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神病鑒定期限
第一百二十二條
(精神病鑒定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六機關
實施規定,》第33條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根據上述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除對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的精神病鑒定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外,其他鑒定時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
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檢察院刑訴規則》第二百零九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
《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二百四十五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其他鑒定時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
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釋解)
本條是關於精神病鑒定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的規定。
根據我國
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後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
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在辦理刑事案件中,認定犯罪嫌疑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是否有精神病,對決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責任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中,由
於對犯罪嫌疑人精神狀態的確定比較復雜,情況也多種多樣,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鑒定工作才能得出結論,而這段時間的長短與作精神病鑒定的醫院和犯罪嫌疑
人的病情密切相關,而非公安、檢察等機關所能控制,因此適應實踐中對此類案件作慎重鑒定的需要,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所謂對犯
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是指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向公安機關提出確定犯罪嫌疑人在實施犯罪行為的過程中的精神狀態的申請,或者公安機
關在辦案過程中認為需要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時,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開始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鑒定時起,到得出鑒定結論時為止的期
間。所謂不計入辦案期限,是指不計入偵查羈押期限。其他鑒定,如對被害人作精神病鑒定,對被害人作傷情鑒定的時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
法律僅規
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而對被害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則應當計入辦案期限。這是因為:第一,如果對被害人作精神病鑒定或傷情
鑒定的結果決定案件的性質,如在被害人自願的情況下與其發生性關系,如果被害人當時患有精神病,則可以確定犯罪嫌疑人涉嫌強奸,反之,如果被害人當時未患
精神病,則不是被強奸,就沒有犯罪事實發生,如果此時對所謂的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則是違法的,不存在問題。第
二,如果對被害人作精神病鑒定或傷情鑒定的結果不能決定案件性質,則對被害人作精神病鑒定或傷情鑒定不影響案件的辦理,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應當
將對被害人作精神病鑒定或傷情鑒定的期間計入辦案期限。
對於對被害人作精神病或傷情鑒定等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不應繼續將犯罪嫌疑人關押,而應自期限屆滿之日起,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2. 刑事拘留期間做精神病司法鑒定結果未出來時,在看守所羈押時間在法律上如何規定的
國家規定是犯罪嫌疑人,就是懷疑你這個人犯罪了,但是就沒有證據,所以把你關在看守所,在調查取證,所以叫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最多關押30天,沒有證據過後,他必須放人
3. 精神司法鑒定半年後還有法律依據嗎
精神司法鑒定的有效期是多久
精神司法鑒定的有效期在鑒定報告上會有註明。
1、有關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期限效力,現行法律和解釋中的規定包括: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在審理期間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
審理期間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等。
2、根據上述規定,精神病司法鑒定有以下效果:
(1)中止辦案期限的計算。只要辦案機關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交了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精神病司法鑒定的委託書,即會發生中止辦案期限計算的法律後果。
(2)中止審理期限的計算。同理,啟動精神病司法鑒定後,法院的審理期限也會停止計算。
(3)中止辦案、審理活動。實踐中,由於鑒定被中止的其實不僅是期限的計算,實際的辦案和審理工作也往往會由於鑒定而中止。
(4)中止羈押期限的計算。對於在押人員的實際效果就是延長審判前羈押的時間,並且這種延長不只是對於被鑒定者本人,同案的其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羈押期限也會隨之延長。
雖然司法檢測暫時未能單獨立法,但司法鑒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各項管理機制正在不斷調整優化當中,司法鑒定行業的管理體制有望理順,行業市場空間拓展潛力大。
由於司法鑒定的公正性質,目前市場上的司法鑒定權威機構大多為公檢法部門設立,部分為面向社會的服務機構。隨著社會進步,居民的維權意識逐步提高,將進一步推動司法鑒定的社會需求的增長。
司法鑒定廣泛應用於醫療糾紛、交通事故、刑事案件、親子鑒定、書畫鑒定等領域,我們預計,隨著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及成功,司法鑒定行業社會需求這一領域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間。
4. 羈押期間作精神鑒定費用誰負
首先應該搞清楚二個不同的概念: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
羈押期限是指對犯罪嫌疑人版限制要身自由,權並進行關押的時間長度規定。辦案期限則是司法機關承辦案件所能否使用的時間長度規定,也就是辦案機關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案。
所以,不管是否委託進行了精神病鑒定,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實際羈押的,實際羈押的時間最後都可以折抵刑期。
而對於辦案機關而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精神病鑒定所用的時間不計算在辦案期限之內,實際上就是發生辦案期限的中止,等鑒定意見出來後,再將鑒定之前的辦案時間,加上鑒定意見出來之後的辦案時間,進行合並計算辦案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5. 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做受審能力鑒定的時間,是否計入偵查羈押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如果你說的情況是精神病鑒定的話,時間是不計入辦案期限的。
6. 公安局精神鑒定期限是多少
精神病鑒定的時間,沒有期限,且不計算在羈押期間內。但是一般的精神病鑒定,從到精神病院遞申請到出結論,一般在2-3個月之間。
7. 刑事拘留最長37天要做精神病鑒定是不是等結果
刑事拘留要做精神病鑒定,結果出來後再報檢察院。如果超過37天,就可以辦理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8. 新刑訴法中關於偵查羈押期限重新起算的規定,精神病鑒定期限是否算入羈押期限
新刑訴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9. 精神病鑒定後重新計算羈押期限法律規定
首先應該搞清楚二個不同的概念: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
羈押期限是指內對犯罪嫌疑容人限制要身自由,並進行關押的時間長度規定。辦案期限則是司法機關承辦案件所能否使用的時間長度規定,也就是辦案機關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案。
所以,不管是否委託進行了精神病鑒定,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實際羈押的,實際羈押的時間最後都可以折抵刑期。
而對於辦案機關而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精神病鑒定所用的時間不計算在辦案期限之內,實際上就是發生辦案期限的中止,等鑒定意見出來後,再將鑒定之前的辦案時間,加上鑒定意見出來之後的辦案時間,進行合並計算辦案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