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注冊認繳額100萬,實繳額0是什麼意思
意思:公司注冊資金是100萬,但不用實際交100萬去銀行驗資。
認繳額與實繳額的區別:
1、認繳出資額是指企業的法定注冊資本。認繳出資額由實繳出資和應繳出資兩個部分。
2、實繳出資額是指企業經過驗資認定的實際已繳的注冊資本中的一部分或全部。
(1)余額交付期限擴展閱讀:
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區別:
1、注冊資本是企業根據企業章程規定應繳的注冊金。
2、實收資本是指依據經過會計師事務所詢證後所出具的驗資報告掌握的企業實際繳付的注冊資本金的一部分或全部。
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要求公司的注冊資本必須由股東(發起人)按規定期限實繳到位,並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驗資證明文件後向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② 我一個上海客戶給我轉了五千定金,我們沒有紙面簽字約定交貨日期,在生產過程中出了些意外導致不能及時交
如果真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出了些意外導致不能及時交貨,那就不是刑事案件,警察不會管。
更何況警方辦案時怎麼可能給嫌疑人打電話通知去抓人?另外這金額也太小了,為了這點錢更不可能跨省去抓人。
所以我覺得那個所謂警察的電話是假的,是對方找人故意在嚇你。
你不用害怕!
不過,你的過失最好及時彌補,做生意要講究誠信,才5千塊錢你也拿不出,你這個生意還做個什麼勁兒?
③ 新房交房時需要交哪些費用
買新房需要交的費用:
(一)買商品房需要交的稅: 1、契稅,購房總價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區稅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減半,即1.5-2.5%。 2、印花稅,購房總價的0.05% 。
(二)基金: 1、房屋維修基金,購房總價的2-3%,大多數地方是2% 2、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
(3)余額交付期限擴展閱讀:
為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逐步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務院繼去年5月的「國10條」後,於2011126日出台「國八條」指導全國樓市的政策導向,隨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各地執行細則,對樓市進一步進行調控。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11〕1號。
我國房產市場經過2010年一系列政府調控,現狀依然火爆,房價依然堅挺,房價上升的勢頭並未被明顯抑制。進入2011年後,從中央到地方,各職能部門又一輪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以組合拳的方式逐步展開。
此輪調控是2010年房產市場整頓的延續,房產市場是否健康序發展,是國家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布局的重要目的之一,政策方面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頭戲、是國家經濟領域舉足輕重的風向標,事關民生、穩定等多項重要因素。所以此輪以政策導向為手段的調控,如果仍不能達到平抑房價上漲速度、打擊房產投機、逐步解決住房需求緊張等目的,更深層次更廣泛領域的政策還將陸續出台。
④ 交房時需要哪些手續需交什麼費用
交房時需要的手續以及費用如下:
(1)契稅:非普通住宅契稅按4%徵收,普通住房標准為按1.5%徵收。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契約按1%徵收。各城市具體收費標准略有不同。
(2)住房維修基金:商品房銷售時,購房者與售房單位應當簽定有關維修基金交繳約定,購房者應當按購房款2-3%的比例向售房單位交納維修基金。售房單位代為收取的維修基金屬全體業主共同所有,不計入住宅銷售收入。
房屋維修基金實際上包括房屋公用設施專用基金和房屋本體維修基金。房屋公用設施專用基金簡稱專用基金,用於物業共用部位、公用設施及設備的更新、改造等項目,不得挪作他用。專用基金實行「錢隨房走」的原則,房屋轉讓時,賬戶里的余額資金也隨之轉移給房屋的新的產權所有人。
(3)房屋產權登記費:有的開發商是辦證時才收取的,住宅80元/套,非住宅550元/件。
(4)證照印花稅:5元/本。
(5)工本費:10元/本。
(4)余額交付期限擴展閱讀:
房屋產權是指房產的所有者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所享有的權利,也就是房屋各項權益的總和,即房屋所有者對該房屋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房屋產權由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兩部分組成,房屋所有權的期限為永久,而土地使用權根據有關法規為40、50年或70年不等,屆滿自動續期,續費按當時的1%-10%來增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是國家向組織、機構及個人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
土地使用權在出讓時根據開發類型分為不同的使用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築用地,商用建築用地,工業用建築用地。按建築用類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權屬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權屬年限為40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產權
⑤ 認繳出資額的登記操作
具體登記的登記事項的具體內容是不允許有二意性的,那麼上述兩種理解那種更合理呢?不同的理解在登記工作中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第一種理解是自然的,股東(出資人)認繳的出資如分多期繳納,詳細登記每個股東每期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也有利於監督管理。這種登記方式的優點是詳細,缺點也是詳細。如果實際登記的公司有十幾個股東,每個股東的分期出資的次數和時間都不相同,其工作量就已經相當大了;如果有更多的股東,再考慮股東可能對未繳付認繳出資的出資時間的調整,變更登記的工作量中重復勞動將非常之大。實際上,股東已完成出資繳付的登記內容部分,在以後的變更登記過程的填表、審核都屬重復勞動(變更中如不詳細填寫又不能保持登記內容的一致性)。在增加註冊資本的變更登記中,填表、核算等重復勞動更多。股東多次出資後,每期都詳細登記就可能有幾十條甚至上百條數據,這在實際操作中不僅會產生許多重復勞動,而且加大了登記成本。另外,這種登記方法使每一股東的認繳出資、實繳出資的總額不直觀,需要一個個進行計算。
《公司法》對注冊資本的有關定義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26條)。如果上述法條中的股東認繳的出資額與登記事項中的股東的認繳出資額是一個概念的話,此時其算數關系式是:公司注冊資本 = 全體股東「認繳出資」之和。按第一種理解登記的話,則要進行兩級求和運算才能算出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的每個股東的認繳出資與算式中的「認繳出資」概念是不一致的。這種登記方法還有一個的問題,就是實際登記操作時對總局設計的登記表格填寫有困難(見下表)。
申請書中的「股東(發起人)名錄」、審核表中「股東或發起人情況」和變更登記用的「股東(發起人)出資情況表」大致相同,表格中每一股東名稱或姓名後的項目依次是: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持股比例、實繳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余額交付期限。對於分多期繳付出資的情況,無論是每資都將所有的出資詳細填寫還是每期出資單獨填寫本次出資情況都可能產生歧義或內容的前後不一致。
按照第二種理解,登記操作則相對簡單,登記過程的重復勞動大大減少。作為登記事項的每個股東(出資人)的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和出資方式的登記內容比較簡捷、清晰,尤其是公司注冊資本與每個股東(出資人)的認繳出資的數量關系、公司實收資本與每個股東(出資人)的實繳出資的數量關系都清晰明了和便於計算了。另外,總局設計的相關登記表格(三個)也都可以順利填寫,各個欄目的內容含義也容易統一明確。即:表格中每個股東(出資人)名稱或姓名後依次是其認繳出資情況(包括:出資額、出資方式、所佔比例)、實繳出資情況(包括: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時間)和余額交付期限(所有餘額最終交付期限)。而表格中各個股東(出資人)認繳出資的所佔比例(持股比例)之和應該正好是100%。按照這種方式登記的過程,每個股東(發起人)每期交付實繳出資的情況也都有詳細登記,直至完成認繳出資(總額),登記過程全面反映了每個股東(出資人)的出資過程。
但是,第二種登記方式也有問題。一是:如果股東(出資人)認繳的各期出資的出資額、出資時間有所變化時,登記過程可能反映不出來或不能全面反映出來。二是:如果股東(出資人)認繳的出資未完全交付前,也未到認繳的期限時,又有新增認繳和實繳出資的登記時,同樣面臨著難於實現登記內容的一致性、難於實際填寫相關登記表格等問題。
⑥ 我的營業執照副本經營范圍後面寫著余額交付期限是怎麼回事
表明公司注冊資本不是一性完全到位的,是分次出資的,交付期限是說最後一期出資需到位的時間。
⑦ 公司簽署《公司股東(發起人)出資情況表》改怎樣填寫
按表內欄目題示項內容填寫:
1、股東:是單位的填寫單位名稱,是自然人的填寫姓名。
2、證件名稱及號碼:營業執照、身份證、號碼。
3、認繳出資額:以認定(所表示出資)額填寫。
4、出資方式:按其出資是現金、實物、技術來填寫。
5、持股比例:按其出資額或擬定在本公司注冊股本總額中比例,通過測算後填寫。
6、實際出資:按其以繳納的股份額填寫,是實物的填寫實物到位情況,是技術的填寫落實或通過審核。
7、出資時間:按繳納時間。
8、余額交付期限:這會有約定或書面保證,按約定時間填寫。
9、備註:有須說明的填寫,沒有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