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158條的「合理期間」
第一百五十八條
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兩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定。
❷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中,合理的期限是多少天啊
一般是一個月,但根據情況不同可以適當的調整通知時間。
❸ 《合同法》的第232條和236條分別是甚麼呀
236,是簽訂了一份有固定期限的租賃合同後,合同到期了,承租人繼續租賃,出租人沒有異議,那麼,原來的合同依然有效,但是期限不固定,出租人承租人都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232,一開始簽訂的合同,租期不定,或無法確定,那麼法律賦予雙方當事人的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
❹ 合同法110條第三款的「合理期限」如何理解
按現行法律規定,尚未對「合理期限」進行詳細規定,具體請等待相關部專門對屬其進行權威解釋。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❺ 《合同法》232條中的合理期限有明確規定嗎
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司法解釋或者新的法律對於這個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很大程度上靠法官的自由裁量。。。
「合理期限」,在《合同法》中前後使用共計六處之多,分別出現在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23條;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69條;第六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94、95條;第七章(違約責任)第110、118條。
對法律不能精確規制的合同期限,各國立法均面臨同樣的課題,表述方式也不相同。《德國民法典》表述為「適當的期限(見第283、326條)(P57、P56),《日本民法典》表述為「相當期限」(見第524、541條)(P94、P97),我國台灣地區表述為「相當期間」(見《中華民國民法典》第157條)(P21),我國《合同法》採用「合理期限」。
❻ 《合同法》232條中的合理期限有明確規定嗎
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司法解釋或者新的法律對於這個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很大程專度上靠法官的自由裁量。屬。。
「合理期限」,在《合同法》中前後使用共計六處之多,分別出現在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23條;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69條;第六章(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94、95條;第七章(違約責任)第110、118條。
對法律不能精確規制的合同期限,各國立法均面臨同樣的課題,表述方式也不相同。《德國民法典》表述為「適當的期限(見第283、326條)(P57、P56),《日本民法典》表述為「相當期限」(見第524、541條)(P94、P97),我國台灣地區表述為「相當期間」(見《中華民國民法典》第157條)(P21),我國《合同法》採用「合理期限」。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32條內容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32條內容是: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