物品。
六、 輪椅每周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一次。
註:本制度由外送班護士負責監督執行。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室內應站著工作服、穿專用鞋。
二、 操作進應戴口罩、帽子、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三、 空氣消毒方法:每日透析結束後,紫外線照射2小時,清晨病人透析前開窗通風1小時;每月蒸熏一次;福爾馬林40ML/M+高錳酸鉀30G/M,分別放於室內四角、房中央,蒸熏24小時後,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四、 地面每日清潔2次,拖布專用,定期消毒。消毒方法為:每周四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0分鍾後清洗晾乾。
五、 透析機、床桌在每日透析結束時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一遍,毛巾專用。
六、 病人用餐擦手巾每日透析結束時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用浸泡10分鍾後清洗備用,做到一人一巾。
七、 血壓計袖帶每周清洗一次;輸液吊筐每周清洗後用石臘油擦試,止血鉗每周清洗一次,有血污隨時清洗;氧氣濕化瓶,每周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用浸泡10分鍾,清洗晾乾後備用;吸氧管每人一根不可混用;體溫表用75%酒精浸泡消毒;消毒液每周更換2次。
八、 每月空氣培養一次並作記錄。
九、 床單、被罩、枕套每周更換一交,遇有特殊情況隨時更換,病床每周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一次。
註:本制度由各小組護理班工作人員共同監督執行。
主班護士職責
1、 負責本區當日病人的透析操作、觀察病情、數據記錄,保持設備及床單位的清潔整齊。
2、 負責本區護士工作的調配及病人的床位安排。有責任安排、檢查護士、衛生員、復用員的工作。
3、 病人上機後負責檢查本區透析機的溫度、濃度、血流量、脫水量、肝素量等條件的設定。
4、 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負責人員分配、病情觀察、治療、記錄,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
5、 負責做本區病人的思想工作並向主任、醫師及時反映患者的思想動態,積極組織本區護士提高服務質量,盡力滿足病人的需求。
6、 負責登記當日患者的透析費用,及時交給會計結帳。參與催欠費工作。
7、 承擔透析患者整體化護理的指導工作。
治療班護士職責
1、 負責當日透析肝素劑量的配製。
2、 准備透析用品(穿刺針、透析盒、消毒物品等),用畢清洗消毒。
3、 負責治療車的清潔整齊,保證物品配備齊全。
4、 承擔當日病人血透操作,觀察病情及負責測量體溫、心率、血壓、呼吸。回血後清潔透析機,整理床單位。
5、 參加搶救工作,負責搶救物品的供應、消毒物品更換及一次性消耗品的處理。
6、 每周二、五進行物品大消毒及室內空氣消毒。
7、 負責透析中輸血、輸液及各種治療工作。
8、 提高服務質量發送服務態度,做好透析患者整體化護理,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周一,清點治療用具及葯品,及時向庫管員請領。
周二、每周二、五大消毒。
周三,檢查消毒物品的期限,及時換領。
護理班護士職責
1、 負責當日病人的透析治療、觀察病情、生命體征觀測、登記透析表格。
2、 保持透析設備及床單位的清潔整齊。
3、 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
4、 負責透析病人的整體化護理。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飲食及生活習慣、心理狀況、社會關系、透析效果,提高服務水平。積極進行健康教育工作。
5、 協助各班共同做好「血透」的管理工作和透析的准備工作。
重點工作:
每日清洗、消毒擦手毛巾,清洗擦透析機毛巾。
周二,換洗床單、披罩。
周三,消毒體溫表。
周五、六,清洗血壓計袖帶,清理止血鉗、輸液吊藍。
外勤護士職責
1、 負責一切對外事情聯系,協調與有關科室的聯絡。
2、 負責消毒物品的交換、送檢、取葯、接送病人等工作。
3、 負責衛生員的管理,指導其隨時保持環境整潔。維持透析室秩序,勸阻家屬陪伴。
4、 負責透析病人的生活服務,搞好膳食管理,隨時徵求病人。
重點煤作
周一、五,清點換洗工作服、被服
周二、督促指導衛生員工作。
周六、檢查消毒物品期限。
血液凈化中心衛生員職責
1、 在護士長領導下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2、 負責「中心」所屬的全部室內、環境衛生,保持其清潔整齊。
3、 負責污染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
4、 飲用水的供應和管理。
5、 負責污染衣物及被服的換洗。
技師職責
1、 負責本中心所有儀器、設備的管理、維修、調試進行保養、消毒,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2、 每班透析中要巡視設備運轉狀況3-4次,發現故障及時排除,並做好記錄。
3、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准確、及時、規范地完成各項技術操作。
4、 負責檢測每批透析液的質量。會同醫師核對當日透析液質量,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5、 協助護士進行各種技術操作並作好技術指導。
6、 負責制定購買設備零配件計劃,保管好設備零配件及維修工具。
7、 參加急診、加班、值班。注意節約,加強防火、防盜措施。
8、 負責培訓、指導進修生、實習生的工作。
NCS―――200C集中供液裝置操作規程
一、 開主電源開關。
同時按下{保護}和{透析}開關,機器開始工作。
二、 透析完成後,按下{保護}和{結束}開關。
三、 按{保護}和{事後清洗}開關,開始事後洗凈程序。
四、 事後洗凈結束後,儀器進入待機狀態。
第二天清早,機器自動進入事前清洗,等待透析。
消毒隔離負責人的工作職責
一、 監督檢查各項消毒隔離制度的執行情況。
二、 每月最後一周負責做血液透析室、治療室、復用間的房間消毒。
三、 每月房間消毒後、負責與檢驗科有關人員聯系,做室內空氣培養及集中供液,反滲水單機出口處的細菌培養並保存化驗單。
四、 負責向工作人員宣講有關消毒隔離,院內感染的規章制度及各種知識。
血液透析室公用物品消毒工作安排:
時間 物品 消毒液濃度 消毒時間 消毒方法 負責人
周 病歷夾 250mg/l / 擦試 各組護理班
周二 止血鉗、吊籃 250mg/l 10分 浸泡 各組護理班
周三 氧氣瓶 250mg/l 10分 浸泡 各組護理班
周五 塑料桶 250mg/l 10分 刷洗 復用員
周六 病床 250mg/l / 刷洗 各組護理班
周六 輪椅 250mg/l / 擦試 護工
進修制度
凈化中心是學習血液凈化技術的基地;是進口透析機、透析消耗品發展趨勢的展示窗口;是學習維修、保養透析設備的課堂,對自願前來進修的人士表示歡迎。希望能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一、 凡到「中心」進修必須遞交申請書一份,得到「中心」領導同意後方可辦理進修手續。
二、 到「中心」進修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 護士、技師:具中等護理專業學校文化水平,從事臨床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一定臨床經驗,技師應具有一定的電子電工知識。
2、 醫師:具醫學本科學歷,從事臨床工作三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臨床實驗經驗。
3、 工作積極主動、肯學習、熱心為病人服務。
4、 尊重老師,遵守血透室各項規章制度。
三、 護士學習內容安排(不得少於三個月)。
(一)、技術操作:
進修三個月:
1、 熟悉環境,學習沖管路。
2、 學習裝管路,置換沖洗。
3、 學習上機、回血、血管穿刺等技術。
4、 透析設備的日常保養、維護方法。
進修六個月:
1、 在熟練掌握以上技術的基礎之上,學習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2、 簡單的機器故障排除法。
3、 學習血濾,血漿置換,CAVH的操作方法。
進修一年:
1、 了解血液凈化基礎知識,HD基本原理。
2、 水處理的基本知識。
3、 透析適應症、禁忌症。
4、 透析並發症的處理。
5、 尿毒症、腎移植術後排異病人的護理。
四、 技師學習安排
1、 熟悉環境,了解技師每天的工作安排。
2、 熟悉設備的基本操作。
3、 熟悉透析液的配製方法。
4、 了解水處理機及透析機的工作原理。
5、 學習常見儀器故障的排除。
五、 醫師學習安排
1、 了解血液凈化基礎知識,HD基本原理。
2、 水處理的基本知識。
3、 透析適應症、禁忌症。
4、 透析中的抗凝療法。
5、 血透中的急性、慢性並發症的處理。
6、 學習超濾、序貫透析、高-低鈉序貫透析、低濕透析、無肝素透析、血液濾過、血液濾過透析、血液灌流、小兒透析、CAVII、血漿置換、免疫吸附。
7、 血管通路的建立:
臨時性:頸靜脈插管、股靜脈穿刺。
永久性:內瘺。
安排有透析臨床經驗的對口老師負責帶教,聘請主治醫以上的專科醫師擔任理論講課及輔導。
醫療管理
一、 醫療范圍
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腫,有機碳葯物中毒,酒精中毒,免疫系統疾病如家族性紅斑狼瘡,神經系統疾病如格林-巴利氏病、重症肌無力,多發性骨髓瘤,高脂血症等病症。
二、 醫療方式
逐步開展:碳酸氫鹽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漿置換、血液灌流,單純超濾等血液凈化療法。
三、 血液透析的適應症
1、 急性嗵功能竭
1) 高分解代謝者(BUN每日上升25以上)立即進行。
2) 無尿(小於100ML/日)或少尿(小於400ML/日)者48小時以上,體重增加20KG/日。
3) 尿素氮 BUN>80MG/DL
4) 血清肌法 SCR>8MG/DL
5) 血鉀 K>6.5MEQ/L
6) 二氧化氮結合率 CO2CP?>15MEQ/L
7) 有明顯浮腫、肺水腫、惡心、嘔吐、嗜睡、燥動、意識障礙者。
2、 慢性腎功能衰竭
1) 內生肌法清除率CCR小於或等於10ML/MIN(糖尿病患者小於或等於15ML/MIN)。
2) 血清肌法 SCR大於或等於8-10MG/DL。
3) 尿素氮 BUN大於或等於80-100MG/DL
四、 血液透析禁忌症
1、 相對禁忌症
1) 老年高危患者,不合作的嬰幼兒。
2) 嚴重出血或嚴重貧血。
3) 嚴重的低血壓及休克。
4) 嚴重心臟病所致的心衰和肺水腫。
5) 腫瘤等全身疾病的晚期所致的腎衰。
6) 精神不正常不能合作者。
五、 血液透析並發症
透析療法的醫學並發症:
低血壓、高血壓、心率失常、失衡綜合症、發熱、頭痛、惡心、嘔吐、肌肉痙攣、急性溶血、呼吸困難、意識喪失、全身抽搐、精神異常、皮疹和瘙癢。
六、 急診透析指征
1、 高血鉀症:血清鉀>70MMOL/L,無尿。
2、 嚴重左心衰竭:呼吸困難不能平卧,需吸氧,咳粉紅色泡沫樣痰;
3、 嚴重酸中毒:COCP<20MMHO、PH<7.2,嚴重電解質紊亂,保守療法不能糾正者。
4、 葯物中毒深昏迷者,並已在急診洗過胃、下尿管者;
5、 符合上述條件者,請注意以下事項:
1) 急診透析費1000-2000元左右,(含全新透析器、管路);
2) 血液灌流費2000-3000元左右,(含碳腎、管路)
3) 透析前請化驗:血色素(>5.5G%)、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血型;
4) 急診透析時間一般不超過3小時,高血鉀征除外;
5) 門診病人必須通過急診室;
6) 病人血壓穩定,高壓100-90MMGH以上,低壓70MMGH以上。
血液透析裝置操作規程
1. 開主電源【開關】,將透析液吸管分與透析液A、B桶聯接,按【透析】、【准備】【血液注射器】鍵;
2. 安裝透析器及血液迴路至透析裝置上。
3. 用0.9%注射用生理鹽水500ML予沖血液迴路支脈端、肝素管、動脈壺、透析器、靜脈壺,並排氣;
4. 四、 當【准備】【旁通】健停止閃動後,按【旁通】。連接聯銷於透析器液室的出、 入口。按【排氣】鍵,排凈液室內空氣後,關【旁通】;
5. 根據醫囑設定【目標除水量】、【除水速度】、【會素維持量】、【機溫】36-37攝氏度之間,旋鈕【氣泡監測】、【動脈負壓監測】於工作位;
6. 無菌操作下穿刺內瘺動脈,見回血後,排氣,接通動脈穿刺針管口與血液迴路動脈埠並固定。開血泵80ML/MIN,待血液上行至肝素管前時,快速注入肝素首次量,並確定肝素維持量。
7. 穿刺內瘺靜脈,排氣。當血液流至靜脈壺時,關血泵。消毒血液迴路靜脈端管口,排氣,夾緊止血鉗。排盡空氣,連接靜脈穿刺針管口與血液迴路靜脈埠。檢查全路通暢,固定穩妥。
8. 開血泵由小至200ML-300ML/MIN之間,按【開始】鍵,設定監測靜脈壓及液壓的報警限項。調節器整透析器的動脈端向上;
9. 再次檢查各項設定值,穿刺部位無滲血,固定方法正確、無纏,血液迴路通暢,擰緊各連介面,檢查各止血鉗到最緊部位。經第二人核對無誤,確認透析開始;
10. 測量病人血壓、脈搏無異常,登記在透析記錄紙上;
11. 透析過程中每小時監測血壓,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隨時對症處理。遇故障及時排除。保證透析順利進行,除水準確無誤。
回血操作規程
一、 總除水量達標,時間已到則【目標除水量】提示,無特殊治療,可以回血,按【峰鳴停止】、【准備】、【再設定】鍵,將【肝素泵】復位,至零。夾信肝素管,血流量調到80ML-100/MIN左右,開始回血;
二、 關血泵,夾信泵前管,使旁路鹽水緩緩流入動脈側,管內血液沖凈後夾緊穿刺針管。打開泵前夾,開血泵,血流量100ML/NIN左右,用0.9%注笛生理鹽水沖洗動脈壺、透析器、靜脈壺,沖凈血液後,夾緊靜脈穿刺針管。穿刺點貼創口貼,紙卷壓迫,拔針,固定;
三、 按【旁通】、【排液】鍵,排凈透析器液室液體,斷開靜脈及動脈連鎖並復位。並【透析】鍵;
四、 卸下血液迴路和透析器,關【電源】開關;
五、 拔掉透析液吸管,插回透析裝置上A,B口。開始自動沖洗、消毒透析裝置。
血透病人護理常規
一、 透析時嚴密觀測生命體征,每小時測T、PR、BP遇有特殊情況隨時監測,並記錄。
二、 嚴格按照醫囑設定透析條件(降水量、透析時間、除水速度),並經第二人查對。
三、 透析中用葯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四、 隨時檢查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漏血,及時處理。
五、 了解患者體重變化,隨時與醫生聯系調節除水。病情變化,保證透析充分。
六、 透析中出現低BP時,取頭低腳高位,減慢除水速度,適當補充0.9%生理鹽水。經常低BP者可採用高鈉或取梯度高鈉透析。
七、 透析中高BP患者注意並發腦出血可採用低鈉透析或考慮血容量增多的因增加除水。
八、 加強透析中生活護理。
九、 加強健康教育,積極進行衛生宣傳,了解病人心理,教會病人自己調整入量,計算體重及保護內瘺的方法。
內瘺的護理:
十、 向患者介紹護理內瘺的知識,教會其愛護保養內瘺。
1、 保護術肢血管避免反復穿刺為內瘺吻合術創造條件。
2、 動-靜脈內瘺吻合術後,術側肢體發生腫用、疼痛、應抬高術肢,切忌壓迫手術部位。鼓勵患者活動術肢,反復握拳,增加血液循環。
3、 嚴密觀察術後瘺情況可觸摸到血管內搏動、聽到血管雜音、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4周後、內瘺成熟可應用。
4、 內瘺僅限於透析用。不得用於取血或注射葯物,且不能在內瘺側肢體側量血壓,(搶救除外)。
5、 不斷更換穿刺點,依次順序更換以保護血管。
6、 防止血管瘤的形成,以松緊適度的護腕壓迫血管怒張的部位。
7、 穿刺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敏捷。
8、 回血撥針後貼創可貼,上面用消毒紙卷壓迫止血,囑病人15分鍾後取下,切忌壓迫時間過長而形成內瘺血栓。
9、 壓迫紙卷松緊度以在兩側觸摸到血管轉動為適宜。
10、 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內瘺血栓,應極時到醫院做相應處理。
五、 外瘺護理
1、 嚴格無菌操作,接通血液管路及回血時均在無菌條件下嚴格完成。
2、 無菌綳帶包紮時順通外瘺管,並將部分暴露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鍾隨時觀察。
3、 囑病人睡眠時不可壓迫外瘺肢體,聞及血管雜音(呼呼如風聲)為通暢。
4、 如發現外瘺管內有血漿球分離層,又聽不到血管雜間時,視凝血堵塞,應立即處理。
5、 發生凝血堵塞應在無菌條件下用導管絞痛,取出凝血塊,緩慢入5000單位尿激酶,10-30分鍾後抽出導管,仍不能則需改內瘺。重手術,切忌用力注入管內,防止將血凝塊壓入血循環。
6、 切忌用齒鉗直接夾外瘺管。可墊以紗布防止夾破、剪斷。
臨時性血液通路操作規程
一、 直接穿刺法
1、 動脈穿刺部位:足背動脈、橈動脈(保留做內瘺術肢體)、股動脈、肱動脈。
2、 穿刺方法:
1) 選擇穿刺部位,以穿刺點為中心環行消毒,直徑5CM。
2) 選16G血透穿刺針,管口接注射器,抽取1ML空氣。
3) 右手持穿刺針,針尖斜面向上,從血管右側刺入皮膚,左手食、中指消毒後輕按動脈搏動部位。
4) 穿刺動脈時以30-40度角進入,見鮮血紅有搏動,順進針達2CM長度。
5) 迅速接通管路,HD引出血液,防止血順管壁外溢造成血腫。
3、 穿刺後注意事項:
1) 動脈穿刺血流量不足應作適當調整,達滿意效果時固定好針翼。
2) 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腫脹。
3) 拔針後壓迫至無出血為止。
二、 深靜脈穿刺
1、 穿刺部位:股靜脈直接穿刺。
2、 穿刺方法:
1) 選擇血管國,左手食、中、無名指摸到股動脈搏動,內側0.5CM處股靜脈。
2) 戴無菌手套,2.5%碘酊,75%酒精脫碘,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環行消毒面積20乘15CM。
3) 取5ML注射擊器,抽吸2%普魯卡因2ML。
4) 左手三指順股動脈搏動最強處按壓。
5) 右手持針,穿刺部位注射普魯卡因局部麻醉。
6) 取穿刺套管針,接注射擊器,抽吸2ML肝素鹽水排氣。
7) 右手持針,針尖斜面向上,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與股動脈平行方向成45度角刺入至恥骨旁止。
8) 左手固定針頭方向,右手回抽針栓,針尖緩慢順原路退出,至見回血,左手固定不動。
9) 將回血推入血管無陰力,抽吸通暢,反復一次確認在股動脈內。
10) 左手固定套管針柄,右手將套管針芯緩慢拔出,左手中指因定食指、拇指持套管緩慢送入,進大於2/3長充,拔出針芯,夾住套管針柄軟管處。
11) 取下針柄膠頭,接HD管路動脈端,進行HD,固定針頭。
3、 注意事項
1) 穿刺側限制肢體活動,不便函針留置。
2) HD時觀察部有無出血、滲血。
3) 血流量不足,而又確認針在血管內,可與股動脈平行方向旋轉葉柄調節。
4) 回血拔出針頭,應用長8CM、直徑4CM的紗布卷充分壓迫止血,10-20分鍾無出血,可加大包紮觀察1/2-1小時,平車回病房。
三、 留置導管
1、 部位及時間:
一般為頸內靜脈插管,也可用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留置時間一般為48-72小時,也可留置數周,數月。抗感染管可使用一年以上。
2、 透析前處理
1) 接管路前抽出導管內肝素鹽水。
2) HD時嚴格消毒管口,將肝系帽浸泡於75%酒精中。
3、透析後處理:
血液透析(HD)操作規程
接管程序:
一、 接管前復查透析條件設定,將透析器AV端、靜脈監測、肝素管等部位聯接緊密,A、V脈壺排氣管用止血鉗夾緊,血液迴路、透析器沖洗干凈。
二、 接A管:以75%酒精消毒管口,放液沖管口約50ML,夾住入液管,聯接A管,接後再次擰緊以防脫落,將血液引出。
三、 接V管:V穿刺,血液引至管口,排凈穿刺針管內空氣,75%酒精消毒V管口,開血泵放液250ML,夾住,墊以方紗布,雙手各持穿刺針管頭及V管頭,加壓排氣,聯接後,確認無空氣時打開止血鉗,開血泵,進行透析治療。
穿刺程序:
一、 選擇血管,注意保護血管,以2CM長度分三點,依次進針,次推移。
二、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穿刺臂下鋪無菌治療,2.5%碘酒棉球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心,環行消毒直徑5CM。
三、 左手拇指綳緊皮膚,右手持針翼,針尖斜面向上45度,刺入皮膚,穿入血管,進針入皮2/3長度,見血後蓋以無菌棉球,用膠布固定。
四、 將血引至管口,接通血路。
五、 將A、V脈穿刺針管理順,膠布固定,用止血鉗夾治療中再次固定血液迴路以免滑脫。
『拾』 大家有誰知道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謝謝!急!!
【有效期】三年
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說明書
【葯品名稱】
通用名:鹽酸甲氧普胺注射液
曾用名:鹽酸胃復安注射液
英文名:Metolopramide Dihydrchloried Injectiom
漢語拼音:Yonsuon Jiayong Lupu』a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甲氧氯普胺。其化字名稱為:N—[(2—二乙氨基)乙基]—4—氨基—2—甲氧基—5—苯甲醯胺(甲氧氨普胺)。
【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葯理毒理】
本品為多巴胺2(D2)受體拮抗劑,同時還具有5-脛色胺4(5—HT4)受體激動效應,對5—HT3受體有輕充抑製作用。可作用於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區(CTZ)中多巴胺受體而提高CTZ的閾值,具有強大的中樞性鎮吐作用。本品亦能阻斷下丘腦多巴胺受體,抑制催款乳素抑制因子,促進泌乳素的分泌,故有一定的催乳作用。對中樞其他部位的抑製作用較微,有較弱的安定作用,較少引起催眠作用。對於胃腸道的作用主要在上消化道,促進胃及上部腸段的運動;提高靜息狀態胃腸道括肌的張力,增加下食管括肌的張力和收縮的幅度,使食管下端壓為增加。阻滯胃—食道反流,加強胃和食管蠕動,並增強對食管內容物的廓清能力,促進胃的排空,促進幽門、十二指腸及上部空腸的松馳,形成胃胃體與上部沁腸間的功能協調。這些作用也可增強本品的鎮吐效應。本品對小腸和結腸的傳送作用尚不確定。
【葯代動力學】
進入血液循環後,13%~22%迅速與血漿蛋白(主要為白蛋白)結合。經肝臟代謝。T2/1一般為4~6小時,根據用量大小有別。作用開始時間:肌注10~15分鍾,靜注1~分鍾,持續時間一般為1~2小時,主要以游離型、結合型或代謝產物經腎臟排泄,出可自乳汁排出。
【適應症】
鎮吐葯。①用於化療、放療、手術、顱腦損傷、腦處傷後遺症、海軍作業以及葯物引起的嘔吐;②用於急性腸胃炎、膽道胰腺、尿互症等各種疾患之惡心、嘔吐症狀的對症治療;③用於診斷性十二指腸插管前用,有助於順利插管;胃腸鋇劑X紅檢查,可減輕惡心、嘔吐反應;促進鋇劑通過。
【用法用量】
肌內或靜脈注射。成人,一次10~20mg(1~2支),一日劑量不超過0.5mg/kg;小兒,6歲以下每次0.1mg/kg,6~14歲一次2.5~5mg。腎功能不全者,劑量減半。
【不良反應】
①較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昏睡、煩躁不安、疲怠無力;②少見的反應有:乳腺腫痛、惡心、便秘、皮疹、腹瀉、睡眠障礙、眩暈、嚴重口渴、頭痛、容易激動;③用葯期間出現乳汁增多,由於催乳素的刺激所致;④注射給葯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⑤大劑量長期應用可能因阻斷多巴胺受體,使膽鹼能受體相對亢進而導致錐體外系反應(特別是年輕人),可出現肌震顫、發音困難、共濟失調等,可用苯海素等抗膽鹼葯物治療。
【禁忌】
⑴下列情況禁用:①對普魯卡因或普魯卡因胺過敏者;②癲癇發作的頻率與嚴重性均可用葯面增加;③胃腸道出血,機械性腸梗阻或穿孔,可因用葯使胃腸道的功能增加,病情加重;④嗜鉻細胞瘤可因用葯出現高血壓危象;⑤不能用於因行化療和放療而嘔吐的乳癌患者。⑵下列情況慎用:①肝功能衰竭時,喪失了與蛋白結合的能力;②腎衰,即重症慢性腎功能衰竭使錐體外系反應危險性增加,用量應減少。
【注意事項】
⑴對暈動病所致嘔吐無效。⑵醛固酮與血清催乳素濃度可因甲氧氯普胺的使用而升高。⑶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劑量至少須減少60%,這類患者容易出現錐體外系症狀。⑷靜脈注射甲氧氯普胺須慢,1~2分鍾注完,快速給葯可出現燥動不安,隨即進入昏睡狀態。⑸因本品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若兩葯必須合用,間隔時間至少要1小時。⑹本品遇光變成黃色或黃棕色後,毒性增高。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有潛在致畸作用,孕婦不宜應用。
【兒童用葯】小兒不宜長期應用。
【老年患者用葯】老年人長期應用,容易出現錐體處系症狀。
【葯物相互作用】
①與對乙醯氨基粉、左旋多巴、鋰化物、四環素、氨苄青黴素、乙醇和安定等同用時,胃內排空增快,使用後在小腸內吸收增加。②與乙醇或中樞抑制葯等同時並用,鎮靜作用均增強。③與抗膽鹼能葯物和麻醉止痛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④與抗毒蕈鹼麻醉性鎮靜葯並用,甲氧氨普胺對胃腸道的能動性效能可被抵消。⑤由於可釋放兒茶酚胺,正在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高血壓病人,使用時應注意監控。⑥與阿撲嗎啡並用,後者的中樞性與周圍性效應均可被抑制。⑦與西咪替丁、慢溶型劑型地高辛同用,後者的胃腸道吸收減少,如間隔2小時服用可以減少這種影響;本品還可增加地高辛的膽汁排出,從而改變其血濃度。⑧與能導致錐體外系反應的葯物,如吩噻嗪類葯等合用,錐體外系反應發生率與嚴重性均可有所增加。
【葯物過量】
⑴用葯過量症狀:深昏睡狀態,神智不清;肌肉痙攣,如頸部及背部肌肉痙攣、拖拽步態、頭部及面部抽搐樣動作,以及雙手顫抖擺動等錐體外系症狀。⑵葯物過量時,使用抗膽鹼葯物,治療帕金森病葯物或抗組胺葯,可有助於錐體外系反應的制止。
【規格】1ml;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