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堆漚肥有效期

堆漚肥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4-22 19:56:13

Ⅰ 關於施肥,1 什麼叫做補施在作物生長的後期施肥嗎 2 土雜肥和堆漚肥一樣嗎

合理施肥原則
1、 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用糞肥、餅肥、廄肥、堆肥、漚肥、以及經化工廠加工的優質有機肥,如膨化雞糞肥、微生物肥、有機葉面肥等。根據土壤肥力和作物營養需求進行配方施肥。
2、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在有機肥為主的施肥方式中,將有機肥為主的總肥分的70%以上的肥料作為基肥,種植前施入土壤中肥分不易流失,並可以改善土壤狀況,提高土壤肥力。追肥要根據作物生長情況與需求,以速效肥料為主。採用根區撒施、溝施、穴施、淋水肥積葉面噴施等多種方式。
3、 注意各養分的化學反應和拮抗作用,磷肥中的磷酸根離子很容易和鈣離子反應,生成難溶的磷酸鈣,造成植物無法吸收,出現缺磷,南方紅壤中的鐵、鋁、鈣離子會與磷酸根生成難溶的磷酸鹽,過磷酸鈣等磷肥不能單獨直接施入土壤 ,必須先與有機肥混合堆漚,然後施用。磷肥不宜與石灰混用,也不宜與硝酸鈣等肥料混用。鉀離子與鈣離子相互拮抗,鉀離子過多會影響作物對鈣的吸收,相反鈣離子過多也會影響作物對鉀離子的吸收。
4、 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肥料。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城鄉工業廢渣以及未經無公害化處理的有機肥,不符合相應標準的污跡肥料等。禁氯作物禁止使用含氯肥料。
5、 因作物施肥原則。不同作物因遺傳特性不同決定了對土壤養分的吸收有很大的差別。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硅含量較高,芝麻、花生、大萬等油料作物對氮、磷、鎂的需求較高,煙草、甘蔗、茄子、香蕉對鉀肥,西葫蘆、番茄、青淑對鈣肥需求較高。注意在相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種間、相同品種不同的土長發育期需肥也不相同。
6、 因土壤施肥原則。土壤是作物賴以生存的基礎。肥料施入土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一部分被土壤保蓄起來,還有一部分隨水流失或時氣化損失。我國幅員遼闊,土壤類型多樣復雜,土壤營養的構成不同,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補充量也會隨土壤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我國的南方由於高溫多雨,土壤的硫、鉀、氮等易溶於水的營養物質易流失;在我國的東部和南部包括紅壤、黃壤和黃潮土區以及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物發育的土壤地區一般缺硼;鋅營養主要在石灰岩土壤中較缺;淚營養主要在北方黃土發育的土壤和南方紅壤中較缺;錳肥主要在北方土壤中較缺,南方土壤不缺。
7、 一個施肥原則要堅持貫徹
一個施肥原則是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配合使用的原則,這個施肥原則不僅適用於大田作物的種植,而且對蔬菜和果樹栽培也很適用,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是兩類不同性質的肥料。而且,有機肥的優點正是化學肥料的缺點,而化學肥料的優點正是有機肥料的缺點,兩者配合使用,可以取長補短,增進肥效,同時它還是建設高產穩產農田的有效措施,這個是非原則太重要了。農民種田一定要堅持貫徹。
有機肥:
⑴.含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有顯著的改土作用
⑵.含養分種類多,但養分含量低
⑶.供肥時間長、肥效緩慢
⑷.既能促進作物的生長,又能保水保肥,有利於化學肥料發揮作用
化學肥料
⑴.只能供給作物礦質養分不含有機物質,一般沒有直接的改土作用
⑵.養分含量高,但養分種類比較單一
⑶.肥效快、供養分數量多,但肥效不能持久
⑷.含養分濃度大,容易揮發、淋失或發生強烈的化學固定,肥效明顯降低
8、 兩個養分平衡要切實做到
兩個養分平衡,一是指氮、磷、鉀大量營養元素之間的平衡;而是指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不管種什麼作物都要走「平衡施肥」之路,再不能盲目的單施一種肥料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的綜合目標。
9、三種施肥方法要靈活使用
首先要明確基肥、種肥和追肥是三種施肥方式,而不是三種施肥方法;基肥是作物播種前施用的肥料。主要以有機肥料為主,還應施用部分化肥,特別是磷鉀肥。種肥是作物播種或定植時,施於種子附近、供應苗期營養的肥料。追肥是作物生長期內施用的肥料。一般應在作物旺盛生長期進行,此時肥效最好。第二,要說明的是一個完整的施肥方案是由基肥、種肥和追肥三種施肥方式組成的,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不要強求一致。現在有一種傾向:不講條件,為了減少施肥次數和節省勞力,片面追求「一次施」或「一炮轟」。在乾旱少雨的地區提倡』一炮轟」,即將肥料以此作為基肥施入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強調「一炮轟」,肯定會影響肥效,因而是不可取的。

那些化肥不能作種肥?
·高濃度的化肥(如尿素)不宜做種肥;
·吸濕性強的化肥(如硝酸按)不能做種肥;
·揮發性強的化肥(如碳按)不能做種、肥;
·含氯化肥(如氯化鉀和氯化按)不能做種肥;
·高濃度的復合肥料,也不能做種肥。
種費的幾種用法:
用液體微肥拌種、浸種;水稻用磷肥蘸秧根均屬種肥范疇。
注意:用量太大,容易燒苗

10、四個施肥理論要深刻領會
沒有理論指導的施肥實踐就是盲目施肥,要防止盲目施肥首先要從思想上承認施肥理論對施肥實踐的指導作用,從根本上解決盲目施肥的問題。其次要真正吃透這些理論的實質,解決施肥的實際問題。具體來說:
⑴、養分歸還學說
·目的:恢復地力和提高單產
·投肥的必要性:作物每次收獲是用土壤養分換來的,肉、蛋、奶是間接用土壤養分換來的。
·歸還方式:從物質循環角度來看,應提倡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
·正確方向:主要要靠化肥的合理投入,也要積極利用一切有機肥源。
·兩個極端:不歸還養分的「衛生田」;超額歸還的「衛星田」
·要求:合理投肥,均衡增產。
⑵、最小養分律
·概念:.最小養分是土壤中相對作物而言含量最少的養分,它是決定作物產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要求:施肥要有針對性,才能取得明顯的增產效果,施用最小養分以外的其它養分,只能增加生產成本,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最小養分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生 產條件變化而變化的。大量營養元素可能最先成為最小養分。
·特定條件下,微量營養元素也可能成為最小養分。
·舊的最小養分解決了,還會產生新的最小養分,這就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
⑶、報酬遞減律
·概念:報酬遞減是客觀存在的規律。養雞有飼料報酬遞減問題,施肥也有報酬遞減問題。
·要點:①作物產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②單位肥料的增產量(即報酬)卻隨施肥量的增加而遞減。
在作物增產過程中肥料報酬有三種情況:
·在最高產量前,肥料報酬是遞減,但仍為正值;
·在最高產量之時,肥料報酬為零;
·在最高產量之後,肥料報酬出現負值。
·最高產量時的施肥量是施肥的上限,即最大施肥量。
這一理論的啟示:
·施肥要有限度,即最高產量時的施肥量。
·在生產條件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報酬遞減必然在起作用。
·報酬遞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一認這一規律,必然進入」施肥越多越增產」的誤區,導致盲目施肥。
⑷、因子綜合作用律
·特點各個增產措施相互配合,不僅有單獨因子的效應而且還有因子配合的交互效應。
·說明:1 +1 >2(大於2的部分即交互效應)
·作用:在不增加施肥量的前提下,使有限肥料發揮最大效益。
綜述得:
⑴.學習養分歸還學說提高農民的投肥自覺性。
⑵.學習最小養分律解決施肥要有針對性。
⑶.學習報酬通減律目的在於掌握施肥應有「度」。
⑷.學習因子綜合作用律可使有限的肥料發揮最大的增產效益。
11、五項施肥指標要全面評價
評價施肥合理與否,不能只看產量,「一俊遮百丑」,而要從高產、優質、高效、環保和改土等方面全面評價。不僅要重視短期的利益怎麼樣增產,而且要重視長遠的效果,使土地越種越肥。要科學施肥保護生態環境,不受污染,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土壤的增產潛力。
產量指標
·在原有產量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產量就算合理施肥。
·產量指標只有相對意義,不能以絕對產量論高低。
·在原有產量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產量就算合理施肥。
·產量指標只有相對意義,不能以絕對產量論高低。
·「高產」是5項施肥指標之一,不能一俊遮百「丑」
質量指標
·質量好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為重要。
·瓜果甜度下降,蔬菜硝酸鹽含量超標;棉花纖維強度不夠;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下降等都是質量不好的表現。
經濟指標
·經濟效益高是合理施肥的重要指標之一。
·高效是以合理施肥提高作物單產為前提的。
·企圖減少化肥投入來增加經濟效益的做法是消極的。
生態指標
·生態指標是指合理施肥與環境的關系。
·過量施肥(特別是氮肥)才會造成環境污染。
·過量施氮引起氨揮發對大氣會造成污染;地下水硝酸鹽富集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
·用未經處理的污水灌溉農田,極易造成重金屬污染。
改土指標
·經營農業生產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必須樹立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的觀點。
·重視改土培肥工作是農業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旦土壤得到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就會越種越肥,從而能節省用肥,提高肥效。
12、六項施肥技術要綜合運用
施肥技術施肥料種類或品種、施肥數量、養分配比、施肥時期、施肥方式和方法以及施肥位置等6項內容的總稱。其中施肥量的確定施施肥技術的核心。這里要強調的是施 肥施肥技術的綜合利用。因為科學施肥的效果是各項施肥技術的綜合反映。
肥料種類或品種
·總的要求是肥料施用要對路。
·要根據化肥性質施於不同土壤和作物上。
·要根據土壤條件(如旱地和水田)合理施用化肥。
·要根據作物營養特性選用適合的化肥。
施肥量
·要用科學方法確定施肥量,因為它是施肥技術的核心。
·施肥量偏高,浪費已成定局;施肥量偏低,難以發揮土地的增產潛力。
·施肥量太大,肥料利用率必然降低,肥效差;同時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養分配比
·養分配比失衡是指施肥的養分比例不符合土壤供肥狀況,從而難以協調作物的營養需要。
·平衡施肥的最大特點是養分配比適當,可以允分發揮肥料的增產效益。
·養分配比應隨條件(特別是土壤速效磷積累)變化作適當調整。
·高產田調整養分配比比增加施肥量更重要。
施肥時期
·營養臨界期 一般在苗期;
·營養最大效率期 一般在旺盛生長期,如小麥在拔節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棉花在開花結鈴期。
提示:
小麥施肥時期關繫到穗大、粒多和產量的高低。
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最終關繫到肥效,十分重要。
·施肥方法大田作物有:撒施、條施、穴施、根外追肥、蘸秧根等。此外,果樹還可採取環狀、半環狀和放射狀溝施等。
·按態氮肥和尿素均應深施覆土,才能減少氮的揮發損失;磷肥一般應深施,採取集中施用可減少土壤的化學固定。
·密植作物難以做到深施覆土,可撒施後及時澆水。
施肥位置
·原則:肥料應施在根系分布較多的濕潤土層,有利於根系吸收養分。
·對於中耕作物,氮肥應施在植株側下方,部分農民習慣將肥料施於植株基部是不對的。
·對於壟作作物,肥料條施後起壟栽培,即下位施肥。
提示:
·施肥量是施肥技術的核心。
·施肥效果是各項技術的綜合應用。

Ⅱ 人尿漚肥要多久

不知道你家陽台有多大,需要種植多大的面積。
如果單純是種點蔬菜自己吃,你去弄點好土,就行了不必要用有機肥料,尤其是用糞便類的作為原料。如果你想讓植物長得好些,那就弄點化肥就可以了。
至於怎麼製作有機肥料,可以上網查查製作方法。
我是從家庭種植蔬菜的角度回答你這個問題。

Ⅲ 家庭養花要怎麼漚肥

農民常說:「種地不上糞(指施肥),等於瞎胡混。」可見施肥之重要,養花也是如此。肥料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不外乎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兩種,其中以有機肥料較好。有機肥料是一種完全肥料,含有花卉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元素。我國自古就有使用有機肥的習慣。有機肥料不僅能提供營養元素,而且能夠提高土地肥力、改善土壤結構和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是目前家庭養花中不可缺少的肥料。有人一定會問,有機肥料到哪裡去買呢?其實很簡單,完全可以自己堆制。方法是:以農作物的莖稈、落葉、雜草、垃圾等為原料,加入適量人糞尿、牲畜糞便(或一定濃度化肥液)、少量石灰等,堆成規則的長方形或放入坑中(可根據料量控制),上面用土覆蓋。在漚制過程中溫度可達70℃以上,較長時間的高溫可以把病菌、蟲卵、雜草種子殺死,同時有機成分迅速分解,而成為利於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磷、鉀和腐殖質。有機肥料有效期長,多作基肥使用。

Ⅳ 堆漚肥是什麼

堆漚肥包括廄肥、堆肥和漚肥,是我國農業生產上的重要有機肥源;廄肥是牲畜糞尿與墊料混合堆漚腐解而成的有機肥料。通常北方農村稱其為「圈肥」,南方農村稱其為「欄糞」。

漚肥的含義:

漚肥也叫凼肥。就是在屋旁或在田頭地角挖一個坑,把草皮、雜草、稻蔸、糞尿、污水等倒入坑內經漚制腐熟的一種肥料。

漚肥的養分含量

漚肥的養分含量比廄肥稍低,一般含氮(N)0.3%—0.45%。

漚肥的堆制:

在屋旁或田角挖一個坑,坑深1米左右,將坑底加些石灰粉錘緊,或鋪一層水泥,以免肥分從坑裡滲透,坑的大小根據原料而定,如果在水田漚制,坑要淺些,比田面低20—30厘米,坑的四周要做12—16厘米高的土埂,以免田裡的水流入坑內,然後把草皮、雜草等原料倒進坑裡,倒滿以後澆些稀糞水和污水,材料要灌水淹沒,讓原料在嫌氣條件下分解,以後每隔7—10天翻動一次。

要把漚肥制好,最好把以前漚制好的漚肥留一部分作引子,加糞引子的作用,好比做麵包時加一點面種,能使面發得快的道理一樣。除此之外,還要加些含氮多的肥料,如人糞尿、硫本銨、油餅等,以加速肥料的腐爛,提高漚肥的質量。

Ⅳ 魚內臟漚肥需要多久

半個月就行了,會有臭味
漚肥:天然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或發酵而成的一類肥料,中國又稱農家肥。其原料來源廣,數量大;養分全,含量低;肥效遲而長,須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後才能為植物所吸收;改土培肥效果好。常用的自然肥料品種有:有綠肥、人糞尿、廄肥、堆肥、漚肥、沼氣肥和廢棄物肥料等。

Ⅵ 果樹安全施用堆漚肥的技術是什麼

堆漚肥料含腐殖質豐富,肥效較遲緩,但肥效長久,除供給養分外,還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是良好的有機肥料,施用時應因地、因肥料養分等因素確定施用量。堆漚肥適用於各種土壤和各種果樹,一般多用作基肥,可環狀溝施或放射溝施,施後覆土壓實,適時澆水。一般每畝施用量1500~4000千克。施用時應與適量的氮肥和磷肥配合施用。

Ⅶ 漚肥 堆肥 廄肥 哪種好具體的優缺點是什麼最好能通俗易懂一些~

堆能是用各種作物秸稈、垃圾、泥炭、綠肥、山表、草皮等有機物與人畜糞尿共同堆積腐熟而成的一種有機肥料。
原料:基本原料:秸稈、雜草、果皮、種皮、毛、角、蹄、骨等。

漚肥也叫凼肥。就是在屋旁或在田頭地角挖一個坑,把草皮、雜草、稻蔸、糞尿、污水等倒入坑內經漚制腐熟的一種肥料。
原料:草皮、雜草、稻蔸、糞尿、污水

廄肥
家畜糞尿和墊圈材料、飼料殘茬混合堆積並經微生物作用而成的肥料。
這些肥料其實效果都差不多,是用底肥的,我這種的一百多畝果園用的是河南摩爾化工的水溶肥,效果還是行的

Ⅷ 我自己漚肥,才20天,ph為3,可以用么

PH值有點低- - 。建議使用發酵菌腐熟發酵
主要是要判定使用的有機肥是否發酵腐熟完全,不經發酵劑發酵,未腐熟的有機肥直接施入農田有以下危害:
(1)引起燒根燒苗。不發酵的畜禽糞便施到農田,因為發酵不徹底,會發生「二次發酵」的現象,發酵產生的熱量會影響作物生長,引起「燒根、燒苗」,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2)病蟲害的威脅。糞便中含有大腸菌、線蟲等病菌和害蟲,直接使用會導致病蟲害的傳播、作物發病,對食用農產品的人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影響;未腐熟有機物質在土壤中發酵時,容易滋生病菌與蟲害,導致植物病蟲害的發生。
(3)產生毒氣危害。未腐熟的糞便在分解的過程中產生甲烷、氨等有害氣體,使土壤和作物產生酸害和根系損傷。
(4)導致土壤缺氧。未腐熟的糞便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消耗土壤中的氧氣,使土壤暫時性地處於缺氧狀態,在這種缺氧狀態下,會使作物生長受抑制。
(5)大量養分流失。在傳統堆漚糞便的過程中,由於自然分解、風吹雨淋等原因,氮磷鉀等養分浪費流失十分嚴重,一般利用率只有50%。
(6)肥效明顯緩慢。未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料中養分多為有機態或緩效態,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只有分解轉化成速效態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未發酵直接施用會使肥效減慢。
而判定有機肥是否發酵完全,則可以先了解發酵腐熟工藝,再進行判別!
發酵腐熟工藝:
沃寶發酵劑是好氧發酵菌,適用於靜態發酵和動態發酵模式,處理畜禽糞便及廢棄的固體有機物。可促進發酵物快速除臭、迅速升溫,徹底殺滅物料中病毒、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實現無害化處理,並能有效遏制土壤病蟲害發生,因而可減少農葯使用量。製成的有機肥腐熟程度高,無異臭味,不燒根苗,適合各類有機(綠色)蔬菜、瓜果果樹和工廠育苗、園林花卉等農業生產。
沃寶發酵劑生產的有機肥:1、養分高效:速效養分含量高,有利於農作物吸收;2、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3、營養全面:含農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生理活性物質,因而,可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農產品品質,恢復農產品的天然口味。
生產工藝如下:
一、物料准備
(1)糞便:人、畜、禽糞便均可。根據種植需要選擇糞便。
(2)輔料:各類作物秸稈。將秸稈粉碎,可根據肥料用途選擇粉碎長度。作底肥秸稈長度5~8毫米,育苗肥秸稈長度3毫米左右,任何秸稈都要乾燥,能吸取糞便中的水分。
(3)沃寶發酵劑摻一定數量的輔料,按攪拌次數分份備用。
二、菌種預處理:
菌種用量:按萬分之一比例添加菌種,即每1噸原料中加入0.1公斤沃寶發酵劑。使用菌種時,用30-50倍的輔料如麩皮、玉米面等與菌種混合均勻,備生產使用。
三、原料混合:
將畜禽糞便、輔料按照3:1進行配比(最佳配比),配方組成(按質量比計)為畜禽糞便70-85%,輔料15-30%。在原料和輔料混合的同時均勻摻入菌種,輔料主要功能是調節水分及物料的透氣性。適宜水分含量在50-60%,判斷方法:用手抓緊物料未見有水滲滴,鬆手物料能散開即可。此狀態既可保持物料的通氣又可滿足微生物活動需要。
四、發酵:
將上述調配好的原料用拋翻機進行攪拌,攪拌要均勻,糞便、菌種、輔料要結合細密,不可有較大糞塊。
物料堆放要保持蓬鬆,不可腳踩、鐵鍬拍,頂部成圓頂狀,不必覆蓋非透氣物
要保證微生物的旺盛活動,充足的營養源、合適的水分含量、充足的氧氣供應是三個關鍵的條件,因此必須對發酵物料進行水分含量及通氣性調節。發酵過程要定時進行翻拋,對原料進行氧氣補充,原則上不少於兩天拋翻一次,堆高不超過1.5米,堆寬不大於3米,堆長不限。發酵周期時間為10-15天,冬天氣溫較低時,應適當延長發酵時間。
五、堆放(後熟):
上述原料發酵過程完成之後,從發酵槽或發酵堆中移出,推送到後熟車間堆放,此階段堆高、堆寬、堆長均無限制,可本著充分利用場地的需要,適當增加物料堆高。期間每隔7-10天進行移堆,移堆2-3次後完成堆放,完成腐熟。
腐熟完全的判定標准為:發酵後的有機肥無蛆蟲、無生糞便,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惡臭味、有較淡氨氣味,用手可搓碎部分輔料。

Ⅸ 漚肥的堆肥

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泥土、人糞尿、垃圾等混合堆置,經好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多作基肥,施用量大,可提供營養元素和改良土壤性狀,尤其對改良砂土、粘土和鹽漬土有較好效果。
堆制方法,按原料的不同,分 高溫堆肥和普通堆肥。高溫堆肥以纖維含量較高的植物物質為主要原料,在通氣條件下堆制發酵,產生大量熱量,堆內溫度高(50~60℃),因而腐熟快,堆制快,養分含量高。高溫發酵過程中能殺死其中的病菌、蟲卵和雜草種子。普通堆肥一般摻入較多泥土,發酵溫度低,腐熟過程慢,堆制時間長。堆制中使養分化學組成改變,碳氮比值降低,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礦質營養成分增多,並形成腐殖質。
堆肥腐熟良好的條件:①水分。保持適當的含水量,是促進微生物活動和堆肥發酵的首要條件。一般以堆肥材料量最大持水量的60%~75%為宜。②通氣。保持堆中有適當的空氣,有利好氣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動,促進有機物分解。高溫堆肥時更應注意堆積松緊適度,以利通氣。③保持中性或微鹼性環境。可適量加入石灰或石灰性土壤,中和調節酸度,促進微生物繁殖和活動。④碳氮比。微生物對有機質正常分解作用的碳氮比為25∶1。而豆科綠肥碳氮比為15~25∶1、雜草為25~45∶1、禾本科作物莖稈為60~100∶1。因此根據堆肥材料的種類,加入適量的含氮較高的物質,以降低碳氮比值,促進微生物活動。

閱讀全文

與堆漚肥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