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葯品有效期的最後使用日期規定細則是依據哪個法律文件
依據《葯品管理法》文件。
葯品有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
《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得使用過期葯品。如果葯師將過期葯品發出,一般按銷售劣葯處理;釀成後果的,還要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鑒定的事故等級進行賠償,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1)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表擴展閱讀(副標題回答)
國產上市葯品有效期怎樣表示:
(1)直接標明失效期失效期:某年某月,是指該葯在該年該月的1日起失效。如標有「失效期:2016年10月」的葯,只能使用到2016年9月30日。
(2)直接標明有效期按年月順序,一般表達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或用數字,是指該葯可用至有效期最末月的月底。如標有「有效期至2016年7月」的葯,該葯可用到2016年7月31日。也可表達為「有效期至2016.07」「有效期至2016/07」「有效期至2016-07」等,年份用4位數表示,月份用2 位數表示(1~9 前加0)。
(3)標明有效期年數或月數這種方式標出的葯品有效期,可根據葯品生產日期推算,一般規定生產日期即批號用6位數字表示,前兩位表示年份,中間兩位表示月份,末尾兩位表示日期。
參考資 料:葯品有效期表達方法有哪些—河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⑵ 請問葯品到效期幾個月為近效期葯品,效期不同的劃分時間有不同,請幫幫忙!
近效期葯品是指有效期≥5年的葯品,其有效期距失效期限≤1年半的葯品;或者葯品有效期≥2年且距離失效期只有1年的葯品。葯品有效期是指葯品在一定的儲藏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到期的葯品過期不能再繼續使用。」
生病畢竟是偶然事件、小概率事件,無法預測,許多葯物尤其是某些搶救用葯,使用的機會較少,過期不能使用幾乎是必然的。這是無法避免的,也是導致葯品過期的最直接原因。此外在葯品流通各個環節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造成葯品積壓。
(2)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表擴展閱讀:
實行科學管理近效期葯品,完善制度,利用醫院網路管理系統,從規范葯品采購量和管理滯銷葯品入手,對防止葯品過期失效,保證葯品質量,減少葯品浪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結果減輕葯劑人員的勞動強度,簡化葯品效期管理程序,多年無過期葯品。
具體措施如下:
1、葯品管理制定責任制。健全效期葯品管理制度,葯品養護管理制度,貴重葯品交接班制度,積壓葯品申報制度等。
2、合理的庫存管理。效期葯品具有嚴格的時效性,對效期葯品應按系統分類,核定合理的庫存量,非急需近效期葯品勿購入,根據臨床用葯情況及庫存情況,按市場所需制定采購計劃。葯品采購部門在購進葯品時,要求葯品距離失效期不得低於1年。
⑶ 國家規定葯品距有效期多少天禁賣
國家沒有出台關於葯品臨近有效期禁止銷售的規定文件。但是有文件規定銷售近效期葯品應當向顧客告知有效期。
《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第一百六十七條 銷售葯品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處方經執業葯師審核後方可調配;對處方所列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當拒絕調配,但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確認的,可以調配;調配處方後經過核對方可銷售。
2、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人員應當在處方上簽字或者蓋章,並按照有關規定保存處方或者其復印件。
3、銷售近效期葯品應當向顧客告知有效期。
4、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3)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表擴展閱讀
《能不能給「臨界期」葯品設個專櫃》
面對一些葯房「半遮半掩」地打折推銷臨近過期葯品,很多消費者滿懷疑慮。對此消費者協會的說法是,「臨界期」葯品可以用,但銷售時有義務提前告知。
沈陽市民馬恆給孩子買咳嗽葯,回家後發現還有半個月就要過期了,這樣的葯還能吃嗎?找到葯店要求換貨,但對方卻表示,葯品屬於特殊商品,不能退換貨。
記者近日走訪沈陽市多家葯房注意到,葯品快到期仍然在架銷售的不在少數,而且都擺在顯著位置,有的葯店還作為促銷商品進行銷售,但是對瀕臨過期的事實隻字不提。一些市民購入後,因為發現葯品臨近過期而不敢用;有的市民貪圖便宜而批量購入,短時間內用不完而造成了浪費。
與葯品相類似,眼下消費者對快要到期的食品類商品比較敏感,而在工商部門的組織下,很多地方的超市都對快要到期的食品設置臨期食品專櫃,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沈陽市葯監部門介紹,目前針對葯品銷售的要求是,只要還在保質期內就允許銷售,也就是說,同食品一樣,保質期內的葯品是安全的。而遼寧省鞍山市消費者協會的說法是,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一旦快要到保質期的期限時,商家有義務告知消費者,否則就是侵犯知情權,消費者可以投訴。
既然如此,葯房能不能向超市學習,也設置一個獨立、醒目的「臨界期葯品專櫃」呢?以這種方式明明白白打折促銷,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⑷ 現在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葯品包裝上的葯品生產日期及有效期的標注有沒有一個統一的要求,
有的,具體可參考《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局令第24號)及執行解釋。國家局網站有24號令專欄,可以查找相關信息。
先說下生產日期,雖然沒有文件明確提出要標注到日,但是很明顯是這樣要求的,如果只標注到月,又怎麼能稱為「日期」呢,也無法計算該品種何時到期,所以生產日期肯定是需要精確到日的,至少還沒看到哪個廠家在這個問題上糾結。
以下為對「有效期」的要求:
《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局令第24號):
第二十三條葯品標簽中的有效期應當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標注,年份用四位數字表示,月、日用兩位數表示。其具體標注格式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也可以用數字和其他符號表示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期至XXXX/XX/XX」等。
預防用生物製品有效期的標注按照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注冊標准執行,治療用生物製品有效期的標注自分裝日期計算,其他葯品有效期的標注自生產日期計算。
有效期若標注到日,應當為起算日期對應年月日的前一天,若標注到月,應當為起算月份對應年月的前一月。
關於《葯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有關問題解釋的通知:
五、葯品內標簽有效期的標注
按照《規定》第十七條,葯品內標簽應當標注有效期項。暫時由於包裝尺寸或者技術設備等原因有效期確難以標注為「有效期至某年某月」的,可以標注有效期實際期限,如「有效期24個月」。
執行解釋:
31.
有效期若標注到日,應當為起算日期對應年月日的前一天,若標注到月,應當為起算月份對應年月的前一月。舉例說明
解釋:例:某化學葯品,有效期24個月,生產日期2006年6月1日,標簽中有效期可表達為「有效期至2008年5月31日」或者「有效期至2008年5月」等形式。
⑸ 怎樣降低葯品近效期管理制度
主要還是要按需采購,設置合理的警告庫存量。有特殊品種要特殊購進。正常來說這樣是可以降低近效期的庫存壓力的
⑹ 效期產品的管理制度 詳細的
效期商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1、防止過期商品從門店售出; 2、保護公司的品牌形象; 3、規范采購、物流、門店近效期商品的治理; 4、加快商品流轉; 5、使效期商品治理規范化。 二、近效期商品的界定 距離商品有效期不足 6 個月的為近效期商品。 三、效期商品的管理 1、采購部簽訂商品采購合同時必需清晰界定效期商品退換貨條款,否 則因配送中心效期商品未退換而釀成的損失由采購員承擔商品成本總 額的 80%,采購部長承擔成本總額的 20%。 2、采購員必須做到商品的效期把持:原則上不得購進效期不足商品有 效期 1/2 的商品(如:商品有效期為 2 年,采購商品效期不得少於 12 個月),否則配送中心不得驗收入庫。 3、對急需購進但效期為總有效期 1/2 內的品種,購進時應由采購部長 同意後方可購進。 4、 采購部每月處理門店效期商品, 對於可退換商品下發門店退貨通知,
門店必須於 15 日內將商品退回配送中心,逾期門店自行解決。 5、對於不可退換商品門店要及時促銷,不可退換商品造成過期損失由 門店負責,必須在過期前按照進價買出。 6、公司鋪貨到門店的效期商品,如到效期仍未售完,采購部負責退回 到期商品;公司鋪貨到門店的非效期商品,自鋪貨日起三個月未動銷 門店可以申請退貨,三個月內門店產生動銷商品不予退貨。 7、新開門店鋪貨商品,自營業之日起三個月內未動銷,經采購部審批 可以退回物流中心。 8、效期商品損失責任承擔比例:大區經理 40%,店經理 30%,相應櫃 組 30%,在相應區域績效獎金中扣除;公司要求門店限期返貨的商品 未能按時落實,相關人員按此比例承擔責任,將商品按進價買出。 9、門店內不得出現過期商品,一經查出必將重罰。 10、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前期過期商品按此制度執行。
⑺ 葯品效期管理制度
一般葯品都有生產批號 和生產日期還有有效期 這三個編碼在葯盒上標注
對於離有效期一年的葯品葯店要登記在冊並開始崔銷,半年的就要下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