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中條件和期限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附有決定該行為效力發生或者消滅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所謂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在法律行為中特別規定一定的條件,以條件是否成就來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法律行為。我國《民法通則》第62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附條件法律行為的意義在於通過附條件,把當事人的動機反映到法律行為中,使其具有法律的意義,使法律行為的實施更好地滿足當事人的需要。「條件」是指決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產生和消滅的未來不確定的事實。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所謂期限,是指當事人以將來客觀確定到來的事實,作為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附款。所謂附期限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在法律行為中設定一定的期限,並把期限的到來作為法律行為效力發生或消滅根據的法律行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和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一樣,都是為了
控制未來的風險而採取的限製法律行為效力的做法。所附的條件和期限實際上都是對法律行為的特別生效要件的約定。
區別:1.條件是不確定的偶然性事實,期限是確定的必然性事實。
(1)時期確定,到來不確定,為條件。例如「60大壽送電視一台」,60歲雖確定,但人之壽命不可測,是否能活到60歲不可知,具有偶發性。
(2)時期不確定,到來也不確定,為條件。如「司法考試通過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屬不確定,至於哪一年考得上,則更加不確定,故顯然屬於條件。
2.條件之事實成就與否是不確定的,期限是肯定會到來的。
(1)時期確定,事實的發生也確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
(2)時期不確定,到來確定,為期限。例如「臨終時將物送給你」,何時死雖難預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終會到來。
2. 競業限制年限一般是多少年
最長2年。 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2)中控制期限擴展閱讀:
競業限制補償金支付標准
競業限制是通過對勞動者自由擇業權利進行一定程度的制約來保護商業秘密的一種手段,制約的對象包括在職職工和離職職工。對在職職工而言,競業限制屬於默示的法律義務,對離職職工而言,則必須來源於競業限制協議的設定,而競業限制協議的簽訂一般要以用人單位支付一定的補償金為代價。
本文認為,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既有法律強制性規定,也存在約定為主,法定為輔的內容。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概括:
1、在支付時間上法定
法律有明確的規定,即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支付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我們認為」約定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屬於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法律已經對當事人約定經濟補償的支付時間給予了強制界定。
2、支付標准和支付形式
我國的關於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並沒有明確規定競業限制的補償標准和支付方式,僅有司法解釋作支撐。因此,當事人可以約定的是經濟補償金支付的標准和支付形式,若無約定或約定不明就適用司法解釋。
3、對支付標准僅有司法解釋,法律尚無明確規定
根據我國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相關司法解釋,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
參考資料:網路-勞動合同法
3. 限制出境期限怎麼規定的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於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中國公民可根據通報備案對象的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
一是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問題)執結之前,不得離境;
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協助執行通知,責令當事人不準出境,並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註明不準出境的原因;
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吊銷其證件,或請公安機關宣布作廢;
四是對未持有護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證件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在限制出境期限內不予批准通報備案對象的出國(境)申請;
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員的證照,需在邊防檢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邊防機關協助邊控。控制措施主要有:掌握出入境動態、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證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證件、扣留人員。對需要掌握出入境動態的邊控對象,控制期最長不得超過1年。對需要採取其他控制措施的邊控對象,控制期限一般為1個月,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限制出境期限
《關於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中控制期限限於30天以內,超過控制期限仍需控制的,應重新辦理審批交控手續,逾期作為撤銷; 《關於實行對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員通報備案制度的規定》第六條規定限制出境期限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由省級通報備案機關或者國務院有關主管機關決定;限制出境期限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由地(市)級以上通報備案機關決定;限制出境期限三個月以下(含三個月)的,由縣(市)級以上通報備案機關決定。期限屆滿後需繼續限制出境的,須於到期前一個月內續報(續報方法同前)。到期不續報的自動解除出境限制。如需提前解除出境限制,原通報備案機關應當及時辦理撤銷通報備案手續(撤銷通報備案手續同前)。 在實踐操作中執行法院一般將限期限制在1年以下,一般為3或6個月。 司法實踐中,限制出境措施的裁定與通知書一般層報省高級法院,按照《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
綜上,對需要掌握出入境動態的邊控對象,控制期最長不得超過1年。對需要採取其他控制措施的邊控對象,控制期限一般為1個月,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4. 軟體是如何限制使用期限的!
建立一個注冊錶快照運行RepSnap後,點擊菜單「文件」 「新建」,在彈出的保存快照對話框中選擇快照項目為「僅注冊表」,並輸入快照說明文字以便後面區分(例如輸入:使用50次)然後點擊「確定」按紐,就可以開始掃描並保存注冊表內容了,掃描完畢後,點擊菜單「文件」 「保存」命令,將當前快照保存。
建立第二個快照運行你要破解的那個軟體,可以運行多次,當軟體提示可用次數發生變化後,再用上面同樣的方法,保存一次注冊錶快照。
比較注冊錶快照這一步很重要,現在需要對比兩個注冊錶快照,找出注冊表中的不同之處,這可是破解使用次數限制的關鍵。當然我們不會去手工對照哈~可以直接使用RepSnap的快照比較功能。點擊菜單「文件」 「比較」命令打開快照比較對話框。RepSnap會自動將最近兩次保存的快照調如進行比較。在報告選項中可以選擇顯示修改過得鍵名,也可以顯示鍵名和鍵值,想得到詳細的比較內容的話就選擇第二項「顯示修改過得鍵名和鍵值」吧接下來,點擊「確定」按紐後,即可開始比較兩個注冊錶快照內容的不同之處,完成後顯示詳細報告信息。
找到次數記錄從報告中可以看到注冊表中有11個鍵值發生了變化。經過仔細的查看,發現一處重要的注冊表更改項目其中「49」和「48」不正是軟體剩餘的使用次數。
確定次數記錄位置在RepSnap中點擊工具欄上的「載入注冊表編輯器」按鈕,打開系統中的注冊表編輯器,展開注冊目「HKEY_LOCAL_」找到鍵值「KEYFSTIMES」。先關閉我們要修改那個軟體,然後再次運行,返回到注冊表中,刷新剛才的鍵值,可以看到該鍵值也減少了1,因此可以肯定此處就是記錄軟體剩餘次數的關鍵了。
修改注冊表,先嘗試修改注冊表鍵值「KEYFSTIMES」,改為最初的50次,如果正確的話在重啟就可以了。
5. Windows7中家長控制中的時間限制是限制電腦開機時段還是電腦開機總時間
家長控制可以設置時間限制
對允許登錄到計算機的時間進行控制。
時間限制可以禁止在指定的時段登錄計算機。
可以為一周中的每一天設置不同的登錄時段。
如果在分配的時間結束後其仍處於登錄狀態,則將自動注銷。
也就是說,可以限制電腦開機時段,也就限制了電腦開機的總時間。
6. 行政處罰中限制人身自由的最高期限為幾日
有一種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最長行政拘留期限是15天, 如果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相關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 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因此,行政拘留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能超過20日。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3條第二款、第26條情節嚴重的、第27條、第28條情節嚴重的、第30條、第33條、第34條、第41條、第43條第二款等規定,違反行為只有一種的,最長行政拘留期限都是15天。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第六十一條規定: 協助組織或者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第六十六條規定: 賣淫、嫖娼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7.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有年限嗎比如總規有20年的有效期,控規有嗎
你好,我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同濟大學出版社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一些控規的成果,沒有提及控規的年限。我覺得控規作為總規或者分區規劃的深化,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在總體規劃年限內就行。另外,「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為二十年」,往往還有結合國家和地方的「五年計劃」(現在就是十二五規劃了)。如2011年編制的規劃,期限一般是19年,截止到2030年。-----以上是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