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流感問題
傷風(common cold)和甲型H1N1流感(flu, influenza)的臨床鑒別,
請參閱
症狀 傷風 甲型H1N1流感
發燒 偶有發燒 80%患者體溫>37.8C,
連續3-4天
咳嗽 咳嗽帶有痰 乾咳
疼痛 輕微肌肉疼痛 較嚴重全身性身體疼痛
鼻塞 常發生,一星期後復原 少有鼻塞,無流鼻涕
發冷(惡寒),寒戰 少見 60%患者會有發冷寒戰
疲倦 輕微 中度至重度
打噴涕 常見 少見
病情 經過幾天,慢慢出現 在3-6小時內,急性發作,
高燒,疼痛急速出現
頭痛 少見 80%患者有頭痛
喉嚨痛 常見 少見
胸部不舒服 輕度或中度 通常嚴重
如果有上述的臨床症狀,就得盡早去醫院, 只有醫生可以通過鼻腔,口腔的液體如唾液,鼻水,( 做咽試子能檢查出來,)來證明是甲型H1N1流感
如果不發燒,沒超過37.5度,精神狀態也很好,那就不是甲型H1N1流感了!
不要談甲流色變,沒那麼恐怖的。甲流也只是比較特殊的流感,一般的症狀跟普通流感是一樣的,對於普通人也是沒有致命性的。只有特殊人群才會變成重症。自己可以看看下面衛生部的診療方案。還有,不進行特殊檢查也無法確診甲流的。
好好養病,規律用葯,注意休息,多喝水,感冒一周內就會消退的。一周後不消,再考慮其他問題。
㈡ 現在的甲流患者都不被隔離了么
衛生部在網站上發布了《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二版)》
《診療方案》)和《甲型H1N1流感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治療管理方案(試行版)》
(下稱《隔離方案》)。
隨著疫情的逐漸發展,患者的逐漸增多,衛生部確立了甲型H1N1患者分類收治的原則,並在7月8日正式下發通知予以確認,即:臨床症狀較輕且無合並症的輕症病例可考慮居家隔離治療;重症病例則在醫院集中收治。同時,集中醫學觀察的措施亦被調整為居家醫學觀察。
正是為了適應分類收治的原則,與第一版相比,《診療方案》列出了高危患者與重症患者的診斷標准。衛生部稱,《診療方案》是依據近期國際診療研究及中國內地近30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總結資料修訂而成。
高危病例是指患甲型H1N1流感後可能病情較重,病死率較高的人群。包括:年齡小於五歲的兒童;年齡大於等於65歲的老年人;妊娠婦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19歲以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狀況者;集體生活於養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療養機構的人員。
重症病例的三種情況則是:合並肺炎和/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合並感染中毒性休克;合並多臟器功能不全或多臟器功能衰竭。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你能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以免造成更多人被感染。
㈢ 「流感樣病例」具體定義是什麼除了流感還會是啥
目的 探討流感監測中兒童流感樣病例的定義。方法 對武漢地區1994~2004年的流感監測資料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結果 在1 003例研究對象中301例(30.01%)被證實存在流感病毒感染,兩個年齡組的流感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4),A型和B型流感病毒感染後「卡他症狀」(P=0.0242)和「咽痛」(P=0.0091)的出現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進入logistic回歸模型的5個變數為:體溫(OR=1.555)、發病天數(OR=0.591)、咳嗽(OR=2.369)、卡他症狀(OR=1.873)、咽痛(OR=2.061);用「咳嗽伴有卡他症狀或咽痛」症狀組合預測兒童流感感染的陽性預測值為41.3%,陰性預測值為78.4%,靈敏度為58.8%,特異度為64.1%。結論 流感監測中兒童流感樣病例較科學合理定義為:發熱(體溫≥38 ℃)、咳嗽並伴有卡他症狀或咽痛之一者。
㈣ 急急急!!!如果現在因感冒發燒上醫院會不會把我當做禽流感疑似病例隔離起來
沒事 我發燒39度去醫院X我兩針就把我丟出來了
㈤ 流行性感冒傳染性最強的時期
春季和秋季.病毒進行著氣候適應.繁殖加速.
㈥ 流感樣病例已解除隔離數是什麼意思
就是
㈦ 流感流行應急預案的階段劃分
四級預警
根據應對流感大流行工作的特點,將應對流感大流行工作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准備階段、大流行階段和結束階段。依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規定,按照新亞型流感病毒疫情發生和流行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圍,將新亞型流感病毒疫情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進行預警,分別實行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應急反應。
流感大流行各階段由衛生部組織有關專家判定。新亞型流感病毒疫情的分級、預警和相應的應急反應認定、宣布和終止,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執行。
衛生部就疫區的劃定和宣布向國務院提出建議,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就當地疫區的劃定和宣布向本級政府提出建議。
應急反應分級簡明表
流感流行階段劃分和應急反應分級示意圖 大流行階段劃分 准備階段 大流行階段 結束階段 人類新亞型流感病毒 分離出 確定感染 人傳人 暴發 應急反應 Ⅳ級 Ⅲ級 Ⅱ級 Ⅰ級 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各有關部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組織落實相應的應急反應措施。 1、病人救治和接觸者處理病例收治到定點醫院,醫務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和醫院感染控制。密切接觸者進行預防性服葯。國家級、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對病人救治進行技術指導。醫療機構內流感樣病例及候診室其它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需佩戴口罩。對於其他密切接觸者可建議佩戴口罩。
2、流行病學調查開展對病例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調查,對病例的可能感染來源、潛伏期、傳染期和臨床表現進行認真調查,對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和調查,對出現症狀者要及時進行隔離和醫學觀察。流調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衛生部應派國家級專家赴現場指導調查處理和開展危險性評估工作。
3、監測和報告疫情發生地所有醫療機構要設立流感樣病例預檢分診點或指定專人加強預檢分診工作,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對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樣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進行隔離和報告,並採集標本,送當地流感網路實驗室進行病毒分離鑒定。其他地區的醫療機構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流感樣病例要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發現可疑病人,要立即採集標本,送流感網路實驗室進行流感病毒分離鑒定,做好實驗室安全防護措施。國家及省級衛生、農業、檢驗檢疫機構應及時相互通報流感、禽流感監測信息。
4、衛生部及時向社會公布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情況。
5、疫苗和葯物國家流感中心負責盡快選育制備新亞型疫苗所需的毒種,指導疫苗生產廠家開展新疫苗的研製和試驗工作,以爭取時間和機會。衛生部組織開展新亞型病毒的葯物敏感性研究,根據疫情形勢評估並提出調整抗病毒葯物儲備的意見。
6、其它公共衛生措施(1)消毒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協助和指導做好對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的消毒工作。不需要進行空氣和外環境消毒。(2)健康教育與咨詢疫情發生地衛生部門要及時組織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眾出現流感樣症狀要及時就醫,減少外出,外出時佩戴口罩。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外公布咨詢電話,接受群眾有關流感防治知識的咨詢。 在Ⅲ級應急反應的基礎上,增加以下措施:1、流行病學調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及時組織開展對所有新亞型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明確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徵,為疾病監測和預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據。開展傳播鏈調查,追蹤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家庭隔離和醫學觀察。
2、監測疫情發生地衛生機構設立並公布疫情報告專用電話,鼓勵群眾報病,及時進行排查。未發生疫情地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加強發熱呼吸道病例預檢分診工作,配備專業人員,對發熱病人進行甄別和鑒別診斷,對可疑病人要及時進行隔離,並采樣分離病毒。
3、疫苗、葯物有關部門加快新亞型流感疫苗的研製和評審。出現疫情的省份及周邊省份各級衛生主管部門組織預防接種工作,根據需要,單位醫務室可作為應急接種點,但醫務人員應先經規范培訓,接種點要符合預防接種的基本要求。根據治療和預防工作需要,衛生行政部門及時擬定抗流感病毒葯物使用計劃。
4、其它公共衛生措施(1)檢疫疫情發生地對外出人員實行交通檢疫措施,測量體溫,對體溫≥38℃者進行醫學觀察。未發生疫情地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的人員實行交通檢疫措施,進行詳細登記,測量體溫,詢問有關症狀,對體溫≥38℃者進行醫學觀察。對可疑病人,立即送當地醫療機構作進一步醫學檢查,並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未發生疫情地對來自疫情發生地人員實行健康隨訪制度,要求每日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健康狀況,出現症狀者,立即送當地醫療機構進一步醫學檢查。(2)健康教育衛生部門要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和咨詢,教育群眾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病人就診時或與他人接觸時要戴口罩。(3)疫情發生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疫情流行情況,就實施疫區封鎖、停產、停業、停課等措施向當地政府提出建議。
5、醫療救治病例收治到定點醫院,轉運工作由接診醫療機構或急救中心承擔,轉運過程中司機和醫護人員要採取預防措施。 大流行期間,對衛生資源實施統一管理和調度。1、醫療救治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流感流行情況,調動一切醫療資源,加強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時,建立和啟用臨時醫療救治點。醫療機構就診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須佩戴口罩。
2、監測策略調整流感監測重點為收集和報告流感樣病例就診數、住院病例數和嚴重病例、死亡病例情況,病人葯品使用和耐葯情況、疫苗和其他物品的使用情況,為掌握疫情進展、疾病嚴重程度以及醫療救治、疫苗和葯物合理使用提供決策信息和依據。
3、疫苗、葯物應急指揮機構及時組織評估、預測疫苗和葯物需求量,組織生產廠家擴大生產規模,最大程度地滿足葯物、疫苗的需求。
4、衛生部每日向社會公布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情況
5、其它公共衛生措施
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制定宣傳方案,運用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媒體及宣傳畫、傳單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向群眾普及防治知識,勸阻群眾取消或推遲赴疫區國家非必要的旅行,勸助疫區群眾取消或推遲赴非疫區的旅行。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疫情流行情況,就實施疫區封鎖、交通檢疫、停產、停業、停課等措施向當地政府提出建議。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設立統一的咨詢熱線電話,24小時解答群眾有關流感防治的咨詢、舉報和投訴。 1、評估流感大流結束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對流感大流行處理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現場調查處理情況、疫苗和葯物使用情況、病人救治情況、措施效果評價、應急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及改進建議。評估報告上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2、善後處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認真做好對流感大流行應急處理做出貢獻的集體和人員的表彰和獎勵,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人員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對應急處理期間緊急調集、徵用有關單位、企業的物資和勞務進行合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