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人民法院報談土地使用期限

人民法院報談土地使用期限

發布時間:2021-04-20 09:36:12

A. 土地使用權是多少年

1、國有土地使用權年限

(1)劃撥土地使用權年限: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2條規定,依照本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2)出讓土地使用權年限: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七十年,工業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的使用年限是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十年。

2、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年限

(1)農用地使用權年限: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使用年限是三十年,草地的使用期限是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使用期限是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使用期限,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2)宅基地使用權年限:無期限,可以給自己的孩子繼承。

(3)建設用地使用權年限:通過土地劃撥及鄉(鎮)村建設用地程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無期限的;通過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和出讓土地使用權年限一樣。

(1)人民法院報談土地使用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塊、用途、年限和其他條件,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部門、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批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實施。

第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十三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下列方式:

(一)協議;

(二)招標;

(三)拍賣。

依照前款規定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具體程序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B. 人民法院對土地使用權的查封期限不得超過幾年2011土地估價師考

試輔導 289、人民法院查封時,土地權屬的確認以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登記或者出具的權屬證明為准。權屬證明與權屬登記不一致的,以什麼為准? 答:以權屬登記為准。 290、登記在案外人名下的土地使用權,登記名義人(案外人)書面認可該土地實際屬於被執行人時,執行法院能否採取查封措施? 答:可以。 291、對被執行人因繼承、判決或者強制執行取得,但尚未辦理過戶登記的土地使用權的查封,執行法院應當向國土資源提交哪些資料,辦理哪些手續後才能查封? 答:提交被執行人取得財產所依據的繼承證明、生效判決書或者執行裁定書及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後,辦理查封登記。 292、人民法院對土地使用權的查封期限不得超過幾年? 答:二年。 293、人民法院對土地使用權的查封可以續封幾次?續封的期限不得超過幾年? 答:一次,確有特殊情況需要再續封的,應當經過所屬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一年。 294、被執行人全部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但尚未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的,人民法院是否可以對該土地使用權進行查封? 答:可以。為預查封。 295、兩個以上人民法院對同一宗土地使用權進行查封的,國土資源是否應該受理? 答:按照輪候查封的規定辦理查封登記。 296、對處理農村房屋涉及集體土地的,人民法院應當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協商一致後再行處理。是否正確? 答:正確。 297、經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協商同意,可以不經拍賣、變賣,直接裁定將被執行人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評估作價後交由申請執行人抵償債務。是否正確? 答:不正確。只能對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採取以物抵債的形式清償債務。 298、協議出讓最低價如何確定? 答:根據商業、住宅、工業等不同土地用途和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一定比例確定。 299、協議出讓最低價由哪級人民政府批准? 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批准。 300、凡軍隊房地產同地方有償轉讓或者無償移交的,應先報誰批准? 答:總後勤部 301、軍隊房地產的權屬統歸於軍委、總部。是否正確? 答:正確。 302、團(含)以上單位整座落空餘營房借給地方的,應先報誰審批? 答:總後勤部。

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不超過多少年

1、臨時用地是指工程建設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在施工或者勘回查完畢後不再需要答使用的國有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因臨時建築或其他設施而使用的土地。
2、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臨時用地使用期限為2年,2年期滿後,如需繼續使用,應該提出延期申請。

D. 法院查封土地期限

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
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E. 人民日報談土地使用權到期怎麼辦

您好!
人民日報:7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我們該怎麼辦?
日期:2016-01-27 來源:人民日報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這最重要的財產可不容一點馬虎!70年後,我們的房子還屬於我們嗎?到期後,我們又該做點啥?我們為您梳理。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有啥區別?
土地使用權是國家向組織、機構及個人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在出讓時根據開發類型分為不同的使用年限,民用住宅用地權屬年限最高為70年,工業用建築用地和綜合類用地最高為50年,商用建築用地最高為40年。
房屋所有權屬於個人產權,是私有財產權的一種,是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保護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其年限是永久的。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在於:房屋所有權(即房產權)是永久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就能一直享有,「房產證里是沒有期限登記欄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國家通過土地有期出讓方式,授予用地人40年、50年、70年不等的使用權。
也就是說,房子的所有權是永久的,只要房子不塌,這房子就一直是產權人的。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土地是國家的。根據項目的立項不同,租用國家土地的周期也不同,住宅70年,工業/科教文衛體/綜合類50年,商業/旅遊/娛樂40年。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麼辦?
1、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可以由房屋業主聯名提出,補交土地出讓金,這個價格應該低於同類的土地出讓金的價格,類似於成本價和市場價的差額。
2、根據規劃需要,國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的,對業主進行相應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通過調查了解,第一種方法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房子根本就住不到70年就會拆遷。
不管是40年、50年還是70年,都有到期的時候,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後,只要房子還能住,就都得續簽土地。這就是關鍵了,怎麼續簽?續簽金額怎麼計算?根據國家現行的相關規定,土地到期後按照當時的樓面毛地指導價格,依一定比例繳費。
望採納,謝謝

F. 土地的訴訟時效時間是幾年

依法律規定其申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不同的案子訴訟時效期間是不一樣的。一般是2-3年,有的是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6)人民法院報談土地使用期限擴展閱讀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

第一條為依法、公正、及時地做好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爭議。

第三條調查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

第四條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

第五條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G. 人民法院對土地行政案件的審理程序是怎樣的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有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
(1)第一審程序:
①審理前的准備。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後至開庭審理之前,為確保案件審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案件正確及時地處理,需要做好四項准備工作:一是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向原告發送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二是依法組成合議庭。合議庭可以由審判員組成,也可以由審判長、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3人以上的單數。三是審查當事人資格。四是決定是否停止執行行政處罰(處理)決定。
②開庭審理。開庭審理的基本任務是給當事人以充分陳述意見的機會,通過當事人相互質證等方式核定證據,查明案情,在查明案情的基礎上確認被起訴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開庭審理包括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兩種方式。不公開審理適用於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開庭審理一般分6個階段:一是開庭准備,二是當事人雙方提出請求與主張,三是法庭調查。主要是詢問當事人;詢問證人和宣讀證言;詢問鑒定人,宣讀鑒定結論,並詢問當事人對鑒定結論的意見;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材料,並給當事人以質證的機會;宣讀勘驗筆錄或現場筆錄,並給當事人以質證的機會。四是法庭辯論。五是合議庭評議,在辯論結束之後,合議庭成員秘密地對當事人各方所提出的理由和證據進行綜合評價和認定,從而作出裁判的過程。合議庭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對於重大疑難案件,合議庭作出結論之後,應由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必須執行。六是宣判。審判的結果有:判決維持;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判決其在一定時間內履行;判決變更。宣判之後,應當依法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並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上訴審法院以及上訴方式。
③一審判決的法律效力。一審行政判決只有在法律規定的上訴期內,當事人不上訴,判決才發生法律效力。
(2)第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是指行政訴訟當事人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在上訴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審理的過程。
①受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人提出的上訴狀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送交的上訴狀後,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收到上訴狀副本,應當在15日內提出答辯狀。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辯狀後,應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材料,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第二審人民法院收到全部案卷、訴狀和證據材料後,便開始第二審的審理活動。
②審理。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開庭審理,另一種是書面審理。開庭審理的程序與第一審開庭審理的程序基本相同。書面審理,只對當事人所提交的上訴狀、答辯狀、其他書面材料和證據進行審查、作出判決。
③裁判。二審審理的期限是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一經作出便立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再提起訴訟,必須執行。若不服可向上級法院申訴,但不能停止判決和裁定的執行。
(3)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依法進行再次審理的程序。

H. 法院查封土地和房產有效期是幾年如果到期了沒有續封是不是就自動解封了,自己就可以過戶了

《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動產查封、扣押版的期限為一年權,對不動產查封的期限為兩年,對其他財產權凍結期限也為兩年,法律或者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法院未能在上述期限內執結的,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續行查封、扣押、凍結,續行期限不得超過上述期限的1/2。查封期滿後,如無續封,查封效力失效。

I. 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應從何時算起

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的始起日期應當確定為自領取或者頒發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
關於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的始起日期問題。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六條「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和1994年1月18日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宗地出讓合同)第四條「本合同項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為——年,自領取該宗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使用證》之日起算」的規定以及1995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出讓合同出讓的土地使用權未依法辦理審批、登記手續的,一般應當認定合同無效」的意見,

閱讀全文

與人民法院報談土地使用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