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檢測分析儀器使用10年應該更換嗎
你好,分析儀器本身就是作為工廠品質環保的一個內部管控,有了這方面的分析儀器更方便工廠做好品質環保。分析儀器作為公司的固定資產,檢測是一個方面,同時方便有客戶來驗廠,我們有這個儀器,更加有底氣。客戶會更加信任我們在產品品質方面會做的更好。(結合採購儀器的參數、性能、價格、售後服務等)
㈡ 血細胞分析儀能用多長時間
血細胞分析儀是較為常見的醫療設備,用於臨床血常規檢測,是基本的疾病診療手段,它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輔助診斷,達到科學診斷的目的,另一方面,為治療醫師選擇最佳、合理、經濟實用的治療方法提供指導和依據。
海力孚從事醫療設備研發生產工作多年,具有15年血細胞分析儀生產歷史,儀器質量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根據我們對客戶的跟蹤服務記錄,有的客戶已保持儀器使用時間長達十年。儀器的使用壽命不應該只看儀器本身,操作者的一些使用誤區、錯誤操作都會對儀器造成影響,為了讓儀器更好的工作,不出故障,一些維護工作是必須要有的:
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能全面系統地掌握儀器的工作原理、操作規程、使用注意事項以及基本維護保養知識,當儀器出現故障時,操作人員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維修。
儀器在開關機會執行自檢和自動沖洗程序,進行樣本測定後也會自動沖洗。僅依靠這些基本特定程序是明顯不夠的,儀器的故障率還是比較高。雖然儀器的操作說明書中沒有明確規定每天、每星期、每月的保養程序,但我的經驗體會是應根據儀器的工作量定期進行清潔保養,經常檢查易損零件並及時更換,不能等到這些零件發生故障後才更換,尤其對重要部件更要進行重點保養維護。
㈢ 血液分析儀的技術參數
分析參數: RBC、 MCV、 HCT 、 RDW-SD、 RDW-CV;
HGB、 MCH、 MCHC ;
PLT、 MPV 、 PDW 、 PCT ;
WBC、 LYM#、 LYM% 、MID# 、MID% 、GRA# 、DRA% 、P-LCR ;
(RBC WBC PLT 三種細胞體積分布直方圖) 工作原理: 白細胞技術: 電阻抗法;
血紅蛋白測定:HGB-546nm比色法 臨床功能: 白細胞三分類,23項 分析速度: 60測試/小時 線形范圍: RBC1.00~9.90X10/L
HGB25~400g/L
WBC0.5~99.0X10/L
PLT50~999X10/L 分析精度: RBC <= 2%
HGB <= 2%
WBC <= 2%
PLT <= 4%
MCV<= 1% 標本用量: 全血 9.7ul
末梢血 20ul 稀釋比例: WBC/HGB 1/400;
RBC/PLT 1/40000 操作界面: 8.4寸TFT觸摸屏,中文操作界面 標定: 人工標定和自動標定 質控方式: 多水平質控統計,X,SD,CV自動統計,自動計算樣本MCV、 MCH、MCHC的平均值,可存儲質控結果。 數據存儲: >5000個樣品結果包括3個直方圖 列印輸出: 內置高速熱敏列印機,可外接愛普生LQ-300K+2列印機 數據介面: 兩個USB介面、一個RS-232介面、一個列印機介面 信息編輯: 可輸入病人中文信息,包括姓名、科室、送檢者等 儀器規格: 330mm X 420mm X 400mm 重量: 15kg
㈣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技術發展歷程
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實驗室工作對儀器設備需求的不斷增加, 血液細胞分析儀的各項用途和用法也有不斷的進展,這首先體現在血液細胞分析儀應用的方便性、准確性和盡可能增加的參數上。
1、血液細胞分析儀稀釋技術的進步: 早期的血液細胞分析儀一般要求在測定前先進行人工稀釋,因此許多操作要求直接取20~40ul 的末梢血加到稀釋液中。白細胞稀釋比例多在1:251 和1: 501倍,紅細胞則需要進行二次稀釋, 稀釋倍數在6.25~25萬倍之間, 然後再將稀釋好的標本放入計數杯內進行計數,而且需要在白細胞稀釋懸液中加入溶血劑。由於人工稀釋費時費力且精確性差,隨後的一些血細胞計數儀增加配置了專用的稀釋器, 專供該型號的儀器進行機外稀釋,這樣減少了人工稀釋帶來的誤差和麻煩,提高了效率。然後現代的血細胞分析儀則更加先進,已經將自動稀釋技術,自動進樣方式全部添加到儀器本體內,即提高了技術含量、取樣和稀釋的精確度,使得進樣的速度和可操作性更加方便,同時使得檢測速度加快。
2、血液細胞分析儀參數的增加:前面談到早期的血液細胞計數儀僅能進行紅白細胞計數, 而且是需要通過切換分別進行紅白細胞得計數, 所以將其稱為血細胞計數器是恰當得。由於血常規檢驗對血紅蛋白測定的需求增加,沙利比色法由於精度和操作不便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已經有單獨的血紅蛋白比色計配備,將加入專用的溶血劑後的樣本進行白細胞計數後再將其倒入血紅蛋白比色計, 即可得到比色法測定的血紅蛋白結果。由於對血紅蛋白測定要求的增加,因此在儀器內增加一套比色裝置,就可方便的測定血紅蛋白。電阻法定細胞數量的同時還可對細胞體積進行測定,因此對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壓積(HCT)、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測定和計算也成為血球計數儀的標准參數。
3、血液細胞分析儀定量部的改進:儀器為了准確進行細胞計數,除了要准確稀釋血液外, 對直接進入計數小孔內的液體量也要進行定量控制,因此血液細胞分析儀對定量部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在血細胞計數儀開始階段, 人們設計了U型水銀管壓力計,通過水銀的重量和在兩個電極間的距離來控制吸入的標本量。後來人們通過兩只光電管來了解液體通過一個固定距離所需要的時間和容積來控制標本的吸入量,還有一些公司設計並使用了微量注射器技術以及浮球定量技術來控制計數樣本的量。最新的光電計時容量控制技術控制標本進入計數區的量,可以使得進入計數區域的細胞懸液定量更加准確和無污染、同時還可判斷小孔是否出現堵塞或半堵塞問題,以及便於維護。
4、血小板計數功能的增加:血小板是血細胞中最小的粒子,早期的血細胞計數儀均不包含血小板計數。60 年代起國外開始研製血小板計數儀,70 年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產品,這類儀器一般需使用PRP 血漿進行, 即使用特殊的離心速度將紅細胞和白細胞進行沉澱,使上層血漿中盡量保存最為豐富的血小板,然後應用這種PRP 血漿進行血小板計數。
5、自動取樣技術: 由於血液細胞分析儀需要對全血進行自動取樣和稀釋, 因此取樣量也同樣需要精確控制。最初的儀器是需要進行手工取樣和稀釋的,後來逐漸有了外置式專用取樣稀釋器。再後來儀器內部設置了內置式負壓取樣稀釋器,根據負壓量的大小來吸取血液樣品,這對控制負壓的精確度要求很高,此外還有微量注射器取樣技術,依靠光電管控制血液取樣量的技術等。目前認為採用旋轉閥取樣技術是比較精確的方法,旋轉伐內部有多個按一定體積設計的小孔,當血液進而後,旋轉伐從吸入的小孔轉向排出的小孔,此時血液不能再進入,而孔內保留的固定量的血液進入儀器的稀釋部,然後清洗,再進入下一次循環。目前許多更加先進的血液細胞分析儀均採用陶瓷製的旋轉閥來分配血液標本。
㈤ 普朗XFA6000血液分析儀使用壽命大約幾年 ,多少錢一台謝謝
看了下你的資料,你應該是河北那邊的吧?建議你直接問廠家,我這邊是福州的,每個地方的報價可能會有些不一樣。http://www.perlong.com/
㈥ 多元素分析儀一般使用年限
一般不超過3年
㈦ 水質在線分析儀使用年限規定,出自哪個規范
哈希;,WTW 國產:怡文,力合,聚光,澤天,先河,華冠,天瑞,中興,寅源,綠潔------太多了
㈧ 血細胞分析儀的介紹及作用
在現在的社會發展中,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血細胞分析儀成為醫院設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血細胞分析儀出具的數值准確程度,對於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血細胞分析儀在提供測定的細胞數據之外,尚可顯示各種血細胞體積分布圖形。這些可以表示出細胞群體分布情況的圖形,稱為細胞直方圖。血細胞分析儀在我國各級醫院都得到了普及應用。它不但提高了實驗結果的准確性,還提供了許多實驗指標,對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康宇血細胞分析儀系統介紹如下:
1.准確:先進的電子技術和先進的血樣處理系統,成熟的液路,精密的機械技術;
2.快速:高速處理80樣本/小時;
3.經濟:儀器消耗低,易維護,低故障;
4.環保:無氰化物試劑;
血細胞分析儀帶給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能夠為我們的身體健康提供科學依據,值得我們信賴和發展。高穩定性的可靠產品,能讓基層醫療單位使用過程可靠,服務成本才會低,保證用戶的穩定使用和服務的保障能力。
㈨ 血液分析儀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顯微鏡
計數參數
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白細胞五分
類、血紅蛋白
缺點
1、計數參數少---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2、人為誤差多---很難保證結果的一致
3、勞動強度大---不適用大批量的檢測
第二階段:細胞計數儀
計數參數
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
缺點
1、分析參數少---僅能計數紅/白細胞,而血
小板和血紅蛋白則需要其它設備進行檢
測
2、檢測速度慢---每次僅能檢測一種細胞,
壓力、稀釋、濾波等功能尚不完善
3、開放式處理---很難控制,僅是細胞分析
儀的原形,對臨床沒有太大的意義
㈩ 血液分析儀的簡介
不僅在世界各地,而且在我國各級醫院都得到了普及應用。它不但提高了實驗結果的准確性,還提供了許多實驗指標,對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起了重要的作用。血液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血液檢驗是指血常規檢查,最早是手工操作、顯微鏡下計數的,它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血小板計數等,共有10來個項目。做一個病人的血常規檢驗最熟練、最快速也要10來分鍾。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自動血液分析儀出現,血細胞分析的技術也從幾年前的三分類轉向現在的五分類,從二維空間進而轉向三維空間,同時現代血細胞分析儀的五分類技術許多採用了先進的技術,如鞘流技術、激光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