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保險斷交了 怎麼辦
養老保險中斷期間費用可以選擇不補繳。建議您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現在補繳。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9%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1)養老保險斷交期限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基數:
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
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最高和最低繳費基數的計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計算比例和基數為准。)
❷ 養老保險中斷的幾年可以不補交嗎
可以,養老保險在中斷繳納後,如果日後補交,並繼續繳納,可以接續計算。
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賬戶管理第13條
對於因某種原因單位或個人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視為欠繳。欠繳月份無論全額欠繳還是部分欠繳均暫不記入個人帳戶,待單位或個人按規定補齊欠繳金額後方可補記入個人帳戶。
職工所在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用期間,職工個人可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所足額繳納的費用記入個人帳戶,並計算為職工實際繳費年限。
出現欠繳情況後,以後繳費採用滾動分配法記帳:即繳費先補繳以前欠繳費用及利息後,剩餘部分作為當月繳費。
(2)養老保險斷交期限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保險金支付的條件和標准
1、工作人員凡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參保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累計滿10年及其以上的(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固定工作人員在本辦法實施前的革命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從辦理退休手續後的下月起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由三部分構成:
(1)單位和個人繳費年限均滿20年(含20年)以上的,按本人退休前工資總額60%計算的部分,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少1年降低1個百分點,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少1年降低1.5個百分點。
(2)單位和個人繳費年限均滿15年,從第16年起,每增加1周年,增加本人退休前工資總額的1%退休金,但增加部分最多不超過20%。
(3)以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儲存額除以應繳費月數發給的部分,實際繳費月數超過420個月的只除以420。
❸ 養老保險斷交兩年有什麼影響
中斷繳費影響養老待遇嗎
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企業職工因各種原因離開原單位,經過選擇又重新就業是正常的。因此,對他們的養老金計算辦法,也應符合這種新形勢的要求,以切實保障職工的切身利益。
(1)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要在1997年10月以前職工所在企業和個人都按養老保險有關規定足額繳納了養老保險費,這8年的工齡就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在過渡性養老金中有體現。若他不中斷工作,視同繳費年限應為8年零7個月。由於有7個月未繳納養老保險費,過渡性養老金中的視同繳費年限只能按8年計算,這塊待遇要稍受影響。
中斷繳費對個人賬戶的影響
(2)國家對中斷工作的職工的個人賬戶也做了明確規定,即職工在中斷工作後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但個人賬戶由原經辦機構予以保留,個人賬戶的儲存額不間斷計算。如果今後不再中斷工作,那麼到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中只是缺少1997年10月到1998年5月這7個月的個人賬戶繳費儲存額,假定為1000元,退休時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是缺少了這1999元的1/120,即不到10元,應該說是很微小的。
由此可見,中斷繳費的時間越短,對個人養老金的影響越小;中斷繳費時間越長,影響越大。為了使退休後的生活得到盡可能多的保障,在中斷工作後,應該採取積極、主動、務實的態度,從長遠考慮,迅速就業;下崗職工一定要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學習新的技藝,擴展就業能力,這樣可以增加個人賬戶上的儲存額,最終是個人受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養老保險斷交會失效嗎
1、根據國家現行相關政策規定,養老保險中斷期間費用可以選擇不補繳。建議您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現在補繳,若以後補繳,同樣的時間段補繳的數額多些。
2、參保人員在法定退休年齡前累積繳費年限必須滿15年以上,才能享受退休養老金待遇。退休養老金待遇計算與繳費年限長短和繳費金額高低等有關。如養老保險繳費中斷會影響退休待遇,繳費年限長計算的退休養老金就高些。
根據相關政策規定,「繳費滿15年」是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的一個基本前提,按照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從參加工作到退休一般勞動年限都在30年左右。如果正常不間斷繳納費用,那麼其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相對就會較高。相反,繳費年限剛剛滿15年、繳費數額又低的參保人,其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金額就會較低。這正體現了養老保險的另一個特性:追求效率,從而鼓勵勞動者積極勞動,多繳納養老保險費用。
由此可見,養老保險斷交對勞動者的養老的影響僅僅體現在領取養老金的數額上。因為,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參保人員繳費「滿15年」即可,期間繳費中斷與否並不是太重要。養老保險斷交對其它的影響對於普通三四城市而言,養老保險的作用僅僅局限於保障勞動者退休後的晚年生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養老保險斷交如何補
養老保險斷交了,一般養老保險可以選擇補,或者不補均可,只要交足最低15年即可。
一、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二、一般補交養老保險存在滯納金的收取,為千分之2每天計算,而且還有利息的收取。
社保補繳:
在男60以下。女:50歲以下,社保滿15年。可不必補繳;社保是算累計的。在累計滿15年。年齡達退休要求,就不需要進行補繳;
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由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補繳。
繳費單位(不含個體、自由職業者)漏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應帶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費個案補繳:
1、職工檔案和養老保險手冊;
2、《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
3、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明細表員工補繳當月個稅證明等;
4、其他相關材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2020年養老保險斷交
不會有任何影響的。
各省(除湖北省外)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下同)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徵收的政策,延長執行到2020年6月底。湖北省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的政策,繼續執行到2020年6月底。
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0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確有困難的,可自願暫緩繳費。2021年可繼續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對2020年未繳費月度,可於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1年當地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選擇。
(6)養老保險斷交期限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繳納的相關要求規定:
1、職工所在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用期間,職工個人可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所足額繳納的費用記入個人帳戶,並計算為職工實際繳費年限。
2、對於因某種原因單位或個人不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視為欠繳。欠繳月份無論全額欠繳還是部分欠繳均暫不記入個人帳戶,待單位或個人按規定補齊欠繳金額後方可補記入個人帳戶。
❼ 養老保險斷交一年後再交是否有影響
首先,會導致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減少。
我國退休政策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納夠15年,是我們辦理退休的基礎年限。如果已經達到法定年齡,沒有繳納15年的社保,是無法辦理退休,中間斷繳幾年,後續繼續繳費,不影響年限的累計,但是會導致年限的減少。
如果加上斷繳的幾年,剛好可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15年,如果這種情況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建議大家參保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年齡計算一下繳費時間,確保繳納的年限。
其次,養老金會減少。
社保繳納年限越久,領取養老金越多,長時間斷交會減少養老金,比如說本來可以繳納20年,中間斷繳幾年就只能是15年。
養老金計算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兩個部分。基礎養老金領取基數額領取比例和繳費年限是有關系的,繳費年限越高,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也會增高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和繳費年限的關系是緊密的,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儲存金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