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就業協議書和違約金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明確規定:
……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
所以你考慮的違約金問題無須擔心,自己可以好好研究下勞動法,保障好自己的權益。
㈡ 大學生就業協議書與違約金
那個2萬違約金是針對畢業正式工作前的還是正式工作後的?
畢業前的話,一般數目是幾千,違約的話是要交的,也就是說協議是有法律效益的,不過你這個好像太多了,可以咨詢下專業人士
若是畢業後的,比較出名的就是比亞迪的本科生2萬,研究生2萬5,新勞動合同法認為這個辭職(簽了正式合同上崗後)違約金是不合法的,比亞迪今年已經取消了,以前有打官司的,學生有輸有贏吧
違約後,需要簽約單位開 證明證明已經取消簽約,然後拿著證明到學校重領協議書,我們學校是這個樣子的,具體情況你可以問你老師
至於影響,有一個方面,要是那公司辦事效率低,給你拖著讓你拿不到新協議書 ,而你看中的公司又不等你。。。會很麻煩啊
所以說,協議還是要很慎重啊!
祝好運羅!
㈢ 簽了就業協議書,違約到底要不要付違約金
哦,還是同一個問題。解約很簡單,提前30日提出書面辭職即可。不需要單位批准。30日後可以自行離開。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監察區大隊、市支隊、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等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
第一個問題:違約金
根據於2008年1月1日生效的我國新頒行的《勞動合同法》第22、23、25條的規定:除了提供專項培訓費用(要根據勞動年限遞減違約金)和為了保密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的違約金之外,用人單位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約定的服務期違約金。
從本案看,如果你們醫院只有對你們提供專項培訓費用,才可以約定服務期違約金。而且這個違約金也是隨著你們的服務年限進行遞減。
一般幾年後就自然消滅。幾年後只要你們根據勞動合同法提前30日,即可不支付任何違約金,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個問題:實習期
醫院和你們只成立勞務關系(或稱僱傭關系),就像家政保姆與僱主之間的勞務關系,不簽訂勞動合同是合法並且有法律依據的。你們畢業的時候就可以成為合格的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是,你們沒有成為勞動者之前作為雇員(僱傭關系中不稱勞動者)付出了勞務,醫院作為僱主(僱傭關系中不稱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相應的勞務報酬。
根據我國國家勞動部門1995年8月4日印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規定是否公平是應然法的問題,實然法才能指導司法審判)
大學生打工或實習時遇到拖欠工資問題,嚴格地說,不在勞動部門職能范圍。大學生實習與鍛煉的行為,不是一種就業行為。不是就業,就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當他們遇到拖欠工資問題時,勞動監察部門只認勞動合同以及相關證據,而學生又沒有勞動合同,只能到法院當作民事糾紛處理。
在校學生不屬於我國勞動法所稱的勞動者,因此,用人單位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可以簽訂僱傭合同(又稱勞務合同),口頭僱傭協議是有效的,但是,要證明你確實付出勞務。
如果起訴是按照普通民事案件的程序,不是按照勞動仲裁的方式啟動。只有勞動關系才能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並提起勞動仲裁。你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屬於勞務關系,即民法中的僱傭關系,所以不需要也不可能前置勞動仲裁,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雇傭工資。適用的法律是民法(如:民法通則、民通意見、合同法等),而不能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6/30/content_6311563.htm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法律依據二: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jincao.com/fa/law12.s13.htm
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㈣ 關於《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違約金問題
如果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主體適格,則協議有效,雙方應依約履行各自義務。
如果因自身原因不去上班,而單位完全按照協議約定履行了其義務,你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如果單位未依約履行其義務導致解除協議,則不需承擔違約金。
㈤ 就業協議書有效期又多長
應該是以你到單位以後簽訂的正式勞動合同為主,上面沒提違約金,你辭職了回應該不會追究你的這答份責任。 附加協議應該是你正式合同上另外有無附加的協議,也就是特別註明的個別條款。和學校那份協議應該沒關系吧、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也不知道對不對。我也是才畢業的,不過還沒有開始工作,之前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學校協議是讓我們隨便簽的單位,是不生效的。
㈥ 就業協議的違約金最高是多少
看就業協議書的約定. 一般沒有發布硬性的規定,對違約金進行限制。就業協議屬民事法律關系不適用於勞動合同法調整,因此只要是雙方約定的事項,除非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或者公平有償等價誠實信用等原則的,應該對雙方都有約束力。但就業合同的違約金只能對你不履行就業協議進行處分,如果雙方一旦簽署了勞動合同,則就業協議自行失效,怎樣約定都是沒有關系了。
㈦ 就業協議書 違約金
1、辦完違約手續,可以重領就業協議書。但是各個學校政策不一,有的還要公示一段時間再給新的協議書,最好先去學校就業部門問清楚比較好!
2、就業推薦表用處不大,不要也罷!
3、如果你辦完了違約手續,和新單位簽訂了新的就業協議,自然是派遣到新單位,派遣證也是到新公司;如果沒有辦完違約手續,那還是派遣到原單位。
4、就業協議書的違約金若有約定,還是要繳納的,這一塊MS和勞動合同的違約金不一樣,不能等同理解。
5、勞動合同和就業協議沒有直接關系,你只有和某家單位建立了用工關系才需要簽訂勞動合同。
㈧ 就業協議書,合同,違約金
員工辭職只需提前30日書面提出,無需支付違約金.
2008年新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小兄弟或妹妹,白紙黑字簽的合同違法,就業協議也同樣。有關違約金的部分:無效!
㈨ 就業協議違約金的問題!!!
就業協議不是勞動合同,但是一旦經單位蓋章,那你要是違約的話肯定是要按照協議上支付的金額繳納違約金了,說實話,你們單位要這么高的違約金這裡面不排除想騙你違約金的可能,一般用人單位招人規定的違約金都是2000~3000最多也不超過5000。
1.如果單位不是非常的差,建議你還是去吧。畢竟違約金真的很高~
2.如果你真的不想去,可以提出違約,這時你就要找一個比較好的理由,這樣就不算「無故違約」了吧,還有雖然協議規定是20000的違約金,但是這個東西其實是可以和單位商量的,如果單位同意,可以少交,甚至不交。但考慮到當時你簽的時候單位能提出這么高的違約金,即使你和單位協商也是可能是失敗,他們就是沖著違約金去的。
3.你也可以賴賬,單位和你最後實行法律仲裁,這種事很麻煩的,而且結果也很可能對你不利。畢竟白紙黑字的都寫了,我相信你肯定也沒那種精力。
4.如果你不想交錢的話,只能是先不提出違約,等到工作簽了勞動合同之後再提出辭職,根據新出台的《勞動法》,這樣做是不用交納任何所謂的違約費用。你可以查查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但是這樣做的缺點就是剝奪了你找其他工作的機會。如果你是學生的話,等辭職之後再找就成往屆畢業生了,不利於以後找工作。
反正既然你已經簽了,想要違約真的很難,必須得到單位的同意才可,你這種情況要違約阻力真的挺大,你要想清楚啊。
㈩ 應屆大學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法律規定違約金最高多少
一、5000元。
二、法律條款
根據2008年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我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約定違約金。這兩種情形是:勞動合同法第22條:這一條的意思是,單位出錢送勞動者到專門的培訓機構學習,勞動者答應學成之後,為單位服務若干年。而未滿若干年,勞動者違約的,勞動者支付違約金。這筆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是培訓費除以約定的服務年限,乘以違約年限,是勞動者應當承擔的違約金。第23條: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從事保密業務,在解除勞動合同後,勞動者答應一定年限內不到與原單位存在競爭的崗位上工作,單位支付保密費。如果勞動者違約,勞動者支付違約金。除了這兩種情形外,任何其他形式的違約金都是違法。勞動合同法第25條:除本法第22條和第23條對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因此,如果你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除了公司答應你送你培訓的違約金外,不用管其他的違約金。因為其他的違約金天然無效。
三、簽訂「三方協議」注意事項:
1.正確區分協議期、試用期和見習期這三個時期,這直接關繫到畢業生的權益維護。
協議期:是從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開始,一直持續到簽訂勞動合同之後或者雙方終止協議為止。在協議期內,雙方已經確定了工作意向,但未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
試用期:主要針對勞動合同,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勞動合同的時間應在試用前,而不是試用合格後。過去一些單位為了逃避責任,在試用期內,往往不與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一旦試用期滿,就找種種借口辭退。根據有關規定,試用期與勞動合同的期限應一致。試用期,畢業生見習期為6個月至12個月,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2.就業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3.填寫用人單位名稱時,務必注意,它與單位的有效印章上的名稱是否一致,如不一致,
協議無效。學生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
4.試用期與見習期的時間。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採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的長度,可以有1個月或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
研究所一般採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試用期和見習期只取其中之一,將另一項劃去。
5.違約金。由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方協商確定。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指定高額違約金,以此約束學生。學生可在協商中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
5000元。
6.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於「格式合同」,但「備注」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生生糾紛,可以及時向法庭舉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7.簽訂「協議」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等用人單位填寫完畢、蓋章後再到學就業指導中心蓋章。對於違約現象,協議中寫明為「甲乙雙方必須全面履行協議,一方解除協議不當或違反本協議條款規定的,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並向對方支付違約金人民幣__元」。
8.畢業生協議書通常備注事宜
錄用條件:雙證(畢業證和學位證)、職業資格證和身體健康狀況。
違約金:3000元至5000元
9.勞動合同內容: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