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食品包裝袋上的有效期怎麼看
大部份食品包裝外都有個標簽貼紙(或直接印在外包裝)上面除一般產品資料外,
至少版會說明權1.製造日期2.有效日期(或賞味期間)二個重要信息,有的直接在這標簽,有的是指明
在包裝外觀的地方.
大部份是西元年(有的是以民國年份標示)/月/日,依次排序,不然會在標簽標明是如何排序~
Y指年份,M指月份,D指日期.像Y/M/D 或M/D/Y.
如果沒有標示,那就不要買,因為很可能來路不明,因為沒標示,依規定是不能販賣,且罰很重的.
2. 台灣人所說的西元年是什麼意思
台灣人所說的西元年就是西方的紀元方式,對應中國大陸的就是公歷紀元,也是公歷年。
西方國家以傳說耶穌基督誕生那一年作為西元元年,從西元6世紀到10世紀,逐漸成為基督教國家通用的紀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紀元」。後來被世界多數國家所公用,於是就改稱「西元」,常用A.D表示·(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
在歷史書上,耶穌誕生前的年代被稱為「西元前」常用BC( Before
Christ)的編寫,意「基督以前」表示;耶穌誕生那年以後的年代是「西元後」,簡稱「西元「。
(2)台灣有效期西元年擴展閱讀:
「公元」產生於公元6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信徒們幾乎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信徒,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耶穌出生於古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284年的說法,主張以耶穌出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年方法,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
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公歷是陽歷的一種,於1912年開始在中國正式採用,取代傳統使用的中國歷法農歷(即時憲歷),而中國傳統歷法是一種陰陽歷,西歷在中文中又稱陽歷、西歷、新歷。
3. 台灣的證書有效年限格式是要怎麼填的,要求是寫西元年月日,具體格式是如何
西元也就是公元 比如格式就是 2009年4月25日等於民國98年4月25日 格式就這兩種 不是版西元就是民國 民國不管它多權少年 你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 1911+98等於2009 希望你能理解
麻煩採納,謝謝!
4. 台灣買的東西不知道怎麼看生產日期(月/日/年(西元年)/批號)瓶身顯示09076JU40是什麼時候
這不是吧 台灣生產日期2018/01/05
或直接20180105 都跟一般生產日期都一樣的
01052018 這樣
5. 台灣暮帝納斯保存期(西元年)200115是什麼意思過期了嗎
暮帝納斯(Bismuth subsalicylate)能抑制小腸分泌,具收斂殺菌效果,常作為輔助治療,服用後糞便會成灰黑色,對阿司匹林過敏者不建議使用。
西元年和我們用的公元年是一樣的;2001年 或者甚至是 2011年,別說這是否是保質期,就算是生產日期,也都超過5年或十幾年,趕快扔了吧!!
6. 台灣的西元年和大陸的公元年是怎麼換算的
台灣的西元年和大陸的公元年是一樣的,但台灣民國年是用西元年-1911就是民國年。
例如今年是2017年,用2017-1911=106(台灣民國106年)。
民國年 + 1911 = 公元年,
公元年 - 1911 = 民國年,
譬如現在是 2008,也就是相當於台灣所用的民國97年。
西元是近代中國人的叫法,意指西方的紀年法,也就是我們後來稱之為公元的紀年法。實際上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紀年法,比如當時的清康熙若干年就是,後來的民國若干年也一種紀年法。
在世界歷史上,為了統一各國各地區的紀年表達(主要用於歷史),就有必要採納某種紀年法為標准,大家都與之看齊,好比較歷史事件的前後次序,這種紀年法被稱之為公元,在西方強盛的年代,西元就成了公元。
7. 台灣的西元年份怎麼算
與大陸一樣的
8. 台灣所說的農歷和西元年分別是幾年
西元年就是現在用的2017年 民國多少年的話 就是2017年減去1911
今年就是民國106年
9. 台灣的西元年月日格式是怎麼寫的,怎麼跟公元年限換算
西元一般在台灣使用,也就是公元的別稱,也稱作西歷。比如2018年6月20日,用西元寫為西元2018年6月20日,與公元寫法相同。
西元元年與公元元年相同,西元是對西方(一般說元年是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紀年法的稱呼,此法現在國際通用,中國大陸現在使用的也是這一紀年法,就把它叫做公元,以示與國際統一。
因此西元公元無需進行換算。
(9)台灣有效期西元年擴展閱讀:
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元,又稱西歷或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歷法。1582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它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歷與格里高利歷中,在耶穌誕生之後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穌誕生之前,稱為主前Before Christ(B.C.)。
但是現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稱用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與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縮寫為 B.C.E.)的說法。
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並行。
10. 台灣年份怎麼算
台灣年份使用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民國紀年,表記時稱作中華民國××年,簡稱民國××年、民××。這種紀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公元紀年相差1911年,月、日、置閏則同公歷。如:民國38年(1949年)。台灣公元紀年也是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
1911年10月10日,由孫中山等人領導的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元年、新紀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國民黨將1912年定為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即為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10)台灣有效期西元年擴展閱讀
關於民國紀年的使用
1、1949年,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戰敗後逃往台灣。在台灣繼續建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權。於是,國民黨便繼續使用民國歷紀年。一直使用至今。2018年,也就是今年,是中華民國紀年法的107周年。也就是通常說的所謂「中華民國107年」或「民國107年」。
2、國民黨集團退守台灣後,仍在國內使用民國紀年,之後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民間轉為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並用。但「中華民國政府」各機關,各式官方文書中均採用民國紀元來紀年,這也有維護所謂「法統」的象徵意義。
3、1949年10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標志著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統治就此結束,國民黨也退踞台灣,中華民國覆滅。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中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與世界同步接軌,使用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
在大陸,中華民國(民國元年--民國38年)(也就是1912--1949年)所使用的民國歷法將永遠地停留在民國38年(也就是1949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國紀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國紀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