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北省各高校的建校時間是多少
高校名稱 建校時間 高校類型 高校性質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1987 工科 985、211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1958 工科 211
燕山大學 1920 工科 一本
河北工業大學 1903 工科 一本
石家莊鐵道大學 1950 工科 一本
河北大學 1921 綜合 一本
河北科技大學 1996 工科 一本
石家莊經濟學院 1953 財經 二本
河北師范大學 1902 師范 二本
河北經貿大學 1978 財經 二本
河北醫科大學 1995 醫葯 二本
河北農業大學 1902 農業 二本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1950 工科 二本
華北煤炭醫學院 1926 醫葯 二本
承德醫學院 1945 醫葯 二本
唐山師范學院 1956 師范 二本
廊坊師范學院 1946 師范 二本
邢台學院 1910 師范 二本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1941 師范 二本
河北體育學院 1984 體育 二本
唐山學院 1956 工科 二本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1978 工科 二本
河北工程大學 1952 工科 二本
河北北方學院 2003 醫葯 二本
衡水學院 1923 師范 二本
河北聯合大學 1895 工科 二本
石家莊學院 1956 師范 二本
邯鄲學院 1905 師范 二本
河北金融學院 1952 財經 二本
河北傳媒學院 2000 藝術 二本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1956 政法 二本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1981 政法 二本
附
河北省的重點大學介紹: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始建於1987年,是東北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1996年,正式進入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承擔東北大學"211工程"建設子項目。1998年,隨東北大學劃入教育部。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在繼續面向全國獨立招生的基礎上,電子注冊和學生畢業統一歸口東北大學。2006年,開始承擔東北大學"985工程"建設子項目,與東北大學(沈陽)構成一體,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統一註明。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創建於1958年,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969年由北京遷至河北,先後更名為河北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學院。1995年與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並組建華北電力大學。學校校部設在北京,分設保定校區,兩地實行一體化管理。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1978年該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4年學校開始啟用現校名「燕山大學」,1985 年至1997 年該校整體南遷秦皇島市,1997 年整體更名為燕山大學。2006年,國防科工委共建燕山大學;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共建燕山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屬骨幹大學,坐落在天津市,並在河北省廊坊市設有分校。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1904年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堂,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50年改名為河北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1996年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序列,2001年、2006年、2012年分別通過國家「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建設項目驗收。
河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屬骨幹大學河北省唯一一所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綜合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前身是1921年法國耶穌會士創辦的天津工商大學,其後歷經天津工商學院、津沽大學、天津師范學院、天津師范大學等幾個時期,1960年改建為綜合性大學並定名河北大學,1970年由天津遷至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
河北科技大學
1996年由河北輕化工學院、河北機電學院和河北省紡織職工大學合並組建而成,是河北省重點建設的多科性骨幹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創建於1950年;197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4年轉屬鐵道部,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學院;2000年劃轉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為河北省重點骨幹大學;2010年3月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大學。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的100所院校。
B. 河南大學的建校時間和歷史
河南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開封。100年前,這里是河南貢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國會試曾在這里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里劃上句號。20世紀初的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這所大學。1912年,以林伯襄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這里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後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為國立河南大學,成為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國立大學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醫學院、行政學院分別獨立設置為河南農學院、河南醫學院、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水利、財經等院系也先後調入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校本部更名為河南師范學院。後又經開封師范學院、河南師范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2000年,合並開封師專、開封醫專,組建成新的河南大學。
建校90多年來,河南大學嚴守「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朴實」的優良校風和前瞻開放、面向世界,堅持真理、追求進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兼容並包、海納百川,不事浮華、嚴謹朴實的河大精神,在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教育振興的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值。在以範文瀾、馮友蘭、馮景蘭、羅章龍、郭紹虞、羅廷光、蕭一山、樊映川、毛禮銳、姜亮夫、嵇文甫、任訪秋、黨鴻辛等一大批專家學者、院士為代表的名師執教下,河南大學已培養了近40萬名各類專門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34位成為院士,上百人擔任或曾經擔任過副部級以上的領導職務,不少校友如侯鏡如、袁寶華、王國權、趙毅敏、尹達、鄧拓、白壽彝、楊廷寶、高濟宇、姚雪垠、周而復、吳強、馬可、趙九章、梁光烈等都成為蜚聲中外的專家學者或社會活動家。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大學的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通過加強學科建設、培養與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擴大招生、新校區建設等,在提高辦學層次、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和擴大發展規模、辦學空間、對外開放等方面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已經成為一所擁有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農、教育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是世界大學聯合會和亞太大學聯合會成員。目前,河南大學設有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法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光電子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環境與規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土木建築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醫學院、葯學院、護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人民武裝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民生學院(二級學院)等26個學院,72個本科專業, 23個碩士一級學科、17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博士一級學科、15個博士學位授予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現有教職工3600多人,其中專兼職工作的院士10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00餘人,碩士學位的6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35000餘人,其中研究生3500餘人,留學生近200人。學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及河南省納米材料工程技術中心等,辦有出版社和多種學術刊物,圖書館藏書300餘萬冊。校區總面積3600餘畝,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其中中心校區近代建築群正在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校區已投入使用,今年將基本建成。
伴隨著全國高校改革的深入,河南大學的發展又揭開了新的篇章,辦學效益進一步提高,辦學渠道進一步拓寬,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目前,學校正朝著建設全國一流高校的方向邁進。河南大學將成為一所立足河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她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歷史沿革
1912年,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在古城 開封清代貢院舊址誕生,首任校長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 20年代初, 河南督軍馮玉祥將軍應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創辦大學的要求,決定從查抄軍閥趙倜的財產中拔出專款作為大學的籌備基金。1923年3月3日, 在預校基礎上建立的中州大學舉行開學典禮,設文、理兩科,馮友蘭、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1927年6月,在馮玉祥將軍的支持下, 決定將河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河南省立農業專門學校並入中州大學,成立國立開封中山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增加了農科和法科。1928 年9月增設醫科。
1930年8月,學校更名為省立河南大學,並改文、理、法、農、醫五科為五院,張仲魯任校長,就此河南大學正式命名。
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大學先後輾轉於河南信陽、南陽、洛陽,陝西西安、寶雞等地,雖然圖書、資料及儀器損失慘重,但仍辦學不輟。1942年,河南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辦學經費 有了保障。1946年後,設立工學院,後將黃河水利工程專科學校並入。
1948年6月7日,河南大學南遷蘇州,分住怡園、獅子林後院、滄浪亭等處。1949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決定重組河南大學,任命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吳芝圃兼任校 長。6月,省政府派人將南遷蘇州的河大師生接回開封,河南大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52年院系調整,醫學院、農學院分出,建立河南農學院(河南農業大學前身)、河南醫學院(河南醫科大學前身),財經系調入中南財經學院。 原有的院級建制均改為系級建制。
1953年8月6日,國家教育部和政務院文教委員會決定河南大學與平原師范學院兩校合並,統稱為河南師范學院,在開封、新鄉兩地辦學,分稱一院、二院。
1955年8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對河南師范學院進行調整,決定將文科集中在開封辦學,理科集中在新鄉辦學。1956年11月,河南師范學院一院、二院分別獨立為開封師范學院和新鄉師范學院。開封師范學院設中文、歷史、地理、外語4系。1959年,開封師范專科學校並入我校,新增物理、化學、數學、生物4系,後又增設政教系和體育系。1962年7月,河南藝術學院並入,建立藝術系;河南體育學院並入體育系;鄭州大學地理系並入地理系。至此,學校有中文、歷史、政教、地理、外語、數學、物理、化學、體育、藝術10個系。
1979年,更名為河南師范大學,增設教育系。1984年5月恢復為河南大學。學校也由師范院校逐漸轉變為河南省重點建設的綜合大學。
2000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河南大學、開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封師范學院三校合並,組建成立新的河南大學。新的河南大學是一所具有文、理、工 、經、管、法、哲學、教育、歷史、醫學十大科類的綜合性大學。學校設有文學院、藝術學院等16個學院,5個單列系,62個本專科專業,53個碩士、博士學位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1萬人。
2001年10月,位於開封市西區佔地122.7公頃的河南大學新校區奠基,新校區投資十億元人民幣,預計2003年具備招生條件,2005年建成。今天的河南大學正在走向燦爛輝煌的未來。
河南大學創建八十多年來先後培養了14萬多名各類專門人才,一大批知名教授、學者,如範文瀾、馮友蘭、郭紹虞、高亨、蒙文通、羅廷光、稽文甫、羅章龍、毛禮銳等先後在校執 教;不少學生,如尹達、鄧拓、白壽彝、侯鏡如、袁寶華、王國權、楊廷寶、高濟寧、姚雪垠、吳強、周而復、馬可、王鳴岐、李秉德等均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專家、學者和社會活動家。
C. 北京大學建校時間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D. 中國各大大學的建校時間
清華大學 1911
北京大學 1898
上海交通大學 1896
西安交通大學 1896
吉林大學 1946
鄭州大學 1956
武漢大學 1893
天津大學 1895
四川大學 1896
河南大學 1912
香港大學 1910
台灣大學 1928
浙江大學 1897
復旦大學 1905
南京大學 1902
中國人民大學 1937
中山大學 1924
華中科技大學 1953
E. 全國各大高校建校時間
北大1998年5月4日
上海交通大學1896
清華大學1911年
復旦大學
1960年
1950南京大學
1935年中山大學
1954年
中國政法大學
1896年四川
大學。。。全國前10的名校。。。累死樂
希望採納
謝謝
F. 同濟大學的建校時間是哪一年清華、北大的建校時間分別是哪一年
同濟大學創建於1907年,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
G. 清華北大學校建校多長時間
到2015年為止,清華大學建校104年了。
清華大學於1911年建校,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原址。
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C9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中管副部級建制。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餘名院士從這里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深切影響著中國近現代發展進程,為社會繁榮、國家富強作出了廣闊遼遠、歷久彌新的重要貢獻,一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H. 華中科技大學的建校時間是什麼
他的前身是1953年的華中工學院。華科是在2000年5月由華中理工,同濟醫科,武漢城建合並而成
I. 為什麼很多學校建校時間都是1902年
清朝備受西方列強欺凌後,洋務派發起了洋務運動,其中包括建立新式學校培養新式人才,以實現西為我用,強國抗擊侵略。
J. 為什麼中國好多中學和大學建校時間都是1952年呢
中學都是民國剛建立就開始新建西式教育了,國家就創建了很多中學和少量的大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國家為了大力發展經濟拜託一窮二白的面貌要培養各類人才,於是創建了很多大學!所以我國牛逼大學大多都是100多年左右的歷史了,大多中學也是100多年歷史,甚至多餘百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